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雷蒙德·卡佛:真跑了这么多英里吗?(新译)

[复制链接]

184

主题

0

好友

2195

积分

论坛游民

hum IMBA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4 14:12: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翻译:小二</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实际的情况是那辆车必须尽快脱手,利奥让托妮去办这件事。托妮精明而有个性。她过去曾挨家挨户地推销儿童百科全书。尽管那时他没孩子,她还是让他签了订单。后来,利奥与她约会,约会的结果导致了目前这个状况。这必须是一笔现金交易,而且,今晚就得成交。明天,他们的一个债主就可能把这辆车拿去作抵押。下周一,他们就得上法庭,并成为无家可归的人。昨天,当他们的律师寄来几封说明意图的信后,有关他们的闲言就传开了。律师说,星期一的听证会没什么可顾虑的,是会问他们些问题,再让他们签几份文件,如此而已。但是,卖了那辆敞篷车,他说,就在今天,今天晚上。他们可以留下利奥的那辆小车,这没问题。但如果他们开着那辆大敞篷车去法庭的话,法庭一定会把它给没收了。事情就这么简单。</p><p>&nbsp;&nbsp;&nbsp;&nbsp; 托妮在穿着打扮。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利奥担心卖车的地方会关门,可托妮还是不慌不忙地打扮着。她穿了一件白色的新衬衣,宽花边袖口,新西服套装,新皮鞋。她把草编钱包中的东西放进新的黑漆皮手提包里。检查了一下那只蜥蜴皮化妆袋,把它也装了进去。托妮在头发和脸上花了两个多小时。利奥站在卧室的走道里,一边用指关节敲着嘴唇,一边看着她。</p><p>&nbsp;&nbsp;&nbsp; “你弄得我很紧张,”她说,“别老那么站着,”她说,“告诉我,我看着怎样。”</p><p>&nbsp;&nbsp;&nbsp; “你看着很不错,”他说,“你看上去非常棒。任何时候我都愿意从你那儿买辆车。”</p><p>&nbsp;&nbsp;&nbsp; “但你没钱,”她边说边瞟了眼镜子,压了压头发,皱了下眉头。“你的信用极差,身无分文,”她说。“逗你呢,”她从镜子里看着他,“别当真,”她说,“这事得办,我会去办的。如果让你去,能弄个三、四百块就算走运了。宝贝,其实只要你不倒找钱给他们,就已经走了大运啦。”她最后一次拍了拍头发,抿了下嘴唇,再用一张薄棉纸把多余的唇膏擦掉。她从镜子前转过身来,拿起她的包。“我得和他们吃顿饭什么的,我早就告诉过你,他们都是这么做的,我了解他们。不过别担心,我会脱身的,”她说,“我能应付这些。”</p><p>&nbsp;&nbsp;&nbsp; “天哪,”利奥说,“你非得这么说不可吗?”</p><p>  她望定他,说,“祝我好运气。”</p><p>  “好运气,”他说,“你带上那张粉色单子了吗?”他说。</p><p>  她点点头。他跟着她穿过房间。她是个高个子女人,小而挺立的乳房,宽厚的臀部和大腿。他挠了一下脖子上的疙瘩,“你肯定吗?”他说,“再看一下吧,没那张粉色单子是不行的。”</p><p>  “带上了,”她说。</p><p>  “再看看。”</p><p>她本想说点什么,却从面前那扇窗子的玻璃里看了眼自己,然后摇了摇头。</p><p>  “至少打个电话回来,”他说,“让我知道事情进展得如何。”</p><p>&nbsp;&nbsp;&nbsp;&nbsp; “我会的,”她说,“亲亲我,亲亲。这儿,”她说,指着嘴角。“小心点儿,”她说。</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他为她打开门。“你先从哪儿开始?”他说。她从他身边走过,走到门廊前。</p><p>  厄内斯特·威廉姆斯在马路对面往这边望。一条百慕大短裤,肚皮耷拉着。他一边给秋海棠浇水,一边看着利奥和托妮。去年冬天的节假日,托妮带孩子去她母亲家了,利奥带了一个女人回家。第二天是个雾很大的星期六。九点的时候,利奥送那女人上汽车,让站在路旁、手里拿着份报纸的威廉姆斯吃了一惊。雾散开了,厄内斯特·威廉姆斯盯着他们看了一会儿,随后用报纸在自己的腿上狠狠地拍了一下。&nbsp;</p><p>&nbsp;&nbsp;&nbsp;&nbsp; 利奥想起了那一拍,耸耸肩,说道,“你想好先去哪家了吗?”</p><p>  “我沿着这条路,”她说,“先去第一家,然后接着一路往下走。”</p><p>  “从九百块开始要价,”他说,“然后往下降。即使是现金交易,九百已经是蓝皮书【注一】的低价了。”</p><p>  “我知道该怎么开价,”她说。</p><p>  厄内斯特·威廉姆斯把水管转向他们这边。他在水雾后面瞧着他们。利奥有了股忏悔的冲动。</p><p>  “一定要敲定,”他说。</p><p>  “好的,知道了,”她说,“我走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是她的车,他们都把它叫作她的车子,这就让一切更糟糕了。三年前的夏天,他们买了这辆全新的车。孩子们上学以后,她想干点事,就又回去跑销售。他在纤维玻璃工厂做活,一周干六天。有一段时间,他们钱多的不知道该怎么花。后来,他们就在这轿车上先付了一千元,然后每月都以分期付款数目的两到三倍来付款,一年内,他们就把贷款全付清了。刚才,在她穿着打扮时,他把备用胎和千斤顶从车的后行李箱里拿出来,又把乘客座前放铅笔、火柴和邮票的箱子腾空,先把车的外面洗了一遍,再用洗尘器把里面吸干净。汽车的红色前盖和挡泥板闪闪发亮。</p><p>&nbsp;&nbsp;&nbsp;&nbsp;&nbsp; “祝你好运,”他说,碰碰她的胳膊肘。</p><p>  她点点头。看得出来她的脑子已经不在这儿了,已经在想着讨价还价了。</p><p>  “一切都将改变!”她走上自家车道时,他朝她叫道。“下星期一起,我们从头开始。我说话算话。”</p><p>  厄内斯特·威廉姆斯望着他们,转过头,唾了一口。她坐进汽车,点燃一支烟。</p><p>  “下星期的这时候!”利奥又叫道,“一切都将成为历史!”</p><p>  她把车倒上马路,他挥了挥手。她换了挡,朝前驶去,加速的一瞬,轮胎发出一声低低的尖叫。</p><p>&nbsp;</p><p><br />&nbsp;&nbsp;&nbsp;&nbsp;&nbsp; 利奥到厨房倒了些司考奇【注二】,然后端着酒杯走到后院。孩子们都在他母亲家。三天前来过一封信,他的名字被铅笔写在脏兮兮的信封上。那是整个夏天唯一一封不是催债的信。信上说,我们很快乐。我们喜欢奶奶。我们新有了一条狗,它叫六先生。它很可爱。我们爱它。再见。</p><p> &nbsp;&nbsp; 他又去倒了一杯酒,加了些冰,看见自己的一只手在颤抖。他把那只手放在水池上,盯着它看了一会儿,放下酒杯,又伸出另一只手。然后他抓起酒杯,回到屋外,坐在台阶上。他想起小时候,他父亲指着一栋漂亮房子——一栋很高的白房子,四周种满了苹果树,还环绕着白色栅栏——“那是芬奇家,”他父亲羡慕地说,“他少说也破过两次产。瞧那房子。”但破产应该是一家企业彻底垮了,高层主管割腕、跳楼,成百上千的人无家可归才对。</p><p>&nbsp;&nbsp;&nbsp;&nbsp;&nbsp; 利奥和托妮还有家具。家具还在,托妮和孩子们的衣服还在。这些东西不会被没收掉。除此以外,还剩下什么呢?孩子们的自行车,但为保险起见,他已把它们送到他母亲家了。几星期前来了辆卡车,把便携式空调、电器用具、新的洗衣机和干燥机都运走了。他们还剩下什么呢? 零零散散,没什么值钱的了,剩下的只是些早已破烂不堪的东西。过去曾有过大型的聚会,美妙的旅游。到雷诺和达豪去,八十迈的速度,车篷敞着,收音机开着。他们都嗜吃,在吃上花了很多钱。他算了一下,光是为了那些奢侈品就花了好几千块。托妮去商店,见到什么拿什么。“这些都是我小时候没有的东西,”她说,“不能让我的孩子们也没有这些,”就好像他一直都不让他们有这些东西似的。她还参加了各种读书俱乐部。“小时候,我们根本就没读过什么书,”她边说,边撕开厚厚的包装纸。他们为了能在新音响上放音乐,就又参加了唱片俱乐部。他们什么都参加,甚至还买了一条名叫金泽尔的纯种小猎狗。为买这条狗,他花了两百块,但一星期以后就发现它被撞死在街上了。他们买了他们想要的一切。如果付不起,就用信用卡,签字记帐。</p><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的衬衣湿了,他能感觉到汗从腋下流出来。他手持空杯坐在楼梯上,看着院子渐渐黑下来。他伸伸腰,抹了把脸。他听着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声。想着他是否应该走到地下室,站在水池上,用皮带把自已吊死。他觉得自己真的很情愿去死。</p><p>&nbsp;&nbsp;  回到屋里.他又喝了一大杯。打开电视,想找点儿什么东西吃吃。他拿着伽里【注三】和脆饼干,坐在桌前,看着电视里一个盲人侦探的故事。他收拾好桌子,洗了锅和碗,并把它们擦干、收好,然后才允许自己朝钟看了一眼。<br />  <br />&nbsp;&nbsp;&nbsp;&nbsp;&nbsp; 九点多了。她已走了快五个小时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倒上司考奇,加了点水。端着杯子进到起居室。他坐在长沙发里,发现自己肩膀僵硬,不能往后靠。他盯着屏幕,咂着酒,很快就又倒了一杯。重新坐下。一个新节目开始了一一十点整——他说,“上帝啊,到底哪儿出了岔子?”而后,他走进厨房,回来时,杯子里又倒上了些司考奇。他坐下,闭上眼睛。听到电话铃响,立即睁开眼睛。</p><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想打电话来着的,”她说。</p><p>  “你在哪儿?”他说,他听见钢琴声,他的心跳了一下。</p><p>  “我不知道,”她说,“某个地方。我们正在喝酒,然后要去另外一个地方吃饭。我和销售经理在一块儿,他很粗鲁。不过还行,他已把车买下了。我得走了。我在去厕所的途中,看见了这个电话。”</p><p>  “车卖掉了吗?”利奥问。他透过厨房的窗户望着自家的车道,她过去总是把车停在那儿。</p><p>  “我已经告诉你了,”她说,“我现在得走了。”</p><p>  “等等,等一会儿,看在上帝的份上,”他说,“车到底卖出去了没有?”</p><p>  “我离开的时候,他已经把支票本拿出来了,”她说,“我现在必须走了。我得去洗手间。”</p><p>  “等等!”他叫道。那头的电话已挂了,他听着话筒里的嘟嘟声,“老天爷,”他手里拿着听筒站在那儿,说。</p><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在厨房里转了一圈,又走回起居室。他坐下,又站起来。他在浴室里非常仔细地刷了牙。然后用牙线清洁了牙缝。他洗了脸,又回到厨房。他看了看钟,从每只都画着一副扑克牌的套杯中取出一只干净的。他在杯子里装满冰,然后盯着丢在水池中的那只杯子看了一会儿。</p><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靠长沙发的一头坐下,把腿跷在另一头上。他看着屏幕,发现自己已不能明白那些人在说什么。他转着手上的空杯子,想把杯子边儿咬下来。他打了一阵儿寒颤,想上床去,可是他知道,他会梦见一个一头灰发的壮女人。梦里,他总是在弯腰系鞋带,当他直起身的当口,她正看着他,他弯下身来再系一次。他看着自己的手,看着它握成拳头。电话铃响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 “你在哪儿,亲爱的?”他慢慢地、细声细气地说。&nbsp;<br />&nbsp;&nbsp;&nbsp;<br />  “我们在这家饭馆,”她说,她的嗓门很粗,很亮。</p><p>  “亲爱的,哪家饭馆?”他问。他用手掌抵住眼睛,揉了揉。</p><p>  “市区的一家,”她说,“我想是‘新吉米’。喂,请问,”她在电话那端对什么人说,“这是‘新吉米’吗?利奥,这儿是新吉米,”她对他说。“都妥了,我们就快完事了,然后他会把我送回家。”</p><p>  “亲爱的?”他说。他把听筒靠在耳朵上,双眼紧闭,前后摇晃着。“亲爱的?”</p><p>  “我得走了,”她说,“我一直想打电话给你。好啦,猜猜多少钱?”</p><p>  “亲爱的,”他说。<br />   <br />&nbsp;&nbsp;&nbsp;&nbsp;&nbsp; “六百二十五”她说。“已装进口袋了。他说敞蓬车不太好卖。我想我们生来就走运。”她说着笑了起来。“我把什么都告诉他了。我想我只能这样。”</p><p>  “亲爱的。”利奥说。</p><p>  “什么?”她说。</p><p>  “好啦,亲爱的,”利奥说。</p><p>  “他说他很同情,”她说,“不过他完全有可能说点其他什么,”她又笑起来,“他说,如果是他,他宁愿自己是个强盗或强奸犯,也不愿是个破产者。不过他还算客气,”她说。</p><p>  “回来吧,”利奥说,“叫辆车回家来吧。”&nbsp;<br />&nbsp;&nbsp;&nbsp;<br />  “不行。”她说,“我告诉你了,我们正吃着饭呢。”</p><p>  “我去接你,”他说。</p><p>  “不,”她说,“我说了,我们马上就吃完了。我告诉过你,这也是交易的一部分。他们总想多得到点什么。不过别担心,我们就要离开这儿了。一会儿我就到家了。”她挂上了电话。</p><p>&nbsp;&nbsp;&nbsp;&nbsp;&nbsp; 几分钟以后,他打电话到新吉米。一个男人的声音。“新吉米已经打烊了。”那个男人说。</p><p>  “我想跟我妻子说话。”利奥说。</p><p>  “她在这儿工作吗?”那人问。“她是谁?”</p><p>  “她是个顾客,”利奥说,“她和一个人在一起。一个生意人。”</p><p>  “我认识她吗?”那男的说,“她叫什么?”</p><p>  “我想你不认识她,”利奥说。</p><p>&nbsp;&nbsp;&nbsp;&nbsp;&nbsp; “没事了,”利奥说,“没事了,我看见她回来了。”</p><p>  “谢谢你打电话到新吉米来,”那人说。</p><p>  利奥快速跑到窗前。一辆他没见过的车在房前减了速,然后又突然加快了速度。他等着。两、三个小时后,电话又响起来。等他拿起听筒,电话那边已经没人了,只有忙音。</p><p>  “我在这儿!”利奥冲着听筒大叫。</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天快亮时,他听见前廊上的脚步声。他从沙发上爬起来。电视还在嗡嗡叫,屏幕闪着白光。他打开门,她咧嘴笑着,磕磕碰碰地走了进来。她的脸有点浮肿,好像是在镇静剂的作用下,一直睡觉来着。她动了动嘴唇。当他举起拳头时,她费力地闪开身体,躲到一边。</p><p>&nbsp;&nbsp;&nbsp; “来啊,”她摇摇晃晃地站在那儿,口齿不清地说。突然,她叫了一声,向前一跃,一把抓住他的衬衣,把前襟一把扯开。“破产!”她尖叫道。她挣脱身子,抓住他汗衫领口,使劲扯。“你这个婊子养的。”她说,用手挠他。</p><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捏紧她的手腕,然后放开它,转过身,想去找个重家伙。她跌跌撞撞地朝卧室走去。“破产了,”她嘟嚷着。他听见她呻吟着,摔倒在床上。</p><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等了一会儿,朝脸上撩了些水,才走进卧室。打开灯,看看她,动手把她的衣服脱了下来。他把她翻过来又倒过去。她在梦中嘀咕了些什么,晃了晃手。他脱下她的内裤,凑到灯下仔细查看。然后把它扔到角落里。他掀起床单,把她赤裸的身体裹起来,然后打开她的手袋。他正看着那张支票时,听见一辆车开上了车道。</p><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从前窗望出去,便看见了车道上的敞蓬车,马达平稳地运转着,车头灯亮着。他眨了眨眼,看见一个高个子男人从车前绕过来,朝前廊这边走来。他在那儿放了点什么,又朝车子走回去。他穿了一身白色亚麻布西装。</p><p>&nbsp;&nbsp;&nbsp;&nbsp;&nbsp; 利奥打开前廊上的灯,小心地打开门。她的化妆包放在最上面的那级台阶上。那男人隔着车头看着利奥,然后坐进车里,松开手刹。</p><p>  “慢着!”利奥叫着跑下台阶。当他走进车灯的光线里时,那人刹住了车。车吱吱地叫着。利奥想把他衬衣的两片前襟拢在一起,塞进裤子里去。</p><p>&nbsp;&nbsp;&nbsp;&nbsp;&nbsp; “你想干什么?”那人说。“嘿,”那人说,“我得走了。不是想冒犯你,我只是个卖车的,是不是?那女士拉下了她的化妆盒。她是个好女人,非常文雅。怎么回事?”</p><p>   利奥靠在车门上看着那人。那人的手挪开方向盘,又放到上边去。他挂上倒档,汽车朝后动了动。</p><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要告诉你,”利奥说,润了润嘴唇。</p><p>  厄内斯特·威廉姆斯卧室的灯亮了,窗帘卷了起来。</p><p>  利奥摇摇头,又塞了塞他的衬衣。他离开车往回走。“星期一,”他说。</p><p>  “星期一,”那人说着,防范着突然的举动。</p><p>  利奥慢慢点点头。</p><p>&nbsp;&nbsp;&nbsp;&nbsp; “好吧,晚安,”那人边咳边说。“别往心里去,听见没有?星期一,很好。那好,就这样吧。”他的脚从刹车上挪开,车往后倒了两三英尺,他又踩住刹车。“嘿,还有个问题。朋友间问问,它真跑了这么多英里吗?”那人等着,而后清了清喉咙,“好吧,算了吧,是不是都没关系,”他说,“我得走了,就这样。”他倒上公路,迅速地开走了。转弯时停都没停。</p><p>&nbsp;&nbsp;&nbsp;&nbsp;&nbsp; 利奥一边往里塞着衬衣,一边往回走。他锁上了前门,又仔细查看了一番。然后他走进卧室,锁上门,把床单打开。关灯前,他又看了看她。他脱了衣服,仔细地把它们叠好,放在地上。而后钻进被子躺在她身边。他背朝下躺了一会儿,用手捻着肚皮上的毛,想着什么。他看看卧室的门,外面的光线黯淡,只能看见门的轮廓。过了一会儿,他伸出手,摸摸她的屁股。她没动。他侧过身,把手放在她屁股上。他的手指在她的屁股上滑动,感觉着上面褶痕。它们像道路一样。他探索着她肉体上的这些道路,手指在上面来划来划去。一条,又一条。路在她的躯体上纵横交错。一打,也许有上百条。他记起他们刚买下车的那天早晨,醒来以后,看见了它,就在车道上。在阳光下,闪闪发光。</p><p>&nbsp;</p><p><br />【注一】蓝皮书是指美国二手车参考价格的小册子。每年出一本,列出各种型号和年代的旧车应售价。</p><p>【注二】一种威示忌酒。</p><p>【注三】一种墨西哥食品,用一种大个的红豆、牛肉沫、辣椒等原料炖制而成。</p><p><br /><strong>译后记</strong></p><p><br />&nbsp;&nbsp;&nbsp;&nbsp;&nbsp; 卡佛的这部小说最初发表在七二年五月号的《绅士》杂志上,并被收录到七三年的《欧·亨利获奖小说集》。当时小说的名字叫《怎么回事?》 (《What Is It?》)。卡佛一生共有六部作品入选《欧·亨利获奖小说集》,其中两次因名列第一而获‘欧·亨利奖’。该小说是卡佛的第一部入选作品。卡佛也将其收录到他的第一部小说集,《请你安静点,可以吗?》。后来,卡佛在出版他最后一部小说集《我打电话的地方》时,再次将其收入。他除将小说名改成《真跑了这么多英里吗?》外,内容一字未改。这对卡佛来说是很不寻常的,显示了他对这部小说的偏爱和信心。</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是一部很‘典型’的卡佛小说,包括了他喜欢的几个主题――夫妻间的不忠、破产、酗酒和角色之间的缺乏沟通。另外,写作风格也很突出。一种有控制的描述,注意细节,精彩的对话和独白。对重要情节的省略(他妻子那晚到底和卖车的干了什么,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卡佛提供的线索,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使小说产生一种张力。</p><p>&nbsp;&nbsp;&nbsp;&nbsp;&nbsp; 最后,与他的其他小说一样,卡佛这篇小说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他一生曾两次破产,酗酒、与前妻互有不忠。而且,他前妻就曾拥有过一辆红色的敞蓬车。</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给你蛋子打鬓角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5 21:3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