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763|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中国式大片到此为止

[复制链接]

41

主题

0

好友

387

积分

新手上路

啊哦哦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43: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无非</i>在2007-3-8 1:46:32的发言:</b><br/>我真觉得《双旗镇刀客》这片子普通死了,喜欢的人可能多是因为某些情节在作怪吧。</div><p></p>某些是哪些呢?能否说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2

主题

0

好友

9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
发表于 2007-8-4 13:43:22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国式大片到此为止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7.95pt; mso-char-indent-count: 1.7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7.95pt; mso-char-indent-count: 1.71;"><span lang="EN-US"><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nbsp;</font></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7.95pt; mso-char-indent-count: 1.7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众所周知,中国的娱乐圈里有个很奇怪的东西,这东西叫作:中国大片。</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7.95pt; mso-char-indent-count: 1.7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大片当然不是中国电影的首创。我们熟悉的是好莱坞大片,譬如</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8</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年横扫全球的《泰坦尼克号》,还有前几年的《魔戒三部曲》。大片的优势在于资源整合:优秀的导演,耀眼的明星,出色的音乐、摄影、灯光、服装,可以到美丽的新西兰山地和墨西哥海湾取景,当然,还有强势的宣传和推广。这一切毫无疑问都需要大笔的资金。因此,当大片概念流入中国时,中国的电影人就死死抓住一个关键词:资金。假如新华词典收编这个词语,可以这么解释:中国大片,指投资规模巨大的中国影片,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亿甚至十几亿。</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7.95pt; mso-char-indent-count: 1.7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大片是电影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问题不是拍大片好不好,而是,中国大片很难看。关于这一点应该没有多大争议了,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何况是观众呢?可是这就让人觉得纳闷,大片整合了这么多资源,应该好看才对,为什么却难看?窃以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宣传过度。典型的例子是《英雄》和《无极》。这两部片子的宣传力度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恐怕只要略有信息来源的人都知道这两个片子。《英雄》是中国大片的开山之作,自然倍受瞩目;而《无极》足足吊了中国人三年的瘾。当影片正式上映时,观众们就愤怒了——你花了几个亿折腾了几年就搞出个这东西?观众心目中的期望值和影片的真实质量形成巨大反差,这就是观众认为大片难看的主要原因。好比一个美女在街上扬言要脱衣服,很多人伸长了脖子围着看,可这美女手脚不利索总共脱了三年,脱光了一看是个男的。讲句实在话,假如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来看大片,这些影片还是基本可以看得下去的。观众会这么感叹:哎呀,香格里拉的风景真美;嫂嫂的背脊真是油光闪闪;巩俐阿姨的胸部真丰满。</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7.95pt; mso-char-indent-count: 1.7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中国大片的内容单调统一也是令人不满的原因。《卧虎藏龙》一出来,中国的电影人们就明白了:能吸引老外的是武侠。由于投资巨大,为了收回成本,不得不投老外所好。于是中国的大片就是一群古人在打架而已。由此我不得不怀疑,目前国内电影的内需水平,是否达到了应当产生大片的地步?</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7.95pt; mso-char-indent-count: 1.7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毫不客气地说,张艺谋、冯小刚和陈凯歌等这几个导演是没有什么创造力的。他们曾经的出色作品,毫无例外都是来自文学作品。张艺谋的《红高粱》是莫言作品,《活着》是余华原著兼编剧,《秋菊打官司》是陈源斌作品刘恒编剧;陈凯歌,《霸王别姬》是李碧华作品,《黄土地》原著不详;而冯小刚的风光也离不了王朔。他们本身则缺乏创造力。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他们只发现了杀戮和皇权。他们脑子里是装满了官方意识形态。借用贾樟柯的话说:当他们自己捣鼓点东西的时候,就变成了《英雄》和《无极》。</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7.95pt; mso-char-indent-count: 1.7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关于电影应当商业还是艺术,这是个无聊的话题。因为每部电影都是商业片。一部电影本身就是艺术和商业的结合。艺术是灵魂,而商业是肉身。因此有人说,先发展商业后再发展艺术,我是不苟同的。就比如说让一个人先长身体再长脑子一样。没有艺术灵魂的电影商业往往也会失败。前几部大片你能靠宣传赚到很多钱,那么后来呢?观众还会上当吗?一部电影如果没有人文价值,那就该有娱乐性;如果两者都丢失了,观众掏钱去看电影干什么?仅仅是找个黑点的地方谈恋爱的话,那么下次他们就会去小树林里了。纯粹的商业电影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偏偏中国的大片看起来就是这样只长身体不长脑子的怪胎。这些电影人口口声声为中国电影做贡献,我是有怀疑的。他们抓住中国人的“好大”情结展开攻势,让老百姓们都惦记着看这几亿元是怎么花的;他们利用强大的资金优势和行政资源狂风肆虐般地宣传推广,逼得《三峡好人》这些影片无人问津;他们聘用日韩的明星欧美的技术,还破坏中国的风景;他们让观众一年到头只想着几部大片,而扼杀了中小投资电影的活力。这算是对中国电影工业做贡献么?</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7.95pt; mso-char-indent-count: 1.7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电影市场不应该由几个所谓精英来引导,而应当由消费者来领路。中国式大片也得消停一下了。当我们准备进电影院的时候,好好想想:我要看什么样的电影?</span></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3#
发表于 2007-8-4 13:43:22 |只看该作者
Although,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片”;but,《三峡好人》也非善类。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4#
发表于 2007-8-4 13:43:22 |只看该作者
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片”,but,《三峡好人》也非善类。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5#
发表于 2007-8-4 13:43:22 |只看该作者
<p>宣传过度的这个原因还是皮毛,如果能把一个故事讲顺畅了说圆了的最低限度都做不到,再包装也是残次品。所以先不要求讲一个好故事,先讲好一个故事再说。</p><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mso-hansi-font-family:\';">“关于电影应当商业还是艺术,这是个无聊的话题。因为每部电影都是商业片。一部电影本身就是艺术和商业的结合。”关于这个话题楼主还应多斟酌再下定义。</span></p>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主题

20

好友

604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Administrator's

6#
发表于 2007-8-4 13:43:22 |只看该作者
<p>宣传过渡也是在学老外,如果不是片子出来以后让大家如此嗤之以鼻,他们可能还想学着别人弄出一系列副产品出来,比如游戏,比如玩偶,比如等等。</p><p>说故事是最基本的,电影更为重要的是眼睛所看到的,那些光线和声音制造出来的本来应该像魔术一般令人着迷和惊讶。国内这些拍大片的导演都表现出矫揉造作的丑态,做什么都不能适可而止,一如楼主所说的“好大”的毛病。</p><p>譬如冯小刚我不管他在怎么表现洒脱,我还是觉得他变了,姿态改变了。张艺谋同样变“态”了,张艺谋的武侠连王家卫的《东邪西毒》边儿都及不上。更不用说徐克武侠片儿。我喜欢看东方不败,我喜欢黄飞鸿。武侠当然是种手段,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就不是在武侠,东方不败,黄飞鸿也更旨在说人说世,张艺谋当然也不是在武侠,可是他那态度就不对,我就是要做个什么东西出来,武侠只是把式,张艺谋这样就是本末倒置。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失败,他把武侠当把式,观众也不会把他当作一回事儿。武侠本来是个好东西。补充一句我觉得张艺谋还是这些人中特来劲的一个。</p><p>再说《三峡好人》,我还是那句话小真实,大虚伪。说虚伪,说它是贬义词,我倒有些不好意思,我在这里并不想贬他,所以我这个”虚伪”很犹豫,但是这片儿绝非一些人喊的那么好。</p><p>我朋友说他在电影院看三峡好人的时候,观众寥寥,就5个吧。有一个爸爸带着小孩的,小孩很坐不住,后来演完了,爸爸说这啥破片儿,没看懂。大家看了这话一定哭笑不得。所以观众也是问题,上映档期也是问题,电影院收费也是问题,引进电影相关体制也是问题。没那么简单。</p><p>说不简单,我常常认为是推卸某种责任的托词,我觉得是一个人想法的问题,认认真真做事,不会那么糟糕,就像色情男女里面的台词说的”即使拍成人片也可以认真把它拍好。”</p>
姑娘你真好,刷牙吐泡泡, 我心像小鹿,你快来拴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9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7#
发表于 2007-8-4 13:43:22 |只看该作者
也许《三峡好人》让大多数人觉得好,就是因为缺乏宣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27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8#
发表于 2007-8-4 13:43:23 |只看该作者
张、冯拍大片怎么了,他们为的什么啊,还不是为了中国电影,就算他们捞了不少钱,但一旦中国电影成熟的话,他们的功绩是不可抹灭的,即使他们的贡献不至于里程碑,但至少推动了中国电影朝正规化前行,影响上谁也不可忽视。
找死啊 妈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主题

20

好友

604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Administrator's

9#
发表于 2007-8-4 13:43:23 |只看该作者
<p>这个正规化,是指的什么正规化?是像别人的正规化一样的正规化,还是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正规化?</p><p>多元化必须走在前面。黄金甲的档期排的时间好,时间长。三峡就没有,这就像天涯上面讨论的贴上一些人说的你把三峡按照黄金甲的档期排排看,那就是你不看也得看,不懂也得看。</p><p>我以为他们没这样的功劳。</p>
姑娘你真好,刷牙吐泡泡, 我心像小鹿,你快来拴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10#
发表于 2007-8-4 13:43:24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宫林</i>在2007-3-4 23:44:37的发言:</b><br/>张、冯拍大片怎么了,他们为的什么啊,还不是为了中国电影,就算他们捞了不少钱,但一旦中国电影成熟的话,他们的功绩是不可抹灭的,即使他们的贡献不至于里程碑,但至少推动了中国电影朝正规化前行,影响上谁也不可忽视</div><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首先一点是一个国家的电影体制成熟与否与钱没多大关系:如果要强调电影的产业化发展需求的竞争力上你忘了重要因素就是创作质量(这时候的电影才是商品),其次再谈产品结构(投资规模和成本)、投资体系(风险投资和贷款融资)、知识产权问题;如果从电影产业的发行环节看那么我国的院线结构相当有问题;如果单方面分析市场,这时的问题才是票房。</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宫林,我不知道你说他们的功绩是属于哪方面的。你可以多谈谈,但至少仅以这没有市场调查分析和理论支撑的几句话(虽然全是逗号)来断定他们是否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实在欠妥。</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还有什么是电影的正规化发展动向?你考虑了吗?</font></p>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3 16:52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