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2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年前的访谈

[复制链接]

113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Lucifer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09: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关键词:十行之内,尊重语言,自由即兴,语言的开放之路,作品的修订,国外的写作,翻译中的汉语诗歌,理想读者,音乐的力量
  访问日期:2003年3月14日


  ①木朵:你对下列奖项如何看待:普利策奖,柔刚诗歌奖,《南方都市报》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这个问题和诗歌年选也有某种关联。如果你来编选2003年度诗歌年选,你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如何开展具体的遴选工作?

  王敖:普利策奖在美国比较权威,尤其是以前,好多大诗人得过。去年纽约的诗人卡尔·丹尼斯获奖,很多人都很吃惊,因为他名气相对不大。好些人觉得美国当代诗歌成就有限,实际上,美国一流诗人还是很多的,卡尔·丹尼斯这种水平的诗人确实也有不少。去年在耶鲁举办的波林根奖朗诵会,聚集了在世的九位著名诗人,都是比较厉害的角色。受到国内翻译的影响,很多人对美国诗歌的阅读有些问题。以前国内大力介绍的一些人,比如罗伯特·勃莱,给我们造成了不少文化上的错觉。
  国内的诗歌奖,我不太了解。我大概不会去做编辑诗歌年选的工作。这样的工作适合那些既能全面阅读当代诗歌又真正懂诗的专家来做,比如臧棣。


  ②木朵:在你的一些作品中,章节的格式(比如有名的台阶式)或者内在的节奏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而且你认为能够在10行之内写出好诗,才能胜任更长诗写作。能谈谈你的这些想法吗?

  王敖:我的个人习惯是,写到一定的程度,就开始慢慢的放下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形成的观念。然后我会去写短诗,最好不超过10行,在每一个词上用力。我觉得写诗的人应该敬重词语,邀请词语参与诗歌。我第一本诗集里的诗都是短诗,当时我有意识的把诗写精炼;但在2000年我开始了另外一种更自由的写法,注重即兴。很多方面是受了现代音乐的启发。后来我开始写一部长诗,但是写短诗永远是必要的。一个好的诗人应该有能力在10行之内更新读者的感受,这需要真正的语言天赋和勇气。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使在长诗写作中有一定想法,具备结构能力,也很难成气候。比如80年代的一些文化史诗规模很大,但实际上很浪费语言,语言没有得到尊重。


  ③木朵:有人认为“画鬼容易画鸟难”,在诗歌创作中,当你选择一个遥远的古老时代,或者一个隐蔽城镇作为背景时,想象力总是奇妙无穷,词语得到了充分的空间感;可是,当你把笔墨掉转来,写现实的生活,尤其是所谓的“民间疾苦”时,会遇见不少阻力。你是如何看待这个想法的?在你的类似《鼹鼠日记》、《姜饼》写法的作品中,是否不断地通过隐喻来到达内心的城堡?
  
  王敖:我的第一本诗集是于1998年出版的,都是以日常生活为背景的诗。当时写的诗,也注重想象力,但是以日常经验为中心的,写得都很具体。有些诗风格上有点象罗伯特·克雷利,但比他欢快。但后来,我走了另一个方向。所以,我的两本诗集看上去不象一个人写的。读过我第一本诗集的人,有些现在还在问我为什么要改变风格。
  象《鼹鼠日记》那样的诗,走的是语言的开放之路,抵达的不是作者的内心。你问题中的“内心的城堡”,在这样的诗歌中并不存在,所以也不存在城堡式的困境。我当时写作的信念是七纵八横,了无障碍。我不认同超现实主义,因为我并不相信所谓的现实和想象之间有既定的层级结构。在我的诗里,想象和现实往往都是打碎的,我用一些办法让它们浑然一体,组织成一个新的非现实的东西。比如在《西瓜传》中,我写的并不是聂鲁达式的超现实的植物颂歌,而是具有中亚诗歌风味的一种自由即兴,有一股音乐和酒精互相激发出来的气息。我觉得,诗歌的即兴,可以是一种合作式的演奏,在强烈的韵律中,人与词建立特殊的关系,自我在一个膨胀的视野中,在一首诗自身的时空中,自由发声,发言即是,并没有真实与虚幻的界限。 写得好的时候,我会和词语互相期待,不同的词从不同的方向跳出来,我要做的,有时候是改变它们的速度。


  ④木朵:如果说“北大诗歌”是个团队,你的写作技法源自何方?你的秘密师承在哪里?和同在这个团队的臧棣,胡续冬相比,你们的分歧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人这样看,衡量一个团队的价值,不光取决于他们的作品,还包括他们的理论阐发,包括某种隐性的写作分工,以及彼此之间的友谊。你如何看?

  王敖:我的诗歌写作,如果说师承就是威廉·布莱克和刘易斯·卡罗尔。我不觉得“北大诗歌”是个团队。我和大部分北大毕业的诗人私人关系很好,他们的作品我也欣赏,但这跟个人的诗歌方向是两码事。我觉得友谊很重要,而诗歌政治,诗人应该抵制。

  ⑤木朵:前一段时间,我看到你不断地修订以往的作品。这是出于一种怎样的考虑?你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哪些元素应得到保留?你的取舍标准是什么?你是否认为目前得到修订的作品,在日后还要面临新的雕琢?你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是否感到不安?

  王敖:我以前很多作品都是一挥而就的,而且成败在所不计,当时追求的是那种方式。我后来修改的一般是几年前,或者几个月前的作品。修改有独特的乐趣,我在写作中感到的快乐,在修改的过程中得到了强化,就仿佛和过去的自己打电话;有些作品,我今后会继续修改。奥登的诗,很多都改了多遍,发表之后很多年又开始修改,这种态度是对的。我近一年来都在写长诗,写点短诗,修改旧作,也是调剂。在具体写作中,如果忘记了很多东西,比如不安、焦虑、犹豫、担心,我就可能写好。
  诗歌不是用来自哀自怜的,也不是情感的宣泄手段,它是一种积极的命名,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它有力量更新意义本身。对我来说,写诗有时候是个很精致而又很原始的行为,是有悟性的动物发出的感叹,也是向语言和生命中的悖论致敬。

  ⑥木朵:新诗的传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以“第三代”为分界线,你分别用一句话对前后各“代”的集体属性加以归纳,如何?作为一种传统,必然要强调一种对新诗的贡献度,它们各自贡献了什么?有一批成名诗人侨居在海外,或在亚洲以外的大陆上流浪,你目前在美国念书,你认为离开母语的土壤,是更能清晰地看清问题,还是会渐渐被“抽象”掠走?

  王敖:我不喜欢用代来划分诗人,诗人只能用个来算,一个是一个。在当代,我想真正的诗人就几个吧。在国外生活,我是留学,走的不是“流亡文学”的路,在很多方面和前一辈的“流亡诗人”没有可比性。生活往往是“客里似家家似寄”,我们在地球上生活,不管在哪里,我希望自己总是感受力最强的动物。刚出国的时候,我就发现,在国外,有时候对汉语更敏感。在空间站里生活的宇航员也有可能写诗,但能否写出好作品,完全看个人。


  ⑦木朵:我还想听你谈论汉语诗歌的对外翻译问题。古汉诗在对外传播中,有人说只剩下了王维和寒山,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新汉诗目前在国外是怎样的一种被阅读状态?换言之,汉诗可以翻译吗?很多专职从事诗歌翻译的人士,不被一线诗人所理解,被认为诗歌翻译只有“坏”与“次坏”之分。你如何看待?

  王敖:西方人也认为李白杜甫两位是最伟大的中国诗人。寒山的诗,是文化误读的特例。加里·斯奈德在陈石骧的指导下,做了非常出色的翻译和阐释,其中对中国文化中的一些因素的误读,刚好迎合了西方人当时的文化心理,比如流行禅宗之类的东西。西方人喜欢王维也是因为禅,比如帕斯就很关心王维的诗,遇见中国朋友常会用西班牙语背一下王维的诗。再比如李商隐,60年代末,刘若愚翻译了很多,并出了本书,他觉得李的风格接近一种巴洛克风格,所以西方人应该很喜欢。其他诗人比如陶潜,白居易,苏东坡,翻译的也很多,《唐诗三百首》之类的选本也有英译。当代汉语诗歌翻译的不很多,这也正常。古代翻译不好也正常,翻译好了是特例,应该庆祝。比如,《道德经》的一些翻译读起来就很美,读了以后再看原文,会更喜欢。

  
  ⑧木朵:经常看到一些著名的词曲作者,写出的句子缺乏起码的想象力,而他们恰巧扮演了改善语言素质的角色,人们忘记了诗人,因为诗人的语言空间是空中楼阁。作为诗人,在将语言释放的过程中,该如何兼顾普通读者的消费偏好?

  王敖:简单回答,一方面,诗人的理想读者如果存在,那么所谓普通读者的消费偏好就可以不予考虑;另一方面,如果诗人对自己的感受力有自信,那么诗人的部分作品也会给普通读者带来阅读的快乐。弗罗斯特觉得能打动他自己的作品,也能打动别人,有道理。但诗人不能为了争取读者的感动而写作。诗人需要有理想读者,诗人有时候表现出来的骄傲,实际上是对他的理想读者表示尊重。


  ⑨木朵:诗歌创作会因为年纪增加、工作变化或小说写作之类的因素,受到冷遇吗?你正在给你的诗歌注入哪些新鲜的表达元素和气质?你说今天是你的一位好朋友的生日,这位朋友在音乐上的才华,是否帮助你在诗歌写作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王敖:诗歌写作需要时间。只要有时间,就会写。我很多诗是忙的时候,抽空写的。我一般在有了想法以后两三年,才能写出符合想法的作品;也就是说,经常是我想写的东西一时还写不了。多想,多看,想明白了,就好了,然后会写很多,然后需要有耐心从自己的观念中走出来。正见邪见都要超越,法与非法,都应该舍弃。我觉得,我的写作似乎没离开过音乐。我不是生下来就开始写诗的,写诗以前我就在听音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Hermes Trismegistus

138

主题

0

好友

3078

积分

业余侠客

牛的亲戚

Rank: 4

2#
发表于 2007-8-4 13:09:54 |只看该作者
你的关于翻译的文字看了 觉得你是个严肃的人 也是个刻薄的家伙
别踢我  王子先生
现在我在练习铁头功 还找了个陪练</p>
http://henghzg.blog.tianya.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乞丐

3#
发表于 2007-8-4 13:09:55 |只看该作者
原来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0

好友

2634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07-8-4 13:10:14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写诗的人应该敬重词语

说得好[em23][em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0

好友

2634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07-8-4 13:10:14 |只看该作者
写得好的时候,我会和词语互相期待,不同的词从不同的方向跳出来,我要做的,有时候是改变它们的速度。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7 22:2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