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四月二日汗血宝马 [打印本页]

作者: 死弱弱    时间: 2010-4-5 19:14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5 点金钱 才能浏览
作者: 陈鱼    时间: 2010-4-5 22:13
有读完的也来说说
我的感觉是 很多很多句子都像修渠道的钢管 但是口子却不是互相接上的 互相顶着压着翘起
相比于后面城市那些大段的迷茫和凌乱 前面海滩部分就浮出一些清爽之气 后面(城市)大密度的无目的(或许“她”有 但是文字本身却完全没有方向感)的动作 让海滩部分的一些对话(如吃面)和行为(如拍摄)显示出难得的——“清晰”——这是我第二次读感到的印象

题目和楷体字部分我一直不知道弱弱想要传递的东西
同样感知不到的是 对于一个似曾相识的人的纠结。。。我想 这种(在效果上)互相抵消的成分复杂的句子的构成 弱弱对它们还是有些心力不足吧?
作者: 乌鸦十三    时间: 2010-4-5 22:34
爆发力和语言节奏感都是很出色的啊……
通常我不会因为没有把握到中心再读一遍,不过这篇还是逼迫我又读了一遍,并且在中途没有停滞的感觉。
当然,题目和结尾部分肯定不满意……她在本子上以速记词语的方式记录下当时的情景以备后面使用,打开房门后发现自己在深井和房间奇特的混合地带,很多精彩的描写都没有与最终细致的记录接上头。这样,作为一个作品而言,就没有出口了,仅有爆发力的入口却没有出口的小说,终究不能被看成是优秀的完成品吧。
同意chenyu的观点,作者本身还无法传递出来的东西,读者再怎么想象也无法感受的到,即使是语言感和精细程度很高的文字搭配上认真的阅读也没有用。
作者: 西城四月    时间: 2010-4-6 11:35
死弱弱我很喜欢你设计的封面
作者: 悲伤墨鱼吉    时间: 2010-4-6 12:45
很多处的心思很动人,发掘那些很有趣的细节和场面(比如默画那段,还有几处忘了- -)……但又觉得语言只是勉强跟得上,可以描写的更好看啊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10-4-7 12:46
从讨论相机而转楼下的海鲜店的小伙子看起来有点突然,可能也是因为那里没分段吧
像某种处理过的照片,比正常拍出来的东西轮廓和背景都要柔和,有点像放到水里看的一样,当然这个比喻是从你叙述的事件中想到的;给人的感觉是跟恍惚的叙述有关,不管是回忆还是描写现场,总有一种丢了魂魄但眼光清亮的感觉,并没有写得哀怨。从整体上来看,我倒觉得chenyu说的写城市的那段文字没有方向感是可以理解的,前面渔村部分和飞机升上天后的清晰,都给人一种安全感,而且转入一年前回忆的时候,写到关于默画,也可以作为辅助理解。不足的是,在处理这种非线性的叙述的时候感觉有点困难,有的地方可能因为没有了思绪而不了了之地跳叙,有的地方却抓得太紧写得有点臃肿。整体成型了,里面的气息可能还有些断裂。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10-4-7 12:54
但不失为一篇好看的小说。或许结尾处可以再延伸一点,用更多的篇幅写飞机上看到的东西,拓展开来,就不会有种叙述的疲惫感,而且能写成更稳当的结尾。题目为什么有“汗血宝马”?
作者: 陈鱼    时间: 2010-4-7 14:22
不足的是,在处理这种非线性的叙述的时候感觉有点困难,有的地方可能因为没有了思绪而不了了之地跳叙,有的地方却抓得太紧写得有点臃肿。整体成型了,里面的气息可能还有些断裂。

这个我挺赞同 我觉得气息断裂有点严重
现在想了一下 弱弱的这个 感觉有点像一个“视频”的文字记述——如果作为一个拍摄稿 这或许是不错的 城市那段是臃肿最严重的地方 但是用摄像机的话完全可以解决 成为一个画面流动的过程(而隐藏起很多在文字中暴露的作者的意图)

默画那个 我还是不怎么喜欢那个气息——仔细想想 可能是一种太过文艺的气息 是比较刻意的那种 这个感觉在楷体字部分再次出现

相反 我觉得比如“珠联璧合”这样的词汇就布置的比较好 还有“猪油” 用避孕套包镜头等——它们很有真实的感觉 这种真实被放置在一个整体比较文艺化的小说里 反而是亮点
作者: 半天锈    时间: 2010-4-10 13:55
小说给人的感觉很好,有股正统小说的味道,好的小说,它的形式就是美的,而这篇小说具有这种美。
“一旦有所迟疑,……什么话也不说。”这个暗示或者叫暴露,多了,显得过于个人化,显得很不搭调。
从观光电梯下来,那后面的叙述也多了,显得累赘或者无关紧要。
小说的破发在找到门牌号的地方,挺有力量的,把整个小说的气氛往上提了。
题外话:买个保鲜膜,那个店主怎么会想到要你索赔……(诧异,难道他故意想要小说里多表现表现?)
作者: 酒童    时间: 2010-4-15 16:26
..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0-4-15 20:15
死弱的小说,视觉感很重。
作者: 亢蒙    时间: 2010-4-23 20:31
在旅馆和第一次塞纸条的段落里,小说浓厚的清醒又诡异的气息挡也挡不住了,非常喜欢在电梯里一个人时不回头的细节设计,很好的表现了人物的特点。
作者: 袁群    时间: 2010-4-25 19:42
标题: 网刊特邀评论
【特邀评论】

半天锈|西方的,更西方的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文学还没有自己的文学标签,现在我们看到的中国现当代小说往往形态各异,甚至是光怪陆离,或许都跟这个原因有关。我们没有俄罗斯文学的救赎,法国文学的怀疑,日本文学的耽美,你很难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找到所谓的一个共通点,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没有,我们的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尚未健全,中国的,太中国的小说和作家尚未进入读者的视野,而当今的中国文坛,不仅遭遇着文学偶像缺失的尴尬,同时还不得不面临着作家之间相互诘难的境遇。
  说这些或许都与死弱弱的这篇小说无关,但恰恰是因为这个小说所特有的形式美,让我想到了西方文学。这篇小说的形式是西方的,如果把它翻译成英语,在西方读者看来,它甚至就是一个血统纯正的西方小说,这对一个小说作者来说,实属不易,这就好比看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唱京剧,乍眼看来不伦不类,让人别扭,但若真唱得好时,韵味皆在,人们心中也会不由得徒生佩服之情。中国人往往只重视精神,看不起形式,认为形式只是一层外壳而已,但西方人却从不这样认为,他们重视一切艺术的形式,包括小说、绘画、音乐、舞蹈。在他们看来这好似一门技法,正是因为技艺的不断变化而促使了艺术的发展,人们甚至会用它来标明一个时代的开端和结束。
  死弱弱的这篇小说,不仅语言形式和结构是西方的,而贯穿小说的人物思维也是西方的。先来看看这些句子——“她按了一下快门,往前走几步,把卷胶片的轮轴转几下,再按一下快门,脚踩在水里,从这边礁石、沿着海水没上来的地方,一直走到对面。”;“倘若有一点水分残留,套子就会因为失去润滑就变得对水特别依赖,残留的水分会让套子的表皮粘粘在一起,甚至变得非常薄脆。”小说不可能还原现实,小说对现实的摹仿方式也只有通过动作来完成实现。小说平静中又有破发,全在于小说人物在门前做的那些动作,繁琐、急促、高频率,这些全然展示了慌张而又紧绷的人物心理和小说气氛。
  再来看看小说的思维,小说人物的心理充满了变化,她的性格主体感强,且十分丰富,小说作者把把思想还原为知觉,使抽象的思想外化,把要表达的感情投射到对事物,对场景的描写中去,这样塑造了人物心理的复杂性,也扩大了心理描写的范围。
  死弱弱在这篇小说所做的努力,在于她对小说的耐心,平静和描绘事物、事情的一丝不苟。她用冷淡而又锐利的眼光审视着小说中的事与物,把它们描绘出来,而不使自己的情感用直接的方式得以凸显,她用平实的语言让小说在读者阅读过程中快速过渡,进入语境,她耐心地做着一切准备,在适时的地方将其完全地展现。小说面对现实,往往会制造出一个虚拟的真空,使读者获得对现实抽离的虚拟体验,作者对小说中出现的情形描写得相当细致,就像一个木匠师傅在刻画木头的纹路,这样使得小说中的部分,像器官般地鲜活起来,拥有自己的生命的象征。
  作为一个女性作者,极其容易在文中暴露自己的性别特征,“一旦有所迟疑,……什么话也不说。”这里词句不多,但却极其强烈把小说私人化,使得回忆的事情附着上了一层不冷静、失控的色彩。与这个小失误相比,小说的动作连贯性很差却是致命的,这可能在于小说作者对叙述的整体把握上,如果不是有意识地去拼贴,那么作者更应该做些努力,使小说的各个部分呈现出交相辉映的效果。


http://www.heilan.com/periodical/heilan_88/novel_2.htm#1
作者: wqawqa    时间: 2010-5-16 13:53
啊,我很喜欢这种语言呀,但是大家好像不这么看

半天绣在评论里点到的“连贯性很差”,还不至于吧?

这个私人化的气息,我觉得死弱弱很进入状态啊

“死弱弱在这篇小说所做的努力,在于她对小说的耐心,平静和描绘事物、事情的一丝不苟。她用冷淡而又锐利的眼光审视着小说中的事与物,把它们描绘出来,而不使自己的情感用直接的方式得以凸显,她用平实的语言让小说在读者阅读过程中快速过渡,进入语境,她耐心地做着一切准备,在适时的地方将其完全地展现。小说面对现实,往往会制造出一个虚拟的真空,使读者获得对现实抽离的虚拟体验,作者对小说中出现的情形描写得相当细致,就像一个木匠师傅在刻画木头的纹路,这样使得小说中的部分,像器官般地鲜活起来,拥有自己的生命的象征。”

这一段我完全同意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