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09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片断

[复制链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21 14:10:21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4-2-21 14:11 编辑

    她听着女儿挂断电话;她继续坐在桌边。头脑里也没有东西想,然后她提醒自己,可以再打电话给媒人,再咨询一次她想给女儿介绍的那些对象的具体情况,但她又想把这电话留在晚饭后打,那时更有空:丈夫要去老人馆打麻将、女儿又刚挂过电话、天黑了。她靠着桌子昏昏欲睡,还没等真睡过去,就被一只苍蝇给嗡清明了。她不知怎么害怕起来。她站起来立在桌边又停了一会儿,然后换了套衣服就出门了。
  从小巷子走出来两旁就有各式的摊子,她直接向姓李的那家水果摊走去。她问今天的苹果甜不甜,昨天买的就不太甜,跟你那么熟了还骗我。那女店主说:不敢骗你,大家都是街坊邻居。今天是新货,包甜。你可以先买两粒你们老俩口子自己尝一尝,好吃了,再买几斤捎给你女儿。上次特地留给你女儿的那粒榴莲味道不错吧。她说:我女儿嘴刁,水果只吃很甜的。上回那么大、那甜的葡萄都嫌酸。她一面说着,眼睛却在找椅子。女店主站了起来,让出自己的椅子说:那张靠背椅昨天被我儿子坐坏了腿,你先坐我这张吧。她有些意外地说那张椅子看上去挺结实的,她坐了那么久都没觉得会被坐坏掉,怎么会一下子就坏了?那你儿子有没有事。没事。我儿子就是太胖了点。那你给他减减肥,别让他吃那么多肉,特别是猪蹄。我女儿吃得又太少了,偏瘦。我现在不管我儿子的事了,他结婚了,该由他媳妇管,我要是多说了两句,人家还嫌闲。她说:小孩子结了婚是不该管了。这时有人在水果摊前张望,女店主招待去了,那买东西的人挺磨蹭的,问东问西又下不了决心,接着又来一对年青人,手挽着挽在那里挑花生。她站着看了半晌,也不跟女店主打招呼就走了。
  前面还有一家卖花生汤的,她喝着花生汤时才觉得自己并不太饿,又没有半碗打包的先例,她半勺半勺地勺着,慢慢往下咽。这家卖花生汤的就做这傍晚时分的生意,许多老人一到这个点就想喝点花生汤,填填肚子,那就不怕因为等年青人下班而晚些开饭了。她到处看看,许多人都是熟面孔,但大都没聊过天,他们只默默地喝着,或跟店主闲聊几句,似乎所有人都不愿与她对视。等她喝完了这碗汤,也没有听到什么新闻。她有些失望,起身结帐。店主问她,今天不带一碗回家。她说:我婆婆过世了。店主“噢”了一声,给她找头时说:以前听你说她的年纪也有九十了。她说:九十一了。店主说:走了也好。你也清闲些。以前有她在,你也不得便出来玩。现在有空多出来走动走动。她接过找头看着店主,指望他再主动说些什么,但他只奇怪地看着她,她只好说:要是我婆婆还在,我现在就得赶回家去了。她很麻烦人,总是指使我做这做那。店主重复说:现在你就清闲了。她说:是比以前有空多了。有人经过她身边进店,蹭了她一下。她就站在那里一直拍着手臂。也不知拍几下,抬头看到店头端了碗花生汤进去了。她看着他的后脑勺心里暗骂了一句:这男人秃顶成这样,真丑。然后她有些气冲冲地走了。
  她继续往前走,希望能看到什么,又好像一心只想自己的心事,什么都不愿意认真看。她希望有人与她打招呼,把她请回家做客。但街上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忙的事,不忙的也不会有人听她闲聊。她顺着条熟路往前走,似乎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走到路尽头了她又按原路折回一半,这时她听到不知从哪幢楼里传来闽剧《珍珠塔》里“上楼”的选段,她停住脚步听了一小段。前面岔口上响起一阵缓慢的脚步声,一位年纪与她相仿的老人朝她这个方向走来:慢慢接近;侧身踱过她的身旁,又一步步走远了。她以为她至少会说些什么,说:你也喜欢听闽剧啊,想当初台江戏院播放闽剧时挤都挤不进去。或者会说,《珍珠塔》里的曲腔就是好听,与《依顺哥》一样好听。那都是二三十年前的光景了。等戏曲声再度响起来时,她又兴奋起来,再次向前走,步伐也快了许多,她想到一处她能够去的地方。她一路走一路想着理由。上次去怎么说的,好像是“看完女儿顺路经过拐进来”;“水果买太多吃不完,放在那里挺浪费”这样的话也挺自然的。她脑袋比较实,没什么想象力,最多也只能编几个简单通俗的故事。她压着黄线走着,每辆经过她身边的车几乎都像是冲着她的方向开过来。她向里让了让,再让了让,还是不能适应不停变换的两束车灯。
  她路过一家卤货店看了几眼,被摆盘里还沾着新鲜卤汁的猪尾巴吸引住。她停下来,犹豫不决,店主正背对着她切东西,她就觉得做客不合适买这些东西,又往前走就到了一家新开业的水果摊。女店主热情地给她介绍各种水果和价格。她在女店主的推荐下买了新上货的提子。要几斤?五斤吧。自已吃也够了。如果是送人呢?这样会不会显得小气了?送人会显得小气点,要不你再添,多几斤更拿得出手。那就再多三斤吧。大姐你是个爽快人,不小气。我从不小气。我最讨厌小气的人。看得出来,你一看就是个大方的人。你看得出来?当然看得出来,我开店的看人很准。
  她本来有些后悔,早知道要买水果就该在姓李的那熟家买。她掏钱的时候又看了看女店主的脸,后者正专注地盯着她的手,又抬头朝她一笑。她想,这女人长得不如自己,她那么胖不应该穿长裙,有点像不倒翁。她说,借问一下你身上的连衣裙是哪儿买的?挺好看的,我也想买一条。女店主说:就在前面的超市——永辉超市。她说:不知道有没有合适我穿的尺码。女店主说:你个子高,身材比我好。随便什么款式尺码到了你身上都好看。她说:我最近也长胖了。女店主说:不胖,你这体形真好。你老公应该很满意。不像我老公,天天骂我肥婆,让我减肥。她说:我老公确实这样说过。她把钱数好放到店主的手中。等她把几斤提子拎到手里时,又高兴自己买水果的主意是临时起意的,不然从那么远的地方(姓李的熟店)拎过来人会很累的。到了她想去的那一家新村楼下,她将提子小心地搁在地上才去摁响了门铃。许久,不知对面那一层楼层里有人开始骂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
发表于 2014-2-25 06:35:20 |显示全部楼层
黑天才 发表于 2014-2-24 22:56
昂 打错字了。本来再回复里面儿是准备修正错字的,结果突然来事儿忘记了。

我是觉得这种自我心里描写趣味 ...

嗯。好像写得好挺难的。昨天翻了《逃离者》,里面有三个作品,《比-波卜》和《逃离者》一时都有些看不下去,可能是因为新小说挺难入门的,不过中间有一篇《小事故》,一开始就是一个女性视角,她想去买鞋,看了二三页,对比一下自己这一段,有点小开窍,整个人兴奋了。

乞力马扎罗的雪,看了二三回了,还是领悟不到里头的好,我再去认真读一遍。

:)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
发表于 2014-2-26 22:40:29 |显示全部楼层
西维 发表于 2014-2-26 21:53
仙妮真努力
不过,也不要在进度上过于要求自己,生长期长也不是件坏事~
你或许会笑话我,我现在还不知道“ ...

其实现在很怕别人说我“努力”。我只是利用写作来迁制心里的种种恶魔,而我怀疑“热衷于写作”本身也是一种恶魔,但是跟体内其他的恶魔相比,却是最微不足道的。

不懂的“新小说”是什么有什么可笑的呢?就算不懂的写作其实都是没关系的。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4#
发表于 2014-3-4 06:55:4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4-3-4 07:03 编辑
黑天才 发表于 2014-3-3 23:05
萝卜格里葉的我也读不下去啊,但很喜欢西蒙的东西。这个完全和个人有关的。但有的东西,有的作品,说看不下 ...


我明白的。我没来这里之前,一直把卡夫卡的小说想得很古怪,以前读书时读过《变形记》心里有抵触,到这里看了《审判》《城堡》,却觉得挺好读的(我的意思是我看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理解,不用借助评论文章或别人的解释),海明威以前看过〈战地钟声〉好像也没什么障碍,但对他的短小说总觉得看了无味,然后看了《弗朗西斯.毒康伯地幸福生活》也很喜欢,他的短小说可能就是这篇是在没有理解他的“技巧”前,就觉得喜欢的。我喜欢他的白描,对风景的描写,但对“单纯的对话”以前都是跳过去看,现在也认真看。就是像〈乞力山扎罗的雪〉这样的,故事情节能看得懂,但是对整体的思路(想表达什么,或这样写的妙处)不太明白。

新小说以前就是觉得〈照相机〉这样的,很容易就看进去了。你推荐的〈比-波卜》其实一层版有《逃亡者》资源贴,我有下载过,但当时看两三页就没看进去,就把这事给忘了,你们说一下,我又去翻出来,对比我自己的这篇看,大约能明白说我这个片断写得普通的意思。更关键是某一个眼界被打开了,知道原来还有用这样的方法描写的。但我隐约觉得,这类小说可以学手法,不过读起来乐趣少。可能这就是跟海明威小说的那种区别吧。

有些不喜欢是自身的偏见造成的,有些是因为鉴赏力还不到位,有些则是兴趣不同所造成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6-3 07:4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