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时间的起源
从前,在还没有“从前”的时候,有一个点。点上面有一个老人。老人很老,留着长长的白胡子,还有比白胡子更长的白眉毛。老人一直都这么老,胡子也一直都这么长,眉毛也一直都比胡子还长。
老人住在点上的一座房子里——虽然只是一个点,但是这个点上什么都有——当然也有房子。房子里有桌子、椅子、沙发和床,还有一个电话。电话的拨号盘上有一个数字0,而且只有这一个数字。老人有时会拨动这个数字,给点之外打电话:“喂,有人吗?”
点之外:“……”
老人挂上电话,会说:“你瞧,那边还是没人。”这话可不是对自己说的,而是对一个陶瓷老奶奶说的。
老奶奶浑身雪白,连辫子都是雪白的,而且比老人的眉毛还长。老人很喜欢和她说话,还喜欢在她的辫子上插花。
窗外什么花儿都有,有名字的,没名字的,什么好看,老人就摘下来给老奶奶戴上。其实所有花儿都好看,它们一直开着,一直鲜艳着、芳香着,一直都这么好看。老奶奶也一直在沙发上坐着,一直笑着、温柔着,一直像花儿一样好看。
但是老人一直都不太开心,他总觉得一切都这么完美,完美得就像是一场梦。他总是担心一觉醒来——或者一眨眼——就会有什么东西不见了。他总是要打开桌子的每一个抽屉,看看自己的银烟斗、金火柴盒子是否还亮闪闪,看看上好的烟丝是否还干巴巴;他总是要检查椅子的每一根藤条,看看是否还保持着一直以来的光滑、干净和结实;他总是要整理床铺的每一个角落,看看自己的日记本、图画书和打着补丁但是柔软舒适的睡衣是否还安静地躺着;当然,他最在意的还是陶瓷老奶奶,他时常对老奶奶说:“我担心会有什么倒霉的事儿要来。”
老奶奶笑着对他说:“……”
老人的担心一点都没有减退,他放弃了睡眠,更小心地检查着房子里的一切,更警惕地倾听着外界的每一丝声响,他想确保每一样东西都还完美地存在着、都永远完美地存在着。
可是有一次,他在沙发底下发现了一片花瓣。
多么不幸!——花瓣离开了花——可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老人端详着这片颜色黯淡的花瓣,对老奶奶说:“你瞧,倒霉的事儿就要来了吧。”
老奶奶还是笑着说:“……”
倒霉的事儿果然越来越多了。
银烟斗和金火柴盒子的光泽也开始黯淡下来。
烟丝开始变得潮湿。
椅子上的藤条开始出现细小的裂缝。
日记本开始泛黄。
图画书开始落满尘埃。
而打着补丁的睡衣,开始破了一个洞。
最要紧的,雪白雪白的陶瓷老奶奶,也开始变得……更老了。
老人心疼地抚摸着老奶奶的辫子说:“再也没有比这更倒霉的事儿了!”
老奶奶依然笑着安慰他:“……”
点,爆炸了。
老人刚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就已经爆炸了。
这只是一瞬间,但老人觉得很漫长,漫长得比所有爆炸之前的日子加起来还要长,比陶瓷老奶奶的辫子还要长。
老人看到房子里的一切都在离他远去。银烟斗、日记本、破了洞的睡衣都消失了,沙发也消失了,沙发上的陶瓷老奶奶也消失了,老奶奶辫子上的花儿也一朵一朵地消失了……只有那片颜色黯淡的花瓣还呆在地板上,可是过不了多久,连地板也消失了。
老人对已经消失了的老奶奶说:“是不是我也快消失了呢?”
已经消失了的老奶奶依然笑着说:“……”
老人拥有的一切都消失了,除了电话和陶瓷老奶奶的笑容。
因为有电线拴着,电话没有消失。那么笑容呢?也有电线拴着吗?
老人不知道拴着笑容的就是记忆,但顺着记忆望下去,他看到了陶瓷老奶奶飘落的星球,一颗蓝盈盈、水汪汪的星球。他不知道这就是地球,但是给地球打了个电话:“喂,有人吗?”
地球那边传来了……婴儿的哭泣声。
老人从来没有听到过如此动听的声音。与此同时,老人听到了石头的呐喊、花开的低吟和星辰的窃窃私语,还听到了光的迁徙、水的流动和细胞的新陈代谢。他一下子明白了,但是又不知道明白了什么。
老人不知道此刻诞生的就是时间,但是他再也不担心了,他想:“反正有的是时间,为什么不出去走走呢?”
笑笑爱老鼠
有一天,笑笑对妈妈说:“妈妈,我们玩躲猫猫吧?”
妈妈很累,说:“去找爸爸吧,爸爸也会玩躲猫猫。”
笑笑去找爸爸,说:“爸爸,我们玩躲猫猫吧?”
爸爸很忙,想了一会儿,说:“去找老鼠吧,老鼠也会玩躲猫猫。”
笑笑说:“老鼠也会玩躲猫猫。老鼠在哪儿呢?”
爸爸说:“老鼠已经躲起来了啊,你要快点去找它。”
笑笑高高兴兴地去找老鼠了,床底,门后,抽屉里,到处都找不到,可是笑笑玩得很开心。妈妈睡了一觉,恢复了精力,爸爸工作了一阵子,完成了任务,他们都很开心。可是他们不知道,从那一天起,笑笑就爱上了老鼠。
妈妈很累,对笑笑说:“去找爸爸吧,爸爸也会穿鞋子。”
笑笑光着脚丫边跑边说:“哼!老鼠也会穿鞋子。”
妈妈很累,对笑笑说:“去找爸爸吧,爸爸也会画图画。”
笑笑一手拿着画笔一手拿着白纸说:“哼!老鼠也会画图画。”
妈妈很累,对笑笑说:“去找爸爸吧,爸爸也会学猫叫。”
笑笑“喵喵”叫了两声说:“哼!老鼠也会学猫叫。”
渐渐地,笑笑最爱妈妈,第二爱老鼠,第三爱爸爸。
爸爸不高兴了,对笑笑说:“老鼠可不是什么都会。”
笑笑说:“老鼠可是什么都会。”
爸爸说:“我会证明的。”
笑笑说:“老鼠也会证明的。”
爸爸不知从哪里弄到一只老鼠,带回了家。
爸爸对老鼠说:“你会穿鞋子吗?”说着,把笑笑的鞋子递了过去。
老鼠看见一个黑黑的洞口,“吱溜”一声钻了进去。
爸爸正想说:“你看,老鼠不会给你穿鞋吧。”
笑笑笑着说:“老鼠多会穿鞋啊!还会穿衣服呢!”
爸爸朝鞋里一看,可不是,老鼠美美地躺着,像笑笑躺在大大的睡衣里面。
爸爸对老鼠说:“你会画图画吗?”说着,把画笔、颜料盘和白纸放在地上。
老鼠看见花花绿绿的盘子,“吱溜”一声跳了上去,四只脚觉得又粘又滑,又“吱溜”一声窜到了铺开的白纸上,留下了一连串乱七八糟的色块儿。
爸爸正想说:“你看,老鼠不会画图画吧。”
笑笑笑着说:“老鼠多会画图画啊!还会画脚印呢!”
爸爸朝纸上一看,可不是,两行老鼠的脚印,清清楚楚地摆着,比爸爸画的脚印还像脚印呢。
爸爸对老鼠说:“你会学猫叫吗?”说着“喵呜”叫了一声。
老鼠愣住了,一动也不动。
爸爸正想说:“你看,老鼠不会学猫叫吧。”
老鼠突然叫了一声:“喵呜。”
爸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仔细地看着老鼠,仔细地听。
老鼠又叫了一声:“喵——呜——”
这叫声像极了猫叫,把爸爸吓了一跳。
老鼠也被自己的叫声吓了一跳,“吱溜”一声跑没影了。
笑笑笑着说:“老鼠多会学猫叫啊,还会玩躲猫猫呢!”
爸爸点头说:“老鼠果然什么都会啊!”
从此以后,爸爸和笑笑一有时间,就在房子里到处找,他们把地板打扫个遍,把衣橱清理个遍,把书架翻看个遍,还是没有找到那只会玩躲猫猫的老鼠。
笑笑笑着说:“老鼠多会玩躲猫猫啊!”
爸爸可不是在玩躲猫猫,他忙着呢,他还有很多工作上的问题,要请教这只什么都会的老鼠呢。
没有名字的童话
从前,有一个童话,她没有自己的名字。
童话小学里,每个童话都有自己的名字,红彤彤的那个叫《小红帽》,灰扑扑的那个叫《灰姑娘》,还有个胖乎乎的,叫《三只小猪》。可是没有名字的童话,就是没有名字。不仅如此,她长得也没有任何特点,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不漂亮,也不难看,一点也不起眼。连格林老师都不知道学校里还有个没有名字的童话,从来没有注意到她,也从来没有点过她的名字——谁让她没有名字呢?
有一天,班级点名,格林老师又一次无视了她。她忍不住站起来大声说:“老师,还有我呢!”
格林老师和蔼地说:“这位新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呢?”
她不好意思地说:“我还没有名字……”
格林老师为难地说:“这就不好办了啊,每个童话都该有自己的名字,每个童话都该找到自己的名字啊。”
那天晚上,没有名字的童话决定离开童话小学,她要去外面的世界寻找自己的名字。
她在一个森林里发现一座小屋,屋子里有七张小床和一个美丽的公主,公主的皮肤像雪一样白,嘴唇像血一样红,头发像黑檀木窗棂一样黑。她很喜欢公主。
她说:“你可以成为我的名字吗?我可以成为你的童话。”
公主温柔地回答:“可是我昨天刚刚答应一个童话啊,她的名字叫《白雪公主》。”
她还想说点什么,可是卖水果的老婆婆来了,公主兴冲冲地去吃苹果了。她只好悄悄地离开森林。
她在一个小镇上发现一栋房子,房子里有七只苍蝇和一个年轻的小裁缝,小裁缝又灵巧又能干,口里吹着轻松的口哨,织出的衣服像云朵一样轻柔,像晚霞一样绚丽,像星星一样亮晶晶。她很喜欢小裁缝。
她说:“你可以成为我的名字吗?我可以成为你的童话。”
小裁缝快活地回答:“可是我昨天刚刚答应一个童话啊,她的名字叫《勇敢的小裁缝》。”她还想说点什么,可是七只苍蝇在房子里飞来飞去,小裁缝兴冲冲地去追打苍蝇了。她只好悄悄地离开小镇,远远地听到小裁缝快活的喊声:“一巴掌打死七个!”。
她在一个村子里发现一所小学,跟童话小学很相像,很多小孩子兴高采烈地聚在一起,他们在拍电影,电影的名字叫《一个都不能少》。可是,她发现有个小姑娘呆在远远的角落里,只有一个人,不哭,也不笑,很安静,安静得没有人会注意到她。没有名字的童话很喜欢这个安静的小姑娘。
她走过去对小姑娘说:“你可以成为我的名字吗?我可以成为你的童话。”
小姑娘眨了眨大眼睛,点了点头。她没有说话,因为她是个小哑巴。
“《一个小哑巴的童话》,听起来是个好听的名字,不是吗?”没有名字的童话开始在自己身上写童话,她写道:
“从前,有一个小哑巴。”
写到这里,她停了下来,发现自己根本不会写童话。但是每个童话都该有自己的名字啊!于是,她努力地想啊,想啊,咬坏了三根羽毛笔,终于写完了一个小哑巴的童话。她兴冲冲地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发现这个童话居然只有一行字:
“从前,有一个小哑巴。她走着走着,就变成了歌唱家。”
小姑娘听了这个童话,眨了眨大眼睛,开心地笑了。没有名字的童话也很开心,因为她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曾经没有名字的童话在一个大城市里发现一间地下室,地下室里有七张地铺和一条受伤的腿。受伤的腿孤单地靠在墙角,望着一扇狭小的窗户在发呆,窗户敞着,窗外是一堵墙,此外什么都没有。她觉得受伤的腿很难过,想要安慰他。
她走过去对受伤的腿说:“你为什么这么难过呢?”
受伤的腿说:“我受了伤,主人只好把我放在家里,他去工地打工,少了我,多不方便啊!”她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受伤的腿。她想:“我可以为他写个童话。”
“可是,我不是已经是《一个小哑巴的童话》了吗?”
“可是,为什么一个童话只能是一个童话呢?”
“从前,有一个童话。她走着走着,就变成了两个童话。”
“《一条受伤的腿的童话》,听起来也是个好听的名字,不是吗?”
她说:“你不要难过了,我写一个关于你的童话吧。”她在自己身上写道:
“从前,有一条受伤的腿。他走着走着,就变成了两条健康的腿。”
受伤的腿听了这个童话,开心地笑了笑。曾经没有名字的童话也很开心,因为她发现自己的名字可以不断地变化。
名字不断变化的童话遇上越来越多的人、事、物,她把他们都写进了自己的童话里:
“从前,有一个胖姑娘。她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变成了一个会飞的胖仙女。”
“从前,有一个初吻。她走着走着,就变成了一个爱哭的小宝宝。”
“从前,有一个暂住证。他走着走着,就变成了一个户口本儿。”
“从前,有一个小乞丐。他走着走着,就变成了……变成了一个……大乞丐。”
她实在不知道小乞丐会变成什么。但是小乞丐听到自己变成了大乞丐,很开心。名字不断变化的童话也很开心,因为她发现自己能让不开心的人开心起来。
有一天,名字不断变化的童话遇上了另一个童话。这是一个邋里邋遢的童话,头发乱糟糟的,像个鸟窝,他正在路边踢小石子儿,踢了一个、两个、三个小石子儿,又踢了一个、两个、三个小石子儿,他只能数到三,于是又踢了一个、两个、三个小石子儿。
她很喜欢这个踢石子儿的童话,问他:“嗨,你叫什么名字啊?”
“《一个无聊幼稚没意义的小孩童话》。”
她忍不住笑出声来:“多有趣的名字啊!”
小孩童话郁闷地说:“一点也不有趣!大人们都笑话我,说我无聊,幼稚,没意义。”
她说:“那么,你可以成为我的新名字吗?我可以成为你的童话。”
“《一个无聊幼稚没意义的小孩童话的童话》?”
“是啊,听起来是个好听的名字,不是吗?”她在自己的身上写道:
“从前,有一个无聊幼稚没意义的小孩童话。他走着走着,就变成了一个成人童话。”
小孩童话听了这个童话,开心地笑了,一高兴,又踢了一个、两个、三个小石子儿。她也很开心,因为她发现自己可以成为关于童话的童话。
很多年过去了,关于童话的童话回到了童话小学,格林老师正在教室里点名呢,一眼看到了她,问道:“这位新来的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呢?”
她说:“我的名字是《童话》。”
“《童话》?听起来是个很好听的名字,不是吗?”格林老师说,“《童话》同学,请到第三排第三个位置上坐下。接下来,我们要讲童话喽……”
【论坛讨论】
林思南:
结尾写得太棒了,有惊艳的感觉,很回味。
冯与蓝:
读了三遍。非常非常喜欢!
初看觉得有布扎蒂的味道,但那个老头儿太灰色啦,凌老师这篇,是给小孩儿讲故事的调调,说的倒是哲理。数字0并不代表一无所有,之后的1衍生出宇宙万物。而电话线维系的可能是死亡和诞生。不破不立,有死才有生……前一阵在攒武功盖世的时候,也一直琢磨这些问题来着,在“时间静止”这个坎上停了很久。看了小童话以后就觉得还不如0的爆炸这样的构思更奇绝。虽然我对人类的“记忆”始终抱以“阴暗”的想法,但我毫不反对凌老师在童话里的处理——保存笑容的唯一载体——真是又心碎又甜蜜。
凌丁:
有这样的读者,真是作者的福气。
为了写这个童话,重读了《爱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时间简史》《时间旅行》《原子中的幽灵》——这些真是值得的。
何渐见:
简单纯洁,我喜欢,收藏了。
陶北:
有神!
【特邀评论】
冯与蓝|童话相对论
童话是什么?最为通俗的解释是:童话是写给孩子看的故事,是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而根据我个人经验,小时候看《莎士比亚戏剧集》和《十日谈》的感受竟然也像看童话一样。可能对孩子来说,一切脱离现实的故事都有转变为童话的潜质。而反之,成年人的世界里,童话会越来越少。如果风车之于堂吉诃德已不再是手持利器的猛士,我们又有什么理由相信小意达的花会在来年春天重生,公主又怎么来得及在被火烧死之前将荆棘做成的外衣掷向天空呢……所以,一个写童话的成年人,需要具备在现实的废墟底下挖掘哪怕是一丝绿意的勇气,更需要将这丝绿意编织成一个春天的能力。思维冷静,心怀柔慈,一个清醒的造梦者。与那些深陷梦的情结无法自拔的作者不同的是,造梦者对梦中一切的原型最为清楚,唯有如此,TA才能挥洒自如,将我们熟知的一个个现实的产物重新改造成虚幻的形象。在童话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正因为抱有上述观点,我得承认凌老师的小童话完全符合我对童话的期待——如果一个作者,参阅《时间简史》、《时间旅行》以及诸如此类的专业书籍,其目的是要将关于“时间”的种种概念深入浅出地渗透入一篇主要受众为儿童的千字小文,我觉得我没有理由怀疑作者具备拨开废墟,采集珍珠的才华,或是透过笼罩着命运的绝境望见阳光的勇气——童话虽小却“分量”十足,因为他和别人看到的不同。
返回页首|返回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