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15|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塑像与帽子

 关闭 [复制链接]

16

主题

0

好友

37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7 17:23: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font size="3">                 <br />  某国新的国家艺术馆就要落成了。馆长是位资深的艺术家,他曾经为修建这座艺术馆奔走呼吁,花费了大半辈子的心血。如今,他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这座伟大的艺术馆里将收藏数百件艺术瑰宝,将使这座艺术馆成为真正的人类艺术的殿堂。<br />  在忙碌和欣喜之余,馆长觉得这座灿烂夺目的艺术馆还缺少一尊塑像,这尊塑像应该是艺术的化身,将被安放在艺术馆的入口处,让每一个来这里参观的人都有机会立刻感受到艺术的真谛。他找到了他的好友,国家最伟大的雕塑艺术家,来完成这项工作。<br />  艺术家对好友的请求欣然接受。这位艺术家是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他的双手干枯粗糙,手背上的血管像一条条灰黑色的蚯蚓;脸上的皮肤皱纹纵横;只有双眼还蕴含某种孩童般的纯真,闪烁着执著于艺术的狂热。能为这座艺术馆奉献自己的作品他感到万分荣幸。这件塑像要塑造成代表艺术化身的女神,艺术家聚集自己所有的经验、技巧、精神,投入到这件塑像的创作中,随着塑像逐渐成形,艺术家的生命和灵魂都像水一样一点一滴地渗入到他的作品中。艺术家知道这将是他一生最杰出的作品。塑像完成后不久,艺术家就去世了,创作这件作品他已经身心交瘁。他没有亲眼看到塑像被安放在国家艺术馆里,这虽然有些遗憾,但他是带着满足与喜悦离开人世的。<br />  馆长第一眼看到这尊塑像,就被它无与伦比的美所震撼所折服。他为老友的离世而伤心,又为老友能创造出这样的艺术品而欣慰。这尊塑像很快被安放在艺术馆的前厅里,正对着大门,等待着落成典礼的日子。<br />  新馆落成典礼的那天,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各界名人会聚一堂,对新馆的各种赞美之词不绝于耳,特别对那尊艺术女神的塑像表示了由衷的赞叹与敬意。馆长先生春风满面,这将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天。<br />  政府最重要的一位首脑人物要主持艺术馆的剪彩仪式。这位大人物一向自诩为艺术的崇拜者和保护者,对于如此的艺术盛事实在不能错过。他迈着稳健的步伐,挪动着像小山一样胖大魁伟的身躯在典礼现场威严地走着。他的秘书瘦小的身体蜷缩在他的身后,如同一条埋首爬行的小蛇。跟随的官僚们围成恭敬的半圆圈。警察在四周站岗。<br />  剪彩的气氛相当热烈,大人物感到相当满意。他环顾四周,准备发表一次著名的演讲。这时,他注意到了艺术女神的塑像。他两眼凝注着它,半天没有讲话。馆长先生自豪地观察着这一切,以为大人物这一刻已经陶醉。全场鸦雀无声。<br />  大人物开始讲话了,抬手指着那座塑像,声音震慑全场,“大家不觉得这个塑像缺点什么吗?”众人茫然。随同官员们眉头紧皱,苦苦思索。“我看,它缺一个帽子,是不是?”大人物俯视着大家,笑眯眯地说。众官员立即开窍,随声附和。在场的其他人考虑了一下,大多露出会心的笑容。大人物摘下自己的帽子,那是一顶做工考究的呢帽,吩咐秘书给塑像戴上。<br />  秘书双手接过帽子,感到一阵恶心,虽然内心有不同的想法,但是作为大人物的秘书,他露出体贴的笑容,说,“不戴帽子,您可能会着凉的。”大人物挥了挥手,意思是立即去办。秘书点了点头,安排人给塑像戴上这顶帽子。他相信自己的努力,总有一天他也能吩咐别人把帽子戴在任何地方。<br />  片刻的时间,馆长先生惊呆了,他没想到结果竟然是这样,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就这样被毁掉了。他想提出反对意见,他不容许美的化身被如此亵渎。可是他知道,一旦自己提出不同意见,他将不再是这个艺术馆的馆长。他知道世界上没有人比他更热爱这些艺术品,没有人比他给更了解这些艺术品真正的价值,也没有人比他能更好地珍惜保护它们。为了自己甘愿奉献一生的这些艺术品,他宁愿做出牺牲,哪怕要羞耻和愧疚一辈子。因此,面对这不可思议的变故,他保持沉默,心里暗自庆幸老友已经去世,否则真不知道他目睹这一切后,会发生什么。<br />  帽子就这样戴在了塑像的头上。国家的大小媒体都对大人物给塑像戴帽子的决定作了长篇报道,一致颂扬大人物的无比英明以及对艺术的深刻理解。毫无疑问,这顶帽子将永远戴在这尊塑像的头上,但是这个世界上谁又知道永远有多远呢?<br />  为了长期保持帽子的整洁,某科技研究所的科学家给帽子涂上了一层特别的防护膜,使这顶帽子历久弥新。帽子是这尊塑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br />  在馆长先生的余生里,他从未再向那尊塑像看过一眼,但是他总是不时拿出未戴帽子以前的塑像照片来看。这尊塑像是他余生的最大梦魇,他的心痛如同那顶帽子一样历久弥新。终于,他可以摆脱人世的折磨了,在临终的那一刻,他似乎看到了老友那沧桑的面容。<br />  时光总是要流逝。大人物去世了。要是有人在他去世前问他,是否还记得那顶帽子,他大概只会摇一摇那硕大的头颅,那里面所要装的大事太多,哪有安放这么微不足道的事情的空间呢?继任者也继承了大人物的遗志,一代一代的大人物就这样传承下去,但是事物不总是一成不变。<br />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岁月,有人对戴在塑像上的帽子提出了不同看法。那顶帽子戴在那里,是那样的不协调,那样的荒唐可笑,人们当初竟然一直在津津有味地欣赏它,竟然一直在津津乐道地描述它,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是什么蒙蔽了大家的眼睛?当然,对那些已经没有能力识别什么是美的人,一切还是照旧。<br />  那一天终于到了,人们开始讨论是否该把那顶帽子摘下来。这时,那位塑像的创造者的一位子孙,他也是一位艺术家,出来发表意见了。他的意见是,与其把帽子摘下来,不如一直让它在那里。要知道,这尊戴帽子的塑像也是一件举世无双的艺术品,它承载了比一般艺术品更多的内涵,它让我们在感知美的同时更加了解创造美的艺术所存活着的这个世界。也就是说,这尊戴帽子塑像是一件新的艺术品。<br />  理解的人和不理解的人都表示赞同。帽子仍旧戴在那里,但是明白的人已经知道,它不是那件真正塑像的一部分。<br />  这位艺术家也知道,在艺术技巧上,他永远也无法超越先辈的这件杰作,但是对这件新的艺术品的创造,将是他对前人的超越。然而,每当他站在这尊塑像前面时,他还是禁不住想,“如果把帽子摘下来,塑像还是伟大的艺术品,但那帽子,不管是被多么伟大的人戴过,仍旧还是帽子啊。”<br /></font>                 <br />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6287411[/lastedittime]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31

主题

1

好友

93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2#
发表于 2008-7-17 18:17:03 |只看该作者
缺细节啊,泛泛的腔调还很明显。
在人生的中途,我步入一片幽暗的森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3#
发表于 2008-7-21 10:33:56 |只看该作者
<p>同意楼上的观点。</p><p>不如尽量简练和生活化。不要急于表达想法。</p>
联系邮箱:chenshuyong@live.cn(站内短信、邮箱、豆邮都能很快找到我) http://site.douban.com/1220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37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4#
发表于 2008-7-24 17:27:57 |只看该作者
<p>细节是否需要</p><p>这个表达我觉得还是比较合适,换作其他我想会不伦不类</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主题

7

好友

4329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5#
发表于 2008-7-24 19:03:06 |只看该作者
一个故事,一个大道理,然后寓理于事,貌似《读者》的文章套路都这样。
博客:http://laocan2008.blog.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4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6#
发表于 2008-11-13 05:20:16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很喜欢这一篇小说。不是因为作者的文笔。这篇小说看似是对这个大人物们可以横行霸道的世界的嘲讽,其实却是一个艺术狂人的自嘲,也是对黑蓝这些作者善意的调侃。一个人最优秀的作品往往出自自己心里最深处的绝望。

我觉的小说的最大问题是人物刻画都落了俗套,才会给人一种“读者”感。其实我觉得这种小说根本不需要什么所谓的人物刻画,写出来的人物也应该是给小说的主题而服务的(小说只有一个主题,跟大人物无关)。写大人物的一段尤其让我反感,为什么要非这么多笔墨来形容一个自己不屑一顾的人呢?大人物是什么样子的,那个扣帽子的决定就表现的很清楚了。如果要写大人物,也应该写他在馆长眼里是什么样子的。馆长会注意到什么呢?什么时候会注意到这些呢?可以借鉴卡夫卡的作品。

有不少句子也是落了俗套,比如:

帽子就这样戴在了塑像的头上。国家的大小媒体都对大人物给塑像戴帽子的决定作了长篇报道,一致颂扬大人物的无比英明以及对艺术的深刻理解。毫无疑问,这顶帽子将永远戴在这尊塑像的头上,但是这个世界上谁又知道永远有多远呢?
  为了长期保持帽子的整洁,某科技研究所的科学家给帽子涂上了一层特别的防护膜,使这顶帽子历久弥新。帽子是这尊塑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想,这篇小说可以删去一些形容词而增添一些细节,好比科学家给帽子涂上了一层特别的防护膜这种细节。大人物出场的时候,可不可以说他的帽子不停的受到风的威胁(那天正好在刮大风),尤其因为他有说一句话就摇一下头的习惯−−因此他的秘书一直翘着脚,双手举在帽沿后。而帽子戴在塑像头上以后,雕塑家们受到启发,也开始把各形各色的礼帽戴在自己的作品的不同部位上。当然我只是在乱想,不过既然这篇小说是一个故事,就不应该大篇形容一些人物是什么样的,而是讲讲他们都在干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29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7#
发表于 2008-11-13 12:38:22 |只看该作者
很多地方可以不写的,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作为暗示也许效果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4046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Heilan Administrator's

8#
发表于 2008-11-13 13:56:00 |只看该作者
怎么感觉有点 ,有点,嗯,有点果戈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4046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Heilan Administrator's

9#
发表于 2008-11-13 14:33:39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觉得这篇小说有内力可寻,特别是语调,很好的配合了叙述,但还不够开放,一些没能全面展现出来的东西影响了语感,让这种很稳的语调很容易被看成廉价的腔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黑蓝游子
10#
黑蓝游子  发表于 2008-11-13 15:27:49
塑像换成别的什么,帽子换成别的什么,这故事的模样和腔调都不会有丝毫变化。

很多年前,当我还在看读者和青年文摘的时候,我肯定读过一篇和这惊人相似的文字——至少它们要“讲述的哲理”是相同的。

换句话说,为“讲述什么哲理(倘若真有“哲理”这么蹩脚的东西)”而存在的小说光是在写作动机上就败给小说以外的什么东西了。

[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08-11-13 17:2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8 17:4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