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小童话】时间的起源 [打印本页]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9-11-12 03:51
标题: 【小童话】时间的起源
    时间的起源


    从前,在还没有“从前”的时候,有一个点。点上面有一个老人。老人很老,留着长长的白胡子,还有比白胡子更长的白眉毛。老人一直都这么老,胡子也一直都这么长,眉毛也一直都比胡子还长。
    老人住在点上的一座房子里——虽然只是一个点,但是这个点上什么都有——当然也有房子。房子里有桌子、椅子、沙发和床,还有一个电话。电话的拨号盘上有一个数字0,而且只有这一个数字。老人有时会拨动这个数字,给点之外打电话:“喂,有人吗?”
    点之外:“……”

    老人挂上电话,会说:“你瞧,那边还是没人。”这话可不是对自己说的,而是对一个陶瓷老奶奶说的。
    老奶奶浑身雪白,连辫子都是雪白的,而且比老人的眉毛还长。老人很喜欢和她说话,还喜欢在她的辫子上插花。
    窗外什么花儿都有,有名字的,没名字的,什么好看,老人就摘下来给老奶奶戴上。其实所有花儿都好看,它们一直开着,一直鲜艳着、芳香着,一直都这么好看。老奶奶也一直在沙发上坐着,一直笑着、温柔着,一直像花儿一样好看。
    但是老人一直都不太开心,他总觉得一切都这么完美,完美得就像是一场梦。他总是担心一觉醒来——或者一眨眼——就会有什么东西不见了。他总是要打开桌子的每一个抽屉,看看自己的银烟斗、金火柴盒子是否还亮闪闪,看看上好的烟丝是否还干巴巴;他总是要检查椅子的每一根藤条,看看是否还保持着一直以来的光滑、干净和结实;他总是要整理床铺的每一个角落,看看自己的日记本、图画书和打着补丁但是柔软舒适的睡衣是否还安静地躺着;当然,他最在意的还是陶瓷老奶奶,他时常对老奶奶说:“我担心会有什么倒霉的事儿要来。”
    老奶奶笑着对他说:“……”

    老人的担心一点都没有减退,他放弃了睡眠,更小心地检查着房子里的一切,更警惕地倾听着外界的每一丝声响,他想确保每一样东西都还完美地存在着、都永远完美地存在着。
    可是有一次,他在沙发底下发现了一片花瓣。
    多么不幸!——花瓣离开了花——可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老人端详着这片颜色黯淡的花瓣,对老奶奶说:“你瞧,倒霉的事儿就要来了吧。”
    老奶奶还是笑着说:“……”

    倒霉的事儿果然越来越多了。
    银烟斗和金火柴盒子的光泽也开始黯淡下来。
    烟丝开始变得潮湿。
    椅子上的藤条开始出现细小的裂缝。
    日记本开始泛黄。
    图画书开始落满尘埃。
    而打着补丁的睡衣,开始破了一个洞。
    最要紧的,雪白雪白的陶瓷老奶奶,也开始变得……更老了。
    老人心疼地抚摸着老奶奶的辫子说:“再也没有比这更倒霉的事儿了!”
    老奶奶依然笑着安慰他:“……”

    点,爆炸了。
    老人刚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就已经爆炸了。
    这只是一瞬间,但老人觉得很漫长,漫长得比所有爆炸之前的日子加起来还要长,比陶瓷老奶奶的辫子还要长。
    老人看到房子里的一切都在离他远去。银烟斗、日记本、破了洞的睡衣都消失了,沙发也消失了,沙发上的陶瓷老奶奶也消失了,老奶奶辫子上的花儿也一朵一朵地消失了……只有那片颜色黯淡的花瓣还呆在地板上,可是过不了多久,连地板也消失了。
    老人对已经消失了的老奶奶说:“是不是我也快消失了呢?”
    已经消失了的老奶奶依然笑着说:“……”

    老人拥有的一切都消失了,除了电话和陶瓷老奶奶的笑容。
    因为有电线拴着,电话没有消失。那么笑容呢?也有电线拴着吗?
    老人不知道拴着笑容的就是记忆,但顺着记忆望下去,他看到了陶瓷老奶奶飘落的星球,一颗蓝盈盈、水汪汪的星球。他不知道这就是地球,但是给地球打了个电话:“喂,有人吗?”
    地球那边传来了……婴儿的哭泣声。

    老人从来没有听到过如此动听的声音。与此同时,老人听到了石头的呐喊、花开的低吟和星辰的窃窃私语,还听到了光的迁徙、水的流动和细胞的新陈代谢。他一下子明白了,但是又不知道明白了什么。
    老人不知道此刻诞生的就是时间,但是他再也不担心了,他想:“反正有的是时间,为什么不出去走走呢?”

作者: 林思南    时间: 2009-11-12 13:23
结尾写得太棒了,有惊艳的感觉,很回味。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11-12 20:43
结尾写得太棒了,有惊艳的感觉,很回味。
林思南 发表于 2009-11-12 13:23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9-11-12 21:11
读了三遍。非常非常喜欢!
初看觉得有布扎蒂的味道,但那个老头儿太灰色啦,凌老师这篇,是给小孩儿讲故事的调调,说的倒是哲理。数字0并不代表一无所有,之后的1衍生出宇宙万物。而电话线维系的可能是死亡和诞生。不破不立,有死才有生……前一阵在攒武功盖世的时候,也一直琢磨这些问题来着,在“时间静止”这个坎上停了很久。看了小童话以后就觉得还不如0的爆炸这样的构思更奇绝。虽然我对人类的“记忆”始终抱以“阴暗”的想法,但我毫不反对凌老师在童话里的处理——保存笑容的唯一载体——真是又心碎又甜蜜。
作者: 昔。    时间: 2009-11-12 21:56
边读,脑海边浮现画面,想起小时候。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11-13 00:19
读了三遍。非常非常喜欢!
初看觉得有布扎蒂的味道,但那个老头儿太灰色啦,凌老师这篇,是给小孩儿讲故事的调调,说的倒是哲理。数字0并不代表一无所有,之后的1衍生出宇宙万物。而电话线维系的可能是死亡和诞生。 ...
冯与蓝 发表于 2009-11-12 21:11


有这样的读者,真是作者的福气。

为了写这个童话,重读了《爱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时间简史》《时间旅行》《原子中的幽灵》——这些真是值得的。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9-11-13 00:21
上面这个游客是我,突然发现变成游客了……
作者: 阿呆    时间: 2009-11-13 10:01
很好玩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9-11-20 21:10
标题: 83网刊特邀
【特邀评论】
冯与蓝|童话相对论
    
  童话是什么?最为通俗的解释是:童话是写给孩子看的故事,是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而根据我个人经验,小时候看《莎士比亚戏剧集》和《十日谈》的感受竟然也像看童话一样。可能对孩子来说,一切脱离现实的故事都有转变为童话的潜质。而反之,成年人的世界里,童话会越来越少。如果风车之于堂吉诃德已不再是手持利器的猛士,我们又有什么理由相信小意达的花会在来年春天重生,公主又怎么来得及在被火烧死之前将荆棘做成的外衣掷向天空呢……所以,一个写童话的成年人,需要具备在现实的废墟底下挖掘哪怕是一丝绿意的勇气,更需要将这丝绿意编织成一个春天的能力。思维冷静,心怀柔慈,一个清醒的造梦者。与那些深陷梦的情结无法自拔的作者不同的是,造梦者对梦中一切的原型最为清楚,唯有如此,TA才能挥洒自如,将我们熟知的一个个现实的产物重新改造成虚幻的形象。在童话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正因为抱有上述观点,我得承认凌老师的小童话完全符合我对童话的期待——如果一个作者,参阅《时间简史》、《时间旅行》以及诸如此类的专业书籍,其目的是要将关于“时间”的种种概念深入浅出地渗透入一篇主要受众为儿童的千字小文,我觉得我没有理由怀疑作者具备拨开废墟,采集珍珠的才华,或是透过笼罩着命运的绝境望见阳光的勇气——童话虽小却“分量”十足,因为他和别人看到的不同。

http://www.heilan.com/periodical/heilan_83/novel_2.htm#1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9-11-23 11:50
童话从(外语)字面来看是仙子故事,早期并不针对儿童。叙事文基本上满足以下两个条件,都算童话:1、有幻想成分;2、大众、通俗。后来又加上了第3个条件——适合儿童阅读。所以把《十日谈》《巨人传》《堂吉诃德》……这些说是童话,也有一定道理的。

汉语的童话从日语译过来,因为有个“童”字,时常被顾名思义为“小儿科”的东西。

我之所以把童话的写作作为以后创作的主要方向,是综合考虑的结果。一来素有兴趣;二来儿子需要;三来与职业相关;第四个原因是,我想,孩子还是需要读文学的(比当下的成人更加需要),不管他们是几零后,不管怎么说,人力资源是人类的第一资源,有孩子读童话,将来就会有成人读“成人童话”。

感谢冯老师的评论。写作者的勇气往往就是来自这样的评论。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9-11-23 23:01
看了跟贴,对童话又有了新认识……
其实凌老师的回应同样也鼓舞了作为读者的我嘛,这个是互相促进达~~!
作者: 投面水银    时间: 2009-11-25 17:31
写得真美----除了这个,我没有别的感受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9-11-26 00:36
真美呀,常老师真美
作者: 山山    时间: 2009-12-3 18:32
为了写这个童话,重读了《爱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时间简史》《时间旅行》《原子中的幽灵》——这些真是值得的。——老师为写一篇小童话读了这么多书,我真是没有想到。
冯与蓝真是高手。
作者: 观潮生    时间: 2009-12-4 21:02
非常喜欢,就像一首诗,想起那部著名的童话《小王子》。我想,好的童话其实是非常之难写的,它需要读起来通俗易懂,需要你“凌空”的想象力,又要让读到它的人有所思考,即蕴含着哲理。如果凌老师不是说他读了那么多书,做了那么多功课,我真觉得这个小童话有点“横空出世”了。看来还是要多读书啊。
作者: 观潮生    时间: 2009-12-4 21:04
呵呵,想补充一点,这个题目就像篇科普论文,缺乏“想象力”,不够吸引小朋友,也不吸引大朋友:)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9-12-4 22:21
本帖最后由 酒童 于 2009-12-4 22:23 编辑

楼上这位观生,我读了这几天你的一些跟帖,感觉你不是一般的二,简直是一杆大“棒棰”,无论读者还是作者,遇到你这号人,算是倒霉透顶了。
快离开这里吧。要快。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12-5 10:34
楼上这位酒桶,我没怎么读你的贴,但就凭你上面回我的这个贴,我感觉你比我还二,简直比棒槌还棒槌,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遇到你这号斑猪,真是要命。不好意思,我离不离开这里似乎不由你说了算,你算哪根葱?就因为你是斑猪?人家雷老虎早说过,要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你动不动就拿个烂棒槌出来赶别人走,你说你二不二?你还好意思当斑猪?趁早回家养猪去好了,记得,要趁早。观生
作者: 观潮生    时间: 2009-12-5 11:07
本帖最后由 观潮生 于 2009-12-5 11:13 编辑

觉得最近有几位斑猪对我实在有些“偏爱”,这是偶然找到了亢蒙写的一段评论,我觉得有必要贴在这里,让某些人士反省一下,如果你们还愿意反省的话:
在前几期的“黑蓝快报”里,我曾经提到了黑蓝的极端的小圈子化,这样的圈子化以地域性为主。大家都住在一个城市,抬头不见低头见,平时私交不错。那么论坛就会形成“小圈子内的排外性”。这样的排外不管当事人是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它都会逐渐的变成一股“黑蓝”的排外性。因为这样的小圈子化可能会出现于版主和版主之间,也会出现于管理层和管理层之间。这也是黑蓝之前为什么会有管理人员流动的问题之一。这些类似于人情事故的事情总是很难讲清,只能说当这样的圈子化和排外性越来越明显时,受到这样变化影响的人多半会选择淡出。在论坛人事上的问题谈多了也是无意义的,因为这些问题有时是不可抗的。管理层的决策和执行力在无限的夸大时,加上版主的虚耗权限,论坛就陷入了一种冷淡的气氛里。
另外,我自己也想做几点声明,强调一下:
第一,我从来没觉得自己很牛逼,但也不要逼我认为你很牛逼,除非你拿出好东西,让我觉得你真的很牛逼,这远比有些人拿个棒槌硬是要做出一幅牛逼的样子要更有说服力,就像凌丁的这篇童话,就是个好东西,就很牛逼。
第二,我有权利发表自己对一篇文章的观点,看法吧?我觉得一个好的论坛,大家都愿意来,愿意说真话的论坛是什么样的?是“我不一定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保证你说话的自由和权利”,你动不动就拿个棒槌,搞的像他妈个纳粹,论坛早晚会陷入一片冷清,就剩几个牛逼的人自己玩了。
第三,我不认为我很二,还是个棒槌,因为我看到比我二,比我棒槌的人多了去了,这就像我不认为自己有多么牛逼一样,都是一种自知之明。最近我觉得自己简直有些受斑猪们的“偏爱”,为什么?我觉得你们比我更应该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只不过一直在说真话,我想说的话,不带情绪,而是理性的、冷静的看待这些帖子,我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如果一定要找出点错误,就是我没有斑猪们牛逼。但我再强调一遍,我他妈的不二,也不棒槌。(很明显,最后这句话是有点情绪的,我又不是他妈冷血动物。)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09-12-5 14:22
你说的话里有个很有趣的观点,“我觉得一个好的论坛,大家都愿意来,愿意说真话的论坛是什么样的?”

我觉得恰好是一个愿意说真话的论坛,才会有斑竹(且不论是不是以斑竹的身份才劝人离开了吧)或别的什么人站出来说不欢迎你,或对你的言论进行不认同的回答。而不是一团和气,这就是我的观点。你其实丝毫都不必动怒。黑蓝不是一个人,是一个论坛,假如你真的心态平和,你会如何呢?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9-12-5 15:50
好吧,在这个帖子里,我不想破坏凌丁这篇小说美妙的气氛。。。
作者: 黄若来    时间: 2009-12-5 23:27
虽然理解得不是特别透彻,但看得出来,凌先生确实下了一番功夫。回复里的讨论让我忍不住再想读一遍,过两天再读。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9-12-6 21:10
呵呵,想补充一点,这个题目就像篇科普论文,缺乏“想象力”,不够吸引小朋友,也不吸引大朋友:)
观潮生 发表于 2009-12-4 21:04


嗯。题目是出于系列创作的考虑,虽然还没有形成系列,也许最终成不了系列(多半会这样),但是在构思中,是写各种事物的起源的一系列小童话,所以它们都有统一而单调的题目(也许以后可以再分别为它们想个活泼一点的副标题)。

看相关科普书的主要原因是:我给自己的这个系列的写作定了个小游戏规则——可以违越常识(童话经常这么干),但是尽量不违越既有的有一定说服力的被人们较多接受的科学假说(因为它们还是假说,所以不违越,相反还需介绍推广,如果真是铁板一块的事实,倒是不妨无视的)。

不过我并不想做成以科普为目的的小故事,我希望它们首先是童话。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