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8-4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95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21
- 精华
- 0
- 积分
- 67
- UID
- 350

|
咖啡别恋(散文)
◆沈念
1
一个人对于咖啡,在他有关饮的生活中要占据几分之一,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还是万分之几。多次我想要就这个关键词作一次随意的调查,就像一个在空白时间里喜欢写写画画的人努力保持着对生活的警惕性。而其导致的后果是在憧憬与惊恐之间转换角色。我怀疑——一直怀疑着一个人写作(叙述)的意义,后果与上述一致。
2
我要谈到的是咖啡,无庸置疑。
“在阿拉伯的古文献上可以看到11世纪初期与咖啡有关的记载。该地区是将咖啡生豆晒干了再煎煮后当胃药喝的,意外中发现咖啡具有提神醒脑的良好效果,再加上伊斯兰教戒律苛严,禁止喝酒,伊斯兰教徒们便用烘焙后熬出来的汁液取代酒类成为兴奋性饮料。据说当地人懂得使用烘焙咖啡豆,已是13世纪后的事情了。此种相当于咖啡前身的黑色饮料,当时的煮法是先将生豆晒干,再烘焙,以杵捣碎,加水熬煮后,待残渣沉淀,饮用上层透明部份。以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为中心,先阿拉伯传至埃及,再传叙利亚,伊朗,土耳其等国家。”
在这段被人用红笔圈点的文字旁有一行小蓝色字——咖啡因宗教的渗透而渗透。
而此时深夜中的我,正在朝另一种渗透迈进。任何文字都极易产生幻觉的效应,将一个人引领进异地。
3
与咖啡有关的是一个女人。
从她九岁那年夏天吃到第一颗省城亲戚带来的咖啡糖后,“咖啡”这个词语被狠狠地钉在了脑子里。像一个观念根深蒂固。那整个上午,巷子里的风撩起她的长发,在偏僻的小镇上,她嘴里含着糖穿梭在横七竖八的巷道,不张开嘴与人招呼,只是微笑。
她的舌蕾对那颗咖啡糖经过唾液和牙齿的磨合后散发出的浓重的苦甜味异常敏感起来。这是一种多么独特的她所从未接触到的味道。以致在过后的几天里,对另外的食物她毫无感觉,口腔里保留着她深刻地记下来的“咖啡”这个词语的气味。一个词语也是有气味的。
她有意识地凑近伙伴的鼻子,小心翼翼地张开嘴巴,只有一条细缝,只用缓缓地吹气,每一个伙伴便都兴奋起来。她就是用这种方式让每一个与她好的伙伴“品尝”咖啡糖的味道。她们接受了,仿佛那呼出的一缕看不见的气体就是那漂亮包装纸里的东西。从没呼吸过这种气味也没尝过的孩子们,也开始了对一粒糖一个词语的向往。
那缕气体从她两片薄薄的唇之间溜出来。也被唇拦腰截断,立刻将另一个人的嗅觉吸引。她站在那里,嘴角挂着诡秘的笑。她的尊容在长大成人之后仍然保持着那不易察觉的诡秘的笑。如同普鲁斯特对“小玛德莱娜”糕点的迷恋,她对咖啡的热爱成为一个小女孩心中的理想。
4
多年以后,当她成为这座安静的城市一角的咖啡厅老板,在许多兴奋不已的夜晚迎来认识更多不认识的顾客捧场。上下两层一百多平方面积的空间里,一股暗中涌动的热气体使她热泪盈眶。她像一只蜷缩在黑夜中的猫,圆睁着眼睛扫射着那些正面侧面背面的男女。那颗咖啡糖带来的梦想。变成吧台后面、包厢间里的眼泪。
在她九岁那年冬天下了第一场雪的时候,她在那个偏僻的小镇,唯一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边等着亲戚允诺的腊月来临,等待一袋咖啡糖在新年的早晨出现。不久亲戚的意外身亡将这一泡影砸碎,直到她十年后离开家乡走进城市。她在城市的奋斗来自真实的奋斗没有拔高她的位置,她以几乎绝望的心态离开这里,而又在几年后回到这座离开后便产生亲切感的地方。任何人总想在原初的奋斗地结束一个人失败的历史。她的腰包鼓噪,众多认识不认识的朋友被圈进来,在咖啡厅、茶吧、酒店的杯光灯影下她以另一种姿态来主宰城市和自己的生活。这些躲藏着她身体的秘密的钱,在加速着市场的流通在修饰着她的容貌和传奇。而每一座城市包藏着的诸多传奇,她的算不上显赫那种。
“咖啡开花”——在某画家极具现代性的灯箱作品上方,这个以她的身份注册的咖啡厅闪烁的灯光,终于加入到城市妩媚的夜晚之中。她把她想象成一朵永远盛开的诱惑力十足的罂粟,她像第一次接触异性身体那样的激动与紧张。
一群朋友们在最大的包厢里喝着最昂贵的咖啡,以几近疯狂的打闹,发出最响亮的笑声叫声。盖过音乐,扑面而来盖过悄悄躲在洗手间流泪的她的一声尖利声音。从胸腔里奔放出的声音,这么简单这么迅疾就被淹没,她没有意识到悲哀而是转身用高级纸巾小心翼翼地拭去眼角的痕迹。在她熟练的修补后,她经过那条灯光悠暗的过道,重新投入到一群神态各异的面孔中。
5
在天色昏暗下来,咖啡厅里的音乐轻缓流动起来,那个站在豪华公用洗手间的大镜子前细心修饰的女人,几乎总在相同的时刻重复这些动作。她坐在你对面。如果是在灯光下,那些细密的纹路早已隐匿。那些具有年龄特征的细部和常年喝咖啡留下的暗物质,被掩盖在时间和女人的手的动作里。夜幕下的女人都是美丽的。
她最喜欢的就是和你聊咖啡,聊星座。你不可能把她看成一个单纯只为实现梦想只是有一个小女子的物质虚荣的女人。在聊天的过程中,她的眼神流转,她的姿势优雅。仿佛她的一生就是在夜晚在咖啡的世界伸展。
她常常举起手中晶莹的细钢勺,搅拌着那一杯浓密的液体。
我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双鱼座。她总是以这一句作开场白,她的眼睛不直视你,而是盯着你额头及以上的地方。我融合着多重的矛盾与冲突,温和、软弱、幻想、敏感集一身,我是半天使半魔鬼的综合体。双鱼座的人天生对醇酒美食没有抵抗的能力,特别容易沉溺于某种嗜好上,即使是咖啡,也很容易酗喝成瘾。我现在最喜欢喝最温和的法式牛奶咖啡。你呢?
如果你是一个不懂咖啡的人,那么从她嘴里相继吐出的词句充满着陌生和新奇。那铁、卡布其诺、维也纳、欧蕾、义式浓缩、摩卡基诺、夏威夷……法式牛奶很容易做,二分之一的热牛奶对上二分之一的纯咖啡。温柔的牛奶大大减轻咖啡因的杀伤力。
这是一个对咖啡真正无比热爱的女人。她对你的星座你选择的咖啡叙述得头头是道。她对艺术、服饰、装置有独到的理解与品味,她就是以另外一句半魔幻半谶语式的话结束:个性非常直接地反映在你的星座象征和你对咖啡的选择上。
6
我们只有微笑地点头。这是认同或者厌倦,心知肚明。
她仍然在两座城市之间穿梭。别人对她的了解就到咖啡止住。众多青年男女慕名而来无非是想面对传闻中的那张美丽的脸和听一听与自己有关的咖啡选择。
对于那座城市里关于她的行踪,是一个迷宫。她的独来独往守住了那个秘密。但她不断地对“咖啡开花”布置着新的内容。这里不断有从沿海的城市搬来的新艺术品和经过她翻新的造型,花样迭出也造就了她的知名度造就了另一个秘密。当一个女人显示出一种富有,也抛出了无数谜团。
在某些日子里她异常开心,有时莫名低落。像一个孩子,她的情绪就成为一些人关注的焦点。焦点背后的故事像飘飞的落叶,被“咖啡开花”的灯光击溃。在她这里,某些男人置换了角色,他们细声细气地议论着她的大方富有和姿色,以陪她度过一个隐蔽的夜晚为荣。在这座安静的城市,她的声音无疑会在某天嘈杂起来。有关她有关“咖啡开花”有关隐私也像准时亮起的灯火一样通明,还有她的泪水她的尖利叫声她的行踪,在他人的头脑中虚构着无数的悲欢和暴力。一个需要刺激的时代被她拒绝,她的收敛和谨慎从事愈来愈令人心烦意乱。这不应该是这样一个女人的行为。
她在去年冬天离开这里。她把“咖啡开花”转给另一个声名狼藉的女人。于是我们看到一个纯艺术的“咖啡开花”变向了通俗。她离开的原因无人知晓,许多人仍然按时或不定期地去咖啡厅坐,喝她曾经指明的某种咖啡。已经有很多人习惯了对应着自己的星座来寻找合适的咖啡品种。处女座的是玛莎克兰,狮子座的是黄金,天秤座的是维也纳,魔羯座的是曼特宁,水瓶座的是摩卡可可……
她成为一种象征躲在“咖啡开花”的暗影里,直到许多的时间来验证这个不复存在的女人的离开。更多关于离开的说法是那座城市的某个男人,她身体的支配者和“咖啡开花”的后台,不习惯她在这里的作为。他嫉妒她利用他而成为众多男人的追求者。他希望她成为别墅里豪华包围中的一只雀。她的梳妆打扮只属于一个没有时间归属的男人。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世道,许多的秘密其实是不愿意捅穿那张纸而成其为秘密。
女人的身体能创造一个神话。也能毁灭一个流传。
这是我们都经历过的1999年,有关她有关一颗咖啡糖带来的梦想有关“咖啡开花”里发生过的一切,在叙述者我这里是否能成为永久。
7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像这句被摹仿了无数次的话,她给我们的疑惑就到这个句子为止。
而我和我们,依然生活在“咖啡开花”的城市中。离开那个与女人、咖啡有关的故事许多日子之后,我发现还没有到忘记得一干二净的地步。时间又滑动到新的一个刻度。时间又滑动到另一个人的身边。
原本有许多的日子我们可以选择坐到一块儿,但她——另一个与上述无关的女孩,要年轻要单纯,也经历过些生活的简单磨练。在2月14日这天,特意从一百七十多公里外的城市赶来。在暮色已经浓密情侣们倾巢出动涌上街头时,我们坐在“上岛咖啡”的一道半弧形的卡座里。而那个“咖啡开花”的地点,被某房地产商购买后整体规划成一商贸地,那声名狼藉的女人像抛弃一个男人那样丢下了它。
在“上岛”,B7号台。记住了这个台号,是因为在这个晚上特别安排的游艺节目中我们幸运地得到了鲜花和掌声。大厅里坐在鹅黄色灯光下唱《月亮代表我的心》的短发女歌手离我们最近,歌声却离我们最远。在歌声的间隔里听得到她的喘气声,看见她自我陶醉时眼角的鱼尾纹。
我们四个人。我是惟一的男性。很有的意思的是,她们各自代表着现代生活中的一种角色。一个刚刚痛苦地走出婚姻城堡,一个结婚才一个月,另一个经历过几次失恋还对婚姻充满着幻想。而我,只是三点之外需要增加的一个稳固点。
三个女人在今天晚上的“演出”中台词不多,很沉默地谦逊地往对方的煲仔饭钵里夹菜,举起手中的透明玻璃杯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然后送到修饰过的唇边。在这个动作过程中,眼神参与进来起着暗示的作用。三个视角的交叉,三道视线的交合。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素来不善言辞的我被邀请来的目的是为了见这个刚办完离婚手续不久的女人。我们认识很长时间了,但第一次同坐在流动着各种气息的咖啡厅里,在情人节的夜晚,以一种尴尬的状态。
8
这种状态制造出心里的不安。
我熟悉的远道而来的她。在一所师范大学自费读书考研,为此放弃了一份稳定且收放可观的工作。这是现实社会里一个怀着理想的人常常选择的方式。为了驱赶睡眠,啃读那些厚本枯燥的考试书籍,她习惯了咖啡。一种叫雀巢的速溶咖啡。我的眼睛停留在她的脸上,刚好有一束淡黄色的光斜着落在她肩上。她的脸随着身体的摆动而沉浮在光中,那些因长期劳累及饮咖啡留下的褐色物质对一个女孩作了无情的标记。而我的思绪则飞速地跑动,在大街上在过去的“咖啡开花”在她租居的狭小房间里。那间靠着大学的某处住所,隐藏在弯曲的小巷弄里,床、书、日常用品拥挤地以各种姿势躺在寂静的空气里。咖啡,在发亮的勺子里,从固体状态转移到液体中。咖啡溶解的声音在她翻动书页的动作中荡开。一双时间的手正悄然地从她的身体里搬运着什么。
我内心一阵恐慌,渴望着离开。或者静。安静是不可能的。周围的声响密密匝匝地拥抱过来,像一个人对另一个的羞辱。调皮的羞辱,缓缓跑过。有一阵风掀动她的刘海,把某个幻象赶出眼球。从何时开始,我们互相回避了视线的碰撞。我不知道我们的眼睛与心灵看到了什么。
B7号的三个女人与一个年轻男子。是否在周围众多各怀心事的眼神里发现了这个简单的秘密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喝咖啡他们在喝。我们不说话他们在说。我们的模样包括姿态看上去那么普通而又与众不同。在我们桌上的鲜花与桃形的卡片里,摆放关一壶夏威夷咖啡和一颗潮湿的心。有某个日子里我们四人中的某一个意外地看到文字或抽象的画面中雕刻着这个夜晚的B7号台,有些熟悉似在昨日。而多数日子后,在记忆中,“他们的眼睛,他们那炯炯有神的古代眼睛,闪着欢乐。”我看到的他们的欢乐,却丝毫没被感染。
会不会有个意外在我们似是而非的期待中发生。
桌上摆着的四杯咖啡倾倒自一壶夏威夷,我看得见壶顶上方的热气体渐趋微息。为了表达对一个人的同情,我们虚伪地将嘴闭住。
9
停电。无法判别是人为还是断路了。光芒从我们身边逃离如此快捷。我们得慢慢来学会适应黑暗适应一颗蠢动的心怎样被理智压制着千万别碰到黑暗中的芬芳。在黑色里,在一瞬间变得那么静谧,声音消失像耳膜的故障。我伸手不见五指,我听到她和她们的呼吸声,起伏的频率、速度越来越趋向于密集,暴雨打在芭蕉叶在湖面在硬塑雨棚在手掌心在一辆疾驰的车顶上的声音在暗色里冒出。
时间会帮助任何一个人摆脱或制造所谓的困境。我送她们中的一个走,到门口,招手的士,付钱,挥手示意告别。我又送她们中的一个走,到门口,招手的士,付钱,挥手示意告别。还有一个留下来,陪我那剩下的短暂之夜。一切都是短暂。时间,道路,动作,歌声,快感,爱情,不要企图能变漫长、遥远、清晰、明亮。像桌上的四杯咖啡,杯口对着陌生的灯光,晶莹的磁把手和咖啡一起冰凉。
停电。停电是设计的节目。那个蹿出来的新声音是中年男子的厚浑作品,他带来灯火的熄灭是为了渲染并制造某种情绪,他想带给这里所有人今晚快乐的念头在一长串舌头搅拌之后获得明确,有的人欢呼有的人茫然。不知不觉中女歌手偷偷溜之大吉,是会她的情人、老同学、领导,她的歌声赶着场子在城市的角落里飘荡,无人带到大街上。她的身体像灿烂的夜之花在遍地开放,趁着青春期的即将退场留一张风花的证明。这是鱼尾纹的可怜,在众目睽睽中她爱上了自己的歌声甚过身体却听不到歌声。
10
在2月14日浓情密意的夜晚,我拿起那个脸上爬满暗物质却依然在我心中漂亮着的女孩的手机,在黑暗的那刻时间里给自己发了条简单的语音短信。第一次用语音短信,在商家免费的季节里,需要短信的对象太多,只剩下自己最孤独。也许是这天通讯线路无比拥挤,我很迟才收到它而且一直没有把它打开。我想从另一种媒介听自己的声音却不能,于是这个短信连同与咖啡在一起的夜晚成了我梦里的一只盛满秘密的透明匣子。
地址:湖南岳阳洞庭苎麻纺织印染厂子弟学校
邮编:414007
电话:13873020880
个人简介:
沈念, 1979年1月出生于洞庭湖畔。现居湖南岳阳,供职于某厂矿子弟学校。作品散见《大家》《山花》《芙蓉》《莽原》《青年文学》等刊物。有作品入选《新散文十五家》(百花文艺出版社)一书,曾获《莽原》“新作家”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