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吴学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看《三峡好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5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91#
发表于 2007-8-4 13:42:35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边河</i>在2007-1-31 17:09:53的发言:</b><br/><p>&nbs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11pt; FONT-FAMILY: 宋体;">刚刚看了后贴上来的三篇影评,被吓到了,我想如果它的确是一部差劲的电影,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的事儿出来。糟糕在电影不乏才气,可是却有大虚假在这里,这个大虚假是个好东西,虚假的东西你怎么说都行。我看到大量的赞美之词,但是我几乎没有多少认同的,我看到不过是文字自己的美化,美化自己,好像已经脱离了电影,飘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还诗意,现在流行什么就说什么,哪里有诗意,就应为有三峡,有云雾,有那个什么门,有钢索,还有那个开头的所谓长镜头,你看诗意,就去看安哲普罗斯别人怎么诗意的,看那雾气用的,那树林用的,有强烈的呼之欲出。拿贾跟候孝贤比,怎么说的来着<span lang="EN-US">——“</span><span style="COLOR: black;">即使缩小范畴,只从纯电影的角度来看,《三峡好人》也和费穆在《小城之春》、侯孝贤在《悲情城市》里表现出来的诗电影传统进行了一次久违而有效的‘对接’。”我坚决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对接,我跟朋友说顶多就有一些相似之处,那种相似之处很可能还是大家的某种一厢情愿,只要有一厘大家就觉得不错了。可是我要说没对接上。悲情城市最后那个灯亮灯灭,让我印象很深,贾没有这样的静默,他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是被他雕琢过,雕琢的不好,真不好,比如说韩三明,跟他的麻么妹,在那个废弃建筑里面,我觉得完全是贾自己想象出来的生活化,谁知道呢,然后有人就用“一切皆有可能”把这些问题,等等的问题都一笔勾掉了,这个“可能”很不负责任,“一切皆有可能”就跟“岂能尽如人意”一样,很不负责任,如此这般,贾樟柯的那些我认为严重的问题都被美化了,如果他拍的场景里出现了分裂,我们可以“用一切皆有可能”来解释;如果场景静默一点,然后再来个人站在那里默然的眺望,我们就马上来感受诗意;如果我们看到飞碟,看到穿着像太空人的消毒员,看到纪念塔像火箭一样被发射,看到有人走钢索我们就来感叹超现实,这不是强行在用语言强奸电影吗?电影展现出来的东西不过是折射,电影一旦开始播放就失去了它原本可能原始的面貌,不过它可能就从来没有最初的面貌可言。我置疑这些影评,这些文字,更是在怀疑我自己所见的,我眼中的三峡好人,这部片子里贾用了太多的东西,你要塞那么东西到里面干什么嘛,这是表现欲,而不是去表现,是表达欲,而不是单纯的表达。表达一个东西,你可以去操控它,可是不是去臆想它,你可以去建构它,而不是去打破它,就比如说布雷松在乡村牧师日记里面对那位牧师表情的捕捉,牧师的表情绝对是被建构出来的,但是那种强烈的传达,面部特写,就已经说明了一切。贾呢把沈红放在船上,还把小孩也扔到船上,唱一首两只蝴蝶,小孩一幅表演十足的气势,在镜头面前紧张着呢,沈红在那里定定地看着一个方向,我要说小孩把这场戏给破坏掉了,贾就好像底气不足一样,不用用流行歌,他就不踏实。再比如那场韩三明跟小马哥吃饭听对方手机的铃声,又是流行歌(曾经一度流行的歌,或者叫怀旧金曲也行),老百姓真这么无聊吗?然后我们怎么说,“一切皆有可能”,问题就解决了,真解决了吗?流行歌已经变成了贾的保护伞,它们被大胆地运用在任何一个可以允许出场的情节里,歌声满天飞,可是却失真了,失去本身的真实性,有的时候就像多余的摆设放在那里,比剧场还剧场。导演使用这些东西,出现在电影里的东西是有作用的,流行歌徒剩虚设。所以看到贾的电影不免尴尬,就是你似乎看到了某种你所能被触动到的影像和声音,然后却跟电影本身在脱离,无缘无故,原来都成了虚设。</span><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p></p><p></p><br/></div><p>说得太棒了!!!这个帖子的讨论,其实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再加上边河的另一句话:小真实,大虚伪。点到底了!</p><p>贾樟科确实有大虚伪在里面,贩卖苦难,用苦难包装苦难。外层的小苦难是真,隐藏的是虚伪的苦难和关怀。</p><p>我觉得HOOXI太沉迷于贾的贩卖手段了,其实迷的是他的“电影技术”,而不是“电影”,于是忘记了他手段背后的东西。</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主题

20

好友

604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Administrator's

92#
发表于 2007-8-4 13:42:35 |只看该作者
<p>我觉得要铺展开来说,是一个倾斜的问题,因为就像我之前说的如果的确是一个烂片儿,大家倒省事了,可是糟糕就在于不是,相反是有才气的,有让你注意的地方,这就不好办了。得拨开一些东西,看到“核”。熙熙攘攘刷了这么几页,似乎大家对于“核”的东西还不想开说,这当然是有道理的,我们不反对阐释,但是当我们在外面绕圈,慢慢接近那个核的时候就不得不停下阐释了。</p><p></p>
姑娘你真好,刷牙吐泡泡, 我心像小鹿,你快来拴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0

好友

1141

积分

论坛游民

无非5号

Rank: 3Rank: 3

93#
发表于 2007-8-4 13:42:35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hooxi</i>在2007-1-31 17:27:06的发言:</b><br/><p></p>&nbsp;&nbsp; &nbsp;难道应该“让毁意先行”吗?对任何一部作品首先抱有敬意是应该的,那不是显示牛逼的地方,而是对另一个作为“人”的主体的创造工作的尊重。为什么总想着灭了别人才爽?</div><p>哦,这里我们可能是误解了。我的意思是没有必要让“敬意”先行,当然更不可能让“毁意”先行。只要都是“说话”的人(你用作品说话,我用评论说话),那么就都没有必要谦卑至下,至少此时的关系是对等的。如果角色心态都不能平等,那么“说话”中的不公允和过甚则很正常了:例如导演为奖项(评论)而拍,舆论炮轰导演或者观众的“大师崇拜”,这都是讨人厌并常常发生的东西。</p><p>所以我觉得对于你这个人或者你的工作我可以抱有敬意的,但你的作品没有必要。尤其是在进行“说话”这个工作的时候。</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 16:38:24编辑过]
蒙上眼珠,就是梦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0

好友

2545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94#
发表于 2007-8-4 13:42:35 |只看该作者
意义果然还都是讨论出来的。
I'm sorry, I was too busy getting fucke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主题

20

好友

604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Administrator's

95#
发表于 2007-8-4 13:42:35 |只看该作者
呵,大家都累了。
姑娘你真好,刷牙吐泡泡, 我心像小鹿,你快来拴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434

积分

新手上路

疯子

Rank: 1

96#
发表于 2007-8-4 13:42:35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无非</i>在2007-2-1 16:36:41的发言:</b><br/><p>哦,这里我们可能是误解了。我的意思是没有必要让“敬意”先行,当然更不可能让“毁意”先行。只要都是“说话”的人(你用作品说话,我用评论说话),那么就都没有必要谦卑至下,至少此时的关系是对等的。如果角色心态都不能平等,那么“说话”中的不公允和过甚则很正常了:例如导演为奖项(评论)而拍,舆论炮轰导演或者观众的“大师崇拜”,这都是讨人厌并常常发生的东西。</p><p>所以我觉得对于你这个人或者你的工作我可以抱有敬意的,但你的作品没有必要。尤其是在进行“说话”这个工作的时候。</p><br/></div><p></p><p><br/>&nbsp;&nbsp;&nbsp; 我所指的谦卑和敬意并非基于对对方无论作品还是人的认同。它属于“说话”者发言之前的关系伦理范畴,是认识到人的有限性和局限性的必然结果。相反,毁意是基于对他人的乌托邦式的完美预期,之后落空的结果。不上天堂,就入地狱。这都和认同无关,而和失望有关。能不能有一种状态,我可以最终不喜欢你的作品,但是我仍然对你充满敬意?而不是先看看,再决定敬还是不敬。</p>
伟大让偶作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434

积分

新手上路

疯子

Rank: 1

97#
发表于 2007-8-4 13:42:35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铜豌豆</i>在2007-2-1 12:05:46的发言:</b><p>我觉得HOOXI太沉迷于贾的贩卖手段了,其实迷的是他的“电影技术”,而不是“电影”,于是忘记了他手段背后的东西。</p></div><p>&nbsp;&nbsp;&nbsp; 我从头到尾都是反对“技术”和“手段”的,可能你看错了。之所以谈论技术,因为电影是一种“技术”束缚太强的东西,需要发明一些“新技术”用来挣脱“技术”的束缚。我更看重那些能够使人“自由”的“技术”。</p>
伟大让偶作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98#
发表于 2007-8-4 13:42:35 |只看该作者
<p>发明一些“新技术”用来挣脱“技术”的束缚</p><p>是否矛盾?不太明白,希望能点透一下。</p>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434

积分

新手上路

疯子

Rank: 1

99#
发表于 2007-8-4 13:42:35 |只看该作者
发明一些“新技术”用来挣脱“技术”的束缚,然后,这“新技术”变成新的束缚,需要再挣脱。电影史上的美学革命大抵是如此发生的。一旦人们形成了某种关于“电影理应如此”的观念,革命便也停滞了。现在国内很多人动不动就说,“他根本不懂电影”、“他不会讲故事”、“他的桥段设计得糟糕极了”、“他的电影不真实”等等,这些话的背后都有一个“电影理应如此”的执念,逾越了这条界限,就不被认可为“电影”。<br/>我所指的“技术”,既包括摄制技术,也包括叙事技术,甚至非叙事技术。总之是一种DOGMA。
伟大让偶作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100#
发表于 2007-8-4 13:42:35 |只看该作者
<p>
“记忆”在贾樟柯电影里相当重要,可以说是他的电影的核心。记忆在他的主人公那里,是附着在身体上的。
</p><p>可以这样理解吗?我们对《三峡好人》里的疑虑都在于导演把自己成长过程里的“经验”(还是“体验”,我把握不准)当成记忆,这种真实的经验(山西汾阳的)对于导演像被纸割伤的很小很细的伤口不疼还痒一样,但还是伤口。而且贾樟柯强调的记忆应该是一次还原时代对“个体”(价值)的不尊重而造成的创伤。也就是“拆拆迁迁”留下的后遗症。</p>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6-17 02:3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