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2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6上海双年展第一次新闻通气会在沪举行(转)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好友

182

积分

新手上路

★☆★☆★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1: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IMG src="http://www.art218.com/new/Article/UploadFiles/200512/20051213132227697.jpg" border=0></P>
<>中国艺术品网2005年12月12日报道:超设计——Hyper Design,2006第六届上海双年展第一次新闻通气会今天下午在上海美术馆举行。 <BR><BR>  新闻通气会的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马博敏首先就2006上海双年展工作展开讲话;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6上海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阐述2006上海双年展主题;上海美术馆副馆长、2006上海双年展总协调人张晴介绍了策展团队的情况;会上2006上海双年展邀请的国内外6位著名的策展人分别在会上讲话。新闻通气会由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主持。参加今天新闻通气会的还有市文广局付局长毛时安、法国驻沪领事鱼得乐先生等及各媒体的记者。</P>
<>  这次超设计——Hyper Design,2006第六届上海双年展以深层反思设计现象,进一步推进都市文化。艺术与设计的角力。跨学科、跨领域的感官盛宴。未来需要设计,超设计比未来更远。想象+生活+造物=设计,设计+当代艺术家+?=超设计的主题理念将展示在人们的视觉当中。 <BR><BR>一、[ 背景回溯 ] <BR><BR>  上海双年展自1996年诞生,经过10年的历练,不仅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展示,更受到了国际艺术界的广泛肯定,被公认为是亚洲最重要的国际双年展之一。它不仅在学术层面上向世界展示当代艺术的最新成果,而且也在当代艺术与大众间构建起了一座沟通交流的平台。 <BR><BR>  十年来,上海双年展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发展格局与文化定位。从第一届以“开放的空间”为主题,经过第二届“融合与拓展”、第三届“海上·上海——一种特殊的现代性”、第四届“都市营造”、再到第五届的“影像生存”,上海双年展始终以上海城市为母体,依托上海独特的城市历史和文化记忆,来思考当代都市文化建设中的诸种问题,充分调动中国文化资源和技术媒体发展的最新成果,以鲜活的视觉艺术方式在全球境遇和本土资源之间、严肃人文关怀和大众时尚之间、都市视觉建构和城市内涵发掘之间,建立起一座交往互动和展示的桥梁。从而形成了其特有的发展格局与文化定位,在如林的国际双年展中确立起了鲜明的风格和模式,同时为上海世博会提供积极的文化思考和生动的策展思路。 <BR><BR>二、[主题:超设计] <BR><BR>  今天,我们生活在设计无处不在的时代,社会、生活和艺术,无不与设计息息相关。设计往往被与功能化和实用主义联系在一起,以设计为题,旨在打破艺术和实用之间的那种过于简单的对立关系,对艺术与设计、创作与工业、生活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提出全面的反思,力图重新恢复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联,焕发其能量与活力。 <BR><BR>  设计这一最贴近日常生活的创造形式将我们引向生活美学、技术美学和社会美学的思考。设计在不断地自我超越,“超设计”既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也是这个时代的推动者。“超设计”反映了我们时代共同的美学目标,艺术家希望探讨的是一种以“设计作为材料”进行观念创作的艺术。在此,设计不仅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创造出一种功能性对象,更重要的是,它还贯穿着美学意志,包含着艺术价值和社会理想;设计不仅仅是创造出一个作品,它还指向一系列生活方式、社会理想和历史计划。在这个意义上,设计走向了“超设计”。 <BR><BR>  在以往五届展览的经验基础上,第六届上海双年展将继续坚持立足本土经验,面向全球境域的文化姿态,坚持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构想,以“超设计”(HyperDesign)为主题概念,旨在针对“设计”这一当代视觉文化和消费产业中极为鲜活的重要元素,探索“设计”现象背后复杂、交错的社会牵连和文化内蕴。进而从美学形式、生活方式与社会历史模式三个层面,思考和揭示设计的涵义。超越设计表象,打破设计与艺术之间的藩篱,建构“设计”的人文视野,推动设计-创意文化的推广和提升。 <BR><BR>三、[ 展览构架 ] <BR><BR>  “超设计”由3个分主题组成:“设计与想象”、“日常生活实践”与“未来构建历史”。 <BR><BR>  设计与想象——设计通常被视为功能性和实用性的,而实用性往往被认为扼制了想象。然而,设计中的想象正是在功能性的地平线上展开的,设计中的“受限制的想象”、“有条件的自由”,对于当代艺术的公共性与意义重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一单元将向大家展示当代艺术大家是如何以全新的视野来重构设计对象,对设计进行“再设计”。 <BR><BR>  日常生活实践——人们总是习惯于把艺术与日常生活实践区分开来,把艺术看作是日常生活之外的一个特殊的领域。事实上,日常生活不但为艺术想象提供了经验和土壤,而且更加重要的,它还是当代艺术的舞台和战场。对生活的设计是艺术的日常生活实践。它符合设计的本意,也承接了艺术的初衷。这一单元将激发艺术与日常事物的交汇,在艺术家的日常实践中构筑社会生活的美学思想。 <BR><BR>  未来构建历史——未来充满多种多样的可能性,未来的可能性恰恰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既反照着今天的现实,又建构着未来的历史。这一单元将从未来视角回溯和反思作为未来之历史的现在,将当代艺术的实验观念与社会历史的乌托邦想象结合在一起,探讨历史与未来观念的建构与演变过程。 <BR><BR>四、[ 本届靓点 ] <BR><BR>  1.最具时代性、大众性和文化针对性的学术主题。2006上海双年展将深层反思设计现象,进一步谋划大众生活,推进都市文化,锁定——“超”时代的“超设计”。 <BR><BR>  2.最年轻、新锐的国际策展团队。本届上海双年展邀请了国内外6位著名的策展人,共同成立第六届上海双年展的策划团队,其成员包括张晴(中国)、黄笃(中国)、林书民(美国)、李圆一(韩国)、迦弗兰科·马拉涅罗(Gianfranco Maraniello,意大利),以及乔纳森·沃特肯斯(Jonathan Watkins,英国)。助理策展人肖小兰,张晴为总协调人。 <BR><BR>  3.进一步向城市机体延伸的展览格局。本届上海国际双年展“超设计”将于2006年9月5日至11月5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与此同时,本届双年展还将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开发一系列分展馆,围绕着“超设计”这一主题,发掘上海城市的设计基因,更深地契入城市母体,开发双年展系列活动,增强双年展的社会影响力。届时,上海将向全世界献上一场视觉与创意的盛宴。 <BR><BR>五、[ 结语 ] <BR><BR>  如今上海的创意产业正发展得如火如荼,以“超设计”为题的第六届上海双年展,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能够为这一基于设计的新兴产业带来更宽广的国际、当代视野。同时也希望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了一个充实而深入的文化研究与视觉展示的参考性框架,为上海乃至中国的当代文化建设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BR><BR>  我们相信,上海双年展在不断完善体制和创新机制的过程中,将继续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进一步展现上海的文化创新能力和吸纳世界优秀文化的宽广胸怀,具体地实践中国文化的当代性和国际性,以世界当代艺术为媒介,不断积累资源、推动创意。 </P>
<P> </P>
<P><BR></P>
<P><IMG src="http://www.art218.com/new/Article/UploadFiles/200512/20051213131140373.jpg" border=0></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妈妈,今晚我能出去杀杀人吗? www.lixiaosong.com

214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他哥

Rank: 7Rank: 7Rank: 7

2#
发表于 2007-8-4 13:31:46 |只看该作者
超设计一听就觉得好笑,这帮搞艺术的不晓得怎么搞了,就把眼睛剽到设计上了。不怪现在搞设计的都很牛呢。上海双年展怎么老跟风呢,哪热搞哪个,这是它滥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1

主题

0

好友

2745

积分

论坛游民

不靠谱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07-8-4 13:31:49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苏文祥</I>在2005-12-15 10:51:00的发言:</B><BR>超设计一听就觉得好笑,这帮搞艺术的不晓得怎么搞了,就把眼睛剽到设计上了。不怪现在搞设计的都很牛呢。上海双年展怎么老跟风呢,哪热搞哪个,这是它滥的原因</DIV>
<br>说的是,现在中国几乎所有官方策划的当代艺术展都有跟风和伪队的嫌疑.策展人能处在一个非官方的角度就能是个好的展览?或者说如果策展人处在一个官方角度又过于屈从于大众的积极引向那都会导致这样的问题.现在的三年展双年展成长速度太快,还没等建立起一套比较全面的方案和机制就匆忙行之,真是恼火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主题

0

好友

3198

积分

业余侠客

神州大大侠

Rank: 4

4#
发表于 2007-8-4 13:31:52 |只看该作者
<>说不定就是啊!</P>
我来,是因为冬天我办公室出奇的温暖 http://spaces.msn.com/members/zhaogang76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7 09:5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