返回目录


 

  1966 年出生的麦克斯里克特(Max Richter),曾在爱丁堡大学和皇家音乐学院学习过作曲和钢琴,师从意大利现代音乐“模进”大师契亚诺·贝里奥(Luciano Berio)。童年随家庭迁英而颠沛的“无根”生活让他的音乐充满自悯自怜的病态气质,至少我是这么感觉的。前卫电子和环境氛围试验的嗜好让他和爱沙尼亚作曲家阿沃帕特( Arvo Part,就是《十分钟年华老去》里戈大爷那章的配乐《爱琳娜》作曲)、布莱恩伊诺(Brian Eno,大牌不用介绍了,用过WIN95的都知道)合作过。在极简主义音乐的领域里,我们很容易想到史蒂夫·莱希(Steve Reich)和菲力普·葛拉斯(Philip Glass)这些先驱,盛极一时的无调性作曲方式让他们在被尴尬粗暴地划分到前卫音乐并难以立足,但可贵的是他们还是后继有人并且涉足电影。Michael Nyman(简坎皮恩《钢琴课》配乐)与Win Mertens(格林纳威的御用)的成功足以证明在现代艺术里极简主义音乐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可能我说了一堆和麦克斯里克特无关的小常识,但是当你听过他三张专辑后,尤其是《The Blue Notebooks》后你会发现打字机的声音如此耳熟,我曾经怀疑《赎罪》的配乐Dario Marianelli有剽窃嫌疑,也许是我空穴来风,人家借鉴也未尝不可。麦克斯里克特极简风格的音乐我曾一直坚信在某个文艺片里一场灰暗色调的凄美背景下及时地出现过,但实际上遗憾的是至今并没有导演和他合作过,只是我一厢情愿地把他算为一个没有电影的配乐人……
  注意在日记体式的《The Blue Notebooks》中出现的人声吟诵的是卡夫卡的《The BlueOctavo Notebooks》及波兰诗人米洛兹的作品《Hymn of the Pearl》、《Unattainable Earth》。


下载地址:
《The Blue Notebooks》:http://www.fs2you.com/zh-cn/files/f56e08b8-00ba-11dd-ab41-0014221f3995/
《memoryhouse》:http://www.fs2you.com/files/5f567445-00c1-11dd-849d-00142218fc6e/



返回页首|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