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1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暇读汪散》

[复制链接]

44

主题

0

好友

127

积分

新手上路

管理管理员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3: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align=left>闲暇读汪散<p></p></P>
<  align=left><p> </p></P>
<  align=left>我们江苏高邮有一个名士叫汪曾祺,因为小时候我喜欢沈从文,而汪是沈较有名的一个弟子,我倒是藏了几本汪的书在家。那年我在外面读高中,有一个姨婆来我家住,我妈就安排她住我的房间。夜间无事,她就一个人读了那些书,后来星期天我回去,她突然问我可否读过汪的作品,我买书倒不一定立即读,我说没有,她说,非常好的,要我看看。也就是那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他的小说集。<p></p></P>
<P  align=left> <p></p></P>
<P  align=left>怎么评价呢?譬如年轻的时候在不同时间段喜欢不同的女人,其实过一段时间就会觉得自己并不喜欢,或者是不该喜欢的,有些女人根本不合自己的脾性。读书也是这样,我现在不喜欢余秋雨,当年却读过他几乎所有的书,书名我都记得,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冰河》《千年一叹》,还有格非,再者如贾平凹却是另外一种感觉了,读的时候还满过瘾的,他的一整本几十万字的中篇小说我是几天就滴水不漏读完了,到现在对他,既谈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p></p></P>
<P  align=left> <p></p></P>
<P  align=left>而汪曾祺呢?他在文章中那种冲淡的民情民风,读起来非常清新自然,作者的品位也很好,不太乡土,不做作,我记得有一篇,倒不是他的最有名的《受戒》,而是《徙》写的是民国一个老师的一生,读了之后真有荡气回肠,不胜悲凉之感,文章的最后好象有一副对联,我是背过的:辛夸高岭挂,未徙北溟鹏。前面是说,人已经死了,耽留下紧闭的扉门上这被雨水漂白的对联。大概如此。<p></p></P>
<P  align=left> <p></p></P>
<P  align=left>另外汪的小说中介绍了很多小城镇里的吃食,看了小说后,尤其到了下午,晚饭欲开未开之时,那是被他说得非常非常的谗。他的小说里,有介绍烤鸡,茶干,藕,黄油烙饼,小混沌,五香牛肉………当然说吃食是为了写人,写手艺人,也是市井弄巷里他熟悉的人。其实在我们江苏,提起高邮,人们一定会想起高邮的咸鸭蛋:好象有个特点,还是双黄的。就如同提起螃蟹,无非想到高淳的阳澄湖一样,或者是泰兴和它的黄桥烧饼,不过高邮的鸭蛋汪似乎没有提到,也许当年还没有打出名声吧。<p></p></P>
<P  align=left> <p></p></P>
<P  align=left>最近读汪主要是他的散文了,因为差不多几个月打竞技游戏打得太多,人非常疲倦,每天任何时候几乎都可以睡上一觉,有时上黑蓝看Z的一些文章倒是挺醒神的。而深夜,宿舍里的同学比我还夜猫,多数要玩到2,3点。不看电视不打游戏的时间,如果不很吵,我就开了台灯读点书了,除了一本德国小说《香水》便是汪曾祺的散文。<p></p></P>
<P  align=left> <p></p></P>
<P  align=left>有一段介绍西南联大教授的是盎然有趣,说闻一多的课可以抽烟的,闻一多初次上课即豪放,说,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成名士。而且闻先生的课都不用考试,期末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这让我想起我之前的一位姓龚的老师,他的课程几乎也不考试,即使是学校的B类课程,当然一般老师似乎不敢这么搞,而他是我们的系主任。到了学期末,我们只需要上台演讲一番就可,演讲什么好象和我们的课程没有什么关系,当然没有学生有什么意见,巴不得如此。<p></p></P>
<P  align=left> <p></p></P>
<P  align=left>至于朱自清就比较麻烦了,因为经常要考试,月月考,作业也多。另外的刘文典讲《昭明文选》一学期就讲了半篇。逻辑学的金岳霖,即使到现在读文学院的学生,第一学期也要开这门课程,用的教材正是金岳霖编著,可惜的这门大一的课程我并没有通过。金岳霖是研究哲学的,有次沈从文让他当几个学生面,讲讲哲学和小说的关系,金岳霖讲了半天,结论是没有关系,那么《红楼梦》中的哲学呢?那不是哲学,他说。这点倒值得现在大学里讲课的老师参考一下。<p></p></P>
<P  align=left><p> </p></P>
<P  align=left>我最愿意读的是他写沈从文的那些篇幅,有篇名文《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我在不同的地方,比如某些报纸或杂志见过很多次,在那一年沈从文诞辰100周年的时候。这句话后来刻在湖南凤凰沈的墓前的,张充和的手书。不知道有没有朋友亲眼看到过。说起张充和,张允和合肥或者说苏州四姐妹那就是另外的一段陈年旧事了。张允和,听王继志(?)说,她晚年非常开朗,经常哈哈的开口大笑,还健在。至于她的姐妹们,所知就少了。也许有天会有人提起的。<p></p></P>
<P  align=left><p> </p></P>
<P  align=left>最近有个女系主任找我谈话,偶尔问我,喜欢读中国什么作家的书;外国的她估计很不了解。我想了一想,说除了一些朋友的,还没有。朋友指的是黑蓝。其实我漏了汪曾祺,现在想起来了。当然这并不重要。<p></p></P>
<P  align=left> <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98

主题

0

好友

104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7-8-4 13:33:14 |只看该作者
还是不要学他的腔调为好。汪曾祺的散文特点,我觉得就是冲淡平和、意趣盎然。另外,“汪散”这个词有点怪,其实没必要简化到如此地步。还有就是觉得你写文章时的感觉与你自己平时的感觉常常是拧着劲的,文字文章是生长出来的,需要有点耐心。
我知道什么呢? http://zhaosong.blogcn.com/index.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6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骠骑大将军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3#
发表于 2007-8-4 13:33:15 |只看该作者
<>我也很喜欢汪。</P>
<>他的《孤蒲深处》是我最喜欢的国内作家散文集。、</P>
<>相比类似列书单的流水帐——当然,写得不坏——我倒更想看看有针对性的评介。</P>
我看出来了,兄弟们个个身怀绝技啊……
http://fengyulan.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6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骠骑大将军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4#
发表于 2007-8-4 13:33:15 |只看该作者
勘误:《孤蒲深处》应为《蒲桥集》。前者是小说集,后者是散文集。这都能记错,可见我真是老了。
我看出来了,兄弟们个个身怀绝技啊……
http://fengyulan.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7 22:0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