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一个重讲一遍的故事

   边河:Goran Duki,克罗地亚人,07年的《割腕者的天堂》是他第一部长片,在他还是teenager的时候就拍了不少业余短片。在网上的电影资料库里你还能找到他在04年的电影Dead Doll里扮演了角色。
   《割腕者的天堂》里男主角齐亚是由《成名在望》里早熟慧黠的派屈克福吉担当,美国摇滚教父汤姆威兹出演了影片里的负责人耐勒。
   影片中的尤金是个有意思的角色,他们一家子都不幸自杀的故事给整部影片添趣不少。尽管不礼貌,你也会禁不住想知道这些人都是怎么自杀来到这个奇妙世界的。在路上的感觉肯定比呆在批萨店里感觉强,但是仅仅是从这些自杀者背后的故事来完满整部电影显然,缺了点什么,可是头轻脚重的感觉也并不是太好,租地的生活和弥赛亚事件让故事变得混乱,最开始系住我们的死亡已经完全被忽略了,视角在后半部分对故事重心的漠然这恐怕是大部分观众抱怨所在。而我一直的感觉是:在这部片子里导演浪费了挺多值得一用的时间。

 

捌月主讲:青铜

   齐亚爱他的女朋友,可是这妮子移情别恋了,他为此而痛苦,无法摆脱,于是在浴室里,用刀片在腕上就给自己来了那么一下子。这,可不是他一时的心血来潮。这乃是他理性分析权衡后的行为。因为在他看来这次自杀首先可以让他的女友永远为自己的行为自责。齐亚甚至想见到她因此而为自己留下眼泪。这让他甚至有些洋洋得意。他要她永远内疚于自己的背叛行为。对他自己,可以永远摆脱这些痛苦的纠结,自己的爱也得以做一个完美的琥珀永远留存——于是,他怀着爱与凄楚,走了。到另一个世界。
   话说这另一个世界是如何的呢?不但吴妈,祥林嫂他们要憧憬,苏格拉底,佛祖,但丁也要好奇的探究一番——除了孔子那样"不知生,焉知死"的另类。这其中要数但丁描绘的最为细末。他为我们描摹了另一个世界的严谨体系:地狱,净界,天堂。这大概算是西方对于这个主题的观念概括。东方基本相似,不过是二分法,止有地府,上天,依稀在这之间还有一个混沌区域,供一些孤魂野鬼或者一时办不了户口的暂住,不过一个临时中转站,不得正名,就列不上名目。东方西方并不包含了整个世界。还有一个南美。(论文化而拖南美于东方西方并列着实新颖别致,那么这个观点就建议由胡兰成以及其胡说派弟子论证,肯定让某些人看了自然“云垂海立,石破天惊”,在这里嘛,就当我胡说八道得了。)在那里所有的世界是重叠的,百年孤独里的奥雷良诺他老爹在梦幻的世界,在死亡的世界,在现世自由穿越并能和另一个世界的旧人相遇聊天, 说的那么一本正经,煞有介事的样子,这也是他老祖母给小马尔克斯讲的态度,也大概是寻常南美人的态度——这一点上反倒接近佛教所谓的十方同一世界。
   拉扯回来吧。现在齐亚在另一个世界了。这个世界里的光看上去半明不暗的,仿佛永远在某一个黎明或者某一个薄暮停留着,是灰色的世界——也有色彩,可全部黯淡了,灰扑扑的,将自己隐匿了;整齐呆板的布置,街道荒凉,垃圾破罐破摔,无耻地躺在大道上;没有笑容,永远的地老天荒。他觉得这个世界和他从前那个比起来似乎更糟。而要命的是他依然想着黛丝瑞——那个移情别恋的从前世界的从前女友。甚至更想了。简直是白自杀了。空自来到这个失落的世界。他郁郁寡欢的捱着这日子。神情漠然的在神风披萨店里做工(虽然当将披萨洒落地上时候仍然会紧张地张望上司那边的反应),仪态萧索地斜窝在床上(虽然在看一部关于完美主义的小说),不在乎的吃掉室友的奶酪并且在对方怒发冲冠的时候依然毫不在乎:他多少开始有点那么一天一天一天天地撞钟的和尚——就这样,忽然又一天他得知一个消息:黛丝瑞也在这个世界里。于是他兴奋起来,爱心不死,要去找她。就这样,他说服尤金——一个因理想破灭,死于自己所爱的电吉他之手的家伙,他已经彻底死去,无所谓并习惯于这个世界——一起驱车开始寻爱之旅。他们遇见了形形色色的自杀者,其中遇到了麦卡,并一起同行,一个穿着鲜红衣服,留着参差短发,天真固执的要去寻找“PIC”(负责人),如同城堡里的K一样坚定。三人行的路上,争吵摩擦,分分合合中齐亚和麦卡互有好感,而尤金也遇见并喜欢上一个女人。齐亚居然真的找到了黛丝瑞,但他却陌生了,黛丝瑞虽也有相逢的喜悦,但更多的是沉浸在一个荒唐的"邪教"的氛围里,她的自杀和他也无关,而是为了追随教主。齐亚感到异常的陌生。现实的光让他有些晕眩,好像天亮后发现他们身处的浪漫海滩却原来不过是吸毒与妓女的聚集地。而麦卡也真的找到PIC,并且审核后可以返回人间世界。尤金也和自己所爱的女人离去。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了。齐亚想起车下那个吞噬一切的黑洞——墨镜,磁带,食物,都在那里丢失,开始他们总是为每一个丢失而惊奇,但最后慢慢他们就麻木了,甚至现在连麦卡也被丢失了,也没什么,不过是习惯的问题,现在他要把他自己也舍弃了。当然完全可以是另一个自杀——不过这一次不再幻想设计身后事,果真是心灰意冷,就在我们看着红灯亮起,铁三角叮叮叮叮摇着那个“stop”的时候,齐亚已经悄无声息地纵身黑洞。在纷乱混沌中,他却回到了人间——因为得以曾经认识过的一个高层的帮助,他的档案被抹去了。他在病床上醒来,父母亲人在远处和医生们模糊的交谈。邻床上是麦卡,他们互相看了一会,好像真的醒了,相互一笑。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自杀的寓言:
   这个世界并不比人类的世界更好,但也没更坏,事实上,它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世界的另一面。而我们也在不断的自杀自杀,并且一次次的死去,离开这个世界,然后又复活(也许是靠那个高层,某个亲人,或者自己)而籍以此不断的能够一点点看到我们这个身边的世界——当然,也有时候我们的一部分就永远死去在某个世界里,再不回来。
   当初在看这个电影的介绍时,非常喜欢。但当我看了,却有些失望,因为不是我喜欢的调子,在电影里这个世界给描摹的太潦草:光没有布好,细节摆布都轻描淡写,或者因为这都不是导演所关心的,他要的只是意义,事件,可是讽刺又太过于溜滑,不够锐利,比如尤金,不能够让人觉得他多么反讽,他理想破灭后,进入这个世界,并相得益彰。而且导演也蛮喜欢他,还让他找到了爱。找到爱的他也并没有所谓的拯救,依然那个样。比如那个越战自杀的士兵,比之于那个世界,他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如何,好了?坏了?不得而知。再比如神风批萨店,牛气红红方佛若有所指,却也不过摆设,而对宗教煽动的疯狂和荒谬也形容不到。总之点到了好多,却又总浅尝辄止。可是影评作业怎么交代呢?只好现在又把它讲了一遍。我把它当作一个寓言——寓言是质胜于文的东西,好处就是即使你写坏了,写马虎了,写浅了,只要意思到了,就能撑的起来(就能像在小学课堂上睡了四十分钟,然后在最后五分钟里,抄下同桌的笔记“本文通过……表达了……”的一段话,就可以让老师觉得整篇文章我读过了,我自己也这么觉得)。
                                  


返回页首|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