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张大春的《小说稗论》

[复制链接]

83

主题

0

好友

125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43: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class="newstitle" align="center" height="25"></td></tr><tr><td bgcolor="#793f27" height="2"></td></tr><tr><td align="center" height="25">作者:吴学俊 发布日期:2006-1-7 10:55:04 点击:&lt;script src="/Click.asp?NewsID=061711004629192"&gt;&lt;/script&gt; 11</td></tr><tr><td class="newscont">  <br/><br/>  进入黑蓝网站有个西红柿般又大又红的标语,不是热烈欢迎新同学什么的,而是黑蓝倡导的一个写作理念:小说不再是叙述一场冒险,而是一场叙述的冒险。这也可以看作是黑蓝对小说下的一个定义,再简单点说就是,小说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这个不是什么而是什么的句子结构,总能让我想到周星驰主演的《食神》,剧中唇翻牙爆的莫文尉坚持要做撒尿虾,而对手罗家英坚持要开混蛋牛丸的店子,双方争执不下最后群殴。最近看了一本书,台湾作家张大春的《小说稗论》。张大春多重人格似地作家学者系于一身。作为作家的张大春,曾经拿过台湾的联合报小说奖,就是王小波凭《黄金时代》摘过的那个奖项。同时他还是台湾辅大的中文系教授,《小说稗论》就是一本小说理论的专著。随着知识的拓展和深入,分工和专业化在学界已经相当地充分了,绝对不亚于亚当斯密所描述的造一个大头针分十几道工序或者是福特流水线式的各司其职,于是既能写好小说也能说好小说的人还真是不多见,不信你多读几篇创作谈,包括马原的《虚构之刀》,他自称那是中国大学里最接近于怎么创作小说的讲稿了,但是其中也不乏自我重复,这是教师的职业病,还有不少的大妈观点,请原谅我这不得不这么说,以及与过时的事物的无谓论战,记住,是过时的,而不是假想的庞大的风车。不过张大春的这本书绝对是个为数不多的例外。<br/><br/>  张大春从头到尾没有给出小说的定义,但却自始至终在丰富小说的定义,他在对小说的体系本体起源修辞指涉主体政治动作速度腔调材料方言修正等二十八个方面的诠释中,像头米诺牛那样力大无穷的困兽一样,一再试图冲决陈旧的理论体系和大众的庸知俗见,铸起来的密不透风的观念的铁皮大鼓。他的左冲右突是相当成功的,你可以看得见鼓面和鼓身上的牛角状突起,可以送给原始部落当作生殖崇拜的图腾。<br/><br/>  现在我将试图综述一下这些牛角突起构成的小说新版图,至于铁皮大鼓内在的激情、声响、动作我暂且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序言中,张大春小说的别名稗说说起,认为小说具有稗子的特征,野性自由生命力强。在《有序而不乱乎――一则小说的体系解》中,他提出“小说体系的第一块可以确定下来的拼图是另类知识”,即非正统的不一定政治正确的儒以文乱法的、非主流的边缘化的藏之名山的、未必真实可信的有出入的稗官野史的、非顺延传统的人猿相揖别的知识。以这块拼图为参照物、中轴线或者说是原点,张大春指出小说“在冒犯了正确知识、主流知识、真实知识的同时及以后,小说还可能冒犯道德、人伦、风俗、礼教、正义、政治、法律……(我再加两个词,阅读习惯、学科体系)小说在人类文明史上注定产生这一股冒犯的力量;它不时会找到一个新的对象,一个尚未被人类意识到的人类自己的界限。”该书的其他篇目大方地具体标明了一些新界限,也顺手拆除了一些旧界碑。<br/><br/>  在与《预知毁灭纪事――一则小说的启示录》中,张大春从书写权力的所有权流转的历程为小说划界。书写权原来是由上帝及其所委任的先知所垄断的,即所谓的预知毁灭纪事,因为连未来都了然于胸,书写毫无必要。所以苏格拉底和孔子等述而不作,动口不动手,包括搞语言学的索绪尔,都不肯轻易地启动书写能力;欧洲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开发印刷术。但是这个权力并非铁板一块万世不易的,在中国的传奇里面,仓颉造字,天上下小米,厉鬼夜哭,这是权力转移时的阵痛的形象描述。但丁通过对圣经的灾难的微观书写,直面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侵犯到了神和先知的领域。但是到了笛卡儿那里,书写变成了尽可能捍卫第二因主导的物质世界,以便再现或者重塑这个世界。然后就有了写实主义的认识论。笛卡儿把拉伯雷的幽默感移入了回收站,人们又把同是写实这个产业的不同行业的伦勃朗的冷幽默又设置成了隐藏文件夹,接着左拉就应运而生了,一生都是命安排。作者说他选择回到拉拍雷,作者说,我们还有机会,我们还有机会回到一个幽默的喜剧的荒诞的自由的世界。<br/><br/>  在《冲决知识的疆界――一则小说的记忆术与认识论》中,张大春引用了伊拉斯摩斯的格言――建立全世界为畛域的图书馆――说,“这话并非狂言,且极可以立刻成为小说之认识论的尺幅。” 所谓畛域,指的是界限和范围,《庄子*秋水》中说,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作者视庄子是第一个小说家,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个冲决知识疆界的人,他窜进了孔子不语的怪力乱神的范围内,手舞足蹈,扶摇直上,势力范围大增。同时他还指明并打击了小说认识论上的一个三合一的敌人:人们为小说冠以不符合逻辑(非科学),不道德(非伦理)以及与现实无关(非实用)诸如此类的形容词。小说站在了真理的对立面。张大春打击这个敌人用的是词源学的方法,他说科学的拉丁语原义和认识论的词根的那个拉丁词的意义是:我站在高处。想象一下,你站在高处,比如巨人的肩膀上,不,是头顶上;比如登泰山而小天下。此时“……你见到人所未见之时……也就可能站到所谓的真理的对立面了。”对付来自批评家和读者的敌对认识:小说分严肃的流行的两种;我们期待又叫好又叫座的小说。张大春用的是嘲笑和谩骂的方法,说他们是加努斯势利鬼,是两面神,是权力和金钱的双重奴隶,鄙俗之极。<br/><br/>  在《不登岸便不登岸――一则小说的洪荒界》中,通过对艾柯的《玫瑰之名》和《傅科摆》的简单复述,指出小说应当探索被禁止的知识,并且说他的《昨日之岛》迎向了一个古老而自由的书写系统,“知识的可能性在哪里,小说的领域就开展到哪里……集雄辩、低吟、谵语、谎言于一炉而治之,使所谓的故事如迷宫,如丛林,如万花筒,如一部开放式的百科全书。自由开放式的百科全书式书写是一个好的前景,但是我感觉他的话是小说要通过回到小说以前,那个不分文理、不分专业的社会,来到达小说以后,我一直对这样那样的复古想法怀有警惕,因为很多路径,就像是时间一样,都是不可逆的,我们回得去吗?其二,百科全书是对现有知识的整合,还是对现有知识的抛弃?艾柯的做法可以说是复古和弃置现有知识。<br/><br/>  《看见了太阳――一则小说的主体说》中,张大春借用了昆德拉的话批评奥威尔,说他在主人公做爱之时,还不忘评价说他们是用阳具捣碎党,其实党太渺小了,都不值得以阳具捣之。奥威尔关闭了小说通向生活通向诗意的窗口。正面例子之一是扎米亚京的《我们》,在类似的时刻,他看到的老太婆膝盖上的阳光,自然温暖不驯服的。例二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在赴刑场之时想的不是死之悲和生之幸,他想的是那蝼蚁看热闹的人,会把他被枪决的消息通知他哥哥,而他哥哥会为此痛哭失声。张大春说,“此时死亡让步了,退到一小扇篷车窗口之外的任何一个可以被当权者惊吓、折磨、屈辱并嘲蔑的角落里去。”我上中学的时候,学校盖一倒置的梯形宣传栏,中途倒塌,把一个老民工砸至重伤,在把他拖上去医院的吉普车时,他不停地提示试图抢救他生命的那些人,我的鞋丢掉了一只。死亡此时也退到了一只快穿帮的、底快磨破的老式解放鞋那里去了。张大春的结论是:如果小说可以被视为一种生活,它就不得不拥有超越一切宰制(道德、风俗、意识形态乃至凌驾于其上的指导权力)的主体性。<br/><br/>  最后说一下这部小说理论的两个突出的文风,一是观点和材料的全球化,这个全球化包括了共时性和历时性,这点做学问的老实态度和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功底,是很多大陆的教授、学者不具备的,后者能把卡尔维诺的命运交叉的城堡中所写的先摆牌然后按牌面讲故事,先是把塔罗牌当成扑克牌,再以讹传讹成把小说写成了一幅牌,还做成了活页,可以抽取来读,然后说他的现代主义做的太过火了。二是个人生活经验有效地渗透到论述之中,来得最精彩的在《将信奖疑以创世――一则小说的索隐图》那一篇中,他说有读者置疑艾柯的在小说《傅科摆》中,既然巨细无遗地描写卡素朋的行游图,又为何忽略彼年彼月彼日彼时他经过的街区的一场大火灾,都见报了。张大春说,小说中描述的1983年6月23日夜晚,他就在巴黎,而且进了卡素朋闯入的那间大使坊酒吧,但是比卡素朋晚了好一阵儿,因为他在屋外观火耽误了,这场火灾发生在与卡素朋擦肩而过的雌雄同体人转入的路上。也就是说,时间差和行走方向的不一致让卡素朋没有见到那场火灾,但是艾柯本人回答却是一招低劣的太极拳:也许基于某种神秘到连作者本人都不知道的原因,卡素朋没有叙述那场火灾。不过,身为作家的张大春几乎没有拿自己的文本来做材料或者用自己的写作经验来做观念的佐证,在这个人人不装逼就会死的社会里,这份克制和自尊值得一提。<br/><br/>  补充说一句,周星驰针对混蛋牛丸和撒尿虾的争论说,不如做撒尿牛丸。 </td></tr></tbody></table>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1981wuxuejun

114

主题

0

好友

2426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7-8-4 13:43:41 |只看该作者
张大春这书看的时候感觉挺好的,但似乎经不起再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4 10:0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