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10-23
- 在线时间
- 106 小时
- 威望
- 2503 点
- 金钱
- 13666 点
- 注册时间
- 2008-8-3
- 阅读权限
- 50
- 帖子
- 873
- 精华
- 0
- 积分
- 5512
- UID
- 21171
 
|
<p align="left"><strong>香港苏富比开场遇冷</strong> </p><p align="center"><br />亚洲现当代艺术夜场逾四成流拍,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成交率仅35.4%</p><p align="center"> <img src="http://www.thebeijingnews.com/images/epaper/20081006/53761223221838692.jpg" align="center" alt="" /><br /> 整体颓势中仍有亮点。张晓刚早期油画《血缘:大家庭一号》以2306万港元名列亚洲现当代艺术夜场榜首。 <br /><img src="http://www.thebeijingnews.com/images/epaper/20081006/73031223221838708.jpg" align="center" alt="" /> <br /> <br /> 印尼艺术家米斯尼亚迪的《对不起英雄,我忘记了》以482万港元刷新当代东南亚艺术品拍卖纪录。 <br /> <br /> <img src="http://www.thebeijingnews.com/images/epaper/20081006/72741223221838708.jpg" align="center" alt="" /><br /> 蔡国强的火药水墨画屏风(部分)拍出1746万港元。 <br /> </p><p> 本报讯 (记者李健亚)香港苏富比2008年秋季拍卖会吹响了亚洲大拍卖行秋拍的号角。前晚和昨天进行的三场拍卖中,苏富比开场遇冷。记者从香港苏富比方面了解到,4日晚举行的亚洲现当代艺术专场拍卖,成交率为59.6%,而昨日上午的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中,成交率更是跌至35.4%。不过这一颓势在昨日下午有所逆转,在中国当代艺术专场中成交率达80.1%。 </p><p> 艺术大家撑场面 </p><p> 前日,香港苏富比秋拍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拉开帷幕,当晚的亚洲现当代艺术专场拍卖是苏富比今年的最新举措。香港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曾将夜场拍卖比作苏富比新策略的“热身赛”。不过,从当晚表现延续了9月17日纽约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会(成交率65%)的颓势,全场47件拍品成交率仅为59.6%,成交总额为1.17亿港元。 </p><p> 夜场成交价的前三名依然是中国当代艺术品,其中张晓刚早期油画作品《血缘:大家庭一号》以2306万港币成交,蔡国强2003年作品《天空中的鹰、眼睛和人们———人》(八屏作)拍了1746万港币,王沂东的《闹房No.2———吉祥烟》以及刘野的油画《无题》均以1298万港币成交。 </p><p> 艺术大家撑场面的状况同样也出现在昨日上午举行的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中。赵无极、朱铭、吴冠中的作品均拍出了不错的价格,只是整体成交率为35.4%。 </p><p> 夜场估价过分乐观 </p><p> 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部主管林家如表示从夜场看拍卖成交量确实有所放缓,但并不奇怪,夜场拍卖中部分拍品的估价过分乐观。事实上,估价一两百万、三四百万的东南亚当代艺术作品受到了追捧。比如,当代东南亚艺术及当代菲律宾艺术都创下了新纪录,许多印度尼西亚艺术家也刷新了个人纪录。 </p><p> 而对于昨日上午进行的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中出现的低成交率,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部主管李亚俐表示,“我们见本拍卖之买家表现甚为谨慎,但仍见市场持续对顶级艺术品之需求。” </p><p> ■ 市场观察 </p><p> 波动不意味着整体走坏 </p><p> 我看了香港苏富比2008年秋季拍卖会的图录,觉得所选作品估价有点问题。前段时间艺术市场增长过快,好的作品越来越少,而拍卖的估价又定得太高。 </p><p> 总体来说,此次香港苏富比秋拍的结果会是当代中国艺术拍卖市场比较真实的反映。现在受外围经济环境不乐观、信心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当代中国艺术拍卖市场正处于波动期。我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当代中国艺术市场整体走坏,还需要等看了北京保利、佳士得秋拍之后才能作出结论。 </p><p> 此次拍卖所呈现的状况也不意味着香港丧失了艺术市场中心的地位。香港是国际化市场,更容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所以在艺术拍卖中出现的影响效果也会被放大。 </p><p>口述/赵力(中央美院副教授) 采写/本报记者 李健亚(来源: 新京报)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