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8-4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2128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37
- 精华
- 0
- 积分
- 368
- UID
- 10164

|
<p></p><p>●《山上之山》</p><p> 最初,秦始皇只是想为自己的地盘留下划痕,刚刚统一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这个划痕就尤其更显重要。至于抵御外敌只不过是顺顺便而已,他更想要的是一圈划痕,就像狗熊或老虎在自己的山头领地撒一圈尿,以尿味申明自己的势力范围。<br/> 另外,长城与其说是心理上的抉择,倒不如说是生理上的后果,它是固体的尿迹,它的味道闻起来一直持续到了现在,有3000多年。如果说它是更具人性化的东西,倒不如说它更接近动物性。难以想象,在3000年后的今天,有哪个国家或哪位总统去干这样的一件事。它的想法是野蛮的,它的建造是野蛮的。否则,我们只好称它为迄今为止最厉害最野蛮的行为艺术,就像我们凭空想象始皇帝此人定有满脸又长又大的黑胡子。<br/> 另外,出于一种野蛮的想法,野蛮的建造,它的耗时之巨耗工之久让人匪夷所思,简直有些荒唐,以至于后来建造了它10年之久仍未完成的人们已经闹不清它的确凿意义何在了,连皇帝本人也开始摇晃,它的意义变得模糊,然而只有唯一的那点,而这点什么也不是,正是那点荒唐,还在心底依稀可辨,令他激动。也只有这点。也许最初的赋予建造它的意义都是借口,出于理智上的借口,而正是这点荒唐,才是最初瞬息一闪的出发点。这时,它已经--这点荒唐已经不是皇帝的事了,就像死亡不是我们人类的事一样。<br/> 事实上,天高皇帝远,皇帝的疆土实在辽阔,交通上的不便,信息传递之缓慢,即使有烽火狼烟和飞鸽传书,神行太保和千里马驿站,遥远的隐患也鞭长莫及。于是,出于一道想象力,它成了一堵可以看得见的精神的象征--古时候没有电灯电视,长夜漫漫,也没有每天7点半结束的国家新闻联播,以日复一日重申他们的权力的存在,更没有高楼大厦,举目空旷,人们更适合作一些辽远空旷的思维--建造山上之山的强力意志,只要这堵墙在,只要这堵墙在,皇帝本人就在,皇帝无往不摄的权力就在,即使千里万里之遥。这道意志的强力之大,以至于威慑到后人的心中,出于半是恐惧半是迷信,尽管表现在纯形式的追求上,继续修建,即使改朝换代,比如汉长城、明长城,就像我们出于先入为主的迷信的心情在灯下捧读一本前人的古典名著。<br/> 作为意志投下的影子,有些人让它们成了文字,有人让它们成了绘画,或者成了音乐,皇帝则让它成了一堵莫名其妙的墙,一堵强有力的墙,宛如他一统中国、焚书坑儒的性格。<br/> <br/> 2002 8 太原彭村</p><p></p><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