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621|回复: 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宜盛文集:随笔卷

 关闭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好友

1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25 00:16: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乡村腊月</p><p>我住在楼上是写不了东西的,楼板与窗玻璃消耗体温.乡村是一种保存,尤其在腊月.呆在小屋子里,不出去,灯光俯身在桌面上,些微的寒意恰恰合于沉思了.</p><p></p><p>雪中常有些情趣,乡村旅馆的灰暗的窗帘,窗台上的积雪留下麻雀指爪的印痕,荒废的大铁门让330路公交车扬起的尘抹了黑脸.我时常在这附近的小卖店的平顶屋檐下逗留,有时是个把小时有时更长.从边上浴池出来的一个灰头癞脸的家伙,把我的存在视为一种压迫.</p><p></p><p>有时候也到坡野里去,全是些倒伏的覆霜的草,垃圾,竹筐,偶尔的一两块山羊的骨头,一眼望不到边的坡野全是荒凉,全不见夏日的朝气蓬勃的气象.我在坡地上停留,俯身从垄上拾起土块,在指间捏碎.麻雀有时来,有时也不来.腊月是一味地落寞.</p><p></p><p>一点以后灯就全熄了.小狗偶尔叫唤一下,星在窗外的天边,月光洒在屋里的水泥板地面上,若是硬土的地面就好了,原汁原味的生,原汁原味的写.</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http://liuyisheng.chinapoem.org

3

主题

0

好友

1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
发表于 2008-6-25 00:18:33 |只看该作者
<p>连山石一带的峡谷</p><p>我在那一年去过好多次的,隔得很远骑车子快骑也要用大约两个钟头.牧羊人赶着羊从峡谷那边过来,我在一些大的乱石上坐着,看见暮色一点点落下来,像黑色的面粉,这边附近的一些石料厂里的石块却白得吓人.</p><p></p><p>这附近有静之湖渡假村,峡谷里面有几幢别墅,进峡谷的口那边的一堵砖墙上,写着"收蛇"的字样,想起&lt;&lt;捕蛇者说&gt;&gt;,柳宗元的文章,八家中最没有灵气的要数这个人,因了少灵气,便朴拙起来,&lt;&lt;赋得西山宴游记&gt;&gt;至今非常喜欢,是和&lt;&lt;五柳先生传&gt;&gt;一起读到的,常能互相记起来.捕蛇是一个危险的行当,做好了却是很赚的.</p><p></p><p>转过几条山道,便进入峡谷的入口了,倾斜的狭窄的小道下去,来到一片平整开阔的谷地边的空地上,啄木鸟在树上把一棵树啄得"笃笃"作响,我起初没搞清楚是什么声音,支下车子,躺在空地上,满天空搜索,终于找到了这个家伙,找不到还真要把人吓一跳的.这寂静的远离都市与尘嚣的山区的谷地,任何动静都能引起警觉.</p><p></p><p>峡谷里全是些粗砺的石头,我在这些乱石中沿着峡谷走过去,脚踩在石头尖上,好在大多比较稳固,都是从山上冲刷下来的,已经有不少被人搬动过了,采石人是辛苦的,风雨无阻.我在一小片草丛中见到一块岩石上图案是些交错得极为条理的线条,想起月桂来,算是一个惊喜,收藏了,至今还在我的屋子里.我倒从未想过要去培养一种嗜好,却不经意间慢慢地有了一好,仿佛是有闲阶级了,其时却是最苦闷的时候.</p><p></p><p>苦闷在峡谷里缓释了,身心陪伴着野外的山与云开朗起来,呼吸着纯净的空气,满眼是高大峻拔的山岩.天快黑下来的时候,峡谷里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了,我把那块大石头放进前面的车筐里,从峡谷里出来,上了山路.沿山路下去,一扭头,看到东面的山头上暗红色的初升的月亮.</p><p></p><p>2004/7/31夜</p>
http://liuyisheng.chinapoem.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1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
发表于 2008-6-25 00:19:27 |只看该作者
<p>黄连翘</p><div>我要写到黄连翘,我想我是又激动了.我站在大马路边上数了数,总共28株,这些原野上的黄,连成一片,在不携带沙土的大风里摇晃着,黄色的小花朵,四片花瓣,在大太阳明净的照耀里,蓬勃的生命的气息.连翘是灌木,我细数了一下,这一片贴着地面生长的连翘林子里,每一株连翘都有差不多12到14根从地面上生长起来的枝子,枝子上再生枝子,有的再生的枝子上又生出枝子,就这样络绎缠绕成一片,我想这是美的,美在简洁与复沓的奇妙的配合.</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这里方圆几十里全是大片的野地,零星的几个村子,像补丁与破布一样散落与点缀着,夜晚高挑的路灯,紫叶李与露水,展示原始与现代的略带搞笑色彩的搭配,高架桥与宽阔的大马路,纵横交错在原野上.时常能见到野兔,在一片白菜地或几株玉米的边上,迅捷地逃窜着.进到村子里的坡地里有高大的一丛一丛的兰花,高过人头,月季贴着地面,红火的一片,到了每年的十一月,红色的花瓣依旧倔强地在枝头上挺立着,生命的不屈不挠.现在是白天,是例行公事的每年的三月,柳树全青了,杨树也生出绿芽,挂下的绿绒一串一串,令人生津,也有红色的绒,不过是在大约十天半个月以前,像烧熟的蚕蛹,落在清晨的新雨里.</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2008/4/3午后</div>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4324420[/lastedittime]编辑过]
http://liuyisheng.chinapoem.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1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4#
发表于 2008-6-25 00:21:09 |只看该作者
此帖陆续添加中......
http://liuyisheng.chinapoem.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1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5#
发表于 2008-6-25 10:39:31 |只看该作者
<p>如果这夜晚......</p><div>怎样郑重的歌子能够打动这墙壁?怎样干练的月光能够洗亮这枝条?怎样从容的风能够吹动这屋顶?<br />&nbsp;&nbsp;&nbsp;&nbsp;</div><div></div><div>人们说:诗人啊,请你到来吧!但那到来的却不是诗人。他默默地摊开双手,走进一扇打开的门,看见灯光下自己的影子,风衣的一角,树木幽深如同黄昏,这样的夜晚!<br />&nbsp;&nbsp;&nbsp;&nbsp;</div><div></div><div>你竟不在他身边,小白。他要向世界讲述一个女子的故事,却猛然发现,世界已经飘走。那个躲在门后要吓他一跳的姑娘已经飘走,那个在公园里被他追得到处跑的姑娘已经飘走,那个突然间涌出委屈的泪水哇哇大哭的姑娘已经飘走。<br />&nbsp;&nbsp;&nbsp;&nbsp;</div><div></div><div>一颗星闪耀着,在夜晚的天幕。更多的星,众星列坐!他在海边,捡起一枚只剩一半的贝壳,另一半,被冲到海里去了。他说:让海淹没我!但他深知,苦行无法抵达命运的核心,星儿呀!<br />&nbsp;&nbsp;&nbsp;&nbsp;</div><div></div><div>红月亮挂在树上,他看见树上流泻的忧伤,窗台是多余的,窗棂是多余的,他的床铺在大地上,落满岁月与霜。杜鹃花飘散,在他深处的血里!</div><p><br /></p>
http://liuyisheng.chinapoem.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1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6#
发表于 2008-6-25 10:40:51 |只看该作者
<p>挂面.弹棉花.地瓜干及其他</p><div class="cnt" id="blog_text">关于乡村的记忆大抵是淡漠了。挂面是常在路边的,乡村的路,没有车辆,也没有多少浮土,挂面便永远的干净,干干的带着些面粉的末。有时挂在高的架子上,有点像藤,其时我是没有那样联想的,北方的乡村里藤是不多见的,至少不像江南那样普遍。我几次在家乡的墙外的路边上看到挂面,却没有一次看到做挂面的人。路又极静,极少行人,秋天的时候,天空高而久远,我一个人在路边打量那些挂面,一个孩子,一些挂面。<br />   <div></div><div>也有弹棉花,这时候能见到人了,大多是夫妻店式的,也是在路边,但这个店却是没有屋顶与瓦的,有时甚至连两三堵环绕的墙也没有,就那样空手在路边弹棉花。他们应该是乡村的小生意人,却未必是同乡,他们让我感到陌生,遥远。他们手中转动的横杆,甚至那些棉花也像是异地的。我不认识他们,他们从不和路人打招呼,在那边忙着手中的活。那时乡村有台缝纫机就算是阔绰的了,人们烧油灯,蒲子的灯芯,有时过年节的时候,几个在公社上班的,还能弄出瓦斯灯来,在孩子们眼里,简直就是神奇。<br />  </div><div></div><div><p>我五岁的时候下地割地瓜蔓子,在村子里成为美谈,很有点罗成十二打幽州的感觉。外婆把地瓜切成片,装到筐子里,一个人踮着小脚爬到屋顶上去,把它们一片片摆到屋瓦上,等到秋天挂了霜,软了再干了就很好吃,这不独在北方,南方也如此,算是一国的风俗了。地瓜干是儿时的一个甜头。这时的外婆是无声的,像初创时期的电影里的一个角色。当然这是在她忙碌的时候,她闲下来又只是唠唠叨叨,人上了年纪就像个累赘,总要把乡村的福气往下拽一拽。老头儿老太太们是每个村子不可或缺的物什,不独北方,南方也大抵如此。</p><p></p><div>我七岁的时候就离开乡村到城里随父亲读书去了,其时已在乡村的小学念了一年。小学的校长姓高,外乡人,挨家挨户做饭给他吃,据说有人做饭的时候还使坏,可能是吧。</div></div></div><p><br /></p>
http://liuyisheng.chinapoem.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1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7#
发表于 2008-6-25 10:41:31 |只看该作者
<p>书与黄昏</p><div>这时候,天色已近黄昏,黯淡的阳光投射进来,房间里一味地安静.写作总在这时发生,像一个事件,无关大体却又不可或缺.有一种针对文学的说法,说文学是过时的旧时代里的事物,这是事实,文学从来就是这样.这正在降下的黄昏很快就会过去,转眼又是夜晚,我在夜晚写作黄昏,就是在写作旧事物.给文学一个支撑的说法在我这里不成立,文学不是随时都会倒下的事物,它是深浸着的融入血液中的.假如在这时,有一个造访者,搅乱了我的宁静,我不会懊恼,相反,会放下本子,请他去馆子里喝两盅,他必将带给我灵感.想念大曾,一个憨实的兄长,在饭桌上,我为他朗诵新写的诗,我相信他的品位与鉴赏力,这就是我为什么要为他朗诵的原因,当然是用很轻的声音在朗诵,不至于惊扰了临桌.</div><div></div><div>我住在萧家河的时候,有一天回到住处,女房东送过一张纸条来:任杰和大曾来访.那时候知道我的人很少,除了北大中文的几个学生和在京的几个朋友,就没有人知道了.我看了条子很高兴,既为友谊高兴,也有一种成就感,任杰多才多艺,我曾经谈起过的.我不断地行进在路途上,不断地读一些书,像现在这样安静地写点东西,毕竟是倥偬中的间隙.我的房间里一本书也没有,全扔掉了.在萧家河通往树村的街上,我拿着书往垃圾堆里扔,大曾制止,说扔了太可惜.</div><div></div><div></div><div>2008/3/8下午</div>
http://liuyisheng.chinapoem.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1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8#
发表于 2008-6-25 10:42:13 |只看该作者
<p>土井村</p><div>土井村在夏天长出了很高的草,我从它的巷子里穿过,看到好多人家没有人住,有些破败的墙垣里,早已爬满了蒿草,几场雨水过后,一切浸淫在潮湿与溽热里.很清净的一个地方,这是我进入村子后感受到的最初的印象.有一处房子可能曾经是一座古庙(从建筑外观上看),已经完全颓败了,没有墙,只有四处蔓延的青藤与半人高繁荣灰灰菜.很难想象这是与繁华的北京城近在咫尺的地方,一切都在荒凉里荒凉着,尤其是在夏天,这种景致便愈显出其荒疏与冷了.</div><div></div><div>我的性情或许是可以沉浸于这种荒疏与冷里的,但又不能,我担心在那些高草丛中有蛇的出没,这样的景致使我想起了在香山的一日,整整一个下午,我都在那边游荡,见到一条巷子,就慢悠悠地踱进去,从巷子再转到巷子里,后来就去到一处非常僻静的所在,也是在雨水过后,地面全是湿的,这里不多的几户人家全无动静,没有狗叫,偶尔从墙头屋顶上传来的一两声猫叫,总要把人吓一个激灵,很大的树从院子里伸出浓密的枝叶,一个篱笆门打开了,从里面探出一个人头来,向我询问着什么,声音非常柔和,柔和得有些遥远了.</div><div></div><div>在香山的游荡是在五六年前了,2000年的时候,当时我住在香山脚下的丰户营,一个大上坡上去,崎岖的山路,很深很窄的巷子,狗在深夜里叫像极了狼号.到土井村去是在去年也不前年的时候,记不清了.</div><div></div><div></div><div>2006/8/5夜</div>
http://liuyisheng.chinapoem.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1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9#
发表于 2008-6-25 10:43:22 |只看该作者
<p>感受盛夏</p><div>我在北京生活了十年了,应该也算是一个老北京了,然而感受夏末的蝉鸣,今天却是第一次.我顶着毒辣的日头出去,骑很远的路,返回时,车子爆胎了,就推着车子,一路走回来.路上经过一大片树林,全用铁丝护网围着,树上的蝉很多,我一路推着车子,一路竖起耳朵聆听这已经进入八月的蝉鸣,我想这是好的,好在我可以抛开一切世俗的事务,全身心沉浸在毒辣的日头底下火热的蝉鸣里,像一锅煮沸的水,这些指头堵大小的黑物们.</div><div></div><div>感受盛夏,盛夏是火热的,现在它已经过去了,后天就入秋了.夏天是恋爱的季节,小动物们的发情期,我青年时代美好甜蜜的爱情故事往往与夏天连在一起.她拉着我的手把我引到一片树林里去,大马路边上的树林,我们找到一块干松的空地......那次是很有趣的,硬土的灌木丛底下的地面,有很多的积热,再加上树林里可能也有些瘴气,我们身上都烫起了泡,不过过两天就全消了.</div><div></div><div></div><div></div><div>夏天的热有时也让人难以忍受,有那么一两个夏天,六月或者七月的时候,我走在大街上,浸透了汗渍的汗衫粘在前胸后背上,溽热潮湿,天地间整个就是一个蒸笼,那时只想找个凉快点的地方吹吹风.吃冰很多,我去超市里买冰,一买一把,"咔嚓咔嚓"嚼碎就吃,也等不到它们化成冰水了,那种感觉也真是冰与火的情欲的感觉.有一家超市里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每次把一大把老冰棒递到我手上,两眼总是盯着我的脸不放......</div><div></div><div></div><div></div><div>2006/8/6下午</div>
http://liuyisheng.chinapoem.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1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0#
发表于 2008-6-25 10:44:03 |只看该作者
<p>午后杂谈</p><div>1蒲</div><div>蒲,我们小时候叫它"蒲子",生长在河湾里,家乡一带在胶莱河的边上,蒲棒是可以吃的,粘而且香,粘而且香的还有另一种植物粗壮的茎块,名字记不得了.有一种花中午十二点前后开放,我跟一个大我十岁长我一辈的亲戚去采摘过它的果子,应该是"吊--灯--花--儿"吧.</div><div>2陀螺</div><div>"文化革命"期间,乡村多玩这种东西的人,孩子们叫它"懒老婆",稍带着点政治色彩,颇有趣的.那时候,搞批斗,一个家伙还把瓶小酒放上衣口袋里,不时喝上两口,苦中作乐,倒是颇能寻乐子的一个人.孩子们有一个关于他的笑话,到湾里捕鱼网撒下去,拉上一网子石头来,嚷道:"好大的鱼!"</div><div>3青蛙</div><div>青蛙是益虫,小时候却只知道它的肉很好吃的.现在餐馆里卖的是牛蛙,我想像可能是蛙类中暴跳如雷的一种.其实我也只吃过一次的,一个叔伯三舅拿着带倒刺的钩子去水沟里捕的,很香.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感情是原生的,未加修剪的.盲目?或许吧.但愿他们快点长大.</div><div>4马蛇子</div><div>我在干旱的坡地边的空地上,打死了很多蜥蜴,乡村里叫它"马蛇子".我讨厌它们!长得让我反感,还到处乱窜.我们一帮小孩子家在草丛间见到断了的马蛇子的尾巴,就拿尿呲它,它就蹦跳得更欢了.孩子们的残忍是原汁原味的,仅仅为了快活.我把马蛇子装了满满两大口袋,回到村子里,大人告戒我:小心蛇,蛇是它外甥.</div><div>5陶罐</div><div>乡间挖地,常能挖出些古物来,这其间多的是陶罐,我是亲见过一次的,打开了,里面是婴儿的骨骸.杀童在中国当然有一个传统在里头了.不知那些大人们怎么能吃得下饭去,说不定还津津有味呢!</div>
http://liuyisheng.chinapoem.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3 17:0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