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8-4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116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28
- 精华
- 0
- 积分
- 70
- UID
- 2215

|
我眼中人的意义
by 目击者
在我眼中,人大至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出世的,这种人大概是对现实有所不满,觉得若大的一个世界竟没有容自身的一块区域,他对于这个世界是那么地格格不入,于是他苦恼,愤满,甚至于丧失了对世界的憧憬,回归自然,在自然的无限变幻中得到满足。二类是入世,我也可以称他们为现实功利者,这类人热衷于把自己的抱负、理想、需求全部付诸于现实实践过程中,去得到现成或将成的虚荣、功利、成就。他们不似出世者那般求天克己,而是抓住了现实真实中存在的物质和精神。第三类是既出世又入世,这类人大概又有点通俗。这里我所谓的出世,是对未来世界充满了完美的愿望,在未来完美中陶冶自己的性情,感化、净化自己的世俗。所谓的入世便是不敢脱离实际去构造一个空中楼阁,而在足下不断艰辛中开拓自己的视野,向理想的世界一步步迈进。
对于以上三类人,我的分类标准的基底首先是对历史、现实、社会有一定见解、认识的人群。那些曾经,或是正在对历史思考的人,或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但终究是用过“人”的大脑的,而不是泛泛之流,日夜只懂得将思想复制。而且我并不认为将胸无大志,庸庸无能的人并为一类会提高我的分类的全面性,纵然是这样,我自己仍感到不齿。但我不可否认,在人的定义上,“人”是不分尊卑的。对于每个人来说,他的道德,思想取向没有正负,好坏之分,但就现实来看,腐虫和寄生虫是不应该做的。
从某种程度上,我是赞同积极进取的,向着阳光前进,无限的美好便在人类面前灿烂地开放。我记得西方有一位大帝走到一位哲学家面前,问他有何所求时,那位哲学家坦言:你走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当世上的人都在寻觅真理何存时,那位哲学家的回答不禁让我们潸然泪下。人终归还是属于人凡人的范畴里的,人的眼光总是在自己的眼前的区域来回徘徊,当前方有一个小物体时,眼睛的全部视线,头脑的大部分注意力便集中在小物体上,而那小物体后的无限光茫却被阻挡在了天涯之彼。尤为可恨的是,阻挡它的原是一块小小的东西。我们若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便会感到无比的羞辱。
放拓眼光,开阔眼界,看似容易!高傲的人总不屑于在小事上琢磨,其实,世上本没有小事,没有从小事中发现智慧的存在,便是我们的脑中存在着缺陷。对于这一点,我并不认为是危言耸听。不然,伟大的乔治·桑也不会说:“真理尽管称少,但总是供过于求。”
我相信真理之所以存在,就表明他不是遥不可及的。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规律在几千年的积淀后,已变得广泛而更为明显了。只是身为世人的我们少有这样的勇气,少有这样的毅力,少有鲁迅笔下那个“过客”的无畏。我不知道这种无能,终究是源于哪个恶谷,以至于我们总是徘徊、惧怕甚至退缩。
从人的本源来看,惧怕、畏缩本来是人本能中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它保护自身的安全,为了生存。但这种保护却可能在某种程度下成为多余、阻碍。人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体,当物质得不到满足时,精神就会萎靡;当精神崩溃时,物质就无所谓价值。可是,我们在反复保证物质与精神融合中,遗忘了人的存在意义。
人的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让社会,历史感觉到你的存在,你的意义。这种意义是否分大小,价值是否分高低,贡献是否分多少,我想这方面是不必计较的。我要强调的是:世界没有小事,也就是无所衷肠在此之上累积而成的意义、价值、贡献的贵贱之分。量力而行,做好自己的本份,这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平等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