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佩雷尔曼来过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20 13:16
标题: 佩雷尔曼来过了
<p>转自 西西河 原创[禾影] 于:2007-08-10 19:04:12</p><p>二十世纪的微分几何出现了两位大师:Elie Joseph Cartan和陈省身先生,卡当统治了前半个世纪,陈先生领导了后五十年!</p><p>明师和高徒,向来都是相互选择的。正如笑傲江湖几十年的高手,晚年总希望得一天赋甚高的弟子来继承衣钵,授之以盖世神功。射雕中华山论剑的五绝,到头来只有洪七公可以含笑九泉。七公一生只收两个弟子,郭靖武功盖世,义薄云天,成为一代大侠,黄蓉的聪明伶俐冠绝天下,丐帮在她任内空前繁盛。反观其他几位就差强人意。王重阳一生纵横天下,未遇敌手,只可惜收了全真教七个弟子,一个比一个差,成天受老毒物、黄老邪、甚至是古墓弱女的欺负,最后死了死了,还厚颜写下:“玉女心经,技压全真。重阳一生,不弱于人”。段皇爷人太老实,收了四个徒弟也成天躲在家里,出来就受人欺负,一生很少打胜仗。欧阳峰一直想收高徒,可惜欧阳克和杨康人虽聪明,无奈心术不正,又吃不得苦,最后爷三个落得都惨啊!黄老邪还行,人若问起,好歹可以说:“我女儿女婿牛着呢,怎么着?!”</p><p>陈省身选择卡当做老师,不知是谁感到更幸运?我想两人都欣慰,师徒俩两任掌门,统领了微分几何的一个世纪。陈先生后来也收了高徒,那就是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丘成桐先生,菲尔兹奖获得者。</p><p>天下格局大致已定,二十世纪就这样过去了。随着陈先生的逝世,江湖渐渐平息了,只是偶尔在茶馆巷尾,说书艺人敲着竹板铜锣,演绎着他们的故事:“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筝鸣”“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这个江湖当然还有高手,但已经缺少风华绝代的人了。</p><p>历史刚刚夸入新世纪,有一个怪才在2002年和2003年将三篇论文公布在了网上,简单的说:庞加莱猜想我已经证明了。就像阿飞一样,拖着一把铁片似的剑,慢慢的自雪中走来。虽然没有很绚丽的出场,但他的出现就注定在江湖上掀起腥风血雨。“我来了!”佩雷尔曼说。</p><p>在接下来的三年中,整个江湖上至少有三个武林世家在研读佩雷尔曼的这三篇秘笈,虽然加起来不过区区六七十页。他们是密县罗家,麻县田家,已及哈县仇家。解密的那天,必是对数学界的雷霆一击。这篇秘笈失传已达百年之久,现在竟然面世了!</p><p>大学同学印象中的佩雷尔曼:“他像外星人一样聪明,对所有问题都很精通。可如果你从没和他交谈过,简直就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p><p>朝阳中,一个大胡子男人踯躅在圣彼德堡大学的校园内。他穿着一件破旧的风衣,扬起的衣襟露出两个磨破的洞。微风吹过,他拂了一下凌乱的长发,抬头看了看,愣怔了半分钟,然后向另一栋楼走去。“嗨,格里高利!”格奥尔金耶维奇喊道,“图洛娃今天晚上请你参加她的生日party,你会来吗?”</p><p>大胡子回头看了他一眼,没做任何表情,然后继续前行了。两手背在身后,手里那只破袋子有节奏的打着屁股。</p><p>上午九点正的时候,他站在讲台上。扫视了一眼报告厅内坐满了的听众,说:“非常抱歉,今天要耽误大家一个小时的时间!”顿了顿,继续说:“你们听的时候,如果觉得无聊,可以自行离开。这个报告的内容很无聊,我也觉得是浪费时间。”</p><p>“佩雷尔曼先生,您认为庞加莱猜想也没用吗?您为什么拒绝去领菲尔兹奖?”</p><p>“你这个问题很复杂,解答起来也费时间,恐怕比猜想的证明还要麻烦。不过我对有挑战性的东西感兴趣,简单说一下吧,答案的主要思路是:<br />1、&nbsp;&nbsp; 我没路费去。我倒是很想要那一百万美元,这样就不用老担心校长成天嫌我不写文章,炒我的鱿鱼了。这笔钱够我用一阵子了。我让给寄过来,可他们不愿意。其实我知道这钱肯定是被挪用了。<br />2、&nbsp;&nbsp; 他们告诉我去了要做一个小时的报告。可是我知道没有人对这个东西感兴趣,做了报告也没人感兴趣。他们其实就想看看我是谁,记住我的样子,等领到钱之后,晚上来我们家借钱。我才不找这麻烦呢。<br />3、&nbsp;&nbsp; 我妈妈年龄大了,离不开。人常说:父母在,不远游!我还没离开过她呢。<br />4、&nbsp;&nbsp; 校长昨天告诉我,如果今年再不发表文章,就请我走人!我这去一趟耽误好几天的功夫,划不来,要赶着把网上那三篇文章投到杂志上。唉,我就想做点喜欢的数学问题都不行。每天象唐僧一样在我耳边嚷嚷:发文章,发文章,还要SCI检索的!”</p><p>“那您以后有什么打算?个人问题什么时候解决?有合适的对象了吗?”</p><p>“这个……这个……,第二个问题无可奉告!我这几年脑子比较累,想停薪留职两年时间,和妈妈一块儿去度假。两年后再说吧。反正现在我已经把题解出来了。”</p><p>做完报告出来,格里高利边走边想:“这些人肯定认为这次要让我做副校长了!毕竟给单位带来不少名声。但当上领导之后肯定要作报告,搞评估,没什么时间做学问了。唉,还是躲一躲吧!不过今天好像是周末了,要去门口的小卖部买点东西。”</p><p>“咦,今天气氛好像不对!”刚一进门,格里高利就察觉出来了。几个女服务员都嘀嘀咕咕,还不时用眼角看他。“小心驶得万年船,要当心她们偷袭!金庸就告诫:行走江湖,遇到和尚、道士和女人,一点要当心,人有奇像必有奇能!”</p><p>这个月刚满23岁的店员安娜看到这个脸色苍白,双眼发直的年轻人又来买东西,就偷偷地对库娃说:“真的是他吗?!真不敢相信这么瘦弱的人能把这世界难题做出来。”</p><p>“应该是,人不可貌像嘛!”库娃接口道,“以前你看人家迷迷瞪瞪的,还老说人家是从精神病院里跑出来的。现在可好,成大数学家了。”</p><p>“你不是也老怀疑人家智力有问题嘛!”</p><p>库娃有点尴尬:“说归说,现在人家成名人了。听说还是单身呢,给你介绍认识认识吧?”</p><p>“去去去!我可不想找这么个木头疙瘩。”安娜假装生气,楞了一会儿说:“你怎么知道他单身?你有他家地址吗?”</p><p>两人光顾说话,抬头看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已经在寒风中走远了。</p><p>他就象一道流星,来过了,证明了,又消失了。只是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很多故事。</p><p>他要去远方度假了,陪着他的妈妈。在挪威的森林,那个纯净、安宁、远离尘嚣的地方。可能要很长时间。</p><p>他还会回来的,因为他属于数学这个世界,或者数学已是他世界的一部分了。<br /></p>
作者: 爱人    时间: 2007-8-20 13:49
<p>“他要去远方度假了,陪着他的妈妈。在挪威的森林,那个纯净、安宁、远离尘嚣的地方。可能要很长时间。”</p><p>  原来外国人也是这么想的。原来数学家也是这么想的...</p>
作者: 陈皮    时间: 2007-8-20 16:20

作者: 盘尼西林    时间: 2007-8-20 16:22
<p>百度百咳里的佩雷尔曼</p><p></p><div class="box2"><span class="Tit">佩雷尔曼</span></div><p><table class="htb 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div class="box2 p14">佩雷尔曼他是谁?从童年起就被迫学习的神童?一个家庭支离破碎的不幸者?一个过着隐修生活的怪人?一个漠然拒绝百万美元奖金的穷人?格力高里·佩雷尔曼,这位俄罗斯的数学奇才,因为拒绝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茨奖”,而不可避免地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尽管这是他最讨厌的事。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近日采访了佩雷尔曼的邻居、同学和同事,了解到他一些不为人知的成长故事。<br /><br />  他的世界没有童年<br /><br />  1966年,佩雷尔曼出生在列宁格勒市(现称圣彼得堡市)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妈妈是老师,爸爸是犹太人,工程师。儿时的佩雷尔曼一头卷发,是个漂亮的男孩。在这个家里,每一分钱都得计算着花。平凡的父母不能给他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却给了他一个好学的头脑。<br /><br />  对佩雷尔曼来说,他的童年在4岁时就结束了。当同龄人尽情地玩沙堆游戏,骑自行车横冲直撞的时候,胖乎乎的小佩雷尔曼却在埋头啃着小学数学课本。“佩雷尔曼是个怪孩子,我从没见他和院子里的孩子玩耍过”,佩雷尔曼家的邻居齐娜伊达·季莫菲耶夫娜回忆道,“他对小孩子的疯闹一点儿都不感兴趣。其他孩子都在踢足球,可他不是钻到历史书里,就是和父亲下象棋。这孩子早熟,说起话来像个小大人儿。”<br /><br />  6岁时,佩雷尔曼走进了学堂,这是列宁格勒一所普通小学,他的妈妈就在这里教数学。当佩雷尔曼已经能轻松自如地在脑子里进行三位数的加减乘除时,同学们却刚刚学会百位以内的笔算。他的同学叶卡捷琳娜说:“我们学校有个传统,好学生要帮助差学生。老师把成绩最差的一个学生分给了佩雷尔曼。也就是半年时间,他硬是把那个男孩子从‘二分生’变成了优等生。”<br /><br />  小学4年级一结束,佩雷尔曼的父母就给他在少年宫报了个数学班,1年后,他又开始上化学和物理班。从此,佩雷尔曼每天的时间都被排得满满的。1982年,佩雷尔曼该上中学了。为了进入列宁格勒第239数学和物理中学这所名校,他的妈妈不知往学校跑了多少趟,不厌其烦地向老师讲述自己儿子令人惊讶的数学才华。最终,佩雷尔曼以全优的成绩顺利考入第239中学。在第239中学的楼道里,贴满了获得俄罗斯和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学生的名字,里面就有佩雷尔曼。他曾两次成为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优胜者,还获得过1982年国际代数和几何奥林匹克竞赛金奖。当时,这个16岁的男孩得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分——满分42分。这个成绩至今都没被别人超越。获奖1个月后,这个数学神童接到了美国一所大学的邀请,他们为他提供了一套住房和丰厚的奖学金。美国人当时就明白,这个天才有着不可限量的未来。但他最终拒绝了美国人的邀请。中学毕业后,佩雷尔曼免试进入列宁格勒大学数学系。<br /><br />  活在自我世界的“外星人”<br /><br />  进入大学后,佩雷尔曼选择了数学学科中最复杂的研究方向——几何学。这里聚集着很多在数学领域具有独特天赋的学生,甚至还有10岁左右的神童在一边旁听。回忆起大学时代的佩雷尔曼,同学们一致这样形容:“他像外星人一样聪明,对所有问题都很精通。可如果你从没和他交谈过,简直就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br /><br />  一个叫伯尔热佐夫斯基的同学回忆说:“佩雷尔曼非常聪明而且极有个性。不管我们讨论什么问题,他总有这样那样奇怪的观点,而且从来不会和大多数人取得一致。想说服他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他就像坦克一样不可穿透,总是认为自己的看法是唯一正确的。”<br /><br />  “他只按他喜欢的方式生活”,另一个同学格奥尔金耶维奇继续说道,“他身体不太好,军训时,同学嘲笑他的动作滑稽可笑,他理都不理。他也从不主动交朋友,不追求女孩儿。他甚至对自己的外表也漫不经心,经常拎着一个破袋子,穿着一件磨出洞的衣服,头发长长的也不去剪。他不吸烟,不喝酒。在大学的最后几年,他和我们除了数学什么都不谈。他在这一领域的判断力总是让我感到惊讶。尽管我们身边都是这方面的优秀人才,但毫无疑问,他更出色。”佩雷尔曼还有一个很奇怪的习惯,冬天从来不戴手套。后来大家才知道,这是为了能够方便地记下自己的奇思妙想,即使在大街或是公交车上也不例外,甚至在听音乐会时,他也会把小本子拿出来记下一些公式。<br /><br />  大学同学得知佩雷尔曼拒绝领奖后,都丝毫没有感到奇怪。他们知道,对佩雷尔曼来说,破解庞加莱猜想首先是为自己,至于公众如何反应,他肯定不屑一顾。<br /><br />  父亲出走,从此封闭自己<br /><br />  1987年,佩雷尔曼大学毕业了。后来,他考取了圣彼得堡大学司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并在毕业后留在研究所工作。慢慢地,他也开始应邀到国外讲学。作为一名成功的数学家,他有了不错的收入。可一切在一瞬间发生了逆转。1991年底,佩雷尔曼的父亲决定移民以色列,可他的母亲却坚决不愿离开俄罗斯。父亲固执地出走了。从那时起,佩雷尔曼将自己彻底封闭起来,并下定决心,永远不离开圣彼得堡,不离开自己的母亲。于是,本已孤僻的佩雷尔曼过起了“隐居”的生活。<br /><br />  佩雷尔曼在圣彼得堡有一套一居室的住房,这离他母亲的住处只需步行10分钟。在拒领这笔难以置信的巨额奖金后,为躲避前来采访的记者,他搬到了母亲那里。在母亲的“保护”下,继续过他平静的生活。<br /><br />  “我最后一次见到佩雷尔曼是在几天前”,数学家的邻居说道:“他穿着一件带风帽的防水布雨衣,一条溅满泥点的灰色长裤。我是在信箱旁碰见他的。他当时取了报纸正往六层走。他在门上发现一张留言条,读了之后就离开了,根本没进屋。”现在,佩雷尔曼家的电话线已经切断,门铃也不响。这个邻居继续说道:“他真是个很奇怪的人。他在这儿住了7年,我却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开始我还以为,这里住进了一个精神病人:不剪头发,不剃胡子,指甲长长的,穿得像个穷人,比水还要安静,比草还不起眼儿。从不挑起是非,从不大声说话,也从不领女人回家。您知道他的生活有多贫困?有一次,我的电话坏了,找他帮忙,顺便往他屋里瞅了一眼。除了床、床头柜和电话,里面什么都没有。”<br /><br />  因为没路费而不去领奖?<br /><br />  佩雷尔曼在研究所工作了几年就离开了那里,很多人说他是自愿离开的。不过,他的一位中学老师并不相信这个说法。她向记者透露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内情。她说:“任何一个科研机构的研究员、副教授和教授每五年都会重新选一次。这样,佩雷尔曼就必须写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可他没有做到这一点,因为从1994年起,他就开始专心破解复杂的庞加莱猜想。为此,他丢掉了研究员的职位。当全世界都知道了他的伟大发现之后,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有意隐瞒了这个事实。”<br /><br />  离开研究所后的佩雷尔曼加入到失业者的行列。他没什么积蓄,仅有的一点钱刚够供自己和母亲的房租、出行等生活费用。几年前,有个朋友问他:“你有女朋友吗?”这位天才数学家无奈地摊开双手:“我连买音乐会票的钱都没有,什么样的姑娘会和我在一起呢?”现在,佩雷尔曼母子俩就靠着微薄的退休金勉强度日。在这位老师看来,他之所以拒绝到西班牙领取“菲尔茨奖”,是因为他没有路费,而他逃避媒体也是因为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生活贫困,觉得让全世界都知道俄罗斯学者生活窘迫是件很尴尬的事情。<br /><br />  不过,佩雷尔曼在研究所的同事瓦古连科并不这样认为,他说是因为佩雷尔曼在几何研究室与同事发生争吵后,被调到了另一个研究室,但这里的研究方向和他并不对口。渐渐地,佩雷尔曼也就不来研究所了。在他看来,佩雷尔曼和其他天才数学家一样,非常了解数学,却根本不了解人。“您记得电影《雨人》吗?我们的佩雷尔曼就是这样的一个人。”</div></td></tr></tbody></table></p>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7-8-20 16:57
哦,数学家真可爱。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20 18:24
智力超高的人得幽闭症的几率挺高的
作者: 硬硬的还在    时间: 2007-8-20 19:06
数学家真牛比~
作者: oo柒    时间: 2007-8-20 23:08
我还以为是来过……黑蓝呢。。。。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s://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