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第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札记三: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复制链接]

19

主题

0

好友

39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5: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题记:<BR>我注意到影城满的场次不多,注册处多的是叽叽喳喳的小记,今天,我算领教了什么叫死板!<BR>―――卡夫卡·陆(KavkaLu)</P>
<></P>
<><BR>为了重返,上午和舒导、小武再去大中里,1926的里弄不由让人想起老城和属于这个城市的在地文化以及它的流逝。<BR>下午,赶去影城注册,一波三折,注册处竟然问我要单位介绍信,《电影双周刊》前几天就将资料传过去了,他们竟然说不知道,差点昏过去,后来,通过陈柏生主编以及叶先生协调才完成,前后竟然花了2个小时,不过,平心而论志愿者大多数客客气气,最后完成的竟然只是一份邮件的复印件得以证明俺不是假冒。<BR>目睹一大半80后的记者,无言,电影是一个累积过程,这些刚刚出校门的孩子将在一大堆不太靠谱的资料里迷失。电影节的活动应该说排得很满,正如一位记者所说:每天串场却无力尽心看片子…。对于报道的记者我们希望的是和导演和影评人对话,在车上和沪上主流媒体一记者谈到电影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他说除了上海媒体(为面子不会报道外)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踩电影节。<BR>为什么外部轰轰烈烈的电影节里面却并不是兴高采烈,我问了一些记者一个问题:如果是自己掏钱你会看吗?大多数犹豫了一会说:大概不会。被D版文艺片搞得口味刁钻的当下观众已经不是囫囵吞枣的被动接受者。要在700多部良莠不齐的电影里挑选(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大的毛病就像大卖场里大甩卖)片子,掏宝并不容易)。<BR>电影节为了这个城市一个文化功绩的表述,还是为了有朝一日成为有品质的电影节,这将是已经无法回避的选择<BR>论坛上一位Beart朋友说:『所以我提出先立足亚洲,争取用几年的时间成为亚州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权威和影响力不是媒体吹起来的,如果电影节每一届评出的大奖都够分量,慢慢积累就会有影响力,如果经常象有一届那样,把一部好莱坞二流商业片评上大奖,那么这样的电影节除了让人笑掉大牙,我想不出还能有什么收获。』<BR>而论坛上Rounder的一段话则充满了伤感:『用几年的时间成为亚洲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这个基本上是做梦。<BR>不要说东京、釜山电影节,就连香港国际电影节、台湾金马影展我看再过10年也难以超越』<BR>这样的声音不再少数,场面越来越大,大牌越来越少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红地毯即便有地产商的加盟也改变明星和这个城市对于他的冷漠。电影节需要的是特色和定位,不然只是一场无人共鸣的文化哑剧,千篇一律的通稿和电影关系不大是花边,中国人办事最大的弊端是按部就班,在哈哈声里将所有的艺术锐气耗尽,其实,韩国的釜山电影节和香港电影节的经验可以给我们启迪,事情是需要人一步步做的,不进则退。<BR>回来路上,看到会刊背后房产商的允诺2009的上海电影节的开闭幕将是主会场,但愿那时那里交通方便一点。<BR>所有的资本注入对于艺术文化都是好事情,但愿这些资本可以让文化呈现的是多源和务实的,中国人好面子,可是,面子里面的东西更为重要。<BR>今天下午,在音乐厅,工友在打造明天的舞台,舞群在排练,而走过的市民几乎没有一个人看热闹,无论是上海之春,还是电影节已经成为庙堂自娱自乐的方式,至于观众,似乎没有人想到。<BR>明天早上要看早早场,8:00,《伯爵夫人》晕!</P>
<P>2006年6月16日 星期五 下午21时50分</P>
<P><BR>《电影双周刊》记者 卡夫卡·陆(Kavkalu)报道于上海</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30 22:2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