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1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贺的诗

[复制链接]

213

主题

0

好友

126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25: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华丽
---------------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皇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蜀国弦

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
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绿章封事·为吴道士夜醮作

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
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
绿章封事咨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
虚空风气不清泠,短衣小冠作尘土。
金家香衖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
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創造力暴衝

113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Lucifer

Rank: 7Rank: 7Rank: 7

2#
发表于 2007-8-4 13:25:02 |只看该作者
钱钟书的谈艺录里面的相关评论都说得不错。
Hermes Trismegistu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0

好友

126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07-8-4 13:25:02 |只看该作者
正在看中.)
創造力暴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0

好友

126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07-8-4 13:25:02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粘利文在2005-2-3 12:12:20的发言:
华丽
---------------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皇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長吉以詩寫樂 箜篌是唐朝甚至中國當時音色相當華麗的浪漫樂器
現已失傳,只有憑詩感樂,我也聽不到箜篌的音樂了, 悵然.


by利文【箜篌】這項樂器在今日中國音樂領域今已失傳,事實上,這項

樂器曾經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流傳過,且一度在音樂生活中扮演重要地位

,經過數千年時光,如今只能由史料中證明這項樂器的確實存在

於中國古代音樂社會中。

在中國史料文獻中關於箜篌的記載始見於秦漢

時期,至唐代而更多見相關記載,之後歷代則較少。有關箜篌的重要記載
除史書外,在文學作品尤其是唐代詩人李賀的《李憑箜篌引》[Terence1]1中,詩人

透過想像力豐富的華麗辭藻鮮明呈現箜篌樂音之美妙,引起一探箜篌究

竟的動機。而在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 2中「十五彈箜篌」中得見箜篌

在當時深植民間生活之情形。而中國古代曾出現過臥箜篌、豎箜篌及鳳

首箜篌三種名詞,針對此項古老樂器,有必要將之實際情形重現並釐清

各別形制,瞭解箜篌在中西文化交流下的傳入和在音樂生活上的角色與

意義。

關於箜篌前人熱衷之研究主題在於討論箜篌的起源與傳入,著文探

往往僅對單一箜篌形制由史書記載作探討,然關其史料蒐集頗有遺漏,

且以垂直角度忽略三種箜篌彼此同時的水平關連性,另外以史書樂志等

的官方記載入手僅是一角,還必須加入民間文學記載才能周延地呈現箜
全面,近來另有學者單從壁畫中討論箜篌的形制傳入問題,以圖像資

料為主而未顧及史料的正確參考性,研究結果常有闕漏。故本文奠基於

前人關於三種箜篌形制與傳入問題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以文學作品記

載映證史籍,而由於蒐集資料多屬漢至唐代,故以此為研究分期,試圖

探討關於箜篌從秦漢以來至唐代的發展情形、傳入來源、形制演奏和社會

角色等等。然誠\如《Grove Music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頁456 Konghou條目一項所言:「...在箜篌一詞可以充分被解釋之前仍必

需作更多的研究。」因此本篇嘗試作一初淺\討論,探究箜篌起始與演奏情\r

形。以下文章分四節:第一節探討箜篌起源,由史料記載考證箜篌的製

造者與造器年代,並著重於一般研究爭論的箜篌是本土抑或外傳之問題

探討。第二節分析箜篌的形制,由史料為主分項討論三種箜篌,並由樂器

學上的豎琴分類著手探究箜篌的傳入我國的淵源、時間以及形狀。第三節
研究音樂生活中的箜篌,以文學部份為討論對象,補充史籍記載的單面

向。共分漢至魏晉南北朝和隋唐兩時期,討論箜篌的樂音、實際演奏與

社會功能,並釐清文學作品中的箜篌是屬何種箜篌。最後結論歸納上述

討論,為箜篌作一評價。



唐朝時期,在唐詩裡出現許多深入描寫箜篌的詩作,在此以唐

詩中的作品為主,討論這時期有關箜篌形象、演奏情形以及試圖由此

出發看待箜篌在社會生活中的文化與歷史面向。


. 外形



關於唐代箜篌的材質,見李賀《李憑箜篌引》:「吳絲蜀桐張高秋」。

在此指的是箜篌琴體採用蜀地滷黈鉹魽A琴弦由吳地的蠶絲所作,由

此可知箜篌的製作材料相當講究。顧況《李供奉彈箜篌歌》:「赤黃條

索金 頭。」顯示唐朝的箜篌頂端有著金黃色的雕刻裝飾。依其外表

華麗推測箜篌的流傳基本上是以士人階級為主,平民的樂器少有如

此華麗裝飾,且也樂器也發展到一定水準。而赤黃條索則指明蠶絲所

作的絃有黃色與紅色之區分。因《李憑箜篌引》中提到,二十三絃動

紫皇,可知絃數與陳暘《樂書》所言豎箜篌有二十三絃相應證。 而楊
巨源《聽李憑彈箜篌》詩中也講到,聽奏繁絃玉殿清。說明箜篌是一項

多弦樂器,因此琴絃用黃紅兩色除了突顯樂器華麗美觀外,因絃多而

用顏色來區別絃位,以方便彈奏是也很有可能的。其次,顧況《李供

奉彈箜篌歌》中有,「大絃長,小絃短,小絃緊快大絃緩。」 說明因

箜篌上有長短不同的絃,如此正符合豎琴類樂器的樣式,同時因絃長

短而造成彈奏時長弦震動緩則音色會較沈,相對地小弦則調得緊震動

頻率較快。
2.演奏情形

在張祜《箜篌》:「...亂流公莫度,沈骨嫗空嗥。向月輕輪甲,迎風重紉條。...」
詩中引用〈公無渡e〉的典故,詩中箜篌的演奏應有帶假指甲,以手輪番撥弄。而豎
箜篌應是以手直皆彈撥所以稱之為擘箜篌,且從下列李憑演奏豎箜篌時的記載來看,
豎箜篌的彈奏需要相當腕力與手指力量,倘若戴上假指甲似乎難以一絃一絃地撥弄出聲。
因此個人推斷張祜詩中所提的應為臥箜篌,其演奏時與琴箏相似帶有假指甲此外關於
箜篌演奏在顧況《李供奉彈箜篌歌》提供更多的資料:

國府樂手彈箜篌,赤黃條索金塔頭。
早晨有敕鴛鴦殿,夜靜逐歌明月樓。
起坐可憐能抱撮,大指調音中指撥。
腕頭花落舞衣裂,手下鳥驚飛撥刺。
珊瑚席,一聲一聲鳴錫錫;羅綺屏,
一絃一絃如撼鈴。急彈好,遲亦好,
宜遠聽,宜近聽;左手低,右手舉;
易調移音天賜與。大絃似秋雁,連連
度隴關。小絃似春燕,喃喃向人語。
手頭疾,腕頭軟,來
去如風卷。聲清冷冷鳴索索,垂珠碎玉空中落。
美女爭窺玳瑁簾,聖人卷上真珠箔。
大絃長,小絃緩,小絃緊快大絃緩。
初調鏘鏘,似鴛鴦水上弄新聲;
入深似太清仙鶴遊祕館。
李供奉,儀容質,身材稍稍六尺一。
在外不曾軋教人,內裡聲聲不遣出。
指剝蔥,腕削玉,饒鹽饒醬五味足
。弄調人間不識名,彈盡天下崛奇曲。
胡曲漢曲聲皆好,彈著曲髓曲肝腦。
往往從空入戶來,撇撇隨風落春草。
草頭只隨風吹入,風來草即隨風力。
草亦不知風到來,風亦不知聲緩急。
燃玉燭,點銀燈,光照手,實可憎。
只照箜篌絃上手,不照箜篌絃裡能。
馳鳳闕,拜鸞殿,天子一日一迴見。
王侯將相立馬迎,巧聲一日一迴變。
實可重,不惜千金買一弄。
銀器胡瓶馬上馱,瑞錦\輕羅滿車送。\r
此州好手非一國,一國東西盡南北。
除卻天上化下來,若向人間實難得。

顧況此詩描寫宮中女樂人李供奉演奏箜篌的情形,由場合時間帶入演奏姿
勢、樂音、樂人受寵情形寫來,逐一詳盡。唐代寫箜篌的詩雖多,但顧況
對箜篌演奏情形如此周全且細膩的摩寫是唯一的一部。詩的開始點出演奏
者、樂器外貌以及時間是從早到晚。接下來開始進入主題,李供奉抱?
箜篌起坐,演奏的指法是以大指調音然後中指撥彈,手腕力量頗劇使得花
落舞衣裂,這裡的舞衣似乎是指演奏者的服裝,但演奏箜篌的樂人是否也
須跳舞助興,詩中沒有提到。彈箜篌的手指一旦撥下有如驚鳥般的勢氣,
在此的「飛撥刺」關係到是否使用撥子,由與「舞衣裂」對丈看,飛
撥是名詞,顯示在演奏時可能用到撥子輔助以快速插J琴弦產生一串震撼
的連音。接下兩句描寫聽覺效果,在距演奏者較遠的宴客座席處聽來可能
有如迴音而鳴,而坐在的屏風後使得樂音造成的共鳴如撼動鈴鐺般響亮30。
難得的有關箜篌的欣賞審美觀在詩中也提及,無論急奏或緩奏,或是近處
與遠處聽都適宜,這也顯出箜篌的聲音大且層次豐富而不會單調。

以下詩人仔細的寫演奏姿勢帶出的樂音之關係︰左手低,右手舉,這應是
豎箜篌的演奏姿勢,席地而坐豎抱箜篌於懷中,在唐代圖像中也多見一手
高一手低的彈奏豎箜篌方式。這點在《通典》:「...體曲而長二十二絃豎
抱於懷中用兩手齊奏俗謂之擘O篌C」得到證明。兩手一高一低,也
使轉調或移音在兩手交替演奏下毫不費力。大絃的低音連綿不絕,而小絃的
高音清脆悅耳。音樂到高潮時,兩手指頭如狂風襲捲般急速輪流來回,然而
帶動手指快速彈撥的手腕柔軟卻不僵硬,由此可見李供奉彈奏箜篌的純熟技
法與力量拿捏的靈活。這也是現今彈奏豎琴時強調手腕力度與指頭的搭配。
如此的演奏初始在大絃上弄調出深邃冷清的空曠感,稍後在小絃上發出有如
鴛鴦舅籅澈垢]碎玉之聲,由此可知箜篌樂音可以帶出熱鬧也可淡入雅靜。
下面開始暫時跳出音樂演奏,點出李供奉絕佳的技藝並未教授子弟,這也是唐代關於善長箜篌的其它樂人記載不多的緣故,像李供奉這樣的決技都不傳授,一般人演奏的技巧可能多靠自己揣摩,水平應無法提高。而箜篌可以演奏胡曲漢曲,也說明箜篌本為胡樂器,由箜篌可以傳神地演奏
奇曲看來,當時箜篌因絃數多使得轉調方便而有豐富的表達能力,也難怪有人不惜千金只求聽李供奉彈弄一曲。關於李供奉,也是李憑的箜篌演奏在唐代尚有詩人李賀《李憑箜篌引》,以瑰麗浪漫的文藻和典故的引用描摹箜篌樂音吸引人之處。

3.箜篌的角色與樂人社會地位

在隋代開始燕樂中已有臥箜篌,豎箜篌和鳳首箜篌的使用一直到唐代。
隋代大業中煬狻w清樂西涼樂等為九部樂,而清樂歌曲伴奏樂器中也
有箜篌,這裡在清樂中使用的應為臥箜篌31。唐代十部伎樂兼容並蓄
中國鄰近各地區的音樂文化,樂部中西涼樂、東夷的高麗樂、百濟樂
二國、天竺?
高昌樂、龜茲樂、疏勒樂、安國樂等西戎五國中也都有箜篌。記載盛
唐與中唐交界時事物的崔令欽《教坊記》︰「平人女以容色選入內者
,教習琵琶、三絃、箜篌、箏等者,謂之搊彈家。」足見箜篌在宮廷
音樂中是重要的樂器,在宮中箜篌演奏也相當活躍,楊巨源《聽李憑彈箜篌》,
「君王聽樂梨園煖,名高半在御筵前。」顯示箜篌不但在教坊中教習,
在梨園裡也是重要的表演,擔當宮中宴饗的音樂節目。供奉是唐代對召
入宮表演的藝人稱謂,李憑以善彈箜篌而被召入宮中表演。顧況《李供
奉彈箜篌歌》末段的「天子一日一迴見。」可知演奏箜篌的樂人的地位
頗高。張祜《楚州韋中丞箜篌》,「恰值滿堂人欲醉,甲光纏獨一時醒
。」可見箜篌演奏是當時宴饗中常見的表演,在酒酣之際聽箜篌樂音而
醒來,可見箜篌樂音之清亮。由甲光推測可能是指演奏時手上帶有假指
甲,應是為臥箜篌。

歸納來看,可知箜篌在唐代音樂生活裡角色重要,不但宮廷中帝王自己
能演奏31,且梨園中弟子也有學習這種樂器,中唐後詩人多以文學描寫
箜篌,而民間女子在日常生活中更常以箜篌演奏哀怨曲調以寄相思之情
32。箜篌無論在外表形制華麗外,音樂演奏技巧以及可演奏的曲目也相當成
熟豐富。在當時因其音聲如唐人箜篌賦中記載:「靡靡乎蕩心洋洋乎盈耳」
33,以致《唐宋白孔六帖》中記載:「彈箜篌為樂,哥舒翰監軍李大宜在
軍中不治事與將士彈箜篌為樂」。而《舊唐書》/志/卷二十五 志第五/禮儀 :

...韶護可息,而箜篌笛笙當在奏矣。凡斯之流,皆非正物,或出

於近代,或出於蕃夷,耳目之娛,本無則象,用之宗廟,後嗣何觀?

由上可見,唐代箜篌作為由西域傳來之樂器,雖以其音色感人成為娛樂性
極強的樂器,且受歡迎,但在保守派人士眼中,仍視其為非正統之物。在唐
代盛極一時的箜篌為何至宋代已少見記載,之後,這點原因可從唐段安節
《樂府雜錄》記載︰「...胡部中此樂妙絕。教坊雖有三十人,能者
一兩人而已。」蓋由唐代於安祿山之變後宮中樂人流至民間,教坊中能教導彈
奏箜篌此項需要一定演奏技巧樂器者幾無,只有胡部中尚存。箜篌優秀的樂手
本已無多而平民奏箜篌也多半技藝普通,由此都少可推斷箜篌日後的逐漸沒落失傳。
創造力暴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Lucifer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07-8-4 13:25:02 |只看该作者
朱谦之的中国音乐文学史可供参考,朱先生30年代就在探讨抽象艺术。
Hermes Trismegistu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0

好友

126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6#
发表于 2007-8-4 13:25:02 |只看该作者
*抱抱小貓掌*
貓咪好可愛 .
創造力暴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Lucifer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07-8-4 13:25:02 |只看该作者
粘立文,你什么都好,就是太黏糊了。
Hermes Trismegistu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0

好友

126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8#
发表于 2007-8-4 13:25:02 |只看该作者
謝謝批評,我對知識是很粘的.) [em06]
創造力暴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15 01:4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