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8-10-22
- 在线时间
- 404 小时
- 威望
- 18969 点
- 金钱
- 1879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40
- 帖子
- 1934
- 精华
- 16
- 积分
- 3642
- UID
- 5378

|
东湖大侠剑斩七尾狐妖
话说乾庆年间,北街有一座隆源传法寺,据说是宋代贤首宗中兴大师净源再传弟子所创,至今亦有百余年。虽法灯黯淡却幸未断了香火。
且说这一年正逢七月法事,寺中僧人皆法衣肃然头戴宝冠,庙内外笙磬喧天赞颂绕梁,一干信众尽皆双手合什立于大殿外廊随师礼拜。三经诵毕已过正午,香客施斋,法师们齐念佛号,引导善男信女敬香献佛,和尚偈曰行愿。供养。忏悔。本来仪轨完满法相庄严,怎知突然之间,佛殿外一阵黑风刮起,里外火烛俱灭,寺中诸人只闻得口鼻腥臊眼前漆黑,不一会儿的功夫,众人咸皆倒地不起,口中多呢喃呻吟之声。约过了一刻钟后,僧人与百姓才渐渐苏醒,相互搀扶爬起,但只觉头颅胀裂口中恶苦。法事也就此打住,大伙浑噩不觉,只好散去。
自这日事后三天,每至夜晚,隆源寺外多有怪事。青壮男女夜过经此,必遭荼毒,其尸多裸见于城中勾栏巷角,惨状骇人,其形如枯槁眼窝深陷散发须白。百姓议论定是妖孽作祟,吸食精血弃尸深巷。城中府衙亦闻此事,虽遣精干差役于夜晚巡捕,然差役等亦被掳去,其死状如前。大老爷发了慌竟弃官自潜回本乡老家去了。于是,城中无人主事,各家只好申时便紧闭门户万不敢踏出半步。城中有泼皮无赖则云妖勾男子精血者岂不美哉,此乃天降艳福,遂结伙一睹其颜,终无归矣。
话分两头,且说城外三十里东湖野泽畔,住着一老二少三人。那年长之人姓黄,年约四十,本来二十年前在济州府丁总兵手下当差,后遇世外高人传授剑谱一套于是便辞官归隐,潜心练剑,十年后练成,遂行走于江湖除暴安良。三年前于岭南物色到两个少年孤儿,收做弟子,随后便带着弟子们移居此处,一面渔泽垦荒悠游山林,一面悉心传教弟子们武艺。这师徒三人过的是隐居习剑的日子,却不喜城中的喧闹勾当。城里也曾有个把好事之徒前来衅事,皆为师徒好一通教训,市井闻之,传呼曰东湖侠客是也。却说这一日,黄剑客夜中舞剑偶感风寒,早上起来头沉势重。便叫上两弟子偕往城中买药。
一路上花草鸟语,惹得年少弟子童心勃发,逐蛙捕蝶,好不欢快。他们师父也只是笑而不语。远远望去,只见那年长者一身青衣,虎背猿臂,髯髭油黑,眉目间自有万丈豪气,半无一点病态。离城门不远,长者招呼弟子近前来,两徒这才离了花鸟草虫归至大侠身旁。这两个少年人皆着白衣,左边一个面似红玉,剑眉星眸,一张薄唇托着准头挺拔,身形清秀如沐风中,真乃是英雄美少年。右边少年,面如锅底,短眉豹睛,鬓须杂乱一脸鹰扑虎搏之气,精矮壮实。三人咸背宝剑,正往城门处行。
临至城门外茶棚,忽有一老者呼告。
三人停下脚步。老者言,师父莫往城里去?答曰,然。
唉,老人叹气劝阻,不可不可,近日城中有妖怪吃人,闹腾的玄乎,连庙里的和尚也不怕哩。黄师傅还是不进城的好。
哦?此处怎地出了妖怪?红脸少年惊诧不已,回头看看自家长者。
纵是有妖,又有何惧?师父,待我进得城去,剪除此害。黑脸小伙边说边望着师父。
长者面沉不语,即坐进茶棚,与老者攀谈。
这样说来,已有十五六天光景,那请问老人家,官府就不曾出面?
嗐,别提了。衙门一开始也管了,不济事啊,连公人们也被那妖怪害了。大老爷吓破了胆,辞官回老家啦。唉,听说呀,就这一两天,这妖怪闹得更厉害了。原来,这孽障只在夜更深时害街上的人,现在呀,了不得了,还进人家屋里祸害。什么狗血、屎尿都没用,就算是供着的神佛造像也禁它不住啊。
有这等厉害?青衣长者手捋长髯回首瞅了瞅身后的两个弟子。
那,请问,可有人见识过此怪?
哎哟,瞧您说的,见过这妖怪的,哪有生还之说。哦,传闻倒是不少,尽不可信。
长者起身与二弟子耳语了几句,便告别老人,自往城中而去。
欸,你们三人怎不听劝呢,城里的人都往外跑,你们偏要进去,不是自寻死路,啧,唉快快回来呀。
多谢老人家指点,我师徒已下决心,必斩此妖,为民除害。红脸少年朝卖茶老者抱拳施礼,转身随青衣长者走了。
哎呀!我害了这三人啦。
师徒三人进得城来,只见得青石路上行人寥寥,偶见有人也是行色匆匆似有恶犬相追。临街店铺个个挂着门板,市井一派萧瑟犹如鬼城。爷仨儿先寻了东街药铺,敲开门取得五味药材,后又转到火神庙旁一个相识的酒肆,进到里面煎煮汤药。及未时三刻刚过,三人皆解剑匣提在手上,大步流星出得门外,师徒低语一阵遂各自沿街走开,红脸少年往东黑脸往西,黄侠客独往隆源寺而去。
申时已过,城里街上家家闭户静如坟冢。东湖三侠也不见踪影。天际渐暗,城里悄无声息,不多时,微风轻拂,各家各户门板外响起一片窸窸窣窣的细琐之声。又过了大半时,西街忽闻风声呼啸,但见一团黑气凝于地上不消一会儿便显出个人形。此人上下玄乌披头散发似是一男子状,这物伸出双臂手指上金钩锐利,便要往面前人家破门而入。此刻,谛听房上一声怒吼,好妖物!旋即一道冥光电闪,劈头盖脸就往这物头上而来。那怪闻声大惊,纵身向后跳去,可惜慢了半步,从肩至腹已划开一道口子。这厮大怒,张牙舞爪咆哮怪吼,然对面剑锋已横扫而来,只听得风声雷动如有万千金戈激撞。这怪缩成一团躲过此劫即抽出两臂袭向来者,对面剑客则反手一击,三尺长剑瞬间化作银龙无数,正是“剑花如梨雨,身行似清风”。侠士一手好剑法逼得那妖左避右闪不能上前一步。
这厢侠客与那怪正斗着,街口两翼突又迸出两团剑光,刹那间便已围在妖怪左右。三口剑剑痕若舞,轻则雨打飘萍重则五岳压顶,那怪怎见过如此阵势须臾间只有招架之功半无回手之力,眼看那厮落在下风即分胜负,妖怪倏地往右侧虚晃一招,跳出圈外,转身形变幻一缕白烟腾上房顶。中间的黄大侠收住剑气,遂弯背一蹬腿窜了上去。左右两弟子也随之驾轻功跃上房来,只见那左边黑脸小侠,口中唬道,看飞镖,一扬手便是十二道金镖。那怪飘上房顶回首见飞镖打来,急忙低身形躲过,那厮不敢恋战急匆匆往东南方遁去。师徒三人紧随其后,死死咬住不放,逼得那怪只好放出玄黄真气困住师徒。黄大侠不愧是经验老道,渠见那妖一有异动便大喝一声,小陈小李照子放亮,又同时顺手从怀中取出一支红绫钢镖,甩手而出,但有一道红烟直插那怪后脊,妖怪哇了一声就从房上摔下。师徒三人则持宝剑避黄烟跳将下去。三人站定,黄剑客料那妖负伤必未远走,吩咐二徒小心侦刺,语毕,三人分头追赶。只见得好轻功,正是:脚尖轻点地,绝尘不见影。
话说红面俊小李,又飞上房来。手持宝剑双目圆睁,调息呼气,轻抬脚慢放腿,四下张望,独不见那妖怪半点踪迹。待跃过两道山墙,忽闻左耳边有嘤咛之声,他急忙低身形紧握剑柄,环顾八方。只见左边不远处似有一个人影挪动,小李丹田积气呵斥一声便飞跳了过去。而其眼前,只侧卧一妙龄丽人,年不过二八,下身着一件绿绸罗裙多有扯破,露出羊脂肌肤赛雪白,上身红梅素锦,右臂斑红,血淌殷殷。细看此女散髻披面,一眼深潭伴颦眉,泪珠晶透,皓齿虚张咬住下阕红唇浓似火。好一副楚楚可怜叫人心跳之相。
此情此景令小李方寸大乱,全然不复刚才捉妖勇猛之气。俊少年放下手中之剑,探问此女云,姑娘,如何在此处?那女子抽噎不住,好不容易才忍住伤痛方轻启朱唇答曰,小女子乃本地人,适才听到屋顶乱响一片,便想一探究竟,可谁知方扯开瓦片就闻到一股腥臊之气,须臾间有一铁手攥住奴家领口不放,奴挣脱不开昏了过去,这才醒来。小李听罢点头,少顷,那女子又白少年侠,还请壮士扶奴起身。小李左右为难,想起师父常云男女之防乃江湖豪侠第一大忌,然此间不比寻常况又不知那妖怪藏匿之所,倘只因小节而弃弱女子于不顾,万一其再遭毒手岂非吾辈之过?小李思之再三,于仁于义于侠于道,均不可已,便将宝剑交过左手去搀扶那女子。谁知,小李才搀起那姑娘,她头一歪便靠在少年肩上。小李大惊急忙说道,不可不可,姑娘万万不可如此。那女娃只是软软一笑,奴家身上有伤,站不住哩。说罢更是倒在俊少年怀中。想这美少年自跟随师父以来,平日只是习武击剑,所遇者不是江湖豪客便是山中猛兽,那见得女子温存柔情万种?他只觉得两团绵酥之物紧贴着自家臂膀,一忽冷来一忽热,再闻那女子身上,香气袭人兰麝芬芳,好似万花丛中采真露,一点奇香迷倒人。又看娇娃额面,桃腮粉黛沉鱼落雁,想那天女下凡亦不过如此。直看得少年剑客苶呆呆发愣,一颗赤心从胸口跳到喉头又从喉头跌落胸口,几至晕厥过去。
恰在这时,突闻有一声从左胁下传来,休魅吾弟,妖精吃我一剑。声到剑到,霎时间一口寒锋便从斜刺里冲出直奔那女子而来。小李忙用左手宝剑遮挡,其喝道,师兄莫急,此乃受伤女子。黑脸儿凝眉曰,师弟莫被诳了,这厢四下无人哪里来的女子?必定是妖。俊少年挡在其兄面前辩白,那女子伏在身后泪雨盈盈,口中莺啭哥哥救我,其时女娃背手突出五指金钩欲图害人。但有空中横现一道霹雳,黄侠客高声朗朗,吾徒闪开了!两弟子听闻俱跳在一旁。二人定睛细看,黄大侠已落在梁顶,两手空空,而那女子则扑面倒下,脖颈处插着一柄森然宝剑。小李惊叫,然其师遥指语云,且看那厮。两徒围拢上前,取出宝剑翻看尸体。但见那妙曼女子此刻早是一脸狰狞,面蓝靛青血口獠牙,好不骇人。其身后则现出七条狐尾,原来是一狐狸精!!不消一刻功夫,狐尸蒸出一股黑气显出原形,狐臊腥臭直叫人头昏心恶。
之后,师徒三人将七尾狐精抬至隆源法寺,交与法师们焚化镇压。城中百姓听闻大喜,尽皆宾宴三天额手相庆,又是给东湖三侠送去金银绸缎,又是抬来功德匾额,均为黄大侠一一婉谢不受。后,黄师恐为此功所累不得清净,便带着两弟子离了此地,游往他方,再无消息。
后代有人赞曰:东湖有剑侠,武艺仁心高,
一身正气在,能斩人间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