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651|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在看司汤达的《帕尔马修道院》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23 18:07: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看这个时期的书,会有种让我无法适从的感觉。他们笔下的人物,常常处在“莫名其妙”的激情中,自尊心强得要命,常感到被羞辱或者被赞扬后感到如沐圣恩,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起来可以是两秒钟的事情,也常常愤怒而杀人,几秒钟就可以改变一生的轨迹。容易感动,眼睛里时刻准备放射光芒(痛苦的或者欢快的),有灵魂是人物重要的特点,常有种让人费解的热血激情。这跟叙述上的冷不冷静应该没有关系,他们也写得很客观(写作方式上)。由于阅读上没有一个时间轨迹通常想看哪本就看哪本,所以有些问题弄不清楚。比如,是什么时候,欧洲小说才让人物在“庸常”的生活背景中放射光芒?为什么看当代的小说跟看近代的小说感觉会差别这么大(还是只是我个人的阅读感受?)?
听过生铁兄提过托尔斯泰,至今还没看,我想托尔斯泰的小说应该也有这种人物的激情、灵魂的放大吧,陀思妥耶夫斯基就让人快难以承受他人物的情绪化了……
大家有没有写疑问或者想法,说一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联系邮箱:chenshuyong@live.cn(站内短信、邮箱、豆邮都能很快找到我) http://site.douban.com/122055/

220

主题

28

好友

6165

积分

职业侠客

老兔

Rank: 5Rank: 5

黑蓝富豪

2#
发表于 2011-10-23 20:59:42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看安娜卡列尼娜
我觉得古典小说比现代小说要真实, 爱因斯坦似乎有这么一个轶事,有人拿《变形记》给他看,他还书的时候说: 我实在看不下去, 人的思想没这么复杂
放心吧我不会猥亵你的,我只是想和你交个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3#
发表于 2011-10-23 21:17:31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古典小说比现代小说要真实"

不太赞同这个看法,我觉得一代一代的作家的写作,就是在不断做接近真实和自然的事情。只是常感觉到这件事被一些成名的作家做成钻牛角尖的事。
爱因斯坦的轶事只能是轶事了。(……我也不喜欢卡夫卡……)
联系邮箱:chenshuyong@live.cn(站内短信、邮箱、豆邮都能很快找到我) http://site.douban.com/1220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4#
发表于 2011-10-23 21:17:55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古典小说比现代小说要真实"

不太赞同这个看法,我觉得一代一代的作家的写作,就是在不断做接近真实和自然的事情。只是常感觉到这件事被一些成名的作家做成钻牛角尖的事。
爱因斯坦的轶事只能是轶事了。(……我也不喜欢卡夫卡……)
联系邮箱:chenshuyong@live.cn(站内短信、邮箱、豆邮都能很快找到我) http://site.douban.com/1220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28

好友

6165

积分

职业侠客

老兔

Rank: 5Rank: 5

黑蓝富豪

5#
发表于 2011-10-23 23:11:20 |只看该作者
一代一代,不断接近真实和自然,这是时代论的陷阱。我以为中国一些古典作品,以及国外的名著类作品,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很忠实于生活本身,心理描写也非常自然流畅,上帝视角用起来自然而然,他们具有这些特点应该是没问题的吧。像托尔斯泰,狄更斯,作品都非常具有可读性,艺术价值也高。现代作品的问题我认为是现代作者表达欲望的增强,导致了表达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导致了对生活和人本身更深入的探索,有些采取疏离、异化的方式探索,在艺术上获得了古典作品所不具有的一些成就,但是其真实性是不见得的。欣赏现代艺术或现代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积累,在理解其表达方式及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进行解读,而不像古典作品中靠着自然的天生的感觉形式去感受。人思维能力不断受新事物的刺激,使得大脑得以更进一步发展,适应更高的审美层次,如果这种能力是真实的,就绝对不是自然的,而是经由训练得到的。
放心吧我不会猥亵你的,我只是想和你交个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28

好友

6165

积分

职业侠客

老兔

Rank: 5Rank: 5

黑蓝富豪

6#
发表于 2011-10-23 23:23:16 |只看该作者
补充一个:因为生活方式、现代的环境的改变,造成的叙述对象叙述方式的变化,肯定也是有的,而且是主流。但我仍然能体验到古典作品中的真实性。至于现代作品的背离真实,也是指一些“过激”了的作品,针对现代性生活本身所作出描述的作品不在其列。

点评

陈树泳  嗯,我同样也不喜欢“过激”的作品。  发表于 2011-10-24 02:17
放心吧我不会猥亵你的,我只是想和你交个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主题

7

好友

8889

积分

中级会员

圣战者

Rank: 6Rank: 6

7#
发表于 2011-10-24 00:23:13 此条消息来源于黑蓝手机报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古典作品更侧重
于表达一些巨大的母题,譬如《哈穆雷特》的复仇、《复活》的救赎。人物情绪和灵魂的放大使得这些故事更为激烈,这就好比舞台剧,“庸常”的人物
情绪是不足以表达这
些浩大的母题的。你

读古典小说时,可把它们当成舞台剧,事实上我就是这么干的。
三百块买大米够我吃一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2011-10-24 02:29:06 |只看该作者
tutulong 发表于 2011-10-23 23:11
一代一代,不断接近真实和自然,这是时代论的陷阱。我以为中国一些古典作品,以及国外的名著类作品,对现实 ...

我的情况正好相反,读古典作品并能达到审美的层次对我来说更需要积累和训练,而当代的一些作品,读起来倒感觉很上手和自然。这个个人情况了,不足以说明问题。
“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很忠实于生活本身”——这并非“真实”的体现吧?
古典作品,更注重典型,我觉得典型就是一种不够自然的体现,提炼得越多,归纳得越多,就越失去自然的色彩。忠于生活本身也并不能说明是“真实”的体现,虽然我没有例子可以加以说明……
联系邮箱:chenshuyong@live.cn(站内短信、邮箱、豆邮都能很快找到我) http://site.douban.com/1220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28

好友

6165

积分

职业侠客

老兔

Rank: 5Rank: 5

黑蓝富豪

9#
发表于 2011-10-24 09:27: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utulong 于 2011-10-24 09:52 编辑

也许我们心里想着的是不同的作品然后下定义。我说几个吧。
像陀思妥《白夜》还有他的一些,也不算典型。如果你所指的古典指这类的话,其实我也觉得它不够真实。《地下室手记》也是。但它正可能像你说的“没提炼,自然”,从而表现了陀的那种疯狂。反而成了“现代”的了。
忠于生活,是指可欣赏的同时,可代入(也许表述不完全,但包含这个)。安娜卡列尼娜我还没读多少,但是,卡列宁,列文,姬迪这些人物的那种情欲,纠结,是人本身的情欲和纠结,不需要受过教育,不需要有多少思想,就可以体会。我说的真实基本上,就是指这个。
我觉得《弗兰妮与祖伊》,包括美国的一些小说,很多都够古典味道。尤其是《祖伊》,很符合古典作品的标准——如果你认为它是“现代”,那我们可能只是在分类上不同。
还有一个《睡美人》,阅读版的:http://www.heilan.com/forum/foru ... 2117&extra=page%3D4
川端康成的,写的很古典。“然而,今晚的姑娘那罕见的唇型,多少吸引了江口老人。 他想:竟有这种嘴唇呀。”非常的“真实”。相比较现代小说的一些“精子、卵子”(《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里就是这么描写交媾的)的场景,还是更能调动读者的各种感觉和思维。《洛丽塔》也是写“与少女”的爱,就多了知识分子的“欺骗”,同样美妙,多了一层虚饰,或说艺术加工,像他的愿望一样使作品成了一块“蓝宝石”。因为他比川端康成这样的人更“喜欢宝石”,表达的欲望或说进入艺术虚构世界的欲望。
马尔克斯喜欢《睡美人》,他写出来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和《回忆我忧伤的妓女们》就受《睡美人》的影响,它们是“现代的”,超出了睡美人的范围,也许作者都在思考它们的可行性、真实性,故事情节的合理性,作品是否表达失败等等,但《睡美人》这样的“真实”作品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放心吧我不会猥亵你的,我只是想和你交个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10#
发表于 2011-10-25 01:47:02 |只看该作者
tutulong 发表于 2011-10-24 09:27
也许我们心里想着的是不同的作品然后下定义。我说几个吧。
像陀思妥《白夜》还有他的一些,也不算典型。如 ...

嗯,现在明白你说的了,受教了~
联系邮箱:chenshuyong@live.cn(站内短信、邮箱、豆邮都能很快找到我) http://site.douban.com/1220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3 15:0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