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7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启功作品[转帖]

[复制链接]

125

主题

5

好友

2974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28: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的祖上是雍正的儿子、乾隆的弟弟,但他在所有的书画、著作、文章和书信中,从未用过“爱新觉罗”。虽然婚姻是遵“母命”按传统只在旗人内部论的亲,他却曾忍不住双膝跪拜叩谢贤妻的情深义重。启功走了,留下大师的一生传奇。"

不要“皇帝祖先”自己当始祖

  启功先生的全名为爱新觉罗·启功。但他在所有的书画、著作、文章和书信中,从未用过“爱新觉罗”。启老诙谐地说:“本人姓启名功字元白,不吃祖宗饭,不当‘八旗子弟’,靠自己的本领谋生。”

  他的祖上是雍正的儿子、乾隆的弟弟。但是到了启功的高祖父这一代,因不是正室生的嫡系长子而列入旁支,从而跟着当侧室的母亲搬出了王府。当启功的高祖父死后,曾祖父已成为所谓的“强干弱枝”,以教书度日。由于不甘居人下,他发愤读书,应考科举,由举人、进士到翰林,最后当了礼部尚书。启功的祖父仍旧走这条道,最终也做了“主考”,当了“学政”。

  可是启功的父亲未及踏入仕途便于19岁过早地夭亡,当时启功刚满周岁。在祖父关爱下启功才得以上学念书。其祖父的老门生戴遂之,堪称是知恩图报的老夫子。他亲自为少年启功讲授文史,竭尽全力要让他继承其教育世家的衣钵。启功当时想:“你供我上学,可我母亲和一个没有出嫁的姑姑谁管呢?再说我总不能老靠别人的资助过日子吧?”于是他央求戴老先生说:“我想谋个职业,哪怕一月挣个二三十元,也好奉养母亲和姑姑。”启功明白自己是彻底“被遗弃的贵族后裔”,那何不隐其姓,先解决生计再图发展?开朗乐观的他便独创“启”姓,自当“始祖”了。

  遵从“母命”与妻患难与共

  在启功心目中,与他患难与共的老妻章宝琛让他永远难忘。启功的婚姻不仅要遵“母命”,还要按清代传统只在旗人内部论亲。他21岁时中学毕业,正忙于四处求职,在母亲的包办下,便与从未见过面的章宝琛成婚了。章宝琛不通文墨,而且是带着可怜的小弟弟一起嫁过来的。但自她来到启功家后,任劳任怨,再不要启功为“家”操心,使启功对她由“同情”逐渐转化为“爱情”。启功的母亲1956年病逝时,启功于悲恸中顿悟了妻子为这个家庭日夜操持的功劳,竟忍不住双膝跪下一拜,叩谢贤妻的情深义重。

  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潜心习书画的好好先生启功也在劫难逃。回到家中,章宝琛不解地问他怎么会被划上了右派,启功为宽慰她,不无幽默地说:“我参加过土改,划什么‘分子’都有比例数。这个‘右派’也是有比例的。你想想,咱们是封建家庭,皇室残渣,受的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教育。既然有比例,就有凑数倒霉的,在下就是一个。”妻子学着北师大老校长陈垣的口气劝启功埋头写书,不辍书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章宝琛还卖了首饰,换了钱来给启功买书用。“文革”年月启功被拘留审查,幸亏章宝琛有见识也有胆量,她早把家里一切“犯禁”的东西和启功所有的字画书稿,统统包装严实埋藏好。红卫兵无数次抄家什么也没有查到。一次红卫兵逼问启功:“你是清朝的孝子贤孙,封资修的东西一定不少?”启功也幽了一默:“实话实说吧,资没有,修也没有,就是有封。老朽虽系皇室后代,想当孝子贤孙还当不上呢……”有位好心的学生有意掩护他,就故作正经地说:“你只有封,就给你‘封’上吧!”从此门上就贴了两道大封条。

  独自开创“五三五”字体

  启功先生出生在书香门第,自幼便在祖父的督促下练习书法。开始他与一般的小孩没有两样,悬腕运笔老哆嗦,描“红字”的成绩也不理想,以致后来他的画比字好。对他刺激最大的是,他的表舅请他作画,却事先叮嘱再三:画好后千万别在上面题款,他要另找人写。此事促使他立志勤奋练字。后来陈垣又对他说:“你要给学生批改作文,学生的字写得比你漂亮,你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启功下苦心练字,书法有了很大的进步。

  启功曾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苦练用笔,一笔一笔地琢磨,临帖临得分毫无差。但写出来的字平看还可以,一挂起来就没神了。经过再三揣摩,他才发现问题在字的“结构”上。启功找来很多名家碑帖以及唐代佛经,用透亮的方格纸将这些字单个放大,潜心描写,终于从名家书法的笔画结构上,找到了写字的规律。这极平常的规律却极难发现。一般人学书法都是从写“九宫格”或“米字格”开始,将方格分成若干的等分。启功发现问题就出在这“等分”上。道理很简单,因为每个字的“重心”不一定都在“中心”,所以不能把每个字都一个模式地上下左右分为“三等分”。于是他采用一个更为符合字形结构的划分法,便是由他首创的“五三五”不等分,这种字形上下左右的分量较大,中间的分量较小,而不是“九宫格”那样的“九等分”。

  启功在这“五三五”不等分的基础上练字许久。他反复研究,又发现汉字结构存在“先紧后松、左紧右松、内紧外松”的规律,所以对历来所说汉字应“横平竖直”之言也不可尽信了。“形似”与“神似”之别,究其根源还在于汉字的结构上。如果字的结构不好,用笔再妙也无济于事。所谓“胸有成竹”,就是写字时,心中应先有这个字的“骨架结构”,下笔心中有底,笔下也就有神了。启功认为写字只要写出结构,好看就行,爱怎么拿笔就怎么拿,爱怎样用笔就怎样用笔。哪怕每天写几个字,将字的结构写准确就是功夫。“五三五”不等分结构字体,便是他独创的“启体”书法。

  “三怕”与“二不怕”

  好多人都知道启功的“三怕”与“二不怕”。启功第一怕是“怕过生日”,所以北师大把给他办90岁生日的活动改为庆祝他从教70年的研讨会和书画展。他的第二怕是怕沾上“皇家祖荫”,故隐其姓“爱新觉罗”。第三怕是怕良朋给自己介绍老伴。在他著述的《赌赢歌》中,有一个哀婉而温馨的故事:启功夫妻恩爱,相濡以沫。一次夫人章宝琛对他开玩笑说:“我死后一定有不少人为你介绍对象的,你信不信?”启功以他素有的幽默笑曰:“老朽如斯,哪会有人又傻又疯这样子做呢?”夫人进而逼问:“如果你不信,我俩可以赌下输赢账。”启功颇感意外,便狡黠地笑言:“万一你输了,那赌债怎么能生还?”夫人便说:“我自信必赢。”不料这一时戏言果然灵验。当夫人撒手人寰后,启老家中可谓“门庭若市”,不少热心朋友乐呵呵地手拿“红丝线”,进门就往启老的脚脖子上系。更有人不经同意便领女方前来“会面”的。这可吓坏了启功,于是他先以幽默自嘲谢客:“何词可答热情洋溢良媒言,但说感情物质金钱生理一无基础,只剩须眉男子相,如此而已而已。”此招仍不能挡驾,他干脆撤掉双人床,换成一张单人床,以此明志,谢绝盈门说客。

  再说启功的“二不怕”,即一不怕病二不怕死。面对颈椎病发作,要他做“牵引”治疗。这般痛苦事,他却开心地喻为“上吊”,形神毕肖地写下《西江月》:“七节颈椎生刺,六斤铁饼拴牢,长绳牵系两三条,头上数根活套。虽不轻松愉快,略同锻炼晨操,《洗冤录》里篇篇瞧,不见这般上吊。”一次验血检查,见护士拿着装有他血液的试管不停地摇晃,他不解地问道:“你为什么如此摇晃?”护士答曰:“您的血太稠啦,不摇晃很快就会凝固的,今后您要少吃肉啊!”此时,恰巧碰上赵朴初老先生也来此抽血化验,赵老颇为感叹地说:“我吃了一辈子素,现在也是血脂高……”这下可让启功抓住“反驳”的理由了:“你看,我说一定和吃肉没什么关系嘛!”

  在北师大校园内,“师”门弟子爱戴、尊敬启老,见面总爱称他为“博导”。启功便言:“老朽垂垂老矣,一拨就倒、一驳就倒,我是‘拨倒’,不拨‘自倒’矣!”在他被任命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后,有人祝贺说,这是“部级”呢。启功则利用谐音风趣地说:“不急,我不急,真不急!”更为幽默风趣的是启功外出讲学时,听到会议主持人常说的“现在请启老作指示”,他接下去的话便是:“指示不敢当。本人是满族,祖先活动在东北,属少数民族,历史上通称‘胡人’。因此在下所讲,全是不折不扣的‘胡言’……”如此见面语,立马活跃了会场气氛。

  早在1978年,66岁的他风头正劲之时,就自撰其《墓志铭》,其诙谐幽默,仍充满字里行间:“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据《名人传记》文/张掮中

转自搜狐新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25

主题

5

好友

2974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7-8-4 13:28:1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5

好友

2974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07-8-4 13:28:1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5

好友

2974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07-8-4 13:28:1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0

好友

2706

积分

论坛游民

弄珠儿

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07-8-4 13:28:16 |只看该作者
没看文章,光看的书法的图片
第一秒就感觉到一种很正的气
不是瞎说
——有时人们感到:除将“除以受苦为生活的直接目的之外,人生就没有什么目的可言”说与人知,双鱼座的人生就没有什么目的可言。——姑姑说的 又及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http://tongueear.blogc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5

好友

2974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6#
发表于 2007-8-4 13:28:16 |只看该作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 22:29:5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5

好友

2974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7#
发表于 2007-8-4 13:28:1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5

好友

2974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8#
发表于 2007-8-4 13:28:16 |只看该作者
很多清晰的大图片可以在这里看到:启功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5

好友

2974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9#
发表于 2007-8-4 13:28:16 |只看该作者
启功已于六月三十日凌晨辞世,享年93岁

在此悼念这位随和的老头儿。




启功生平

  启功,姓爱新觉罗,字元白,满族。生前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主要著作有:《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论书札记》、《说八股》、《启功书画留影册》等。

  ■191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

  ■1913年,1岁,父亲去世,随祖父生活。

  ■1927年至1929年,15岁至17岁,经长亲带领,拜贾羲民先生学画。

  ■1930年,18岁,经老世交介绍,从戴姜福先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习作旧诗词。

  ■1932年,20岁,与章宝琛完婚。

  ■1933年,21岁,经傅增湘先生介绍,受教于陈垣先生。

  ■1949年,37岁,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教授。

  ■1952年,40岁,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古典文学。同年加入“九三”学社,被选为“九三”学社北京分社委员,后又被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

  ■1966年,54岁,“文革”爆发,一切公开的读书写作活动被迫中止。

  ■1975年,63岁,夫人章宝琛逝世。

  ■1976年,64岁,粉碎“四人帮”之后,师大恢复课程。

  ■1984年,72岁,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被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1986年,74岁,被任命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9年,77岁,四月,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启功韵语》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9年,79岁 ,将义卖字画所得一百六十三万余元全部捐给北京师范大学,设立“励耘奖学助学基金”。

  ■ 1998年 ,86岁。还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五届委员和第六、七、八、九届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2005年6月30日,启功在北京去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102

积分

新手上路

独行侠

Rank: 1

10#
发表于 2007-8-4 13:28:16 |只看该作者
7月1日在广播里听到启功老师去世的消息心中是难过.我对此人了解不多,但有一次听朋友说起他的笑话:记者问启功老师,现在市面上有好多人写你的字体,还用你的名字卖钱你怎么看待此事,启功老师笑笑说写就写了,为了生计!只要不用他的字体写"反动标语"就好!!看似笑话,却让我由衷佩服!
启功老师!好走!
今夜你睡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3 05:3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