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评论】
马耳|先锋派意象小说及其他——评剪刀手小黄瓜小说《船底星》
李头的《船底星》给我的第一个直观印象就是琐碎、繁复的意象,这甚至使我产生一种“琐碎得令人昏昏欲睡”感觉。当然这很可能纯粹是我的个人口味,不一定需要认真对待,但既然有了这么一个发言的机会,我就想在这里对这种个人口味稍稍详述一番。
我阅读李头的小说不多,主要也只局限在他最近发表的几篇上面。看完这几篇小说后,我感觉李头的这几篇小说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虽然还说不上特立独行,但至少已是清晰可辨,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件好事。但从写作意识上来说,李头写作聚焦点,仍然只集中在较为外部的语言和形式上面,更为接近于一种先锋派的写作意识。
这种先锋派的写作意识,我认为来源不明,去向也不清。即,作者并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因而就把注意力单纯地集中在了最为容易着手的语言和形式上面。这样的写作意识,有可能导致一个作者总在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转变,也有可能从头到尾都是一成不变的同一条道路。
但不管如何,语言和形式总是先锋派写作意识最为关注的着眼点。而在黑蓝的先锋派写作实践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种就是琐碎意象的集中呈现。这种高密度大批量地呈现出许多并无实际关联的意象的写作方式,对作者和读者来说,不仅最大限度地挑战了日常生活无处不在的次序感,也给他们带来了比枯燥的日常生活更为丰富的感官享受。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作者独特的观察角度,熨贴细致的描写,以及时隐时现的关于种种人事的独特感受,使得黑蓝的先锋派小说作品得以自足自立,成为一种成功的文学类型。相比于八十年代先锋派作家倾向于围绕着意象进行感受式描绘来说,黑蓝的先锋派作者们已经使意象成为了一种真正的有机物,使他们得以在它上面搭建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小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黑蓝的先锋派意象小说应该是中国第一批真正的意象小说。
这已然是一个很高的成就,但这些意象小说的意象本身,却仍是一个让我感到如鲠在喉的东西。我发现,这些集中呈现的琐碎意象,除了挑战次序感和提供感官享受以外,还有另外一个隐蔽的功能,即塑造一个封闭的内向世界,这相当于作者在自己的作品外面设置了一层层错综复杂的迷宫式的篱笆,上面写着:要么不要进来,要么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这些作者的作品无一例外都充满着强烈的个人色彩,这种个人色彩浓烈到如此程度,以致读者如果和作者不具备同一性的话,就根本无法进入作者创造的笔下世界中。在这样的写作中,作品不仅成了欣赏、阅读的对象,也成了参与的对象,而参与的必要条件就是必须和作品具有同一性。这种参与不一定是胁迫性的,很多时候是轻松有趣的,尤其是当作品的外观被调制得极为香甜可口的时候。
先锋派意象小说的这些缺陷,我认为仍然与混沌的写作意识有关。在这个琐碎取代整体、无序取代有序成为众人仰慕的象征性符号的时代,琐碎和无序因其本身仍然出自于一个二元对立的体系,将无可避免地被其对立面所转化,成为其工具,从而失去其原有的革命性意义,在这种意识下写出来的小说,很容易成为徒有其表的观赏植物。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先锋派意象小说存在着模式化、固定化的危险,其强烈的实验性也在导致越来越强烈的排他性。而在更新的,更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的文学形式出来之后,就很容易被读者遗忘。
回过头来反观李头的写作,虽然先锋派意象小说的特征鲜明,但其语言和形式,毕竟还没有抹上过于浓烈的个人色彩。因此,这并未完全封闭的写作格局使得他仍然能够写出像《读你》这样清新明快的作品来。虽然其开放性还不够理想,但至少意味着他比其他的先锋派意象小说作者具有的更多的可能性。
这已然是一个很高的成就,但这些意象小说的意象本身,却仍是一个让我感到如鲠在喉的东西。我发现,这些集中呈现的琐碎意象,除了挑战次序感和提供感官享受以外,还有另外一个隐蔽的功能,即塑造一个封闭的内向世界,这相当于作者在自己的作品外面设置了一层层错综复杂的迷宫式的篱笆,上面写着:要么不要进来,要么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这些作者的作品无一例外都充满着强烈的个人色彩,这种个人色彩浓烈到如此程度,以致读者如果和作者不具备同一性的话,就根本无法进入作者创造的笔下世界中。在这样的写作中,作品不仅成了欣赏、阅读的对象,也成了参与的对象,而参与的必要条件就是必须和作品具有同一性。这种参与不一定是胁迫性的,很多时候是轻松有趣的,尤其是当作品的外观被调制得极为香甜可口的时候。
先锋派意象小说的这些缺陷,我认为仍然与混沌的写作意识有关。在这个琐碎取代整体、无序取代有序成为众人仰慕的象征性符号的时代,琐碎和无序因其本身仍然出自于一个二元对立的体系,将无可避免地被其对立面所转化,成为其工具,从而失去其原有的革命性意义,在这种意识下写出来的小说,很容易成为徒有其表的观赏植物。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先锋派意象小说存在着模式化、固定化的危险,其强烈的实验性也在导致越来越强烈的排他性。而在更新的,更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的文学形式出来之后,就很容易被读者遗忘。
回过头来反观李头的写作,虽然先锋派意象小说的特征鲜明,但其语言和形式,毕竟还没有抹上过于浓烈的个人色彩。因此,这并未完全封闭的写作格局使得他仍然能够写出像《读你》这样清新明快的作品来。虽然其开放性还不够理想,但至少意味着他比其他的先锋派意象小说作者具有的更多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