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疗程札记】量变

[复制链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4 01:02:49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顾耀峰 于 2013-5-4 01:06 编辑

短时间内的集中“训练”,会形成一个波段高峰。重点是,这个量在抵达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的思维和写作状态也会发生微妙的——打开。会有一种“看什么都可以是小说”的感觉出现,那当然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写什么都能有精力和时间写,于是,就会比较被动而又自然地梳理较为宏观的小说观念,以此来对“写什么”作个选择。
我赞成在小说写作上“攻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做法,即:成系列地写。这个系列,就是一个“点”。系列的形成,或针对题材,或针对写法,或针对内容上的暗合或呼应,或进行单篇成文整体拼接的构建(关于拼接,另有想法,在此不赘)……以上列举的,可同时进行,也可只做一种。当然,列举只是万中之一。

另外,我认为小说可以成为改变世界某一方面的撬点。这不是指改变世界的现实格局,而是指它对人的思维状态和认知方式。因而,我、我自己,越来越不在乎一个单篇的得失。甚至可以偏激一点说,过于在乎单篇得失,尚处于“练习”状态。这不是说单篇的好坏不重要,而是指,缺乏整体小说(观念)规划的写作,仅仅是写作这个机械动作而已。在小说(观念)规划里的单篇,当然是尽可能做到每一篇都要好。
以上名词“小说”,仅指“短篇小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未到六十已古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6-9 01:2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