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忘记是在哪个地方——鞍山,沈阳或是辽阳的喧闹街旁,他坐在一块雨后湿润发暗的砖石上,疲惫的双眼穿过在他面前熙攘曲折的人流,慢慢地,缓缓地,从他那破旧挂满污泥与盛开坏布的外套中隔着干瘪的身体拿出一个透明的塑料瓶子,一面看着面前的人流之上的错落建筑,一边慢慢地拧,慢慢地像是在做着一件不被那些已然在喧闹拥挤的人流间迷失了自我方向的同类所知的事情样拧。
他拧开盖子,又用那手把它悄悄取下,攥在掌心;他把瓶口凑到嘴边,把瓶子小小地倾斜一点,嘴巴挨着瓶口,舔了一下,用嘴咂了咂;他把目光从对面的高大建筑上收回来,茫然地注视着从他身边穿行而过的人们向内凹陷的脸颊,轻轻向嘴里倒了一小口——腮帮子和喉头不规则地随着蠕动了一次,之后,他又喝了次——似一个一次只能喝三下水的人——立即小心翼翼地把剩下的水用盖子紧好,放入怀里,用那件破外套盖上。
我就在那里,也许是左边,也许是右边,但他必然看不到我,也必然看不到一个个从他身边紧扣裤袋默然走过的行人以及在其它街边路口不断作揖乞语的头颅。
看着他,只因他用嘴取水的动作使我惊讶。
不过我还是没有走过去,我的路不在那里,我要坐车,买书,排队,打饭,转弯,招手,打的,阅读,朗诵,鞠躬,说谎,道谢,做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做一些我也不知道的事情。
但他取水的动作仍使我惊讶。
在这个学校里,每天要上三次网,早上一次,中午一次,晚上一次,就像吃饭,就像和同学们谈论美丽少女一样频繁。
不过一切本性萌动的意义都不大,就像我曾在绿叶招展的夏季学校的二楼机房中千百次拷问自己自我存在的价值一样,经过漫长或短暂的时间,大部分思考从意义不大,变成了毫无意义。
他还会喝水,也许时间推演,他会斜倚在落日西沉的城市身上,慢慢喝水。
但我不知道下一个驻足凝视这城市背景中苍茫一幕的人,他是什么模样。
现在已是春天,也许他已换了地方继续观察这世界,就像我早已把敲击键盘的双手,从校外的网吧搬迁到宿舍的屋子。
我上网,大家也上网。不过我不知道是我上网的时候早,还是大家上网的时候早;也许他们早些,也许是我早些,可能是一起,又可能不在一起。
我打游戏,也会有人打游戏。但可能我和他们打的不一样,也许也一样,又或者是他们先玩了我的游戏,又去玩别的游戏。
可我一直在同一款游戏上寻求乐趣,麻痹自己。
时间一长,有些乐趣,就变成了毫无乐趣。
为了得到更多的欢乐,我换了一种方式。
我一边上网,我一边打游戏。
可是时间一长,我仍觉得无聊至极。
所以我去看论坛。
但我只看不说,又或者是只能看不能说,不过这倒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从那里发现点什么新奇有趣的东西来刺激我的生命。
长久以来,我从未问过自己,我为什么要写东西。
不过那些论坛上,总是会有人在质问——你们为什么写东西!
之后就会有回答,有反问,有长辈状的指引,有愤青状的否定与反抗,但大部分浏览的人都不会说话。也许像是——只看不说;或是像是——不知道说什么。
推而广之,大部分论坛的帖子都是如此——浏览的人总是不少,可是说点话的就不多。
看多了,看多了别人的话——真诚、虚伪、发泄去,以及绝望与极度自信的副产品——自己自然而然地也想说点什么。
我会在一些自做多情嫉妒自恋不要脸的帖子后面跟上傻比、二或者是一两个错别字,在不真诚的长辈状的后面写下拜读、久仰、学习等等让我自己难堪不已的句子,亦或是,在那些我也理解不了的帖子后面,我就直接写下,楼主你真强大。
我遇到过自称纯文学的文学论坛,自称精英文学的文学论坛,自称救国渡人的文学论坛,商业经营的文学论坛,严肃的文学论坛,以各个河流命名的文学论坛,以各个地方命名的文学论坛,极度媚外的文学论坛以及极度自闭的文学论坛。也许我归纳的还不全面,也许我归纳的还没有出现,不过我觉得这么多地方,有那么多写小说的人聚在一起,在一起交流生活与写作的经历,一定是件好事情。
毕竟大家都说话了。
不说话,近似死人。
我喜欢挖名字,一个帖子一个帖子的挖,从那些我最熟悉的名字挖起,直到挖到那些和我八竿子打不着的奇怪的名字的身上。
挖中,我发现的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可能一个人在一个论坛里有点目中无人,在另一个论坛里就变成了乖宝宝;在这个论坛里装个哑巴,在下个论坛里就是个话唠;在由老年人组成的论坛里是一个小徒弟,在同龄人或是下代人的论坛中,转身亮相,就成了大师傅。
但是不管态度怎么变,不论他多么勤奋地写小说或是索取别人的书评,怎么忽悠人和变成真诚的斗士,怎么热爱中国文学和鄙视外国文学,怎么要求最大的尊重与最小的阻力,他都是他,他除了写东西,什么也干不了,什么也不能改变。
他,就是个在中国的文学论坛里写小说的。
文学论坛是个有点寂寞的地方,而它也只能是这样一个地方,只有脾性相投的家伙们才能容忍彼此的缺点与错误,在这个寂寞的地方呆下去,一边互相伤害着,一边互相鼓励着,搀扶着彼此的臂膀,向远方的未知世界走去。
表达情深意重,有时只需要一个宁静的赞许。
前段时间,黑蓝遭遇了一点不怎么顺利的事情,大家一个月的记录白白地消失掉了——毫无价值地凭空消失。就像是绿地的一小片青草,在黑夜中被不怀好意的无聊人拔去。
但这不要紧,因这无趣的拨去,亦可看做是论坛对生活真相的品味——对阻力、磨难、痛苦与不快乐的一次小小的品味。而在这品味之后大家对帖子的补发,才是这个地方可以成熟的资本。
而正是生活中的这些磨难,才让人们更加珍视那些值得为之付出的地方。
而在中国,人们辛苦经营的论坛倒是不少,但只单我所知的那些,小众菜园以及左岸,还是不错的。
为什么去?
有好小说看。
这两个地方和黑蓝比,草皮不同,维护工也不一样,这样自然而然的,愉快地踩在行走在奔跑在上面的人也不一样。
可是看小说的时候,我必须要过滤掉那些令人窒息的沉闷氛围、安于现状的生活方式、对文学近乎玩弄与不信任的态度、长辈崇拜、衙门姿态、撕裂观念、双重道德标准、冗长阅历以及自己的无知嫉妒羡慕高傲无所谓。
当然,如果遇到好的小说,这些会立即显得那么没有吸引力,就像吐在地上的口香糖,不值一提。
世界上不值一提与不值一提却十分要命的事情,总是那么多,又总是那么少。
一瓶矿泉水,一元。
一小时的上网费,两元。
一篇小说的阅读,我想这个,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宁静饮水、上网以及品读小说的老乞丐,如我遇到,那时我定会走过去,安静地坐在下一块砖石上,和他共同品味,生活的乐趣。
返回页首|返回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