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1-3
- 在线时间
- 912 小时
- 威望
- 6372 点
- 金钱
- 59447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70
- 帖子
- 2123
- 精华
- 11
- 积分
- 11120
- UID
- 34
  
|
这个想法和想法的结果是非常美好的。我们曾在前年的时候,在马骥的提议下,有过类似愿望,并付诸了部分的行动,但结果无疑搁浅。
有些事按设想,永远是美好的。但现实就是现实。可操作性是第一要素。
首先,不在一地的网站工作人员(特别是技术)的联合,虽然看起来由于“网络共享”似乎没有麻烦,实际上麻烦与陆地上的这种情况完全一样。因为网络并不能随时随地找到对方,还是要通过其他方式联系、落实。而更重要的问题是,几乎所有技术上的事,仅仅通过电话或邮件是说不清楚的。很多事情、特别是最终的效果需要多方当面合计、商讨。
至于其他的合作,更是艰难。资金不是你想象中这么容易汇合。而况有汇合就有所谓的“分成”,这些问题的麻烦,远不如单干。而对“我自己就是老板了,我干吗去给别人效命?”的质疑,在中国这个现实里相当无力。虽然我讨厌“每个中国人都是条龙,合在一起却是一条虫”的说法,可是,现实就是这样。人人都认为单个的自己牛气冲天嘛,有必要以“效命”的身份去“合作”吗?——于是,现实不仅仍是这样,甚至只会越来越分化。
惟一留下来的疑问就在于“一些熟知的ID”。文学网站与这些“熟知的ID”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被动大于主动的关系。对前者而言,没有有价值的文学倾向,没有持久的耐力,就不能赢得后者。但是,有了这些,甚至再添上仆人般的工作态度,是否就能完全赢得他们并使他们恒久地聚合在自己的阵营里呢?否。这时,恰恰不要忘记“网络的共享性”。没有哪个网站对哪个或哪些ID拥有“专有权”,选择的权利全单方面掌握在这些ID手中。更重要的,在最为关键的时刻,所谓最初汇聚一起的“共同的热爱、健康的交流”信念将退隐其后,首当其冲的将是另一个心照不宣的词汇:利益。在这个词汇面前,ID们的选择权将更为自由而主动,没有谁能阻拦他们的“四处寻觅”。于是,前者,即文学网站们所操劳的将不再是一个网站,而是一个含网站在内的“利益实体”。
如此,对ID们,可供选择的地方越来越多,选择的权利也越来越大,力量也将越来越分散。而对文学网站们,所操劳的局面也将越来越呈无底洞状态。
有没有办法解决或改变这样的局面呢?没有。因为网络的自由度和便利性(这一点我们只要想想博客就能知晓)将越来越恩惠于“单个的个人”,没有(似乎也没必要)任何力量阻止此起彼伏、短期运作、甚至急功近利的喧嚣。
那,文学网站在这样的形势下有没有对策呢?惟有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文学理想,本着自己的平常心,持续自己的努力。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此外,好像没有别的。不过,做到这些,也就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