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两本书 [打印本页]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09-2-6 14:18
标题: 两本书
现在世面上流行两本很受文学爱好者关注的书。
一本是穆齐尔散文,一本是塞林格的,书名被可怕地翻译为《抬高房梁,木匠们》
穆齐尔的散文,买到了,作为读者进入到穆齐尔的思考里首先感到了自己的无力和简单,还知道了穆齐尔把自己当作一个诗人的。
看到塞林格的小说被翻译成“抬高房梁,木匠们”,首先头脑里立刻出现一个奴隶主拎着鞭子,一群流着血的劳工抱着房梁。。。。这可是萨福的写在婚礼上的诗句啊。。这个翻译是让人无语的。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09-2-6 14:22
标题: 第一本要买,第二本要抵制。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09-2-6 14:35
是哪个狗日的翻的?又是哪个狗日的出版社出的?
作者: 焦小灰    时间: 2009-2-6 17:14
塞林格那本新书翻译得不好吗,本来还想弄来看...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09-2-6 19:38
原帖由 顾耀峰 于 2009-2-6 14:35 发表
是哪个狗日的翻的?又是哪个狗日的出版社出的?


http://www.douban.com/subject/3438303/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09-2-6 19:39
原帖由 焦小灰 于 2009-2-6 17:14 发表
塞林格那本新书翻译得不好吗,本来还想弄来看...


黑蓝的资料库里有这本书,《木匠们,把房梁抬高些
作者: 尚方翊剑    时间: 2009-2-7 11:55
标题: 估计是直译,<Raise High the Roof Beam, Carpenters>
我觉得还成,因为他还翻了《弗兰妮和祖伊》。但最好玩的就是引用的萨福的这首催妆诗,看到一个解释是说:新郎要进洞房,已经一柱擎天快顶破房顶,所以木匠们来抬高房梁......
作者: 尚方翊剑    时间: 2009-2-7 11:59
标题: http://darcysy.blogbus.com/logs/12214821.html
这也有,发现译者是位女士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09-2-7 13:59
“木匠们,把房梁抬高些。新郎像阿瑞斯那样来了,个儿比高个儿高得多”,这是老版(浙江文艺出版社)吴劳用的萨福的译文。
丁骏的翻译,如果不是从质疑她水准的角度出发,我猜想她是有意要避开跟吴劳(毕竟也是翻译界的腕儿)的“撞车”,她想要翻译出自己的风格和自己对塞林格的理解。
尚方给的地址里有这么一段:這是一首催妝詩,相傳出自薩福手筆,田曉菲編譯三聯書店出版的《“薩福”:一個歐美文學傳統的生成》一書中有這首詩的記載[P153頁 NO.60 (婁伯編號,111)]。催妝詩乃用於婚禮上演唱,其實際含義是新郎要進屋了,他的陰莖已經勃起得老高了,已經頂到了房頂,所以需要木匠們把屋樑升高。
田晓菲这本书我有,原以为这是本非常好的书,因此当年我收了10本准备送送人,没想到它只是个资料贴片。这段话,权当是笑话,看着好玩,但问题是,肯定有不少人认为这样的读解也是有道理的……

英文我不懂,法语我不懂,德文我也不懂,西班牙语波兰文希伯来语更不懂……按理说我没资格来掺乎这翻译的事。但是我懂常州话和普通话 我想过,作为一地方言,为什么常州话在常州地面上是主流语言而不是被普通话给同化了?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常州话中有许多“韵味”无法被普通话完全转移过来,它有绝对的不可替代性,而那种“韵味”很多时候不是出自于字词本身的“意思”,而是出自“语态”、“腔调”。比如说和“小便”同义的常州话里的“za xu”,假如用“小便”来翻译,也对,但是绝不如用“撒尿”翻译来得好。还有像“zai xing”、“dou le hai hai”之类的话,语义分别等同于“马子、情人、女朋友”、“牛比烘烘”,但语言的“神态”却很不一样。
如此,我是觉得,所谓翻译,最重要的应该是保证语言的神态,这样才能保证语言传递的准确性,这感觉有点像速写的“抓神韵”,神对了,形略有出入也问题不大,但如果形很对,缺少“神”,那问题就会很大,一如照相、复印,它算是物形照搬了吧?为什么有太多太多的情况下大家会有“这不像你”的感叹呢?原因即在于此。
《木匠》这小说,仅从题目看,吴的译文无疑更加喜气、活泼、俏皮、传神,而丁的译法太过生硬,为顾形而失神。从读者的角度看,我觉得这是不能被原谅的。尽管她翻过《弗兰妮和祖伊》,可这题目也实在太容易了,连我都能翻~~~~当然这是说笑的,我们也知道翻译这活儿付出的努力和艰辛非个中人不能道也。此外再说得开一点,我之所以非常热爱更早的由一群从名字看名不见经传的浙江文艺版《九故事》而不喜欢李文俊领衔翻译的《九故事》,原因也在于李版的译文非常生硬,中文没什么“神”,就好象只是做了英文的语义解释让我知道它讲了个什么故事而已……

此外涉及题目的话题还可看看网刊里陈卫的这篇专栏:http://www.heilan.com/periodical/heilan_73/zl_chen.htm

[ 本帖最后由 顾耀峰 于 2009-2-7 14:28 编辑 ]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09-2-7 14:16
对,就是神韵。
《抬高房梁,木匠们》这个题目我在心里默念时会念成“把房梁抬高,木匠们”,可再一看,原文里连“把”都没有。
作者: lostboy    时间: 2009-2-8 17:18
李文俊翻译福克纳还可以吧。
不过呢,英文原著不是看上去那么难的。一般的英语水平就可以的,只要不怕查字典,多看几遍就可以的。耐心就可以。我提倡看原著,如果你真的喜欢某个作家的话。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9-2-10 13:58
哦,你说的对。之前一直没耐心去查字典。
作者: lostboy    时间: 2009-2-10 15:34
我现在下载了word版的都柏林人,安上金山词霸,正慢慢看呢。感觉真好。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9-2-15 11:50
想起老舍翻译sir为“您呐”,好像是翻译萧伯纳。
作者: 重塑雕像的权利    时间: 2009-2-18 11:28
哎,我买了这本书,名字确实翻译得很是差强人意,里面的内容大概看了一半,不知道是塞林格这个本来写的就是这样还是怎么着,老觉得有些干巴巴的,同样琐碎但没有以前看的那几本丰满。
作者: 老残    时间: 2009-3-1 20:06
买了第一本。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