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8-24
- 在线时间
- 888 小时
- 威望
- 1163 点
- 金钱
- 6589 点
- 注册时间
- 2008-10-28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473
- 精华
- 0
- 积分
- 2760
- UID
- 21761
 
|
若说悟外能达到入佛境界,那么在邱明身上所能看见的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形象。他有慧根、善良、能忍耐,但他不是完人。他遭到张诚陷害,悟外问他:你恨他吗?他答不恨。他同悟外的侍女们收拾地上跌散的佛珠,却被张诚不分青红皂白地毒打,我们看见一个怒目相视、掩面哭泣的邱明——说不怨恨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因为邱明究竟还是个凡人。藏经阁中,张诚差一点掐死邱明,此刻的他已能忍耐,含笑的面容同张诚的紧张、心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直到张诚掏出刀来,邱明终于忍不住将他掷下藏经阁——这时候观众豁然发现邱明原来是一个深藏不露的人物,对付武艺高强的张诚仅单手便能掷他出去,以往那个受到陷害、欺侮始终保持沉默的懦弱男人的形象刹那间转变。佛学以为:“忍辱是一种美德,可以增长福报,所以如果有人欺负你、冤枉你,你不必伤心,而且要感到欢喜,因为它能为你送来福德。”我想,这真的是普通人很难理解,更难做到的,因为乍听上去很“阿Q”。
邱明的蜕变是迅速的,一个接一个身份的转换,虽然是电影夸张的艺术手法,仍能教好地、完整地刻画出导演所想表现的入禅境界。得到住持衣钵后,宽袍大袖的邱明忽又焕发出某种出世的睿智和气魄,这种气魄震撼住了被大师兄煽动闹事的僧人,这种气魄更在他处理镇寺之宝时深刻地展现——“这卷《大乘起信录》千百年来为本寺惹了不少祸端,现在我把它还给玄藏法师。”于是整部影片争执的中心、奸商贪官梦寐以求的无价之宝便被焚之一炬,干干净净,简简单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