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0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人荆轲之死[原创]

[复制链接]

4

主题

0

好友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02: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诗人荆轲之死

前几年,荆轲这个人很受大家的关注,原因是一连有好几部电影都以他的故事为题材,对这个人物以及他的作为做了各种各样的推测和描绘,尽管大家都很努力,但我还是不得不告诉大家,这些推测和描绘没有一个是准确的,有些甚至是差之千里,特别是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直接把荆轲说成是一个职业刺客,更是大错特错。根据我的资料,就是我祖上传下来的《明星档案》是这么记载的:荆轲,诗人,智商:0~180,情商:2000,攻击力:20,防御力:0,攻击范围:五步之内。
荆轲既然是个诗人,那为什么又会受燕国太子阿丹之托去刺杀秦王呢?你要是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那就听我慢慢给大家讲吧。
说起来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是候,荆轲是一个刚满十七岁的翩翩少年。十七岁生日这天,荆府上下热闹非凡,父亲为荆轲的十七岁生日举办了盛大的生日派对,因为按那个时候燕国的传统,男子年满十七岁就算成人了,所以这一天对荆轲来说自然非同一般。荆轲早早起来,由奶妈侍候着,照着成年人的发式梳了发髻,戴上了成人的冠冕,也象成年人那样,带好了镶满宝石的佩剑,照着镜子,别提多英俊潇洒了,奶妈站在一旁,也禁不住笑逐颜开,不停的夸赞着荆轲:“啧啧啧,看看,我们少爷,真的成人了!看看我们少爷,打扮起来多英俊,多威风啊!”要是在往日,荆轲免不了要扎到奶妈怀里去撒撒娇,但今天不同,他已经成人了,就克制住自己,把剑抽出一半来,象是作势要杀人的样子,责备了奶妈几句,然后穿着一身新衣裳出去见客去了。
总之,荆轲在这一天就已经年满十七岁成人了。没过几天,荆轲的父亲,老诗人荆峦,求得了燕王的恩准,照例为荆轲补了个“宫廷诗人”的缺。老荆家不知从几代之前就开始做燕王的宫廷诗人了,也是燕王眷顾,只要老荆家的人一开口,总是照准世袭,何况荆家这一代又只有荆轲这一个孩子,因此不费什么力气,自然而然的,荆轲也就做了宫廷里的见习诗人。
这里我必须多费一些口舌,来详细介绍一下当时国际上的宫廷诗人制度。当时,各国的王都非常的痴迷诗歌和音乐,因为作为一国的王,如果不喜爱诗歌和音乐,传了出去,不光会引起国际上的嘲笑,就连本国的老百姓也会看不起自己的国君,国王们丢不起这个人,所以纷纷拿出庞大的费用,组建诗人队伍。因为这些原因,各国宫廷里一般都有几百人到几千人不等的诗人队伍,谁的宫廷里诗人多,谁在国际上就会有个好的名声。需要说明的是,那时候,诗人不光会写诗词,还必须会谱曲,会演唱,那时候要做个诗人,真的要困难得多,不象现在的诗人,识字的都成。
在燕国,历代国王都很重视诗人队伍的建设,诗人的队伍不断壮大,到如今,已经有了数千人的规模,好多国家都派使臣前来观摩,学习燕国诗人队伍建设的经验。要管好这么庞大的诗人队伍,燕国自然自有一套办法,就是把全部诗人分成三品十二级。一品一级诗人又叫“领衔诗人”,就是诗人队伍的长官,这个荣誉仿佛就是为老荆家专设的,老荆家的人不知多少代了,名刺上都写着“国家一级诗人”的头衔,最近十多年以来,宫廷里一遇有大型演出,节目单上总会这样写明:领衔主演:国家一级诗人荆峦。这自然是老荆家的光荣,老荆家也并非徒有虚名,也是真有本事,祖传有一册“作诗密笈”,代代相传,男丁一出生,你听见满屋子嗷嗷的叫,声音特别洪亮,不同凡响,个个都有做诗人的好本钱。荆轲自然也不例外,从小又受到了很好的训练,业务很精,不到半年,就升为三品一级的副主任诗人,大红的证书,一直挂在他书房的墙上。
作为一个很早就得到宫廷诗人执照的年轻人,荆轲本可以照他祖辈父辈的样子,安安稳稳的做一个诗人,以他的实力,退休之前做到国家一级领衔诗人也不算什么难事,可是,有一个春天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一生。
我们知道,作为一个宫廷诗人,一般有两项重大的任务,一是陪着国王去郊祀,就是到郊外有大山大河的地方,向着苍天大地,祈祷求福,宫廷诗人要创作很多诗歌为国王伴唱,这时候演唱的诗歌叫做“颂”。第二呢,就是国家逢着什么喜事的时候,比如说国王的寿辰啊,纳了妃啊,生了小王子啊,当然还有逢年过节啊,风调雨顺啊,国王就会举行宫廷歌宴,宫廷诗人也要创作大量的诗歌供应演唱,这时候演唱的诗歌叫“雅”,这些我们都在文学史里学到过,不必多说。这些宫廷诗人个个都是做诗的能手,一般领衔诗人布置下来,问清楚了是要颂歌还是要雅歌,诗人们分头去写,不要多等,立马就得了,所以这帮诗人都自视很高,彼此看不上,谁也不服谁,这当然也是不在话下的。
转眼之间就到了影响荆轲一生的那个春天了。这年春天,青年诗人荆轲随着燕王出城郊祀,国王的队伍浩浩荡荡,旌旗遮天蔽日,鼓乐响彻云霄,队伍中光是乐队就有两千人,乐队中光是吹竽的乐手就有一千人,国王乘着宝马香车,跟着金瓜斧钺的卫士,长长的队伍扬起漫天尘土,望不到头尾。
燕国的春天象其他地方的春天一样,都是那么美,广袤的大平原上,繁花似锦,河面上泛着轻轻的雾霭,两岸长着望不到边的芦荻,各种水鸟在河面上飞来飞去。
国王郊祀的庞大队伍,歌乐袅袅的缓缓前行着,前面有狮子滚秀球作为前导,接下来又有舞龙灯的,叠罗汉的,踩高跷的,好不热闹,吸引了众多的燕国乡亲们来夹道围观,直到走出了四十来里地,围观的人群才渐渐的少了,这时候,改变荆轲命运的事情就发生了。
大河的一侧,出现了一大片开着雪白梨花的梨树林,一望无际的梨花,覆盖了起伏的山峦,雪白的花瓣被风吹起,在树林里飘飘扬扬的飞舞着。都说国王郊祀的队伍长,可是没有这一片梨树林长,队伍走了好久,还在梨树林边上,纷纷扬扬的花瓣,随着清风飘到了国王的队伍里,落在了诗人们的袍子上,落在了卫士们的黄金铠甲上,落在了宫女们洒满香水的发髻上。燕地是盛产梨的地方,后来的河北大鸭梨就是其中的代表,所以这时候有这么大片的梨树林也是很自然的事。
走在队伍里的青年诗人荆轲,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的风光,他被眼前的风光陶醉了。一个真正的诗人是无法抵御这种场面的考验的,何况这时候,树林里还远远的传来了隐约的歌声,一个年轻的女人的声音悠扬的唱道:好一朵美丽的梨花啊,好一朵美丽的梨花啊,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把你摘下,送给别人家,啊梨花呀啊梨花呀!
正当宫廷诗人们纷纷嘲笑这种粗野俗气的诗歌时,荆轲已经被这首诗迷惑,不觉失魂落魄一般停下了脚步,同时也立即被后面走上来的人推倒在地,几千个人从他的身体上踏过。荆轲的身体深深陷进了泥地里,但他的心却在快乐的颤抖,他的脸上挂着陶醉的笑容……
后人评价这一事件时认为,燕王宫廷里几千个诗人算是白养活了,因为这么多的诗人中间,真正的诗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荆轲。
青年诗人荆轲的好日子结束了,他被这首村野的诗歌击中,象所有真正的诗人一样,发疯了,他发疯一般的要写出他心目中真正的诗来。其实所有宫廷诗人的好日子也都很快的结束了,因为六国和秦国一轮又一轮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燕王也不得不把更多的黄金用于扩军备战,十多年之间,几乎所有的诗人都陆续失了业。
只有荆轲自己知道,他并没有疯狂,他做着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要写出哪怕两行真正的诗,传诸后世。而且,每一个真正的诗人都不可避免的会是一个狂热的爱国者,就象楚国的屈原大夫那样,每日忧虑着国家的安危。恰巧在这个时候,燕国的太子阿丹从秦国逃了回来,这位严重的肺结核病患者,每天都处在病态的狂热之中,他布告天下,招募可以去刺杀秦王的刺客,悬出很高的赏金,出人意料的是,尽管燕地曾以盛产侠客出名,此时却没有一人出来揭榜。这是因为,职业侠客们确实有很好的职业 素养,他们会很精确的算度每一单生意的投入产出,象刺杀秦王这样注定有去无回的赔本买卖,他们是不会去做的,哪怕奖金再高,这种买卖严重违背他们作为“职业”的宗旨,一时间,燕国最有名的刺客逃得精光。这也可以从反面证明,敢于去做这种买卖的刺客,必定只是个业余刺客。
落魄的中年诗人荆轲,在小酒店里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不禁仰天大笑,他笑这些所谓的刺客,因为刺杀秦王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桩轻而易举的事,在他的幻想里,秦王这个狗杂种已经被他杀死过不下一千遍了,他只需将他的梦境稍微透露给旁人哪怕百分之一,他也会立即被人视为燕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刺客。事实就是这样,荆轲以一个刺客的名份,在肮脏的小酒店里一笑成名,他的名字很快开始在大街小巷里流传,也在深宅大院里,在千金小姐的闺阁里流传。
一个萧瑟的秋天,在太子阿丹的带领下,燕国的百姓倾城而出,为刺客荆轲送行,黑压压的人群一望无际,人们唱着送别的歌曲,送了一程又一程,沿途的妇女们还不断的把一些鸡蛋、窝头和水果塞进他的手里,怀里,包袱里,热情的燕国百姓几乎把荆轲新做的袍子都撕破了。燕国的老干部对荆轲此行寄予厚望,联名给他送了一块“为民除害”的匾额,拦住去路,披红挂彩的给他挂在脖子上。可以想象,荆轲和他的随从收了多少这样乱七八糟的东西带在身上,从这里也能看出,作为一个刺客,他的水平是多么的业余。
正当送别的气氛达到高潮的时候,喧嚷的人群中突然又传出了一个尖锐的声音,一个人高声叫道:“荆轲先生,请留步!”
大家不免都回头看,喘吁吁跑过来的原来是《燕京日报》的娱记高渐离先生。报社派一个娱记来采访荆轲,也可知舆论界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下面是当时高渐离对荆轲的采访记录:
高渐离(以下简称高):荆轲先生,本人非常荣幸的作为独家专访阁下的记者,为了不至于过分耽误先生的行程,在此只向先生提两个简短的问题,希望先生能给喜欢你的燕国百姓一个满意的回答。
荆轲(以下简称荆):当然可以。
高:请问荆轲先生,作为一个职业杀手,你的生活会不会很有压力?
荆:不,完全没有什么压力。职业杀手是一个愉快的,富于想象力的职业,就象写诗一样,态度决定一切,我不会感到有什么压力。
高:那么,荆轲先生,此时你就要启程去完成你的使命,你的心情怎么样呢?是不是很激动?
说起心情,荆轲到是犹豫了一下,他回过头,看见不远处就是那条浩荡的易水河,秋水把河床装的满满的,河岸旁的芦苇也差不多枯萎了,被秋风吹着一片片伏在地上,又象波涛一样翻卷,显出几分苍凉。这时候,荆轲血脉贲张,气填胸臆,他脱口而出: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曾经是职业诗人的荆轲,他的声音回肠荡气,极富感染力,声震屋瓦,响遏行云。
人群中沉默了一秒钟,紧接着爆发出了雷鸣一般的掌声,年轻人高声喊叫着,跺着脚,应和着他高亢激越的歌声,年轻姑娘们挥动着手中的鲜花,尖叫着,开始整齐的叫他的名字:“荆轲!荆轲!荆轲!荆轲!”姑娘们流着泪,有好多还哭出了声,也可以说就是号陶大哭,又象死狗一样瘫在地上。
荆轲向人群挥挥手,鞠了躬,说了声“谢谢!”又和走上来的以阿丹为首的燕国领导人一一握手,然后他转过身,向靠在水边的小船走去。这时候,他知道他一生的杰作已经完成了,就凭这两句诗,他已经成了流传千古的真正诗人了,可以死而无憾了。
荆轲的这首诗真的成了当年燕国的年度流行歌曲,一直高居排行榜榜首,被燕国的年轻人传唱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85

主题

1

好友

886

积分

注册会员

善解人衣

Rank: 2

2#
发表于 2007-8-4 13:02:15 |只看该作者
很有意思,个人觉得噱头过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好友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
发表于 2007-8-4 13:02:16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黄浩在2003-10-19 20:06:58的发言:
很有意思,个人觉得噱头过多了。

一语中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2 05:4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