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粉丝也疯狂:一内地女粉追刘德华13载终至家破人亡!!
[打印本页]
作者:
将计就计
时间:
2007-8-4 13:44
标题:
粉丝也疯狂:一内地女粉追刘德华13载终至家破人亡!!
<p><font face="黑体" size="5"><u><font face="楷体_GB2312">杨丽娟:</font>我爸以死抗议刘德华的冷血<br/></u></font> <br/></p><p><font size="3">新浪娱乐讯</font><font size="3"><br/></font></p><p><img src="http://nimg.qihoo.com/qhimg/qike_img/0_0/0/67/634/7edf63.jpg?id=5359" border="0" alt=""/></p><p><img src="http://law.cctv.com/20070330/images/1175215633371_77575_1.jpg" border="0" alt=""/></p><p></p><p><font size="3">“爸爸你回来啊!你怎么就放弃了呢?!”面对摄像机镜头,杨丽娟激动的重复着这一句念白——追星13年,倾尽家产,最后把父亲的命搭上,但杨丽娟的追星之路仿佛还没有划上句号。</font></p><p><font size="3">我有责任 刘德华也有责任</font></p><p><font size="3">3月25日晚,父亲杨勤冀因不满刘德华未能满足作为其超级粉丝的女儿私下见面的要求,在香港尖沙嘴天星码头投海自杀身亡。对于父亲的死,杨丽娟承认自己有责任,但斥责刘德华及刘德华歌迷会会长也应该承担责任。杨丽娟说:“如果他们安排我们2006年见面,我们一家现在就开开心心过着我们的日子了。”这次来港,虽然得见偶像刘德华,但杨丽娟抱怨刘德华没有给他任何独处的机会,没能和她一起唱歌做游戏,甚至没能示意工作人员给她三五分钟的时间说说话。这一切让杨父很不开心,杨丽娟称父亲是以死抗议刘德华的冷血。</font></p><p><font size="3">要求刘德华:偿父遗愿 见我一面</font></p><p><font size="3">当记者问起事到如今,是否后悔过喜欢刘德华,杨丽娟作掩面痛哭状,不停的叨念“我后悔啊我后悔”,“没想到实现一个心愿要付出那么多代价”,“爸爸去了我什么意义也没有了”。可随后杨丽娟又激动的连声哭喊:“爸爸你怎么就放弃了呢?!”并表示不能让爸爸白死,要刘德华认真读读家父的遗书,好好反省反省,完成父亲的遗愿,和自己见上一面。</font></p><p><font size="3">(大头/文)</font></p><p></p>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07-8-4 13:44
最近正在关注这些事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7-8-4 13:44
<p>现在的精神病是越来越多了啊。</p>
作者:
小智
时间:
2007-8-4 13:44
据说今天报道了一下午。。。
作者:
裁缝
时间:
2007-8-4 13:44
长得有点像FRJJ瓦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7-8-4 13:44
这帮做媒体的,真该阉了。这种事也要拿出来做报道。我对记者一点好印象也没有。
作者:
衙内
时间:
2007-8-4 13:44
<p>没什么新鲜的嘛,四旧已破四新未立。自诞生就像种痘一样被种进一种单线价值观,把无限忠于缩小了来用,得到这样的结果也是理所当然的</p><p>我们都是时代的后遗症,需要被消灭</p>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44
<p>有些奇怪家庭,让人难以理解。我小学老师骂了一个同学,回家一说,他爸就气哭了。这还不算什么,有一次,班长也骂了这个同学,他爸听说后,又气哭了,而且拿刀要杀我们不超过10岁的班长。当时只是觉得有点奇怪,现在想起来,觉得怎么还有这种人。</p>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7-8-4 13:44
<p>我几个女同事去游泳,其中一位被一个不太小心的男孩子踢到了。她在泳池里对那男孩子说:“游泳留心点。”</p><p>那男孩子听到这话突然撩起水来袭击这个女同事。于是几个人一起在泳池里找到孩子的爸爸去理论。那男人的态度也很反常,说一些类似“我们就是有毛病,就这德行”一类的话,然后带孩子走了。</p>
作者:
阿呆
时间:
2007-8-4 13:44
<p>为什么不判神经病?</p>
作者:
半天锈
时间:
2007-8-4 13:44
这事儿看来到头了。偶像也过错吗?他也是在打工啊。
作者:
萨波伊
时间:
2007-8-4 13:44
是的,判她神经病罪加不孝罪,判她爸妈神经病罪加不爱子女罪
作者:
介事
时间:
2007-8-4 13:4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生铁</i>在2007-3-31 0:43:33的发言:</b><br/>这帮做媒体的,真该阉了。这种事也要拿出来做报道。我对记者一点好印象也没有。</div><p>对!!据说母女到了哪儿就是被媒体接来送去做访问做报道</p><p>这家人就是三个心理病人,我认为他们家应该是有病史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 13:42:26编辑过]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44
<p>没有芙蓉姐姐的身材好。芙蓉姐姐比她好看。</p>
作者:
北方之北
时间:
2007-8-4 13:44
<p>红,了</p>
作者:
伊洛
时间:
2007-8-4 13:44
<p>看报道了。母女俩的采访都挺吓人的,的确很像神经病啊。</p><p>听说这对母女回兰州后就被当地媒体接进了酒店……这表明,不知哪家兰州媒体要搞独家采访了。去年有个殴打孕妇的事,事发后那个孕妇也被接进了酒店!</p>
作者:
将计就计
时间:
2007-8-4 13:44
<p><br/><u><strong><font size="5">杨丽娟疯狂追星13年 父亲端洗脚水要顶在头顶上</font></strong></u></p><p> <br/>来源:中国青年报 </p><p>--------------------------------------------------------------------------------<br/> <br/> 今天(3日,下同--编辑注)下午1时30分,依旧念叨“头很疼”的杨丽娟,携母静静地离开兰州东方大酒店,前往中川机场。她们将乘坐当日下午5时55分的航班前往北京,之后转道深圳赴香港。 </p><p><br/> 与杨丽娟母女3月30日经广州飞抵兰州时,有多达10余人的“记者团”随行情形不同,此次杨氏母女离开,只有广东某媒体的两位记者陪同。 </p><p> 据杨丽娟讲,她们母女已经在兰州警方的关照下,“特事特办”,拿到了再次赴港的签证。此次去北京,是因为有好心人要资助她们一笔费用,主要用于杨父的葬礼,“我要把爸爸带回来”。 </p><p> 10天前,杨丽娟之父杨勤冀举债随妻女赴香港求见女儿苦苦追寻了13年的香港巨星刘德华。3月25日,在华仔歌迷会见到华仔并与其合影,但在刘德华未能腾出专门时间与女儿交谈的情形下,68岁的杨勤冀于次日晨投身大海,被人发现时已经死亡。 </p><p> 此前,平生节俭的杨勤冀有生以来第一次和全家到麦当劳“好好吃了一顿”,一人一个汉堡,但杨勤冀足足10多分钟没有动口吃。 </p><p> <b>疯狂追星13年 </b></p><p> “你是壹周刊的吧?我从你的声音里一下子就听出来了。” </p><p> 杨丽娟从电话这头很快听出了对方的来路,尽管这段时间采访杨丽娟的媒体已经计算不过来。本报记者第一次见到杨丽娟的时候,一拨记者刚刚离开她的房间,杨丽娟显得焦躁不安,在宾馆的房间里转来转去,手里不停地揉着纸团。 </p><p> 采访杨丽娟的媒体记者,几乎受到同样的待遇,先要拿出名片。而13年前杨丽娟还是一个15岁的花季少女,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据说还是优秀班干部。那年2月的一个晚上,一个奇怪的梦从此把她和刘德华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梦里有一张刘德华的照片,照片两侧写着:你这样走近我;你与我真情相遇。 </p><p> 梦醒后,杨丽娟发誓“不见刘德华,我决不嫁人”。从此,电视上刘德华的演唱会成了杨丽娟每天的必修课,房间的墙上贴满了从各种娱乐杂志剪贴下来的刘德华的照片。但杨勤冀此前留下的信件中始终认为:“我们孩子从来不是歌迷,更不是追星,她是从多年的梦中熟悉刘德华,把他当作家里的亲人,家里的一员,像多年不见的大哥一样,见一面而已,不图钱,不图名,不图利。” </p><p> 2004年,刘德华曾因为电影《天下无贼》的拍摄来甘肃,杨丽娟常常站在自家楼房的9层平台上,一站就是一整天,盼望能看到刘德华的车队,听到刘德华喊一声她的名字。 </p><p> 此后,为见刘德华,杨丽娟先后与父母6次进京,3次赴港。高额的费用早已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债台高筑。家里不足40平方米的房子易主,杨勤冀甚至产生了卖肾的念头,因为被告知非法而作罢,整个家庭一直在“流浪”,数次搬家。 </p><p> 4月2日晚,杨丽娟母女先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在谈到求见刘德华的过程时,两人滔滔不绝,时间地点记得清清楚楚,不容别人打断,两人的口径也惊人地一致。 </p><p> 但当记者问起家庭的情况,母女均十分警觉。“这是我们家的私事。”“我已记不清了。” </p><p> 连日来,透过此前报道的“蛛丝马迹”,本报记者实地走访,这个家庭的本来面貌得以逐步显露。 </p><p> <b> “给女儿端洗脚水要顶在头顶上” </b></p><p> 4月2日早晨,甘家巷36-72号院。透过卷闸门,几百米远处就是杨丽娟一家租住近一年的房子。倘若是一年前,阳光好的早晨,大院里的邻居们总会看到,这一家三口总会搬三把小凳子出来晒太阳,杨丽娟的母亲陶菊英因小腿骨折而患有骨髓炎,常常拄着双拐。不一会,就开始大吵大闹。邻居曾亲见杨丽娟扇了父亲几个响亮的耳光,一旁的母亲陶菊英有时也会帮女儿,拿起双拐朝杨勤冀的后背狠狠砸去。 </p><p> 邻居劝架。老杨总会说:“小孩子嘛,发个小脾气很正常,这是我们家的家务事,请你们不要管。” </p><p> 而大多时候是杨勤冀一个光头老汉在慢腾腾地走路,看上去没精打采的,“脚都抬不起来”,见人总是笑嘻嘻的。经常,老杨提着一家三口的饭往里走,在邻居的印象里,这一家很少自己做饭,常常买饭。 </p><p> 这几日,众多媒体的造访已经让这个院子的居民唯恐避之不及。“前两天,大家都还在议论,这两天都淡了,各忙各的了。”社区医院的一位大夫说。 </p><p> 在邻居的回忆中,老杨是个好人。“老杨一辈子教书育人,教了那么多的学生,就是不知道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老杨生前是兰州市31中的语文老师,曾多次荣获省市先进教师称号。 </p><p> 自从媒体报道后,老杨一家开始被邻居注意,这家人一走过,就有人窃窃私语,“这就是女娃追星的那家”,然后笑着四下散开。 </p><p> 爱开玩笑的张师傅为这还被请进了派出所。一次,见到杨丽娟在发呆,他打趣说“又在等刘德华啊”,结果杨勤冀报警称有醉汉骚扰他们家。 </p><p> 甘家巷社区居委会的一位主任向记者证实,老杨曾亲口讲述自己的遭遇:给女儿端洗脚水都要顶在头顶上,像太监一样毕恭毕敬,女儿洗完脚,老杨身体躬到90度退出来。 </p><p> 而在杨丽娟和她母亲向记者的讲述中,老杨因为结婚晚,又中年得女,“疼爱是有的,但绝对不是溺爱”,陶菊英称自己给了老杨莫大的鼓舞,“老杨的荣誉有一半是我的功劳”。 </p><p> 听到老杨跳海的消息,与杨家做过多年邻居的吉师傅连连感叹:“怎么接二连三的怪事发生在老杨家?” </p><p> 杨勤冀曾向吉师傅诉苦,女儿只知道喜欢刘德华,也不出去工作。“老杨曾托熟人给娟娟找过工作,但过不了几天,她又待在家里了。” </p><p> 在吉师傅眼里,老杨人挺好,“就是懦弱,是个书呆子,女儿有什么要求,他都答应。” </p><p> <b> “媒体太残酷了” </b></p><p> 此前较早报道杨丽娟事件的当地媒体的一位记者说,他采访杨勤冀时杨显得很乐观,因为他想当时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各大媒体的介入,一定可以让他女儿见到刘德华。这位记者认为杨丽娟悲剧的根源就是杨勤冀对杨丽娟的教育失当,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养不教,父之过,放纵女儿将近30岁还不能自食其力。在采访中他曾多次劝说杨父让杨丽娟出去工作,但杨父表示这是俗人的想法,他告诉这位记者他的女儿不同于常人。 </p><p> 这名记者还透露,杨勤冀曾说过,杨丽娟事件扩大了甘肃的知名度。当时他听到这话感到非常吃惊。 </p><p> 该记者认为,在杨勤冀一家跑到香港这件事中,媒体的责任更大。因为之前将近一年的炒作,使得杨勤冀对去香港见刘德华表现得更加狂热。当时杨勤冀说,这次刘德华一定会见他女儿。 </p><p> 杨勤冀起初和媒体打交道大多都是用写信的方式。在这位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的文字里,详细记述了他的家庭和多家媒体交往的经历。 </p><p> “媒体说的、写的,给了我们巨大压力。”本来寄希望在媒体的干预下,圆女儿的梦,让女儿见到刘德华。可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媒体并没有顺着他的思路去做,而是渲染杨丽娟“不见刘德华,今生不嫁人”。他想不通:“为什么角度最后都偏了呢?” </p><p> 媒体一度给他点燃了希望。去年3月,地方媒体报道,网络转载,并有一批媒体跟进。当地媒体更是联合一些媒体和网站启动了名为“圆梦行动”的计划。 </p><p> 万万没想到的是,刘德华斥责杨丽娟“不忠、不孝”,通过经纪人向香港报章表示:“如果他的歌迷利用不正确、不健康的方法与他见面,他决不理会。” </p><p> 杨勤冀曾向熟人说:“现在媒体都炒着呢,全国都知道了,就有政府管呢,与我无关了。” </p><p> 有时候,杨勤冀也会把媒体报道失实的部分列出来,希望有机会澄清。在北京时,一家人也曾求助于媒体。北京某电视台承诺“我们台有实力能联系上刘德华,见是肯定的”。也有某编导对杨勤冀说,“他要不见,全国封杀他。” </p><p> 在杨勤冀生前的文字里,记者还发现了他控诉媒体欺骗行为的信件。在信件中披露,某记者曾带刘德华的“超级模仿秀”见过杨丽娟。杨丽娟的母亲陶菊英向本报证实,“(模仿秀)一点都不像,我只是出于礼貌说有一点点像。”在文字中,杨勤冀还披露,他曾打算控告某记者造谣诬陷,咨询过律师,但因为没有凑够诉讼费只好作罢。 </p><p> “我最后悔的是当初不该主动找媒体报道。”往事不堪回首,陶菊英提高音调。 </p><p> 3月30日,杨丽娟返回兰州,接受媒体采访时情绪激动地说:“媒体太残酷了,他们只关心自己的事,之后扔下我们就不管了。” </p><p> 4月2日,杨丽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对媒体再也不相信了。” </p><p> <b> “社会应有感知痛苦的末梢神经” </b></p><p> 兰州安然世纪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兰国强,曾两次近距离接触杨丽娟一家,力争建立某种信任关系,试图进行心理干预。他建议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起码排除精神病的可能性。但杨家拒绝了。 </p><p> 兰国强将杨丽娟诊断为“钟情妄想症”,他认为杨丽娟的精神状态是社会因素造成的。他分析说,由于教育方式不得当,加上家庭过分溺爱,导致她思维狭隘,没有自制力。 </p><p> 兰国强同时指出,作为孩子的杨丽娟感情淡漠,不能和人“共情”,即感受他人的感受并互相支持、安慰,没有学会理解别人。很可能是因为情感断乳期没有过渡好造成的。 </p><p> “社会应该同情他们一家的处境,但他们的行为是不能同情的,不能‘集体无意识’。”兰国强认为,从科学的角度看,杨丽娟应该去医院检查,由母亲规劝孩子接受现实。 </p><p> 兰国强介绍,以前曾发生过和杨丽娟事件极其相似的典型案例,一位38岁的女教师经过心理治疗恢复正常了。 </p><p> 据他介绍,在国外有完善的心理健康保障体系,而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心理危机干预是缺失的。“我们的社会应该有感知这种痛苦的末梢神经。” </p><p> 2006年,杨丽娟曾表态愿意善待父母,出去找工作。兰国强认为,如果及时干预并让她接受治疗的话,杨家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后果,至少会淡化。 </p><p> 对此说法,此前较早报道此事的兰州某媒体的记者表示赞同。他发问:“在杨丽娟辍学追星的13年里,我们的社会对她进行过正确的心里干预吗?” </p><p> 他坚持认为,如果在杨丽娟追星的最初阶段,有关部门能够对她不接受义务教育的行为进行纠正,要求其继续接受教育,或者对她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救助,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p><p></p><p> (张鹏 朱海燕 马俊刚)</p><p><br/> </p>
作者:
半天锈
时间:
2007-8-4 13:44
<p>最近又闹出了某高校大四学生,欲以死逼刘德华娶杨丽娟的新闻。</p><p></p><p><a href="http://news.sina.com.cn/s/2007-04-04/153312695704.shtml">http://news.sina.com.cn/s/2007-04-04/153312695704.shtml</a></p>
作者:
candyman
时间:
2007-8-4 13:57
<p>真是有病.</p><p></p><p></p><p></p>
作者:
zouyongyongyang
时间:
2007-8-4 13: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将计就计
时间:
2007-8-4 13:57
<strong><font size="4"><u>杨丽娟香港搏命:发最后通牒逼刘德华现身<br/></u></font></strong>2007年04月12日 1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p></p><p><a href="http://www.chinanews.com.cn/yl/mxzz/news/2007/04-12/U25P4T8D913996F107DT20070412112749.jpg"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chinanews.com.cn/yl/mxzz/news/2007/04-12/U25P4T8D913996F107DT20070412112749.jpg" border="0" dypop="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a><br/></p><p>杨丽娟痛哭起来,她母亲在一旁看香港媒体的报道。</p><p><br/> 中新网4月12日电 据香港《东方日报》报道,刘德华的痴情女Fans杨丽娟,昨天(4月11日)与母亲往香港湾仔胡忠大厦,办理其父的火葬事宜及领取死亡证。之后她们再到红磡的万国殡仪馆购买棺木和寿衣,共花逾7000港元。</p><p> 办妥手续后,二人返回深水埗宾馆休息,曾扬言此行旅费已所余无几的杨女,于下午2时突然与母亲往深水埗警署,传媒问她为何去警署?她并没作任何回应。2个小时后,母女俩乘的士返回宾馆。而杨丽娟今天早上会到葵涌殓房领取亡父遗体及进行火化仪式,并呼吁各传媒叫刘德华前来拜祭,如华仔不出现,她绝不离开。<br/></p>
作者:
将计就计
时间:
2007-8-4 13:57
<p><b><font size="4">杨丽娟办完亡父后事忙见刘德华 今赴特首办求助</font> </b></p><p><br/><a href="http://www.chinanews.com.cn/yl/mxzz/news/2007/04-13/U25P4T8D915109F107DT20070413144928.jpg"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chinanews.com.cn/yl/mxzz/news/2007/04-13/U25P4T8D915109F107DT20070413144928.jpg" border="0" dypop="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a><br/>杨丽娟及其母办理领尸手续后,显得十分伤心。(香港文汇报图)</p><p><br/> 中新网4月13日电 追星痴女杨丽娟昨日终于办理完亡父后事,她将于今天向特首办求助,希望特首办能协助她与刘德华会面,主要为圆亡父的遗志,因为她见完刘德华一面才会安心携同亡父骨灰返回兰州。</p><p>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杨丽娟与母亲可能自知费用有限,前天办妥申办火葬准许证等手续后,一直在宾馆内深居简出,即使食用也尽量省钱,只吃面包及充饥。昨午12时左右,传媒获悉杨丽娟将会在当天到殓房领尸往火葬场火化,电视台、杂志及各大报章的记者闻风赶至,在深水步大南街75号2楼银星宾馆门外守候。 </p><p> 下午3时30分,杨丽娟偕母准时到达葵涌殓房,杨女取过父亲生前的衣物进入殓房办理领尸手续。至下午4时左右,一辆灵车驶至殓房门口,杨女偕母陪同载有杨勤冀的棺木由殓房出来,棺木由殡仪工友抬上灵车;杨母在亡夫的棺木被抬上灵车时,一度情绪激动,扑向棺木放声痛哭,被殡仪工友阻止,杨女亦随即在旁抚慰母亲。 </p><p> 其后,两母女登上灵车,陪同亡父棺木前往柴湾歌连臣角火葬场。据悉,杨勤冀的火葬时间获安排在昨晚8时。火葬场表示,杨丽娟可于今日领回其亡父的骨灰,但杨女和母亲对刘德华未有亲身出席其父的葬礼感到失望,他们希望今日可获特首办方面协助,可以见到刘德华,才携同亡父的骨灰返乡。 </p><p> </p>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7-8-4 13:57
<p>去年秋冬模样,跟我同事一块住的一个女人,她的妈妈过来看她,有天母女俩看着韩国热剧《宫》,然后女儿就说话了:“妈妈,我要是嫁进了皇宫,做了王妃,可怎么办啊”,她妈妈立刻积极响应孩子对王妃未来的焦虑和忐忑不安之情,在平抚其女的忧国忧民之后,两人一起畅想美好未来。当时我同事看着这个女人的脸和母女俩的表情陷入无语的混沌中。</p>
作者:
毛大头
时间:
2007-8-4 13:57
包法利夫人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s://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