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4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阿瑟·库勒斯《中午的黑暗》

[复制链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3 12:39: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2-12-23 12:41 编辑

人的阅读营养来自于不同的方面。阿瑟·库勒斯的《中午的黑暗》就是这样一本书。这类书它并不让你感到形而上的美,而是时时提醒你,让你回到现实的污秽。而这污秽又因是与人类和自然与生俱来的,而使你不能拒绝它。

这本书我是2005年底在出差深圳返京的旅途中读完的。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个经验丰富的苏共秘密工作者。他本来的工作是在欧洲四处领导当地的共产党组织,对当地的组织领导进行审判——这很类似于在红军时期中央派驻各苏区的特派员。
主人公经验非常丰富,一些欧共的领导经由他手而受到惩罚。最后,遇到苏共三十年代的大清洗,他自己也经历了同样的命运,并且最终从人间蒸发。

本来自己是一个游戏规则的执行者,现在自己也受到游戏规则的惩罚,这就构成小说自身的矛盾。矛盾成立后,其深刻性也就昭然。
“有关有意义的痛苦和无意义的痛苦的区别的问题。显然,只有不可避免的这种受苦是有意义的;这就是,生根于生物学的天数中的受苦。另一方面,所有的社会根源的受苦都是偶然的,因此是没有意义的。革命的唯一目标是消除没有意义的受苦。但结果是,要消除第二种受苦只有以第一种受苦总数的暂时大量增加为代价才能做到……但是,应用到有血有肉有皮有骨的真正的人,这个原则却导致了荒谬。小孩的时候,他曾相信,为党工作,他就会找到所有这种问题的答案。工作持续了四十年,从一开始他就忘记了他为之从事这项工作的那个问题。如今四十年过去了,他回到了童年时代的迷惑。党取走了他所能贡献的一切,但从来没给过他答复。”

小说以主人公被执行枪决的最后一个感知为结束。从艺术价值上来说,《中午的黑暗》谈不上是一个多么好的小说,但还不至于读了后悔,它因理论的力量而带来的文学的美,并且小说最终指向“人”的命运。

这个小说很坦率,我反而觉得比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更好。有关这一特定政治题材及其引发的人类命运的主题,并不特别适合用寓言来突出其荒诞。

也就是说,当你觉得本身已经很黑很害怕的时候,你就没必要再增加什么窗外的吼叫或者一双闪红光的眼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2#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7 13:1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