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告] 【网刊103李牧专栏】从蒙上眼睛开始

[复制链接]

463

主题

13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0 01:10: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从蒙上眼睛开始
  去年年底,我应合邻社的邀请参与了由英国领事馆文化处组织的“社区点亮生活”项目的指导工作。由王静妮、李迈、我和其他一些艺术家组成一个工作团队,我们的主要工作是走进上海和嘉兴的中小学校,和学生们一起探讨和体验他们和社区的关系,并以艺术创作来推进彼此的关系。


蒙上眼睛的游戏
  香港的艺术家白双全曾经做过一个作品叫“无关视觉的旅行”,作品的内容是他闭上眼睛去马来西亚旅行。我认为这是换一种方式来体验我们熟悉的事物的方法。经过小组的讨论,我们决定和学生做一次“蒙上眼睛体验社区”的游戏。每两个学生一组,其中一人被一块布蒙上眼睛,走进他们熟悉的空间---菜场、街道、公园、小区等,然后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来感知这个空间里的一切。游戏结束后,我们坐下来讨论在游戏中的体验,并用画面表现出来。参与者大多非常兴奋的用语言表达出他的体验和感知。去除了视觉,其他感官变得异常敏感,感触和思考非常丰富。甚至,他们能深切的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个游戏拉近了我们和学生们的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了解我们的工作方法,并且带着这种以体验为主的工作方法,进入接下来关于社区主题的艺术创作。

踩到了狗屎
  在中远实验学校,我和李迈、王静妮等一起带着学生在社区的小公园里做了“蒙上眼睛的游戏”。回到教室后,大家开始讲述在游戏中的体验。其中一个男同学说:“我在草坪上走动的时候,踩到了狗屎。”
  中远实验学校本来的主题是“社区的变迁---历史、今天和明天”。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学生们如何来展开工作呢?我们决定,应该让学生们重新回到自己在社区的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方向。狗屎是一个很普遍和严重的问题,社区里养狗的人太多,因此到处都是狗屎。很多学生们都在抱怨这个问题,甚至在第二次工作坊的时候,他们编排了一个关于踩到狗屎情景剧。那么,就从这个狗屎的问题来开始工作吧!我们是否可以为宠物狗设计一个“厕所”安置在小区的公共空间?我们是否可以排演一出话剧,在小区里表演,以提醒那些狗的主人要保持社区的环境卫生?(注:之后的工作由李迈继续指导并完成。)


清洁工的画展
  桐柏中学参与这次项目的主题是“社区里的清洁工”,参与者是高二年级的美术班。当我坐下来和他们讨论这个主题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对于清洁工并不了解。我和同学们一起设置了20个问题的问卷,然后大家分成4个小组,分头进入社区进行问卷调查。
  问题出现了,因为清洁工很忙,没有时间来回答问题;因为清洁工的自卑,她拒绝面对摄像机的镜头;因为清洁工的羞涩而不愿意为我们唱一首歌;因为清洁工家庭的贫困而拒绝学生们走进他们的“家”。令人高兴的是这群学生们非常优秀,对于那位忙碌的清洁工,学生们就帮着她一起干活,干完了活就可以采访了;对于那位羞涩的清洁工,学生们就和他一起唱了一首歌;对于那位家庭贫困的清洁工,学生们就买了水果,到她家去看望她和她的家人。当我再一次和学生们讨论的时候,他们非常激动的讲述他们和清洁工的遭遇,这一次,他们真的离清洁工很近。他们为清洁工的收入鸣不平,为清洁工的居住环境而感慨,为清洁工的地位低下而抱怨,为清洁工子女的教育担忧。
  这次问卷采访,我们找到几个有意思的工作方向。一组学生在帮助一位清洁工的孩子补习功课的时候,注意到一家人蜗居在一个又脏又乱的房间里,孩子根本没有自己的空间。我们能做什么呢?我经常这样问学生们。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决定用大家的美术知识,设计装饰他们的家,为孩子营造一个别样的空间。 另一组学生在采访时走进一个住在车棚里的清洁工的宿舍,小小的房间里挂满了他的画作。这位清洁工酷爱画画,除了工作,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画画。只是,在这个社区没有人能看到他的画,因为他没有机会展示它们。我问学生们:“在你欣赏他的画的那一刻,你在想什么?”回答是“希望他能参加展览,展示他的作品”。“那好,为什么我们不能为他举办一个展览呢?”最后,我们一致决定,就在小区的草坪上,举办一场“清洁工的画展”。


我的无奈
  华四中学已经确定了他们项目的主题:社区达人。
  当我走进华四中学教室的时候,我面对不是学生,而是领导和美术老师。美术老师拿出学生画好的关于社区达人的肖像,让我提出指导意见。那些画空洞而呆板,我提不出意见,我只希望能和学生交流。当我和学生坐在了一起的时候,我看到学生们拘谨、沉默。我觉得他们对社区里的达人根本不了解。我建议,在第二次工作坊中,我和他们一起走进社区,近距离的接触和采访那些社区达人。
  当我第二次走进这间教室的时候,学生由原来的15人变成了5人,原因是其他人都在补课。和我一起走进教室的是社区居委会的主任,之后陆续来了修锁匠和修自行车的师傅。 我很诧异:不是说好今天要去社区的吗?领导给我解释说,这次学校把社区达人和居委会的领导请到学校里来,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当然我知道,学校不希望学生走出校园,因为没有人愿意承担“风险”。) 我无语,我不知道我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
最终,这个学校以那些“社区达人”的画像完成了项目。但是我不断的问自己,面对这样的学校,我的工作除了无奈还有其他可能吗?


握住你的手,端详你
  长征中学里的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参与了“蒙上眼睛的游戏”,地点在学校后面的公园里。之后回到教室讨论的时候,每个人的体验都是不同的,而且是强烈的。这些体验被表达在画面上的时候,画面的形式和风格都很明显的区别开来。每一张画面的构图都很特别,他们并没有受到过绘画的训练。
  回到他们选择的主题:社区里的老人。因为这个学校所在的社区有一个很大的敬老院,学生们曾经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并慰问过那些老人。学生们想把那些老人画成画,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才能画好。“画不好或者画不出,那是因为我们对老人并不熟悉,不了解。”我说。“那么,我们应该走进敬老院里去,我们应该更近距离的端详老人,感受那些面孔,那些皱纹,那些跳动的心,以及那些温暖的手。”
  我带着学生们重新走进敬老院,每个学生选择一位老人,面对面坐着,不说话,握住老人的双手,看着对方,仔细端详和体会,持续10分钟。活动做完后,我们开始分享彼此的体会。每个人都显得很沉重,甚至有个女孩哽咽着诉说她的体验,因为她想到她的奶奶。这种交流中,大家谈到时间、生命、死亡、亲情、幸福等等。体验是无法想象的,只能去做,去体会。那天是圣诞节,我们都说这是一个最特别的圣诞节!
  作品是什么?我觉得这时候我们的作品已经完成------握住老人的手的照片,以及此刻的心理描述。
  从蒙上眼睛的那一刻起,我们迈出了第一步。没有一个直接的目标和结果,而是仔细体验身边的一切,就像是第一次遇到一样。我们将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物曾经被我们忽略,这些,正是我们要寻找的。它不在美术馆里,不在书本里,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整整两个月,我们小组辗转在各个学校之间,我参与了很多所学校的指导,但是这几所学校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今天,我回头来看那段时间的工作,我意识到它对于我的重要性。我和学生们一起体验社区的同时,我也在体验整个项目,包括那些优秀的学生和他们的行动,也包括那些被当前体制剥夺了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学生们,我体验快乐的同时,也在体验无奈和尴尬。我相信约瑟夫.博伊斯说的“人人都是艺术家”,可是是什么剥夺了我们创作和思考的自由呢?
  我享受着那些作品通过我们的工作一点一点的呈现出来,这种通过体验来工作的方法将影响我今后的工作方向。


                                         李牧2011.7
                                     李牧,艺术家,现居住和工作在上海。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33

主题

11

好友

3920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2#
发表于 2011-7-22 11:07:08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好玩,我就曾闭着眼睛在学校里走,最后摔在花坛里。还有,这样形式的活动,从未在苏州出现过哎。
在一支夜歌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4 08:4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