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拍卖第49批》中熵、多义性和不确定性的迷宫

[复制链接]

41

主题

0

好友

134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17 14:57: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陈世丹 撰写</p><p>恶鸟手工录入:</p><p><br />内容提要:</p><p>美国当代小说家托马斯·品钦的长篇小说《拍卖第49批》的女主人公奥狄芭·马斯在调查皮尔斯遗产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暗示有一个历经几个世纪秘密地与美国官方邮政部门竞争的通讯系统——特里斯特罗的线索,但她却不能肯定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不能肯定那是产生于她自己的偏执还是别人对她思想的操纵,迷失在了熵、多义性和不确定性的迷宫—— 一个错综复杂、乱人眼目且又不给予出路的现实世界中,她的追寻最后以悬而未决告终。品钦运用热力学和信息理论的熵(混乱程度的衡量单位)来暗喻社会的混乱,运用多义性(许多信息在不同层次上被含糊地组织起来的结果)和不确定性(物理作用的非因果关系表现;物理作用的无法预言的表现;衡量过程的基本不确定)来揭示后现代社会中事物的复杂性和迷宫般的现实世界。</p><p>美国当代小说家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1937一)是“最杰出的文体家之一”,他的“迷宫似的或百科全书似的”小说“具有极神秘的气息,揭示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许多规律”(Draper 2838)。品钦将严肃的主题与喜剧的虚构相结合、将有据可查的事实与富于想象的幻想相结合,“悖论地既肯定又否定现实世界可能具有隐秘意义的观念”<br />(Draper 2838)。品钦小说中的主人公们都生活在小说碎片结构所反映的后现代存在的混乱中,他们进行模糊但十分认真的探索,试图发现自己的身份并在生活中找到意义和秩序,但都是徒劳。品钦的长篇小说《拍卖第49批》(z‰ Crying ofLot 49,1966)中的女主人公奥狄芭·马斯在调查皮尔斯遗产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暗示有一个历经几个世纪秘密地与美国官方邮政部门竞争的通讯系统——特里斯特罗的线索,但她却不能肯定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不能肯定那是产生于她自己的偏执还是别人对她思想的操纵,迷失在了熵、多义性和不确定性的迷宫——一个错综复杂、乱人眼目且又不给予出路的世界中,她的追寻以悬而未决告终。.“《拍卖第49批》⋯⋯是一部奇特的书:我们从中了解的越多,一切就变得越加神秘;我们以为我们知道的越多,我们就知道我们知道的越少”(Tanner 175)。小说的奇特与神秘主要在于:作者运用热力学和信息理论的熵来暗喻社会的混乱,运用多义性和不确定性来揭示后现代社会中事物的复杂性和迷宫般的现实世界。</p><p>一、熵<br />根据物理学理论,支配每一个组织的主要能量定律来源于热力学的两条著名定律。这两条定律仅仅用于封闭系统,更确切地说,仅仅用于没有与外界进行能量、信息或物质交换的实体。热力学的第一条定律表示宇宙中的全部能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原理。热力学的第二条定律表示能量的品质不可挽回地衰退,这就是能量衰退定律的原理。第一个原理确定了能量不同形式(包括辐射的、化学的、物理的、电力的和热力的等形式)的等值,认_为热与能是同一物理品质的两个量级。热力学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封闭的、与外界没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热力系统中,分子的运动变得越来越混乱,最后达到极限,形成温度相同的热平衡状态。熵是混乱程度的一个衡量单位。换句话说,在一个孤立的热力系统中,熵会越来越大。熵也是信息理论中混乱程度的一个衡量单位(Rosnay)。物力学家们又将这一理论延伸到对宇宙的认识上。他们提出了一种“热寂说”,认为宇宙是一个巨大的封闭系统,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它正在走向混乱、衰退和热寂。品钦小说创作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他运用科技概念作为小说的思想基础。在小说《拍卖第49批》中,品钦运用马克斯韦尔(James Clerk Maxwel1)的小精灵(Demon)概念暗喻小说主人公奥狄芭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作用,运用热力学和信息理论中的熵(Entropy)概念来暗喻社会的混乱。</p><p>1.熵与小精灵<br />小说《拍卖第49批》的女主人公奥狄芭·马斯作为遗嘱执行人之一,在调查核实已故的加利福尼亚房地产富豪皮尔斯·尹维拉雷蒂产业的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线索表明,存在着一个被称作特里斯特罗的地下无政府组织,这个组织在1577年起源于荷兰,与特恩和塔克西斯邮政系统竞争,现在在美国仍然十分活跃,试图通过一个名为WASTE的邮政系统来秘密地破坏和颠覆美国官方邮政系统。它的名称WASTE 是一个神秘的首字母缩略词,意为:We Await Silent Tristero’s Empire(我们等待着无声的特里斯特罗王国)。这个难以捉摸的特里斯特罗以一个弱音邮递喇叭为标志。奥狄芭还发现几乎所有的线索又都与尹维拉雷蒂的产业有关。奥狄芭来到了皮尔斯的大本营圣纳西索并进入了皮尔斯创立的与政府约的工厂约约戴恩。一位名叫史坦利·柯特克斯的职员向奥狄芭介绍了苏格兰著名科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马克斯韦尔的小精灵概念。马克斯韦尔在他1871年发表的《热力学》(Theory ofHeat)一书中,在指出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不做工就不可能产生温度或压力后,提出了小精灵这一概念。小精灵在分拣分子时,提高了容器的秩序,降低了这个系统的熵或混乱的量(qtd.in Mangel 300—301)。小精灵坐在一个匣子里,只是将快分子和慢分子分开在不同的区域,实际上在这个系统里并没有加进什么功。这样一来小精灵就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无中生有,引起重复不停的运动。</p><p>现实生活中的奥狄芭正好扮演了分拣分子的小精灵角色,从事着将遗产进行分类的工作,她实际上是在分拣大量的信息,试图从大量突然向她袭来的线索、符号和标志中创造出秩序来。在奥狄芭看来,小精灵在一个任意出现的系统中创立了一个秩序的连接点,于是他就成了一种巧合的连接环节,“有两种熵,热力学的和信息的⋯⋯如以等式形式记录下来,凑巧很相像。然而,在马克斯韦尔小精灵的协助下,这种纯粹的巧合变得体面了”(品钦104)。这表明,小精灵又在设法控制出现。像小精灵一样,奥狄芭也试图在一个看上去是任意的信息系统中连接出现,并建立一个秩序点。她要给尹维拉雷蒂留下的混乱的大量遗产带来秩序的愿望,导致她去着迷地追寻特里斯特罗这一神秘组织的本质与活动范围,因而走遍了南加利福尼亚。就像通过分拣分子而获得关于分子信息的小精灵一样,奥狄芭调查、清理了无数的人与地点,获得了关于特里斯特罗的大量信息。但是她所获得的具体信息又总是被增大了的混乱所抵消。她获得的线索在一个无限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线索。好像她收集的越多,她发现的就越多,这些无限的线索永远也不会产生无穷的意义;WASTE及其标志——弱音邮递喇叭,永远也不指向一个确切的结论,而是指向千万个不同的方向。</p><p></p><p>2.熵与社会<br />自从马克斯韦尔提出小精灵总是并以悖论的形式挑战热力学领域以来,好几位科学家提出了解决小精灵悖论的办法。物理学家利奥·兹拉尔德(Leo Szilard)于1929年建议,“一个系统中产生于熵减少的任何行为必须以获得信息的活动来进行,这种活动又与平等或更大熵量的产生联系起来”(qtd.in Mangel 301)。兹拉尔德的观点,在1951年得到另一位物理学家利奥恩·布利洛依恩(Leon Brillouin)的支持:“一个聪明的小精灵,不论其身材大小,很可能在熵能产生较小量的减少之前造成熵的增大”(qtd.in Mangel 301)。布利洛依恩对熵悖论解决办法中的创新,就在于他强调观察者在增大系统的熵时的感觉。他证明,感觉过程所引起的熵的增大幅度要比小精灵通过分拣分子所能产生的熵的增大幅度大(qtd.in Mangel 301—302)。</p><p>正如小说中尼法斯蒂斯所指出的,“熵无非是一种形象化比喻,⋯⋯一种隐喻”(品钦101),品钦正是用熵这个科学概念来暗喻社会的混乱状况。小说中吞没所有人物的各个封闭的系统暗示了对社会的看法:社会不仅是孤立的,而且走向无序和混乱。恰如小精灵对分子的感觉所包含的错综复杂、实际增大了系统的净熵一样,奥狄芭对信息的感觉实际上也增大了她周围的熵或混乱。她逐渐感觉到处都有WASTE 符号和与特里斯特罗有关的事物,这种混乱的强度远远超过她通过有关特里斯特罗的确定信息所创造的秩序。最后,她的感觉变得极为混乱,甚至想不起来她何时或是否真地见过那只弱音邮递喇叭。感觉在努力地创造混乱。在奥狄芭的感觉中,邮递喇叭在无限地复制,熵在不断增长,直到最后她甚至难以分清这夜晚是真实的还是梦幻的。奥狄芭的任务从对遗产分类转为区分现实与幻想,建立秩序的企图导致了疯狂的无序,混乱在明显增大。那些能使自身永久存在的符号和线索逐渐迫使奥狄芭进入了一个封闭的感觉系统。最后她几乎看什么都是邮递喇叭和特里斯特罗,并意识到她的被封闭状态是某种邪恶的阴谋造成的。不仅她感觉到的符号使她不能行动,而且她所认识的所有男人都相继与她失去联系,这使她倍感孤独,陷入一个封闭的混乱系统中。尽管追寻行动本身是重要的,但奥狄芭最终也无法解决混乱和得出关于特里斯特罗的结论。</p><p><br />3.熵与信息<br />小说中那位偏执的尼法斯蒂斯指出,在30年代,热力学的熵公式就与信息理论的熵公式“凑巧很相像”(品钦104)。博尔兹曼提出了系统中的熵公式:H(熵)=一Xpj log pJ。19世纪的物理学家们就已经明显看到了熵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但未建立一种量的信息理论。直到20世纪,克劳德·夏农(Claude Shannon)才制定出这样一种理论,他的每个符号平均信息公式与博尔兹曼的熵公式十分精确地相似:average information/symbol(每个符号平均信息)= 一Xpj log pJ。那么信息的数量就与混乱的量度有关。霍金斯(Hawkins)运用气体分子为例阐明了信息与熵之间的准确关系:“例如,当一种气体分子处于一种最大量熵或混乱的集合状态时,所有的与已知物完全一致的替换物是同等可能的,所以,运用尽可能最有效的衡量方法,这种气体准确状态的精确测定将需要最小量的信息”(qtd.in Mangel 91—2)。据此,我们可以这样推断:系统中的熵或混乱越大,所需要用来描述这一系统的信息就越多(qtd.in Mangel 302—303)。</p><p>信息理论所关心的事物之一就是对沟通系统和信息传递的分析。沟通系统的信息传递是通过信号和代码进行的,但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噪音和扭曲。噪音对沟通渠道的侵入可能改变信息,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经常被扭曲,结果是所得到的信息与原来发出的信息不一致。</p><p><br />在小说《拍卖第49批》中,当语言从一个本源或一个人发送到另一个本源或另一个人时,意义发生了扭曲。在奥狄芭所观看的詹姆士一世时代的戏剧《信使悲剧》中,她发现有两行台词与特里斯特罗有关:“不管多少神圣的星辰都阻挡不住,我相信,/任何人跟特里斯特罗约会的决心”(品钦69)。</p><p><br />为了弄清这两行台词的含义,她四处寻找、查阅该剧的各种版本,结果她只发现了一系列的变异和扭曲。如在该剧1687年的四开本中,“任何人跟特里斯特罗约会的决心”这一行却是“任何人阻碍安琪罗的情欲”(品钦96),而在更早些的1670年“白教堂”版中这一行则是“这次约会或是丑恶的差错,哦,尼科罗啊”(品钦97)。奥狄芭在穿过金门公园时,她看见一群孩子一边跳绳一边唱着:“三个脚趾,三个脚趾,一,二,三,/出租汽车掉头在海那边……99(品钦114)可见,那两行台词在传递中不断被扭曲,直到其信息最后完全被否定。不仅如此,通过语言进行的信息传递也破坏信息。关于WASTE的符号催促奥狄芭与柯尔比联系,但“柯尔比”只是个代码,并非真有其人。邮递喇叭符号开始只与WASTE有<br />关,后来竟成为无所不包的符号:它不仅与WASTE一起出现,而且也与DEATH(死亡)一起出现在一辆公共汽车的后座上。全国汽车商协会的简称NADA(西班牙语:什么都不存在,什么都没有)(品钦114)竟然使马乔做噩梦。这样的符号不断使人产生一种它们可能暗示某种信息和意义的期待,然而它们发挥的真正作用只是破坏信息。</p><p>“对品钦来说,语言成为人精神错乱的根源和把人锁进语言幻觉可能性的囚牢”(Lelan306)。品钦的小说创作表明,语言已经失去了它的表现能力,现实似乎是一种荒诞的语言游戏,因此我们想要解码的企图,我们想要超越语言秩序找到一种一致性的企图,是注定要失败的。语言作为反映现实的镜子或作为能够超越自己的封闭系统并建立意义联系的作用,被彻底否定。语言既表现为一种无意义的偶然性,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任意性,然而又悖论地表现为一切意义的媒介物。我们用语言编织意义的织品,用类比和因果关系将信息的点滴联系起来的这些形式仍然都是内在的:我们对现实的看法似乎仅仅是虚构,语言既是媒介体又是被传达之物。任何想给语言强加超越语言的意义形式的企图都注定要失败。</p><p>二、多义性(待续)</p><p></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97874777[/lastedittime]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41

主题

0

好友

134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7-12-17 19:02:01 |只看该作者
<p>多义性“是许多信息在不同层次上被含糊地组织起来”的结果;“任何一个信息中正常的和含糊的手段都对所有其他信息中正常的和含糊的手段施加语境的压力⋯⋯只要纠缠在一起的各种解释开始相互作用,文本就迫使我们重新考虑常规的代码和它们转变为其它代码的各种可能性”(王先霈王又平185)。每一个文学文本都具有改变它所蕴含并已经制造出来的整个系统的潜能:它不仅是复述预先规定的范畴,并以新颖的方式把它们组合起来;它修改它所包含的东西,它并不只是展示包含着它的语言的独特形式,它还扩展和修改那种语言,因此多义性是文学文本的特征。多义性表明文本的生产性,因为文本并不附属于一种最终的意义,意义的产生就是文本的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文本总是不断地处于运动之中,生产出不同的意义。“一部作品之不朽,并不是因为它把一种意义强加给不同的人,而是因为它向一个人暗示了不同的意义。⋯⋯文本一旦被视为一个多义的空间,其中通向几种可能意义的路径相交与此,我们就必须抛弃意指作用单义的和合法的地位而使其多元化”(王先霈王又平185)。小说《拍卖第49批》以其文本的多义性揭示了后现代社会中事物的复杂性。</p><p>根据信息理论中熵的概念:系统中的熵或混乱越大,所需要用来描述这一系统的信息就越多,但它们指向不同的方向,提供更多的不同的暗示。特里斯特罗的标志——弱音邮递喇叭不仅经常与WASTE一起出现,而且还出现在死亡崇拜者教的广告上。这就使特里斯特罗这一地下组织具有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含义。尽管特里斯特罗系统经常以神秘、隐蔽、疯狂的形式出现在黑暗的深夜和远离大路的地方,它的成员是处在社会下层的各种不幸的人,包括流浪者、失业者、贫穷的劳动者、持不同政见者、革命者,以及被社会看作是渣滓的乞丐、娼妓、盗贼等各种人物。他们把垃圾桶作为自己信息的传递渠道,这暗示他们是一个被社会丢弃、被社会剥夺了继承权的阶层,但这一系统却被视为代表存在的神圣一面。他们的弱音邮递喇叭标志不仅暗示他们决心要破坏传统的亵渎神圣的通讯形式,而且也暗示他们要堵住天启的喇叭的决心。他们的表现几乎总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因此,如果读者相信出现在他们(或奥狄芭)面前的有关特里斯特罗的一切,他们就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亵渎神灵的表面形式下面有神圣形式的启示,但它可能是最终恐怖和死亡的启示。另一方面,既然特里斯特罗被看作是一种由被剥夺了继承权的人运用沉默、模仿、作为忠诚的反对性冒充等手段所进行的地下活动,具有一种允许许多孤独者保持联系的秘密通讯方法,那么他们就不会是预示世界末日情景的死亡与毁灭的代理人,而是品钦小说表示同情的一群原始无政府主义者。据一位欺诈的艺术家所说,特里斯特罗的创始人可能是一个疯子,可能是一位诚实的反叛者。如果读者愿意接受这一历史的说明,那么这种地下活动就的确植根于完全的多种解释和怀疑或多元的内容与意义之中。</p><p><br />那么,特里斯特罗的本质意义是否就是无政府主义呢?奥狄芭的一位老朋友、无政府主义者赫苏斯·阿赖巴尔对她说:“我们无政府者,正如我们所憎恨的教会,我们也相信另一个世界。那里革命自动爆发,没有领袖,灵魂取得一致性的本领容许群众毫不费事地一起工作,就像身体一样是自动的O不过,太太,如果事情果真这么十全十美地发生了,那我也会大喊奇迹。一个无政府主义的奇迹”(品钦ll6)。这里的“无政府主义的奇迹”并不包括神圣的世界对当前这个亵渎神灵的世界的侵入;相反,它可能是一种导致在这个世界里共同生活的全新方式的“革命”。它可能是“另一个世界”——一个世俗的世界。然而,奥狄芭注意到:阿赖巴尔手里拿着一份1904年出版的名日《复兴》的无政府主义报纸——一种过时的通讯:“盖销章旁边并没贴邮票,只有一个手打的邮递喇叭图像”(品钦116),于是特里斯特罗也许是一个无政府主义组织的可能性也被削弱了。</p><p><br />特里斯特罗的多义性使奥狄芭陷入更深刻的思索之中:也许在圣纳西索有一个美国?另有一个美国?一个被剥夺了继承权的人的美国?可是它留下了什么去继承呢?对奥狄芭来说。特里斯特罗系统可能是一个大骗局,但它又可能全是真的。小说指出:“⋯⋯要么奥狄芭处在一个真正的偏执狂的环绕性的入迷中,要么有个真实的特里斯特罗。要么在美国这份遗产的外表下有个特里斯特罗,要么只有美国,假如只有美国,那么她能够继续设法同它保持关系的唯一途径似乎是,绕了足足一个陌生的、没有留下痕迹的、假定的圈子,成为某种偏执狂”(品钦181)。在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多义性的空间,在奥狄芭精神上所处的“要么/要么”、“假如”和“也许”的世界里,奥狄芭东歪西倒地走着、追寻着(Tanner 189),但她永远也得不到特里斯特罗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确切答案。</p><p>三、不确定性</p><p><br />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它包括影响知识和社会的各种模糊性、断裂性和移置。不确定性渗透到了后现代社会人们的所有行动和思想中,并构成人们实际面对的世界的最基本境况。这是一种对一切秩序和构成的消解,它永远处在一种动荡的否定和怀疑之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自我毁灭冲动,“影响着政治实体,认识实体以及个体精神——西方的整个话语王国”(Hassan 92)O不确定性观点经常出现在物理学中,但它从来未被准确地下定义。不确定性至少有三种不同的但是相关的意义:物理作用的非因果关系表现;物理作用的无法预言的表现;衡量过程的基本不确定。20世纪20年代初期,沃纳·<br />海森伯格(Wemer Heisenberg)认为柏拉图的由以纯粹的形式存在于现象世界后面的因果性统治的现实世界变成了一种空洞的语言游戏;“威廉·巴拉特(William Barrett)指出:不确定原则‘表明我们了解和预言事件的物理状态的能力有实实在在的局限性,并向我们揭示,实际上自然可能是非理性的和混乱的——无论如何,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能知道它不是这种状况’。关于宇宙本质上是否是混乱的或者我们关于宇宙的说法是否是将内在的局限性强加在了我们的知识上——也说是说,基本的问题是否是本体论或认识论的问题,产生了一种基本的混乱”(qtd.in Olsen 337—38)。当探讨这一后现代的并非异想天开的问题时,我们应该运用何种更有效的话语方式呢?品钦的小说《拍卖第49批》提供了一个不确定性文本的范例。</p><p>小说在开始时告诉读者,尹维拉雷蒂是一位创始人,临近结尾时又告诉读者,奥狄芭“数周前她就曾决心明确一下尹维拉雷蒂的遗产,从未想到这遗产竟然就是美国”(品钦177)。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一个简单的但却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当代的美国人从自己国家的过去继承了什么呢?而尹维拉雷蒂遗产的真实含义到底是什么呢?奥狄芭在调查尹维拉雷蒂遗产过程中发现:没人知道尹维拉雷蒂的产业究竟有多少。仅在圣纳西索一地,他的财产就无以数计,那里的产业不是他独自拥有,就是他与别人合股经营。从经济状况来看,他是美国资本主义上层社会的一个典型人物;从人格上看,他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人物。尽管奥狄芭与马乔结婚后,尹维拉雷蒂常给奥狄芭打电话寻开心,但奥狄芭却弄不清这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好像电话线连接着所有的线路,电话中的声音总是变幻不定。显然,这是一个丧失了确定的自我的人,但他又是一种组织、秩序、权力的化身,是控制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命脉的上层人物之一。这种人的影响和权力超越了一切特定的界限,人虽然死了,但他仍像幽灵一样控制着整个社会。代表上层社会的尹维拉雷蒂王国像一个封闭的孤立系统,这个系统里边的人互相隔绝,缺乏真正的交流,精神生活极端贫乏,丰裕的物质生活造成了人的物化和人性的丧失。“在这样一个孤立系统中,熵在不可逆转地增大,一切都在紊乱中动荡,一切都显得不确定和模棱两可”(刘象愚318—21)。</p><p>小说中,声音、邮政系统、邮票、报纸、书籍、收音机、电视、电话、墙上的标志、首字母缩略词、图形、乱写乱画⋯⋯提供了各种(包括宗教)沟通的可能性。可是对分拣大量信息的奥狄芭来说,只有线索,从没有重要的真实本身。线索是多元的,它们指向其它更多的线索,直到无穷。因为她所得到的新线索只是对她已失去的或从未有过的那个名词“特里斯特罗”的补偿,所以可能结束那一夜晚的“拍卖”被只能延长那一夜晚的“正在拍卖”所替代。奥狄芭发现,“她身处一个无位置的世界,一个中心移动的世界,一个被‘毫无理由地从外界降临到她身上的有魔力的、匿名的和邪恶的事物’所统治的世界里。尽管对她来说,意义总是看上去很近,就在拐角处,就在楼梯的上一级台阶,但它从不成为事实。每当她接近一个表面上的意义中心时,它就移动了,或完全消失了,而且她又面临另一个表面上的意义中心”(o1.sen 338—39)。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追寻就是一切,解决是多余的。</p><p>的确,奥狄芭所处的世界给她提供了大量接近“真实”的答案,但每一个答案最后都显得既荒诞又无用。德里布莱特曾告诫奥狄芭:“你可以收集线索,写成一篇或数篇论文,探讨人物为什么对特里斯特罗会有这样那样的反应,为什么杀人凶手要上舞台,他们为什么要穿黑衣裳。你可以这么浪费一生,还是接触不到真理”(品钦74)。来自特里斯特罗的启示似乎在指数地涌进,好像她收集得越多,向她出现的就越多,直到她所看见的、闻到的、梦见的、想起的一切都交织进特里斯特罗中。奥狄芭所经历的诸多符号的汇集表明,关于特里斯特罗,她永远也不能简单地获得一种意义的解释者的地位,因为符号本身的内在意义含糊、不确定。还因为皮尔斯与特里斯特罗之间的关系也是不确定的,所以奥狄芭不知道她所见到的各种符号是起源于皮尔斯还是特里斯特罗。在小说《拍卖第49批》的文本中心,cat只跳跃着一种缺席,一种将不会实现的对‘真实’的等待”(Ol sen 339)。她越是努力地注意她所处情况的均衡成分,她越是不能确切了解其它任何事物。给她留下的最好的一件东西就是一个机会体系。在回声院汽车旅馆浴室里,一只喷雾式洗发剂罐腾空飞转,在地板上乱作一团的奥狄芭和梅兹格不知道那只罐可能碰撞何处,飞向何处,何时停止它的荒诞飞行,这一情景可谓对不确定性的最好诠释。</p><p>小说《拍卖第49批》以相对简单、好像很快就能解决的情况开始,以走向不确定而结束。“简单的事物变得复杂了,明确的事物变得棘手了,透明的事物变得晦暗了,线索变得不重要了,因为这些线索和根据这些线索所得出的推论都不能导致任何解决”(Ol sen 338)。在小说的结尾,没有传统阅读所期待的那种明晰和真实,而只有混乱、模糊、复杂的迷宫般的世界本身。小说揭示:在这个封闭的、充满多义性和不确定性的、无法沟通的后现代世界里,熵在不断增大,事件的运动总是从确定走向不确定。</p><p>(完)</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5 23:2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