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正面报道
[打印本页]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08-5-20 21:01
标题:
正面报道
<p>新华网消息 俄新社网站编辑部17日发表题为“中国,挺住!” 的文章。以下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br /> 汶川地震让半个亚洲震动,让整个世界震惊。中国经历的磨难太多,但从没在磨难中倒下。面临灾难,中国展现出坚韧与顽强;珍视生命,中国赢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赞扬。 <br /> 在这个生死交织、人神共泣的时刻,我们愿共同分担这份痛楚,愿共同祈祷生命的希望。<br /> 中国不需要同情,中国需要理解;中国不需要安慰,中国需要支持。我们愿以杯水之力,尽寸尺之能,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我们知道,一个总理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br /> 希望必将与中国同在。 <br /> 让我们为生者祝福,为死者祈祷。中国,走好。</p><p><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 /> <br /> 2008年05月12日 <br /> <br /> 14:28:地震发生 <br /> <br /> 14:46:国家网站--新华网发布消息 <br /> <br /> 15:50:总参谋部应急预案启动 <br /> <br /> 16:00:因通讯中断,两架直升飞机派往灾区了解受灾情况 <br /> <br /> 17:00:国家总理温家宝紧急赶赴灾区 <br /> <br /> 18:28:派出武警四川总队和驻川武警某师的2900名官兵 <br /> <br /> 18:44:成都军区、武警四川总队和驻川某师5000余官兵紧急赶赴汶川地震灾区参加救灾 <br /> <br /> 19:20:军区先遣指挥组已经进驻灾区 <br /> <br /> 地方政府没有动用军队的权利,必须上报中央,地震发生后,从分析收集受灾情况到上报中央并启动应急预案,我们看到只用了短短的一个多小时 ,而从下达命令部署到部队出动,仅仅2小时多! 这几乎已经达到了启动国家应急预案和部队快速部署的极限!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br /> <br /> 而一天之内调集2万部队,中国政府所组织的救援行动是超常规模的,这不仅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为迅速的救援行动。山地空降,单日空运万人入川,全实况的新闻输送,通讯恢复的速度与能力,医疗措施的跟进,甚至不惜动用十五军精锐,从美国的标准看,这是核子战规模的国家级救援! <br /> <br /> <br /> <br /> 再看看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市的那场飓风吧 <br /> <br /> 2005年8月29日 <br /> <br /> 清晨6点10分袭击了新奥尔良。在48小时前,国家飓风中心就已经提前预警,布什警告说飓风可能摧毁新奥尔良的大堤(新奥尔良的很多地方在海平面以下或是平行)。 <br /> <br /> 5小时后,联邦紧急救援局局长迈克尔-布朗才要求派遣1000名救援人员"在两天内"赶赴灾区。 <br /> <br /> 当时美国总统布什正在得克萨斯州的农场度假。接到飓风袭击的消息后,他继续度假到星期三,然后决定中止度假。在从得克萨斯飞回华盛顿的路上,空军一号在新奥尔良上空盘旋"视察"了灾区。 <br /> <br /> 30号和31号,他两次打电话给南方松树电网公司(Southern Pines Electric Power Association ),要求他们转为抢修密西西比州科林斯附近的电站。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电站是为 Colonial Pipeline输油管服务的。这条输油管负责从得克萨斯向美国东北部运送油品。 <br /> <br /> 白宫的救援指挥部在飓风袭击的36小时后成立,并且决定"在第二天开展工作"。 <br /> <br /> 8月30号,新奥尔良开始发生大范围的武装抢劫和放火行为。当一名游客向警方求助的时候,得到的答复是"你去死吧!现在都是各顾各了。"(Go to hell, it''s every man for himself)。8月31号,1500名警察接到命令,放弃搜索幸存者,改为执行维护治安的任务。同时全程宣布宵禁。同日,女州长凯瑟琳-布兰科声称武装部队已经进入新奥尔良,并在电视上威胁说"他们对开枪和杀人很在行的。。。如果需要的话他们会的。。。"。至9月1号,已有6500名国民警卫队奉命赶到新奥尔良。9月2号,州长要求增派4万名国民警卫队参与救援和维护治安。最不可思议的是有人向救援的直升飞机和车队开枪射击。 <br /> <br /> 另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在格雷特纳。格雷特纳在密西西比河西岸,与新奥尔良隔河相望,有一座桥联通。当接受了约6000名从新奥尔良逃出的难民之后,格雷特纳决定设置路障关闭该桥。格雷特纳的警察用枪指着持续到来的新奥尔良难民要求他们从原路回去,不准进入格雷特纳。据目击者介绍,几名警察曾威胁向逃出的难民和游客开枪。 <br /> <br /> 截至2006年,官方公布的死亡数字是1464人。 <br /> <br /> 一个提前一个多星期就被跟踪,提前48小时预警的飓风,袭击了一个在提前两天就进入紧急状态的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大型城市,竟然造成一千多人丧生。大家自己去对比吧。 <br /> <br /> <br /> <br /> 西方人永远不明白,解放军为什么不携带武器就进入灾区! <br /> <br /> 西方人永远不明白,解放军为什么可以徒步强行军21小时,在大雨和余震中前进了90多公里,两个多马拉松的距离,到达后又立即投入救灾工作! <br /> <br /> 西方人永远不明白,解放军为什么可以把自己的口粮全部留给灾区的百姓,宁愿自己不吃不喝! <br /> <br /> 西方人永远不明白,为什么当地的百姓在看到解放军后都知道自己有救了! </p><p> </p><p> </p><p> </p><p> </p><p> </p><p> </p>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08-5-20 21:10
网上有人说地震是中国的转折点,我觉得有很多人这么想这么认为那就是个转折点,对未来应该期待。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8-5-20 21:29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井井回</i>在2008-05-20 21:10:35的发言:</b><br />网上有人说地震是中国的转折点,我觉得有很多人这么想这么认为那就是个转折点,对未来应该期待。</div><p>同意。 </p><p>地震给了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让很多人变得宽容,变得积极达观。</p>
作者:
兔兔
时间:
2008-5-20 21:38
在这之前,很多人会认为奥运是中国的转折点,看来灾难更带来改变```
作者:
奇平
时间:
2008-5-21 00:12
<p>灾难之后,要重建的东西有更多。</p><p>希望,这会是一个留给我们更多审慎和反思的契机。</p>
作者:
林思南
时间:
2008-5-21 09:29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冯与蓝</i>在2008-05-20 21:29:28的发言:</b><br /><p>同意。 </p><p>地震给了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让很多人变得宽容,变得积极达观。</p></div><p>还有更重要的是,有目共睹的团结~</p>
作者:
tutulong
时间:
2008-5-21 19:53
<p>对未来应该有一点儿期待。</p>
作者:
阿呆
时间:
2008-5-21 23:37
<p>我以前不喜欢看正面报道,但经过这次地震,似乎成了我观点的转折点.</p>
作者:
介事
时间:
2008-5-23 10:25
<div><div><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林思南</i>在2008-05-21 09:29:27的发言:</b><br /><p>还有更重要的是,有目共睹的团结~</p></div><p>团结这个东西很难说,比如灾后,它本身就不存在“不团结”,而过去的岁月里之所以没有如此令人震惊的团结,无非是信息不够迅速公开罢了。普通老百姓并不是比过去更有同情心,他们一直有的。而某些不好的情结,在这一次也表现出来了。 </p><p>我特别高兴的一次,不是看到网民批判反对声音,歌颂领导,逼捐等等,而是一个日本大地震后的贴子被翻了出来。当时9成以上的言论是“活该/死得好/死得不够多”,911后也是这样。贴子被翻出来,很多人又回贴,为自己说过的话道歉,表示永远不会这样了。我觉得这是真正的进步。</p><p>关于未来,估计政府压力很大。这一轮大有进步的表现,使他们面对民众更高的要求。接下来,一旦回归以往那个面貌,得到的将是又一次失望。肯定和表扬的同时,对前景感觉挺悬的,因为这两天看电视,已经开始觉得有一点变味了。</p></div></div>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s://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