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5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茶壶的事儿》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0

好友

2221

积分

论坛游民

游手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8: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过去大户家,干什么都讲究。尤其是茶。讲得是茶道,汤、器、茶,三者缺一不可,就像我们打麻将三缺一也不行。当时,我以为街通里大户人家苏老爷,还在拿着过去他腰缠万贯时候的架子,心里骂了句德行!<br/>“孩子,你说是吧?”那一天,我无事就和他在城市大楼遮掩中的一条老街口的东墙下坐了一会儿,吸着旱烟,说着话,也没听他说的什么,就“嗯”了一声。“这年头,像这样的孩子少喽!”他又给我卷了一根烟,“听我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人少了。”我也心不在焉地,跟他的话头儿说:“少喽,少喽。”<br/>时辰不多,东墙根儿已是烟气袅袅,悠悠直上,这时候听不见叫春的鸟啼,只听得见若干个人此起彼伏的干嗑声,在长街里抖动。<br/>“苏老爷,听我爷爷说,你过去可风光了,尤其是你和几个老友一起饮茶的那排场……”我眼睛看着远处街口的来人。<br/>“是啊!现在不行啦。你爷爷也走了,好多人都走了……”他的声音名显得低沉下来,擦着龟裂的地皮,慢慢伏上了墙头。<br/>“您给我讲讲你们喝茶吧?”我为了转移话题就建议他将一些,我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见的那些场面。<br/>他撅起嘴巴纠正我的说法,“那不叫喝茶,叫吃茶,最操蛋也叫饮茶。”完话,接着跟我描述,我注意到其间,他的眼睛一直是紧闭的。“汤水是腊梅枝头雪,腊梅傲雪,汤必然沾了些许梅花的清幽;器用的是官窑的活儿,白为贵,汤清叶绿,分外鲜明;茶叶更讲究了,以蒙山顶上的也最佳,所谓山高云淡,风吹尘落,那茶亦有飘逸气儿。泡好的茶更讲究色、香、味。色青翠,清到透彻入水;香味也分出了真香、兰香、清香、纯香,真香为上;味香、清、甘、活,香而清、清而甘、甘而活,方才是佳品。”<br/>听得出来,这是苏老爷喝南方茶的讲究。我很难想像,以前传说的那个少言寡语的老头,说起茶竟然是这么娓娓道来的。<br/>“后来,家世中落,不能那样将过日子了。每天都要忙日子,在家里也不能踏心喝茶了。可是,我的这口还是改不掉。”苏老爷说话,深深地扭动了一下喉结。<br/>“那时候,不是有茶馆吗?”<br/>“是有,不过……”<br/>“你还是可以喝茶去的。”听着我毫无生气的话语,他先是一乐呵,说道:“小子,你不知道,茶有‘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会友,以茶敬客’一说,茶馆是茶客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大众去处。北方的茶馆人多,顾不得讲究茶道,几摞茶碗,浅浅地撒些茶叶,水是在炉子上一直开着,来个人就提起大铁壶高高地冲下来。那里,根本不是喝茶的地儿,去过几次,就免了……”</p><p>在南方时的那一段,我听爷爷当年给我们说过一些。<br/>说是苏老爷在南方老街时,在茶馆喝茶很讲究个道儿。汤,此地冬天几乎不落雪,苏老爷就求其次,说那也要江中水。他常去的茶馆是“一茗局”茶馆,后边靠着一个偌大的茶园,馆子里的水是从老石井里去提的。每次,逢他去喝茶了,伙计们就早早的从后门绕着走,免得他向提水的伙计大喊:一定什么要江中水!知道他的伙计都会善意地开玩笑,对他两三笑:您老给我银子,去长江口都成!”<br/>至于,“器”则是苏老爷到茶园喝茶自带,壶倒是窑瓷儿,也很有些年头,里壁积满厚厚一层茶垢。偶一次,就差点被儿媳洗刷去,亏他疯了似的找才在水井边,捉住媳妇的胳膊,紧说是:“妈呀,就靠这点茶垢才出好味儿。”茶叶也是他自带去的,但是这位刁老头的从儿女处拿来的钱,每月买半斤好茶,就没什么富余了。真亏得,他还那么爱茶如命。那次,外省一位客送了他一罐龙井,我知道他整整省着喝了半年有余。我们那时的老人都去喝过他的茶,他过去富有在家里,宴我们这些穷老百姓,就是破落了也常在门口把我们邀进门,说是尝尝好的。那罐龙井他就给你爷爷我喝过一杯哩!在茶桌上,他还念念地埋怨送茶的人:“都怪他呀,恐怕以后喝别的茶都没味儿了!” <br/>到茶园去客,大都是些从城中的好岗位上下来的老人家,整天没着没落的。早晨,三两地蹩进了后园,几乎人手一只古色古香的竹笼,揭开半边紫色的布罩,一溜儿的悬挂在石阶边的老树上。苏老爷的鸟儿,画眉。他爱茶也爱鸟,在老人群中是出名的。因为,没有人每天都差不离嘴儿,并且每天的第一壶,他都是倒一盏给那只在木棍上跳跃的鸟儿。也许,茶的缘故,他那只画眉啼叫得特别清越婉转,茶园里的老人都说,苏老爷就是苏老爷,鸟别人都比不上! <br/>这使苏老爷一度很骄傲。<br/>喂完了他的鸟儿,苏老爷就眯眼,开始在石阶上踱步,声音低低地压在清晨的霜花上,吱吱颤动。他细啜了一口茶,轻轻在口中漱一遍口,随着“咕咚”声吐出去,看着水珠从石阶地边沿滚下去,而后再慢慢饮来。等那温温的几口茶下肚,苏老爷就又开始讲他的茶:沏茶有分什么下投、中投、上投。夏季上投,先汤再茶。汤乃三辨:一有形辨,虾目、蟹目、鱼眼、连珠、 涌泉;二有声辨,有初声、转声、振声、骤声;三有气辨,有轻雾、淡烟、布露。真资格饮茶应以糕点果脯点茶,好比饮酒要有下酒菜,冬季下投,先茶再后汤;春秋中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茶园里的老人,都听得津津有味,讲究的还赶着去买来茶壶,拿来要苏老爷鉴定质地,讨份难得的静雅。<br/>苏老爷则要乜斜了几眼,拿在耳边轻敲听一听,也不论什么好坏,就搁过一旁,每每偏是讲起了他那支茶壶的故事。<br/>“我爷爷那可是清廷的大官人,蒙过龙恩,赏赐过御壶的。联军进京,我们举家逃亡内地,大小家私都丢在行路途中,老爷子单单带了这壶儿。你们看这壶的内壁,四龙头,没泡茶,就早已“呜呜”龙吟盈耳,茶泡下后,四个龙头就活了似的摆动起来。泡出的茶自然醇匀鲜活哩!<br/>讲完,他就把茶壶递将过去,常说句“你品品?”欲尝的人接过,细细地看,又细细地品。有人点点头,有人却说:“没味儿。”苏老爷则不生气只是淡淡笑笑:“再品品,不品什么都没味儿。” </p><p>不知后来经历了多少人的散播,苏老爷这把茶壶的名声就飞出了镇子去。“一茗居”茶园的生意因此也热闹了几分,苏老爷依旧不改当初,清晨来黄昏去,只是清静少了,常有人远远的过来,就专为看这把茶壶。据说,有个文物行家看过,做妈呀一声:“这壶儿,官窑一共做了六件,景德镇的贡活,皇帝赏了近臣三件。其他,三件东西不知下落,我是万万没想到这一把在您老先生手上!”<br/>这话一出,举座镇惊,唯独是苏老爷还是一如往常静气地喝他的茶,倒他的壶儿。后来,还说有人愿意出高价买下来,据为己有,都被他给一一回绝了。镇里茶园,这回有了苏老爷的这把壶儿,算是在镇里镇外一举成名。来到这里喝茶畅谈的老头儿,也自然是越来越多,人们在茶园少不得每天听讲他的茶,或是壶儿的故事,不论是新朋,还是老客,每次都听得滋味十足,来往不绝。<br/>突然那么一个来月,苏老爷没有再出现于茶园的清晨,那只画眉鸟的叫声,也被一些叽咤声取代了。茶园里的老头们,虽然天天聚到一起喝茶,谈东论西,但谁也不问每人的姓名来处。来了就点头示意,或者道声:“您老来了”;到走时候,天色渐晚,忙着收拾壶碟各自回家。谁也不注意谁往哪个方向去。如果有人突然好几天没来, 对这些老人家来说心里就明白了:这人去了。所以,苏老爷几天没过来,大家自然都想到这一层意思,但谁也不点破。</p><p>不料,在几天后,苏老爷又来了,只是什么也没带,鸟儿他说放生了。老人们注意到他的脸也消瘦许多。就有人问他:“这几日,您老病了?”他默然地摇摇头。原来是儿子为孙子在城里上名校,求人办事没办法,就把茶壶送人了!老爷子没有了茶壶,几天都没喝茶,在家闷着看着天,桌上就摆着儿子从城里买回来的一把紫沙壶。他那水喂了鸟,可不料翌日罩子揭开后,画眉蔫蔫的伏在笼底,接连几天都不吃不喝。苏老爷想这样下去怕活不了,就叹着气说:“走吧走吧,养不起你了,咱都嘴刁喽!”<br/>后来,他实在闷不过,就又从庄里出来,像做贼似的偷偷地拐进了茶园。茶园伙计看苏老爷又来了,心里一阵高兴,赶紧泡碗茶送到老爷子的眼前,还替他抹了抹桌沿上的微尘。苏老爷饮着茶,再也不讲究了。而是,大声“咕噜、咕噜”得像喝水似的。见到此情此景的人,都默不作声,整个地方静了下来。长长的鸟笼排也杳无声响。伙计看沉默了,就找话茬说,您那鸟呢?苏老爷抬头一看蓝天,示意是飞了。伙计说,不可能,那小东西哪里舍得您啊?它再到哪去喝您的那些好茶呀?踩着话音,他就走了,苏老爷爷不好说什么。 <br/>恍惚又隔了几日,竹笼里又换了一只黑色的八哥。苏老爷又将它提进了茶园。人们跟他打招呼,他也不爱回。单单给八哥喂水。那八哥也挺聪明的,见人就打招呼:“您老好!您老早!”但茶园里的人,都嫌弃这声音太刺耳。当人说“您老,怎么弄着这么个东西”的时候,苏老爷也没有了过去的感慨,默默地喝着他的茶。<br/>爷爷给我讲过,这是苏老爷最后一次出现在茶园。从此,别人再怎么问,他都不再提起茶园的故事了。<br/>起了灰尘,隐约可以看到悠长的街通尽头来了人,我一看知道肯定是老六赶来了。于是,我把嘴上的旱烟屁掐掉,站起身子,和苏老爷说了一句——明儿,咱在接着唠。您真得给我讲讲,您在茶园时候的故事。<br/>“茶园时候有什么故事?没有,还不是穷讲究……”苏老爷又闭上了眼睛。<br/>我匆匆拍拍屁股上的灰尘,头也不回的坐上了老六的摩托车,消失在一溜扬起的烟儿中。因为在那个老茶园,我们包了一个房间打麻将,而现在让我久等的第四个人也来了。<br/></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笺疏训诂,六经于易尤尊;阐羲文周孔之道,汉宋诸儒齐退听;节义词章,终身以道为准;继廉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

634

主题

30

好友

3万

积分

渐入佳境

水协委员长

Rank: 8Rank: 8

Heilan Super Team 功勋版主

2#
发表于 2007-8-4 13:38:13 |只看该作者
<p>感觉还不够生动...</p>
还有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30 17:0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