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就像你的晾衣绳
[打印本页]
作者:
硬硬的还在
时间:
2010-5-28 08:05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5 点金钱
才能浏览
作者:
陈鱼
时间:
2010-5-28 12:33
我一直觉得这种类似于埃舍尔图画的写法 最适合写“自我意识”的起源——题外话
这篇的所有人称都是纯粹的符号 因此更为张扬 也更为无所顾忌 “叙述者”和“被叙述者”不断置换的手段仅仅成为一种技巧——而不是一种方法论 整个文字的清晰、跳脱、流畅,细节的新意和准确,都在作者的控制内 只是相对于这个技巧 素材的选择个人觉得有点随意和细小
这也是最近出现的作者死死摁住小说的一个例子 作者应该找更大的家伙玩儿 否则就无趣啦
不错的
作者:
硬硬的还在
时间:
2010-5-28 23:00
谢谢阅读,有趣很难,努力吧呵呵
作者:
陈卫
时间:
2010-5-29 16:44
精变!很不容易,赞赏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10-5-30 02:33
我看这类小说总是找不着某种东西,或许不用找。我刚才用作者的身份进去看了一下,对话比大段大段的要难写。
作者:
青铜
时间:
2010-5-30 10:34
就像作者的ID一样,在看这篇小说的过程中并且在看完“于是我歪到了沙发上,那上面有王兰臀部留下的温热? ”,确实有某一件东西他始终“硬硬的还在”。
嗯,我也随着文字的节奏“硬”起来啦
作者:
我是美工
时间:
2010-5-30 12:43
“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
硬硬的还在
。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这名字起得不错,不知道是你自己起的还是来自于鲁爷?
作者:
陈卫
时间:
2010-5-30 14:55
我上面的帖也是针对对硬硬的还在的大概了解所说的。印象中几年来他也一直在努力寻找突破,比较辛苦,所以看到现在这篇我觉得有点振翅一飞的感觉。
作者:
硬硬的还在
时间:
2010-5-30 22:14
问好各位
美工,名字乱取的
陈卫,多谢关注哈
作者:
袁群
时间:
2010-6-21 00:32
标题:
90期网刊特邀评论
【特邀评论】
半天锈|
评《就像你的晾衣绳》
这个小说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作者寓言式的写法,夸张变形的语言,随时都可能蹦出奇思妙想的新桥段,你可以看到作者在小说文本里纵横驰骋,没有什么能限制住他,他从一开始就颠覆了平静的叙述方式,用文本的解构让小说的形式极为开放,接着他又调侃起了文学经典,然后又将其无厘头的调侃作为小说人物对话的起始,从这里你便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小说作者根本没有在怕什么,也没有什么可以让他畏惧,他是一个“流氓”,各种小说的技巧和手段都是他玩弄的对象,他从内到外彻底地调戏一切,他对调戏充满了幻想,也充满了乐趣,这也恰恰表现在对小说的两个女人的情感之中。
趣味贯穿于小说的始终,小说作者像是让一条鲤鱼不停地翻滚,时而露出鱼白,时而又露出黑黑的鱼背,小说作者可以让一切想象的产物都放进搅拌机搅碎翻滚,他可以让两只蚂蚁谈论葬礼,又把蚂蚁还原小说中的人物,无所顾忌,相反变得不用解释,好像自然生成地直接进入到读者的视野。
同时,小说作者也是一个洁癖者,在小说的文本对话里,就出现了对“韭菜”这一词语的要求,简直可以用苛刻来形容,两个人在不断寻求更符合要求的喻体,小说作者往往通过这种方法来消解小说对于意义的追求。同样,读者,读者可以同作者的大部分描写中看出,他的描写快速、简单,夸张的比喻简直像动物的外壳对于动物那样贴切,到处都呈现着一种对完美的追求。
但是就个人而言,我并不是特别喜欢这种小说,尽管我能理解小说作者的意图,这可能还是与视野和小说价值观的不同有关,在我看来,小说作者只是让一条鲤鱼不停地打滚,呈现出有趣的姿态,正如其他评论者所言,何不搞个更大的东西来玩弄?我想如果是让一只狮子跳火圈,那肯定会更好看,但是为什么对待狮子的办法就是让它跳火圈,而不是其他,或许作者还应该给我们一个答复,那就是——这只狮子它必须得跳火圈!那是它的天生使命。
http://www.heilan.com/periodical/heilan_90/novel_7.htm#1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