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赈灾观察】我给韩寒赈灾打80分吧-->凌丁转移 [打印本页]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8-5-22 07:06
标题: 【赈灾观察】我给韩寒赈灾打80分吧-->凌丁转移
<table class="diary_bg1" cellspacing="3" cellpadding="3" width="100%" border="0"><tbody><tr style="word-break:break-all"><td class="diary_title_td" align="left">&nbsp;<a class="diary_title" href="http://failtofail.blogcn.com/diary,16058335.shtml" target="_blank"><font class="diary_title">我给韩寒赈灾打80分吧</font></a>&nbsp;&nbsp;</td></tr><tr style="word-break:break-all"><td class="font_diary" align="left"><p>虽然我没有持续关注此事,不过刚好看到结局,还是要贴一下的。</p><p>顺便聊几句:</p><p>1、此事整体上我觉得韩寒“做”(不管究竟是“做事”还是“作秀”还是兼而有之——个人觉得是兼而有之)得不错,我想应该能打到80分以上。</p><p>2、其中提到牛博捐款渠道被封一事,说这个“违法”倒是我始料未及(其实我是个法盲),我本能地对牛博网的不信任是因为我无法在这个事情上相信某个个人(何况是我只是听说过又不太感冒的个人)的私德之上,我宁愿选择相信(政府管理的)红十字会,哪怕知道它有所谓的管理费和“黑幕”也要相信它,抱着捐十块能落实五块的想法也要捐给它。事实上在如此之大的灾难面前,任何个人的捐款都无比渺小,除了能表示一点爱心、平息自己的不安、满足自己的精神和情感需要之外,根本不足以在整体上弥补和挽救什么。我宁愿这些个人和他们的微不足道的捐款能尽快汇聚起来,形成数量更大的引人关注的巨无霸,期望因为它的巨大和引人关注能够促使它的落实在根本上有点好的转机,至少我觉得这样做的风险比把善款交付某个个人的私德更小,何况它还是我感觉更快速、更便利、更宜于集中、更适于统筹调度的渠道。</p><p>3、其中提到志愿者的行为,欣慰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说明在这次事件中国人表现出的优秀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料,以后要对中国人更有信心一点,希望我们的志愿者能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效。</p><p>4、过分强调0分捐献,并把它进一步解释为对有关部门0分捐献,其实对灾难本身毫无必要,除了作秀彰显个性、对自己或许有利之外并无其它正面意义,反而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试想全中国每个人都这样想的话,每个人都要去灾区手递手把钱物交到灾民手里,或者每个人在捐献的时候都谨慎观望犹豫彷徨计算考量半天,每个人在国人大难当前死伤数万时却在斤斤计较自己拿出的几块钱究竟用在何处沦落何方……我很难对全都如此表现的所谓“理性”的中国人产生本能的好感,幸好我们不是,我们国人的行动让我觉得“很好,很强大”,甚至让我为我们的“集体无意识”感到自豪。当然,韩寒的行为,作为个体行为选择,本身无可指责,只是不宜推而广之。</p><p>5、《南方公园》里有一集说小镇上流行环保汽车,买了的人都很牛逼,瞧不起没买的,患上了牛皮癣蘑菇云,唯我独牛的道德的牛皮癣在头顶冉冉升起,最后严重污染了大气,反而比汽车废气更污染环境。我反省自己,偶尔是会制造点这种蘑菇云的。韩寒这篇结论里有牛皮癣蘑菇云吗?毫无疑问是有的,骂了“闲人”,贬了“非志愿者”,嘲讽了其它“社会名流”,批评了红十字会,赞美和感谢了一起购买环保汽车的朋友们,打击了还在排放汽车尾气的异己,一种唯我(们)独实、独忙、独帅、独高明的态度还是流露了出来。当然程度不严重,还不至于在救援人员面前失去应有的谦逊。事实上,谁比谁聪明又谁比谁傻多少呢?大家各尽其力、各求心安就好,道德的牛皮癣是要警惕的。</p><p>6、逼捐问题:排名榜、议论捐款和逼捐还是有区别的,尽管存在部分网友有逼捐的嫌疑(还不能说是事实,毕竟你不捐款也没人能真正把你怎么样,你的人身一直有安全保障),但基本还属于合法的言论自由,如果不合法可以去寻求法律解决。神舟电脑说员工不捐款要辞退并真的实施,这个属于逼捐;有人围攻抵制肯德鸡麦当劳,这个属于逼捐。但这些都是个别现象,有个别违法的依法处理就是,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至于为未来的慈善问题担心,实在是没有必要,什么名人们和企业们都捐出一样数额大家就发现自己傻逼了吧,这个就属于危言耸听,完全不至于嘛,自私的人已经充分表现出自私了啊,私下里也早商量过了,下次他们还是会这样的,不自私的冲动的人下次也还会冲动地慷慨,好面子的人他还是会好面子,热血奔灾区的他还是会奔灾区,名人们和企业们大家都统一思想,这不啻于一种理想的乌托邦,非常之不现实。中国是大国,有大人,大人有大量,要是都去计较这种事体还都计划下次一致起来给社会、给国民以难堪,纯属幼稚园心态,这么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前就灭亡了。网民再怎么骂,对当下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都不会有太大的负面的影响,甚至总体的影响将会是正面的,我现在还不能提供证据,走着瞧吧,别以为我们目前的慈善事业起点多高,事实上才刚刚起步,也别以为网民的几句骂声就能让中国的慈善事业在襁褓里就憋死,也未免太小看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中的优秀的部分了。拭目以待吧。</p><p>7、对第一批捐献的人的责骂确属不该,确实应该反思。不过也不必想的太过严重。捐款是自由,捐款凭良心,捐款的人不要老是想着受表扬,如果让某些人觉得“慈善是负担”的话,那么他不捐好了,也无所谓啊,他自个觉得良心安宁问心无愧就好。<br /><br />8、顺便说,我给自己打的是60分。没办法,一贯不上进,及格万岁。<br /><br /><br />附上韩寒文章:<br /><br />韩寒:再见四川<br />  <br />  在地震发生后的48个小时,我从北京飞到了四川成都。<br />  <br />  在此之前,事实上,我已经用我的方式进行了一笔捐款,然后我在自己的博客上宣布,以我名义向相关部门的捐款为零。我要直接去灾区尽一点力气。<br />  <br />  这里的情况非常惨重,我也没有什么时间上网看大家的百态。<br />  <br />  我不太方便把话写的太详细,因为我担心会对前期的踊跃捐款有负面的影响。我不愿意向“相关部门”捐款的原因,一方面是账目的不透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红十字会所收的百分之十的管理费,很早很早前我研究过这个,当时知道是百分之五的管理费,但是到了成都以后我一个朋友告诉我是百分之十五,我很吃惊,但一时没办法求证,暂且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暂时认为是百分之十。所以,在成都和几个朋友自己运输物资的时候,我一直在说,如果有三十亿的捐款,那就有三亿多的管理费。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这个管理费都偏高,另外一方面它已经隶属政府部门,拿政府工资,按理不应该收取这么高的管理费。<br />  <br />  幸运的是,在一定的压力下,红十字宣布这次不收取任何管理费。这是好事情,而且我相信这次善款的使用一定比以前更加透明。我在运完物资回成都后,其实一直在打红十字的主意。虽然我们去过红十字的现场,那里每个人也的确非常辛苦,但我想毕竟灾情和捐款都是巨大的,我小人之心不可无。我在门口观察了几次次他们物资的运输和一些流程,甚至在打一些违法监督的主意。现在既然媒体和舆论都已经介入到了监督中,而且他们也已经表态,接受审计和零管理费,我想,这次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大家都是好心,我相信红十字的工作人员也是如此。我希望他们在这次赈灾中自己也有巨大的进步。<br />  <br />  <br />  <br />  在四川的这几天里,我深觉自己能力有限。每天运几车的物资也是杯水车薪,而且急需的物资越来越难以买到。因为这次的受灾面积太大了,而且救援和运送物资的难度太大了。有种无从下手的绝望。最近的聚源镇中学,死亡近千人,就是学校质量的问题,因为附近几乎没什么建筑物是倒的,哪怕是以前被评定为危房的楼都讽刺性的没倒。我相信,这些都会被秋后算账。<br />  <br />  第三天,口碑一直很好的成都的置信房地产公司愿意出资1000万为灾区建三所地震震不倒的学校。李承鹏,黄健翔和我再各出20万的钱款和物资,担任三个学校的名誉校长。能促成这件事,我们三人都觉得很欣慰。<br />  <br />  另外,要感谢华硕电脑公司和个人李伟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愿意为这个学校捐献100台华硕的EPC便携电脑。<br />  <br />  也要感谢郭妮,她很好心,知道这件事情后说她很难过,她的很多读者都是这个年纪的孩子,她也要捐款五十万来建一个学校。我觉得她是个很好心的人,但是她每年的收入都是一本书一本书写出来的,她可能是全国写的辛勤的作家,我让她少捐一点。大家记住郭妮这个女作家,她本来是要捐款50万的,应该是中国作家中的最高。据我所知,这也几乎是她身边的绝大部分积蓄。但我一定会劝她少捐一些。有不满的人就骂我得了。<br />  <br />  <br />  <br />  另外一件让人很欣慰的事情是,我的唱片公司环球天韵也帮了很多忙,很多上海的物资都是她们帮助收发的,而且她们也捐了很多的物资。谢谢我的很多读者或者非读者的好心人,我还没来得及详细的统计,但你们一共为灾区捐献了将近一百五十箱,三四吨的物资,大约有几十箱的药物,上千个手电,近500个帐篷,很多睡袋和五万多个口罩,还有好几千件其他的生活用品。<br />  <br />  等过几天,捐款者的物资和名单出来以后,我会在博客上公布。这是你们的功劳,不是我的功劳。谢谢你们的好心,你们至少让好几千人不用风吹雨打,让几千救援人员和灾民有光明和药物,让几万人有口罩。而这只是来自上海的一点力量。<br />  <br />  寄往另外一个库房的全国读者的物资我还没来得及统计。<br />  <br />  <br />  <br />  昨天有朋友说,有文章说我的行为是违法的,属于私募物资,我想,我为了避免麻烦,我本人也能力有限,谢绝了所有让我转交的捐款。没想到号召大家捐点物资,也给红十字省点运费也有人要追究法律的责任,在此我愿意接受公安部门的调查。另外,有好心人能给他捐一个口罩和一卷胶带么?<br />  <br />  还要感谢上海大众333车队,我本来17号有一个给经销商做的开车表演的活动,但是我16号在山里,可能回不来,所以车队和青岛的观众很理解我的缺席。车队也打算为灾区捐献一个学校。<br />  <br />  另外要感谢陈程女士,提供了很多的物资。<br />  <br />  也要感谢何东先生,提供了很多的物资。<br />  <br />  前两天,梁朝辉也带着时尚集团的物资过来。他们打算在这里捐款百万。<br />  <br />  也有朋友过来看一下各个县城,打算在这里建一个孤儿院。<br />  <br />  谢谢我的贴吧里和一些网站里读者所捐献的物资。<br />  <br />  谢谢在这里帮忙的廖拟和李磊。<br />  <br />  很多朋友发短信问我,这里缺什么,他们马上能运过来。在此很感谢。<br />  <br />  <br />  <br />  16日,政府开始号召志愿者不要私自开车往灾区。这下很多闲逼高兴坏了,很多好心的志愿者被冷嘲热讽。我想,他们没有在前线,他们根本不知道这里的情况,他们根本搞不清楚北川和汶川的关系。映秀等重灾区的确道路只有一条,要为救援让出力量,志愿者都很自觉把物资放在捐赠站,而成都通往什邡,江邮,都江堰,绵竹,绵阳等地的道路情况都非常好,高速六车道,国道六车道,四川是个富有的省份,交通建设很发达,虽然路上能看见的都是志愿者运送物资的车辆,但事实上,道路还非常空旷,和半夜的上海外环线差不多。灾情非常严重,政府和红十字的力量在一开始根本照顾不周,在一开始,很多的物资都是由成都的志愿者送去。而且他们可以知道灾区最需要什么,第二天再送过去。<br />  <br />  闲人们哪会知道,16号的灾区很缺卫生巾。当然,很多成都人都在17号送去了卫生巾。我没好意思买,我实在不好意思跑到妇女中去,问你们要卫生巾吗。<br />  <br />  在此,我特为志愿者平反。成都市的民间救援力量,在政府部队主职救人,红十字忙不过来的时候,承担了很多灾民的需要。矿泉水甚至在很多地方都囤积了。这些都是民间功劳。因为药物比较轻,可以一次背更多,而且可以救人,所以我们几人在徒步去送药的时候,喝完了所有的水,到达目的地,甚至有灾民问,你们要水吗?<br />  <br />  <br />  <br />  四川的确是天赋之国,而四川人似乎天生也非常乐观。在过程中,甚至很多灾民叙述甚至还带有幽默,我想,这会帮助他们更快从灾难中走出。<br />  <br />  而地震的威力的确巨大,有灾民对我说,你爬到我的屋顶上,看眼前的山。本来站在这里是看不到这座山的。有两个老太婆在山上对话,地震一过,两人就隔开一百米了。<br />  <br />  <br />  <br />  部队和救援者也要比我想象的条件艰苦,甚至海军陆战队的装备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充裕。他们的确把这里当作战场,很多医院接受的都是军人和救援者,因为工作强度太大,他们甚至都开始抽搐,而军车和警车的喊话也会在最后加一句谢谢,这是我在北京听了至少一万次的特权车喊话中所没有听到的。<br />  <br />  <br />  <br />  具体的我就不说了,CCTV会说的。地震中的确大家都很尽力。相比之下,我们几人是非常轻松的,至少大部分时间中,晚上还可以在酒店里睡觉。而真正前线的人工作强度和态度已经仿佛有宗教信仰。我是一个经历过长途拉力赛和很长时间体力死扛的人,我也是长跑运动员和职业车手,而我这几天吃喝睡觉基本能保证,光是接受物资,已经觉得非常累,所以很多在第一线的志愿者和工作者,大家都可以想象。<br />  <br />  <br />  <br />  我的朋友老罗也非常的辛苦。我和牛博网的老罗他们一起来的成都,第一天到四川,我上海的朋友说有一个作家被困,希望我去救援,有具体的位置,所以我们就从此分开行动了。我虽然不认识他,我只是把他当作一个有具体坐标的需要救助的人。赶到那里前那人已经被救出。但老罗一行等人一直在购买各种物资直接设立发送点,那些地方都在深山里,政府部门的物资救助力量还没有具体到达到那里,那里很多人甚至一家人一天只有一瓶矿泉水。老罗等人把捐款都转化为直接需要的物资,通过当地的村长发送。但是前天他们的帐号被公安部门封了,他们中有些人也直接被带走审问了。虽然很多人借机诈骗,但按照我的认识,他们完全把所有钱都花在灾民身上了,机票都是自费的,而且不收管理费。我完全信任他们,所以也作为了发起人之一。希望他们的事情早点解决。我也看到很多人对他们冷言冷语,我想,这些都是对好人的打击,欲加之罪可以加在敌人身上,不要加在好人身上,如果敌人是好人,也不要加这些。我们的社会氛围总是乐于摧毁和改造好人。希望他们早点解决这个麻烦。因为里面也有人因为信任我而捐款。包括那些说他们——或者我本人,会拿回扣或者私拿物资的笨蛋,我的确会私拿物资里的卫生巾塞他们嘴里,还是用过的。你们有这么多的闲置力量,怎么就不出力呢?<br />  <br />  <br />  <br />  另外,我还想继续说一个事情,我依然坚持我的向有关部门捐款为0,这是我个人的选择。我也依然非常反对逼捐和搞捐款的排名,很多人在背后冷言冷语,有些个人和公司出于善心,追加了捐款,那些人就自以为是自己的功劳,并把这些钱下意识记在自己的账上。他们都是道德的小人,自己制定道德的准绳。在大家都忙着做善事没空的时候,他们闲着,指指点点,我朋友说,他发现这些人都喜欢重复发言,反复变换马甲,在各个地方说一样的风凉话,足以见得他们是闲到一种什么样的程度。他们体力和脑力都非常充沛活跃,网监部门应该把他们登记在案,以后有灾难的时候派他们上场。<br />  <br />  前一阵子盛传的肯德基没捐款,麦当劳没捐款,我当时就和朋友说,首先,他们如果没捐款,也不应该受到指责,这是他们的权利,其次,他们可能是以百胜的名义捐的。因为这些我么熟知的国际快餐都属于百胜集团。事实证明,的确是以百胜集团的名义捐款了一千多万。但是,一些丐帮人员居然在某一个城市,去肯德基麦当劳门前闹事,这才是添乱和丢脸。<br />  <br />  一旦捐款变味,会让做善事者心里很不舒服。比如这次地震,第一批捐款的人应该是最积极的,但到最后,他们都会因为数额少而被人骂。很多人也会借机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传播谣言,这些都是对好心人的打击。<br />  <br />  等下次有大灾难的时候,当大家惊奇的发现,所有明星的捐款和所有企业的捐款都是一个统一的数字的时候,逼捐者就知道自己当年的傻逼了。<br />  <br />  做善事者,内心一定要得到宽慰,如果做了善事还要备受一些什么都没做的人的指责,好人会越来越少,做事会越来越谨慎。<br />  <br />  <br />  <br />  <br />  <br />  在成都已经将近一周了。我想说,我几乎把成四川当作了自己的另外一个家乡。四川人都很乐观可爱,也都很热心。四川姑娘也很漂亮,但这次实在没空深入的了解。虽然是大灾难,但他们的乐观都是我所喜欢的。所以他们能更快的振作。<br />  <br />  到时候学校或者我朋友们捐的学校建成后,希望有读者可以志愿担任教师。这个地方其实不像大家想象那样,所以不要叫“希望小学”,在地震前,这里是很闲适的。<br />  <br />  希望聚源镇中学的废墟不要拆除,直接改为地震纪念馆,这是离成都最近的悲惨地方,高速公路下来直接就到了。这里裸露的偷工减料的钢筋和水泥和违章加盖一层以及建筑中的我们不知道的层层回扣是我们这个国家很多事情的缩影。这就是结果。<br />  <br />  <br />  <br />  这里已经渐渐安全了,我相信后期会像这里的人一样乐观。很多问题会被算账,很多问题也会慢慢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总是比国家其他悲惨的地方会被重视很多。今天,我居然在XXX地区和XX地区看见了XXX,XX和XX,旁边也有记者,还好我戴着口罩。我想,时候差不多越来越多的社会名流们要到这里来演出和慰问了,我也该走了。<br />  <br />  回到上海后,本人不接受媒体关于此行的采访,也不写任何相关文章和作品。谢谢大家。<br />  <br />  <br />  另附资讯一条,现在需要大量的志愿者了,各地的各行各业的有一技之长的人,可以联系你们当地的民政部门。谢谢。<br /></p></td></tr></tbody></table>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1549894[/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林思南    时间: 2008-5-22 09:10
韩寒确实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p></p>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8-5-22 17:10
小韩和小郭显然不是一路人。看起来,小韩的“秀”,更多是个性使然。而看起来小郭就不是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穿一戴,一招一式,是精心打磨过的,是利益趋使,包括一笔一划。
作者: 老残    时间: 2008-5-22 17:27
这次这家伙可以表扬一下,但也只能一下。
作者: 子木    时间: 2008-5-22 19:1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酒童</i>在2008-05-22 17:10:18的发言:</b><br />小韩和小郭显然不是一路人。看起来,小韩的“秀”,更多是个性使然。而看起来小郭就不是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穿一戴,一招一式,是精心打磨过的,是利益趋使,包括一笔一划。</div><p>商人都这样。</p>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8-5-23 00:31
<p>韩寒的很多举动都要看事后的一些比如新书发布啦,新专辑出世啦这些后续动作,大家拭目以待吧……</p>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8-5-23 21:30
<p>转一个别人的观察,以及相关回复讨论</p><p><table cellspac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font color="#008000" size="-1">作者:<a href="http://cache.tianya.cn/browse/Listwriter.asp?vwriter=%CB%C9%BC%E4%CB%E9%EA%D8&amp;idWriter=144650&amp;Key=0" target="_blank">松间碎曦</a>提交日期:2008-5-22 18:58:00</font></td><td align="right" width="137"></td></tr></tbody></table></p><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  李先生、黄先生,连续看了你们的几片博文,你的“内心深处的想法”越发难以明了。在还没有建立起个人慈善机构平台的情况下,你们的行为在热心公益的外衣下是否有实在造成已经建立的慈善机构的工作混乱的事实呢?你们一方面在制造着混乱,一方面却在强调所谓体制的不成熟,要求着对私人慈善机构平台的开放。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逻辑的混乱。<br />  你们怎么保证慈善机构不会表现出你们现在这样这种形式的热心呢?在本已缺乏统一指挥,交通拥堵、交通管制,希望不要个人行动情况下,你们利用你们的特殊身份强行闯入,占用了抢险的交通资源而丝毫没有半分愧意;在强调救人第一的情形下,你们在强调一家企业的希望学校是如何坚固,甚至已经签订了所谓的三间学校的协议。我本应该对这家企业肃然起敬,但因为你们,因为时间,我对这家企业的现实目的表示怀疑,对红十字会的监管人员表示质疑。这种情况下,三间所谓灾后重建的学校建立的基础在哪里?该地区的地质情况到底如何还未知,你们怎么协议的标的物?在现在,当地的红十字会理当专注于协调救灾的各种现实困难,包括混乱的各地志愿者分配、监督救灾物资的分配发放、孰轻孰重?学校的重建问题最起码一个月后谈,甚至几个月后谈都行,为什么要在这时候谈?是不是意图建立一种私人关系,以便灾后图利当地地产?<br />  你们的一个滑稽的理论,私人的慈善基金才会比较透明,这种鸟论在公益思想及公民社会比较成熟的地方我是可以认为可能的。但只是可能,你可以查查香港的红十字会,台湾的“慈济会”之类的属于优质的慈善机构,是不是像你们说得远比国内的慈善机构要更透明的多。<br />  其实你们所强调的所谓“要知道自己的钱去了什么地方”,是很可笑的要求,或者说是一个故意混淆的概念。任何一个慈善机构只会告诉你门,他每年做了什么项目,筹募了多少,用了多少,行政费用占多少,……等等。除非你是针对某地某项目的拨款。而这种专款专用的性质在国内的任何慈善机构也是一样可以得到追究信息的。<br />  当然,行政费用多寡我们可以质疑,我就认为大多数的国内的慈善机构行政费用过高!而且,“跑、冒、滴、漏”这种情况的发生更让人愤怒,但同样不可否认,这种情况并不会因为你是私人机构而消失。反而,在中国这地方,不客气地讲,包括你是很难让人放心的。人心不足不会因为当不当官,是不是国家体制内外而有所改变的。我们可以忽视你们这次灾区行中透出的图利信息,相信你们的良好愿望,也愿意相信你们或许会像你们的毒誓发的那样不去贪污,但你们在这场灾害中的表现出来的无知、任性、虚伪、自大,是同样无法保证他人的慈善资金的良好运用的。<br />  所以,拜托你们,不要用你们的无知去误导更多的善良人们!<br /></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回复:</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br />  <br />  第二章 捐赠和受赠<br />  <br />  第十二条 捐赠人可以与受赠人就捐赠财产的种类、质量、数量和用途等内容订立捐赠协议。捐赠人有权决定捐赠的数量、用途和方式。<br />  <br />  第十三条 捐赠人捐赠财产兴建公益事业工程项目,应当与受赠人订立捐赠协议,对工程项目的资金、建设、管理和使用作出约定。<br />   捐赠的公益事业工程项目由受赠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项目审批手续,并组织施工或者由受赠人和捐赠人共同组织施工。工程质量应当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捐赠的公益事业工程项目竣工后,受赠单位应当将工程建设、建设资金的使用和工程质量验收情况向捐赠人通报。<br />   第十四条 捐赠人对于捐赠的公益事 业工程项目可以留名纪念;捐赠人单独捐赠的工程项目或者主要由捐赠人出资兴建的工程项目,可以由捐赠人提出工程项目的名称,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br />  <br />  如李、黄在博客中所说,仅仅就三个小学的重建签订了协议,协议而<br />  <br />  已,是否真的如您所述,就是“无知、任性、虚伪、自大”了?是为<br />  <br />  了图利当地地产?这是不是您所说的“阴谋论”?<br />  <br />  您所抨击的两个人所采取的方式是合理也是合法的。至于您是不是用<br />  <br />  所谓的“阴谋论”来质疑别人,这个问题我想应该由您自己去回答。<br /></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楼主回复:</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对于兄台的两次回复倒是颇感谢意,更觉有回复的需要。<br />  1、有关合法性:李、黄之流行为当然须合法,不合法的话,就不仅是质疑的问题了。<br />  2、有关合理性:李、黄的行为局对不合理,理由很简单,兄台可再看我的帖子。<br />  也可稍作总结:<br />  无知:对减灾救援本身的无知,不知道除了一腔热血外,还要有大量的协调、组织、管理、等等一系列,丝毫没有什么是特大型救援的必需的概念,就贸然发表一些言论可谓无知。<br />  <br />  自大:自以为特立独行,简单的凑几个人,哪怕他有一定的户外经验,就认为理所当然的可以承担救援任务而独自行动,缺乏相应的信息,自然是毫无所功。这可谓自大。<br />  <br />  任性:为显示他们的能力,对政府的相应管理不理不顾,甚至以能随意穿行于灾区而沾沾自喜,对于灾害救援所必需的有关秩序毫不理会,事实上成为灾区混乱因素的一部分。这可谓任性。<br />  <br />  虚伪:由于上述行为实际上误导了相当一部分他们的读者网友,甚至为求表现他们的睿智,在决不恰当的时候搞所谓的“重建协议”,却在文中屡屡突出该地产企业的名称。这可谓虚伪。<br />  <br />  我本身是做市场咨询的,理所当然地对某些市场行为有所了解。就好像王10的万科所定的三年重建公益计划一样。计划本身并不含任何商业利益,但如果抛开其他,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出色的公关处理。它可以明确地将万科的企业形象树立在当地,并建立起庞大的公共关系,由此可以使他在当地的市场竞争中从别的地方获得巨额的回报。李、黄之流及其身后的地产企业的行为也是同理。<br />  不过就像我说的,如果哪怕仅仅再过一个月,等到当地的灾害情况得到暂时稳定,灾民的基本需求得到暂时满足,甚至抢在可以开展永久安置而非临时安置之前,作上述动作的话,就是一个完美的公关策划了。就是图利,也无可厚非!<br />  可惜,现在是救援重要时期,灾害刚发生的时间段,这些行为就是在占用救援资源了,是绝不可鼓励的。这种公关行为,是极不恰当的,就是一种虚伪。不过,他们喜欢发誓,尽管没什么用,你不妨建议他们发一下誓,不参与当地重建时的商业地产项目。<br /></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作者:dav1944 回复日期:2008-5-23 13:14:32  <br />    首先,我对地震发生政府部门是否真的有能力组织起完备的救援措施<br />    <br />    表示怀疑。这个时候由个人或者非官方组织的救援活动我觉得是必要<br />    <br />    的。受灾面积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多一个人的力量就可能减少人员的<br />    <br />    伤亡(在余震还时有发生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救灾现场,其行为本身就<br />    <br />    值得赞赏,而LZ却不吝用任性、无知、自大来形容)。<br />    <br />    就修建小学而言,李、黄身后的地产企业其目的不管是慈善还是宣传<br />    <br />    都无可厚非,而李、黄本身好像不需要靠此种行为来达到某种目的。<br /></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楼主回复:</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首先要感谢兄台的回复,最为讨论,我很高兴。谢谢!<br />  不过还是要说,在这种程度的灾害面前,不要说是中国,在任何一个国家面前,永远都是国家在组织协调,兄台的怀疑要不得。世界上任何一个非政府组织能做的永远都是拾遗补缺。兄台不妨查询一下其他国家的事实。我之所以要发此文就是害怕有人想兄台一样被误导。认为国家在此时是不可信的,所谓的非政府组织反而是要作为主要的指挥者,如果是这样,后果是很可怕的。<br />  如果李、黄仅仅作为个人埋头冲进灾区抗灾,尽管还是显得鲁莽冲动了一些,但我除了赞一声勇敢外,是绝对不会用一些贬义的形容词来描述他们。但是,将这种鲁莽冲动以文字呈现在大量的人群面前,并且明显误导更多的人,反会造成正常救灾的压力时,就只能用这些词来描述了。<br />  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无畏的胡乱抛洒,即便是个人有强烈的救灾愿望,也应该加入可加入的志愿者行列,即便已经冲到了前头,怕也应该充分配合并服从指挥管理。任何事情不是因为有了良好的愿望这一高尚外衣披覆,就可以任意作为的。<br />  我也有一腔热血,也参与了国内外好几次的救灾行动,深知在这种情况下,有良好的组织管理的重要性,所以才会针对他们的行为。<br />  我建议,可能兄台已经这样做了,就是——报名加入任何一个你认为可信任的志愿者队伍,充分准备,时刻等待,一旦有需要就可以从容地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有效的抛撒出去。<br />  至于地产商,尤其需要诟病!在这种人道灾难面前,在第一时间里,当然要以生命为第一诉求,而任何企业在这时侯,有这样堂而皇之的图利企图,都是应该唾弃的。<br />  但是包括平安保险在内,有一大批原先捐建希望小学的企业,都在强调自己建的学校坚固不倒,这种情况放在除中国外的任何地方,策划者就可以说就此声名狼藉、前途无望了。兄台亦不妨查询一下其他国家的情况。既然在强调要像国外一样,不妨就按照国外的要求,何况,这种事情完全是应该全世界一个标准的,是起码的企业行为的道德标准。<br />  我本人就是个国内外多家慈善组织的义工、志愿者。只是志愿者,非机构行政人员。<br />  我非名人,也不太发贴,谈不上看不过别人做秀,只怕有人受到误导。<br /></div><div class="content" style="word-wrap:break-word"></div>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1549635[/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8-5-24 00:29
这个内容也与观察版宗旨不太吻合,我的疏忽,我也转一下吧。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s://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