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二十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播剧(外三首)

[复制链接]

349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11#
发表于 2007-8-4 13:23:37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杨铁军在2004-12-4 3:59:54的发言:
凤凰自行车的结尾也有一点肖开愚的影子,“不见得是告诫、说服“这样的结尾很好,但是也许并不是一种开放式的结尾,强烈的形式感总是造成精致可喜的句子和结构,不论开放或封闭,和另外一类诗比起来严格说来都显得不够开放,不过我觉得你既然对形式和语词的有如此的把握,只要有心,也许很快可以有所开拓吧。我自己是很在乎结尾的,可能太在乎了。

我对肖开愚的有些诗歌的确很喜欢,他有时候能造就一种很奇怪的气韵的东西。“强烈的形式感总是造成精致可喜的句子和结构”,恩,这个我正在努力的避免不回答这个问题了。呵呵
Narkomf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好友

6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2#
发表于 2007-8-4 13:23:37 |只看该作者
个人以为 这些诗的毛病 形式倒在其次 关键是在诗人自身想像
力的缺乏( 当然我并非专指该诗 )否则无论对形式的研究如何深入
终只落了个皮毛
我们所谓对古典的回归 非指单纯形式的回归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深邃
豁达 在诗歌的范围内 我们能否达到古人在他们那个时代的高度
否则只是形式上的伪复古主义
更多精力不妨花在对传统文化内核的再创造上 而非为了对应或强调
某种诗歌体裁 去挖空心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3#
发表于 2007-8-4 13:23:37 |只看该作者
89902623
八点三十。
老师宣布古代汉语欣赏课开始。
天空有乌云。
老子死了,庄子死了。

哥们说:谁的错让文字流传开来。
回去读读古代历史书吧。

诗歌。我搞不明白。我没读过西川。没读过谁。偶现在读穆旦而已。
写累了。读累了。去读古代历史了。
维特根斯坦的随笔很读。不是诗歌。等待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9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14#
发表于 2007-8-4 13:23:37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何惜在2004-12-4 15:44:45的发言:
个人以为 这些诗的毛病 形式倒在其次 关键是在诗人自身想像
力的缺乏( 当然我并非专指该诗 )否则无论对形式的研究如何深入
终只落了个皮毛
我们所谓对古典的回归 非指单纯形式的回归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深邃
豁达 在诗歌的范围内 我们能否达到古人在他们那个时代的高度
否则只是形式上的伪复古主义
更多精力不妨花在对传统文化内核的再创造上 而非为了对应或强调
某种诗歌体裁 去挖空心思

既然你说的诚恳,我也就再说几句。恕我孤陋寡闻,我不知道你从我作品哪里得出的所谓形式上的伪复古主义。这很难不让我有对你持厚古薄今想法的联想——顺便说一句,虽然我承认杜甫李白是伟大的诗人,但我从来没有认为他们就代表了诗歌在文化历史上的最高水准。我特别想问,你的伪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还有,传统文化内核,呵呵,这个词似乎有一些空洞吧,什么是传统?你说的是孔子的文言还是王国维的西学中用?或者,是胡适的传统?鲁迅的中国性?
Narkomf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0

好友

5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15#
发表于 2007-8-4 13:23:38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二十月在2004-12-4 12:32:27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杨铁军在2004-12-4 3:59:54的发言:
凤凰自行车的结尾也有一点肖开愚的影子,“不见得是告诫、说服“这样的结尾很好,但是也许并不是一种开放式的结尾,强烈的形式感总是造成精致可喜的句子和结构,不论开放或封闭,和另外一类诗比起来严格说来都显得不够开放,不过我觉得你既然对形式和语词的有如此的把握,只要有心,也许很快可以有所开拓吧。我自己是很在乎结尾的,可能太在乎了。

我对肖开愚的有些诗歌的确很喜欢,他有时候能造就一种很奇怪的气韵的东西。“强烈的形式感总是造成精致可喜的句子和结构”,恩,这个我正在努力的避免不回答这个问题了。呵呵
[/quote]

“强烈的形式感总是造成精致可喜的句子和结构“,我意识到这句话的偏颇了,似乎在说形式感对"开放"造成了障碍. 王敖所举的杜甫排律的例子就是一个反证. 不过如果把它看作成就,起码我自己也会向往的. 开放的含义可以进一步争论, "强烈的形式感"起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我想说而没说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好友

15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6#
发表于 2007-8-4 13:23:38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广播剧》和《一段距离》的前面部分,非常棒。

尤其是《广播剧》里的那种迷恋气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9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17#
发表于 2007-8-4 13:23:38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杨铁军在2004-12-7 1:02:43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二十月在2004-12-4 12:32:27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杨铁军在2004-12-4 3:59:54的发言:
  凤凰自行车的结尾也有一点肖开愚的影子,“不见得是告诫、说服“这样的结尾很好,但是也许并不是一种开放式的结尾,强烈的形式感总是造成精致可喜的句子和结构,不论开放或封闭,和另外一类诗比起来严格说来都显得不够开放,不过我觉得你既然对形式和语词的有如此的把握,只要有心,也许很快可以有所开拓吧。我自己是很在乎结尾的,可能太在乎了。
  

  我对肖开愚的有些诗歌的确很喜欢,他有时候能造就一种很奇怪的气韵的东西。“强烈的形式感总是造成精致可喜的句子和结构”,恩,这个我正在努力的避免不回答这个问题了。呵呵
[/quote]

“强烈的形式感总是造成精致可喜的句子和结构“,我意识到这句话的偏颇了,似乎在说形式感对"开放"造成了障碍. 王敖所举的杜甫排律的例子就是一个反证. 不过如果把它看作成就,起码我自己也会向往的. 开放的含义可以进一步争论, "强烈的形式感"起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我想说而没说清的.
[/quote]
恩,杜甫的排律的确是个证明。我觉得开放性是不是还包括这个意思,即时间性上的开放。这里面有偶发的成分在,这很重要。所谓的即兴,实际是对未来时间的邀请。
Narkomf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0

好友

5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18#
发表于 2007-8-4 13:23:38 |只看该作者
你的关于时间的看法很有道理,不过如果没有前两天读你的默读之辩,很容易地对它误读了。看来是这样的,如果没有一个大家可以接受的框架,很多概念其实在个人的脑子里都有严重的差异,有时候即使大家互相认同,其实完全不是一回事,相反亦然。时间长了熟悉后也许会好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乞丐

19#
发表于 2007-8-4 13:23:38 |只看该作者
中国和广播剧还稍微好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Lucifer

Rank: 7Rank: 7Rank: 7

20#
发表于 2007-8-4 13:23:39 |只看该作者
在我看来, 即兴跟时间性紧紧相关。就像音乐演奏一样,分分秒秒都在演奏时间,在爵士乐里面尤其明显,而且每次演奏都可以有发挥,有变奏,绕出去很远又绕回来,同时是一种合作,跟时间和语言的合作,我觉得就跟小号手和鼓手,贝司手合作一样。
Hermes Trismegistu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14 18:2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