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7-10-27
- 在线时间
- 558 小时
- 威望
- 6842 点
- 金钱
- 4925 点
- 注册时间
- 2011-2-7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2557
- 精华
- 0
- 积分
- 1608
- UID
- 39961
 
|
看了几篇老早写的东西,长的稚拙,短的还算隽永,难得记录了当时的心境,这很重要。历史,是最难弄清的,个人编年史也没有例外。有时,觉得那些事儿,还在下意识的阁楼里,顺手就够得到,实则,根本不是那回事儿。唯有文字,比较细致有着重地印记了那些。
很多作者说,从来不看从前写的,也有人说,偶尔会看一下,看一点,似乎是撇清自恋之嫌,也有看不起学步阶段的意思,当然,这也无可厚薄。我还是常常回头去看写过的东西,毕竟,那是自个儿留下的痕迹,谁没有蜗牛的曾经,把目光放回去,触摸一下那些恍惚了的涎迹,又怎样?其实,挺好,你会收获到与一个陌生又熟络的自己对话的奇妙感受。
看这些,是靠近自己的过程,越来越近,越来越听得到自己呼吸的声响。那时,原来是那样伤心的,也那样挣扎过,字里行间都浸透着月光的味道,这些,后来还是不断遭遇到,可,已没有了那时的无措。有了茧,就有故事了,却不太可爱了,它有了些“滑头”的东西,会避闪,会寻找缓冲的方式了。那时,还那样地想过一些事儿,那样表达过,完全可以珍视起来。
还会有点自信,可能是太久没动笔,生疏了,或者其它原因,信心欠缺,那些早先的文字,就起到镜子的作用,才确认了自己的样子,是那样的,不是这样的,还可以更好些。信心,只能自建,那就要找到必要的触动所在。尤其写作者,极轻易地就孤寂了,热情退却,与其从别人那里寻找撑点,从自己的旧文里找,或者更实在,实际些。
而且,最重要的,是,旧文,完全有一种强大的构造的功能,你会暂时远去一些东西,接近一些东西,清净,空灵,是境界高了些,起码,可以安安静静地,坐一会儿,想一会儿,享受就形成了。这也是某种怀旧的方式,怀旧,特别好,它让一个人对自己,至少,还有一点人情味儿。这世道,对自己不讲人情的,以恒河沙数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