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物主义宣言/徐淳刚[注意]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好友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24: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物主义宣言
WU ZHU YI XUAN YAN

徐淳刚


“过来,你银白色的天鹅,在水面上来回游动,用翅膀护持着雪花。”

——亚伯拉罕·阿·桑克塔·克拉哈

“顺手牵羊。顺藤摸瓜。”

——现代汉语小词典


W0

就最广泛的意义而言,人类史就是一部在物中存在、朝向物、使用物、思考物的历史。虽然我们的生活不能因物而理想化,虽然种种对物的日常、科学或泛神论的解释不能使我们满意,但物之为物却是一个普遍而又绝对的命题。

W1

日常生活世界是最为广阔的物世界。这不但因为有史以来人的吃穿住用行都和物息息相关,且一切的常识、科学或神学观念皆来源于此。因此,何为物不是一个亟须回答的问题,而是能回答的人如何完全融入与物同在、非理论化的实际日常境域中去。

W2

在我们的知觉中,存在个别之物、一般之物,具体之物、抽象之物;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不相称使我们不认同以往任何的主—客体对立同一理论:无论是经验论、先验论,古代的一还是现代的多。我们只有把定思想的态度,从顽固的人类判断中解放出来,朝向物,思考物,才能真正理解物。

W3

日常生活世界具有显在的目的性。科学想要达到的是目的的目的。这种目的是人性的必然,而非自由。

W4

在今天,物被理解为能源、资本、资源。这种理解是过去造成的,而我们则希望探讨物的现在和未来。

W5

物主义不是在任何实体主义的意义上提出物,而是在人类生活的优先性、个体发生的优先性上提出物。

W6

物是一种古老的信仰。古典理论中的绝对物是对象化的同一化,无论是水、气、无还是存在、道、神,都是一种未考察人类认识能力前的普遍化的理想化。而现代理论经同一化的对象化,使人的认知能力得到限制,却得到受时代影响的、偏狭的自然主义的态度和思想。

W7

无论使用还是思考,我们都在坚持某种人类理性中的对象化、意义化,而非对象化、非意义化既是生活的可能,又是思想的可能。

W8

只有获得最基本的判断,我们才能真正思考物。而我们的态度正是一种沉思,一种体察,非理想化的此时此地的发问和判断。

W9

恒常之物和短暂之物是人类理性最基本的设定和超越。这既是认识论的又是本体论的。德国先验逻辑中的尴尬正表明人类精神——在物中——的永恒困境。

W10

先有物世界,再有物说。然而物如何说?不如说,是和物同在的人将物之跳出和涌现,将在之完整和境遇性通过身体和语言小心翼翼地揭示出来,给同为物的自己看。

W11

因此,物主义运动不是一次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它不炫耀,而是在自身中不断地面对物、思考物,通过哲学、小说、诗歌、绘画、电影等手段使物本身显现。

W12

无论形式逻辑、先验逻辑、辩证逻辑、符号逻辑,无论思想价值、艺术价值,伦理价值,都是人类活动中的理想建构。而物并非仅只一个逻辑-价值的意义系统,而是比一个意义的世界更深远亦更不可捉摸。

W13

对物的方法论的理解既不能通过受制事物域的普遍化,亦不能通过受制观念域的形式化,而只能是非同一的形式显现、境域显现,个别显现和一般显现,从物到物回环牵引的纯姿态关系含义。

W14

时代的形上学是日常生活意识形态和科技主义的形上学。时代的形上学不但使物本身的纯姿态涵义遮盖起来,而且继续遮盖,只给出用途、目的:隐含的暴力和权力。

W15

何谓物的逻辑?可能的,自身显现的,难以抉择却须抉择的,最终是:自由的逻辑。何谓对物的态度?揭示它,守护它,守护:永恒的安宁和危险。

W16

就认识而言,物世界是一个相当广泛的世界,自然物和观念物的区分只是描述层次的不同。重要的不是考察何物优先,而是排除任何超越之物,攻击自以为是的人和自然或物的对等,使物自身涌流显露。

W17

因此,物不是以一个玄虚的范畴而提出,而是世间显现,个别显现和一般显现:既非古典同一性的恒常之物,亦非现代时空条件下抽象个别形上学中的短暂之物。

W18

物是一个问题的中心标题,而非任何答案。史学家用石器、铜器、铁器标明以往的一个个时代,而我们则试图标明一切:人类的自由和困境、精神史。

W19

关于物,只能是脚踏实地的工作。这种工作依然需要类几何的精确的观察和描述,更需要艺术地考察理智之物和情感之物的不相称、非协调关系。

W22

对物的追问将使真理的概念再次提出。无论是客观的观察还是主观的情绪化,一切对物的思考、判断都是在人这个主体中进行的。恒常之物不足以规定世界,时间性不足以规范万物。物主义力图避免人类认识史上的种种不足,试图在纯关系的迂回牵绕中理解物,把握物。

W21

物何以美?物之美在于自身的跳出、显现、涌现。图穷匕见,若隐若现,原形毕露,一丝不挂。在此,顺手牵羊、顺藤摸瓜、笑里藏刀将显出其本真的涵义。

W22

因此,世界不再被理解为古代的从上到下,或现代的从过去到未来,而是倾斜、迂回、徘徊,在回环牵绕中显现自身,在无情的拷问中牵连出自身。

W23

物在现代是一个重要的分配概念。然而,在什么意义上我们才能谈论分配?不是神、猿、私有制、共产主义,而是物:我们时时刻刻离不开的物,知之甚少的物,须更完整、更谦卑地去理解的物。

W24

卡车,钉子、砖头,时代之物使我们思考人之困境;弓箭、大刀、长矛,历史之物使我们追问何谓真正意义上的物。

W25

对自我或内部世界的本体论分析将不可避免地触及外部之物,知觉和身体的同一、不相称,将不可避免地放弃传统主体、现代时空形式对万物的统治和蹂躏。

W26

物之统治比任何人类思想的统治都将更持久。自然之物的恒常变迁,人工之物恒常的精细化;因此物本身及对物的思考都将是永恒的。

W27

对物的任何还原终究是一种非现实的理想化。对物的任何变形将不可避免地是历史对人的主观性的普遍规定。古典艺术,现代艺术:物是其所是的方式只能是自身的涌流和嬉戏,非心理批判的自由批判、社会批判。

W28

何谓无物残存?不如说物之物性已尽人工化、人文化、虚拟化。轻言物之无性和注重物之种种性质、用途同样是一种价值或意义的追求。人只有通过意义理解物,人又不能轻言意义之判断。遗忘在记忆中,又在记忆的思想中。物之为物即是牵引中的到来,真、善、美,途中的陷阱、深渊,蒲公英和野花。

2004年12月18日


物主义论坛地址:http://my.ziqu.com/bbs/665774/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14 22:0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