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8-4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0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20
- 帖子
- 216
- 精华
- 0
- 积分
- 998
- UID
- 1686

|
[原创]我看博尔赫斯
现在来谈博尔赫斯是极为冒失的,因为我统共也就只读过其两部半的作品:《小径分岔的花园》、《玫瑰角的汉子》、《关于犹大的三种说法》(这部是所说的半部,由于几乎难以卒读,我最后还是投降了),且不说这个微小的量构不成对这位“改变了小说的世界”的大师的较充分的感性了解。但促使我试图这样做的原因不外乎是对博尔赫斯的一种迷惑。我想许多曾读过他的书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博尔赫斯,这位自认为与塞万提斯这个西班牙语中最伟大的文学大师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作家,确实以他的令人深思的大量短篇小说,构造了异于前人的小说世界并影响了后世的作家,这种深远的推动力,是从何而来的呢?
昨晚我看了米兰。昆德拉的一篇散文,论述他对小说世界的爱与憎。在昆德拉的小说艺术天地里,他喜悦并推崇的作家有两个,塞万提斯和卡夫卡。他自称:“我依附的除却塞万提斯被贬低的遗产之外,别无其他。” ,很显然在这里,塞万提斯做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栩栩如生地复活了,那么,可以这样的反推:我们可以从塞万提斯开始,来体查博尔赫斯吗?
我不能回答这个自己提出的命题,但是这也是我能想到的对我有助于了解博尔赫斯的不多的意外之一。由于博尔赫斯作品所指的不确定性,他远比与其享有同誉的卡夫卡更令人难以亲近一些:我觉得就我个体的阅读经验来说,可以找到比较恰当的句子来形容卡夫卡,但是,对于博尔赫斯,却是徒劳无助的。
于是我从博尔赫斯的“与塞万提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样的自白中,假想出一个假设有一些正确的词语:冒险。在博尔赫斯的小说中,冒险所代表的含义其实就是在他无比广博的但未被僵化的学识中的肆意穿插。通由这个词语我似乎了解了他的小说的用意的难以捉摸但却似乎“振振有理”的自由穿梭。在读博尔赫斯的生平的时候,我注意到他终其一生都是在图书馆中度过的,在与卡夫卡有某些精神实质接近的精神生活中,孕育了这两个后来开创了现代文学思潮的大师。
在这种博古通今的阅读中,博尔赫斯可能达到了精神世界的高度自由。这种自由所具有的澎湃的力量使他的想象力如风车一样旋转不停。在其代表作《小径分岔的花园里》,两个在我看来毫不相干,没有任何共通之处的事件被重置在一起了。在我一连仔细读了两遍这篇小说之后,我看出了一些端倪:这篇小说题目所隐含的暗示性正是博尔赫斯所要力图表现的真义。分岔意味着从这一个结点开始有无限种可能。博尔赫期通过人物对话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小说能否有这种可能呢----那就是----如一个迷宫,不被既定的惯性所决定?另一篇《玫瑰角的汉子》也是异曲同工:他在我们看得有些眼熟的时候突然变化了:是谁杀了那个恶霸呢?按照既成的模式,是应该罗森多的,但是他把刀子丢进了河里,或者,是手无寸田的卢汉纳拉。。。。,就在我们试图从种种可能性的疑惑中追寻文中蛛丝马迹未果的时候,伟大的博尔赫斯最后却又以他莫测的大手笔缓缓在最后说“那把刀跟新的一样,精光锃亮,清清白白,一丝血迹都没有留下”。。。是的,博尔赫斯就以这样的魔法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在可能与不可能之间没有确定的迷宫。他直接给我造成的折磨不是接近于虚脱,而是它的反面:一种欲罢不能。
现在我终于找到可以形容我读博尔赫斯的这几部作品时的感受了。那是一种将你推入时间或历史中的力量,它由你自己去解释并给出答案。博尔赫斯并不乐意将答案告诉进入他领地的人,但是有时候我也有所怀疑:也许对于答案,博尔赫斯自己也是不清楚的。但是这种创造的精神内核,却在某一个瞬间,如化学反应般剧烈地让你感受到了。
是的,我对博尔赫斯仍然有无法亲近之感。我想那与博尔赫斯善于轻松引经据典并移花接木创造新世界的魔术有关。他那看不见世界的盲眼是没有将曾经发生过的小说放在眼里的。这是一个可能在阅读的时候就同时开始了创造的作家。
我始料不及可以比自己早先预计的写的长。对于我们曾热爱过的那些艺术或思想来说,它们给我们的感受有可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亲切,有的羞惭,有的恐惧,而博尔赫斯似乎介于那种怀疑但同时又无从反抗的复杂情感中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与我没有完全了解他有关,我想有一点,但这种感觉,我同时又深深支持着对自己说,它不是毫无根据的。
也许真如一篇评价博尔赫斯的文章中所说的:在某种意义上,世界和文学就是因为这些矛盾的人、矛盾的事出有才变得复杂而生动、神奇而多彩的。
2005年3月1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