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3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7期网刊专栏】顾耀峰|技术面

[复制链接]

218

主题

0

好友

4654

积分

业余侠客

金针菇

Rank: 4

黑蓝富豪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20 20:58: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heilan.com/periodical/heilan_57/image/t_gu_logo.gif" border="0" alt="" /><br /><br /></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heilan.com/periodical/heilan_57/image/tu/zl_gu.jpg" border="0" alt="" /></p><br />  在通常的想像中,文学——比如小说——的写作不应从技术入手,似乎许多写作者也确实没有从技术入手,因此,暂先忽略掉理念,仅以现象为证,人们便会有种误解:谈写作无须谈技术。倘若再加进“文由心生”的理念,谈技术,便更像是低人一等了。许多写出优秀作品的作者在谈及自己的作品时,也常常搞不清楚自己当初为什么那样写,只是“觉得就应该那样写下去”,这也从反面证明:不考虑技术、甚至丧失技术,也是可以写出好作品的。<br />  事实上,不考虑技术也能写出好作品,这一点都不是奇迹。然而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不谈技术,只对两种人有效,一种离小说相当近的人:对写作的体验使得他即使不谈技术也能明白那些看似虚幻的语词里包含了多少形而下的东西;还有一种是离小说很远但又对小说有兴趣的人,不谈技术,能使他大略明白文学是个什么东西、小说是个什么东西、这个作品是个什么样的面貌。 <br />  众所周知,瑞士的钟表是全世界最好的。为什么?就是因为技术。技术到达一定高度时候,技术本身就消失了,就成了一种模糊发散的东西,只能用想像去弥补那些不可思议的现象,于是,文化、品牌效应便登场了。对于绝大多数的钟表门外汉来说,看到类似劳力士这样的名表,第一反应是它的“气质”、是它的“价格”、是它的“高贵”……很少有人第一反应是它的“技术”。但是一个懂钟表的人,他谈起钟表,往往是中意它技术上的独特性,材质的打磨技术啦、齿轮的嵌合技术啦,表面的设计啦等等等等。事实也是如此,所谓“气质”、所谓“精神”,无一不是由技术在基层做铺垫而构成的,一个造得松松垮垮手腕就抖都要害怕指针反转的钟表,怎么可能会让人在第一眼看到时就联想到“精神气质”呢? <br />  小说也是和钟表类似的东西——我认为。虽然在形态上小说更唯心、更精神化,但是只要它是依靠别的材料(小说是依靠一个一个字)堆砌的,就必然涉及技术。即使我们出于情感和情感照顾的需要,而把对“技术”的表达处理得婉转一点,隐秘一点,那这并不能否认我们是需要技术的。从大的范围讲,一个衷爱技术试验、技术表达的人,未必是“技术派”,一个从不讨论技术的人,也未必是“唯心派”或“天赋派”。对句式的选择、对词语的挑选,凡此种种,在意识明朗之前,技术已经参与其间。 <br />  如果我们承认,技术是贯穿小说写作首尾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那我们就可以循着这条线来反思自己的小说在进行过程中问题出在哪里,好小说未必在技术上就完美无缺,而差小说则一定有极大的技术问题。如果我们也认可用这样的方法观察小说,那么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说一个人的小说观、小说理念,对于他自己的小说写作是相当重要的,其实原因很简单:小说写作过程,就是把小说观、小说理念具体化的过程。这个具体化的过程必须由技术来完成。如果我们还认同了“技术”是呈现“理念”的主要工具,那我们在看到别人的小说的大略面貌之后,就可以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小说内部:他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对于呈现他的小说有什么具体的帮助?而我们要是也能把这些都看到,则,在谈起别人小说的时候,可以自由地进出技术谈论、自由地进出精神气质谈论、自由地进出小说观念谈论,而在谈论时,丝毫不会有偏颇之感。 <br />  但遗憾的是,在客观意义上极为重要的技术,常常是缺席的,或者,常常是被刻意物化的。这,其实就是触动我写这个短文的初衷所在。<br />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我们连黑暗都能看见, 可是为什么却看不见光明呢?

200

主题

2

好友

8110

积分

中级会员

来一瓶冰汽水

Rank: 6Rank: 6

Heilan Administrator's

2#
发表于 2007-9-21 08:52:06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179330">从大的范围讲,一个衷爱技术试验、技术表达的人,未必是“技术派”,一个从不讨论技术的人,也未必是“唯心派”或“天赋派”。对句式的选择、对词语的挑选,凡此种种,在意识明朗之前,技术已经参与其间。</font> <br /></p><p>精辟!</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7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
发表于 2007-9-21 15:33:34 |只看该作者
雍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7 10:31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