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7-27
- 在线时间
- 11 小时
- 威望
- 42 点
- 金钱
- 320 点
- 注册时间
- 2009-6-22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26
- 精华
- 0
- 积分
- 150
- UID
- 32928

|
《三国》讲的都是比较高一个层次的东西,那些玩的权谋都是宰相一级,刺史一级的。这个里头,我比较关注一个,一个是我说“桃园三结义留下的隐患”。可以说桃园三结义是兄弟合股做买卖,刘备卖草鞋,关羽卖枣,张飞杀猪,三个人,然后根据年龄大小就排了大哥、二哥、三哥。然后我就想,他们当时偏居一隅,蜀汉在成都只是个小朝廷,如果有朝一日,真的是北伐中原成功了,统一天下了,又重振了大汉的基业,这个时候关羽怎么办?张飞怎么办?就是我看《三国演义》看到底就是关羽和张飞一直就没有转过弯来,就是没有从兄弟转到君臣,这个一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大的隐患,很难解决的难题。刚开始合伙做买卖的时候,是大家的股本。你说一起桃园三结义,你说刘备你一个人的力量吗?不是,没有关羽,没有张飞,他就完蛋了,实际上是大家一起做买卖,兄弟合伙,只是你年长,而且你有经验,让你当总经理,我们可能副总经理什么的。但是如果北伐中原成功,真的把江山建立起来以后,他就变成一个家族公司了,变成一个家族公司,就意味着这个江山就是刘家的,你这个关羽和张飞,你们的后代只能是封一个什么王,或者封一个侯,就是高级打工仔,这个江山你是没有股份的,一下子从合伙公司,变成一个独家的家族公司,这个时候怎么办?
这个时候那就只能把关羽、张飞这些原来合伙的老兄弟杀掉,明朝就是这么做的。所以有时候我们所谓的义气是扯淡的义气,因为刘备北伐还没有成功,就死在白帝城了。他的两位兄弟死得更早,因为他在那个偏安西南一隅的时候,时时有吴和魏的威胁,所以他没有这么做,也不会这么做。关羽和张飞,也没有把刘备当皇帝,当主子,而是当成自己当年结义的哥哥,所以我说这个隐患,历史到这里结束了,后来蜀汉没有成功,所以这个隐患就不叫隐患了。
第二个就讲诸葛亮的等待和无奈。你看诸葛亮说:“我不求闻达于诸侯,苟全姓名于乱世。”实际上他就是扯淡的,你以为他不想当官。不想当官,他为什么会走到南阳隐居?,南阳正好是东西南北交界的要冲之地。他为什么不学欧阳锋去西域,为什么不学黄老邪去桃花岛,那更是人家找不到。南阳一带就是包括现在湖北的襄阳和河南的南阳,就是湖北、河南交界之地,那就是往西进巴蜀,往东下长江,往北走中原,往南去控制两湖,他在这个地方隐居。就是在那个地方就是在做公关,炒作自己引来买酒。但是后来我就一直纳闷,为什么最后就是让一个最弱的一家去买他,就是刘备。刘备当时确实是没有资本的。后来我分析这时候诸葛亮档次还只能到这个份上。因为在汉末时期,社会上讲家世,他们诸葛家不怎么样,世代没有做过大官,非常牛的主子不会来关顾你。就是说诸葛亮他再有才能也进入不了正统,我说的是洛阳、许昌、河北那些人的视野,如袁绍、曹操等。其实当属中国多数的才俊、才子进了洛阳和后来的许昌。
那么偏安东南那一带的孙权,就是孙家,他所用的是本地江东才俊,基本上就地取材,也没有把他纳入视野,可能用他的,就只有一个当时是居无定所,被别人赶得到处跑的刘家,他只有卖给刘家了,不是说他一开始就对刘家多么忠。但是到了三顾茅庐以后,他就成了刘备的军师,就必须忠于刘皇叔了,这是职业伦理。对他而言他最无奈的是什么呢?我刚才已经说了,他要面对的三个主子,不是一个,就是必须考虑到刘备两位结义兄弟的态度,开始关羽和张飞就不信服他,就是我跟我大哥一起打江山,你还在哪儿呢,现在一下子你就是啥事都要管,就是你当总经理,董事长是我哥,我们两个倒什么事都没有了,就要一人带一支兵马去守城。所以把关羽弄到荆州,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不让他呆在成都,那是诸葛亮的意思。因为关羽这个人肯定是觉得我的资格老。当时他最大的无奈是他很难以对待其他官员那样对待当年跟他的主公刘备一起创业,一起搞原始积累的关羽和张飞,这是他最最苦恼的。所以,我甚至觉得如果刘备不是那么傻乎乎的,举国,举全军、全国之力去和东吴打仗,而大败,最后死在白帝城。仅仅是关羽和张飞死了,其实对整个蜀国来说,尤其对诸葛亮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到后期,关羽和张飞来说,无论对刘备,无论对诸葛亮没有任何好处了,诸葛亮作为一个请来的职业经理人,用高薪请来的,他必须将一个公司改造成正常的公司,然后上市圈钱。那么,必须克服原来家族公司许多弊病,原来就是家族公司,或者是一个松懈的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混同,不但董事长常常干涉具体经营,另外几个股东也会指手画脚,今天说你不行,明天说他不行,你说你烦不烦。所以我说,他的无奈实际上是对关羽、张飞这种和老板一起创业的元老的无可奈何。
第三,就是曹操为什么要把帝业交儿子完成。
建立自家的王朝是曹操经营一辈子最重要的目标,但实际上到他的儿子曹丕手上完成这个公司,从刘家变成曹家的,他自己不会,也是不敢的。因为他说了一句话“不是我。不知几人称孤几人道寡“,确实如此,没有曹操很多人都称帝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谁也不敢称帝。那么这样的话他本来更不能称帝。对他来说我控制了天子,但是控制天子的目的是忠于汉室,至少我没让王朝变色。如果在我手里完成改朝换代,变成曹家的江山,我称帝,他的所有前几十年所做的东西,合法性、道义合法性全部完蛋,就跟王莽一样。王莽也是,王莽原来做得谦恭待人,业绩和名声特别、特别好,一旦称帝,一旦建立新朝全完蛋了。所以说,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业,曹操他也想当皇帝,但是知道只有到他儿子的身上没有这个包袱了,因为他身上有一个历史遗留的尾巴,他去打仗,他去打那些军阀的,所有的道义合法性都是我是替皇帝在打,因为你们不忠于皇帝,你们要割据,他要称帝以后就没有这个合法性了。所以我就说,他为什么要把帝业交给儿子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