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6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的形态——读《天使的指印》

[复制链接]

12

主题

0

好友

6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03: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爱的形态
——读《天使的指印》

□柏祥

加拿大女作家南茜•休斯顿的小说《天使的指印》情节十分简单,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婚外恋故事。故事发生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德国姑娘萨非来到法国巴黎,应聘到长笛演奏者拉菲尔•帕拉热家里当女仆。拉菲尔对萨非独特的气质所吸引,进而迷恋上了她,最终娶其为妻。一天,萨非拿丈夫的笛子去修理时,遇到了来自匈牙利的犹太乐器修理匠安德拉什,当即委身于他。于是,拉菲尔的笛子修好了,但他们的婚姻却毁了。
女主人公萨非和她的丈夫拉菲尔的爱情生活(莫如说是婚姻生活)是平静的,但是,在中产阶级的安逸生活中,萨非一直忍受这无可名状的痛苦。因为萨非是德国人,是纳粹的女儿。这种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双重身份,使萨非的人格始终处于一种分裂状态:既满足于和拉菲尔平静的中产阶级生活,又沉湎于和安德拉什的激情之中。这样,无论是拉菲尔对婚姻生活的满足,还是萨非以及安德拉什爱情的感受,都无可奈何地走向悲剧。
这个悲剧十分集中地体现在了拉菲尔和萨非的儿子埃米尔身上,小孩子不懂得是非,却懂得快乐。从怀孕开始,萨非就极力想用自虐的方式让孩子流产。小埃米尔没有儿童应有的快乐与阳光,只有在安德拉什和萨非偷情的时候才能享受一点人生的快乐。正是这一点点人生的快乐,让埃米尔留恋不已,有了生的价值。
婚姻的形式使拉菲尔平静地生活着,确切地说,拉菲尔是一个妥协者,对政治,对生活。除此之外,对于拉菲尔来说只剩下婚姻和埃米尔了。萨非和安德拉什的偷情生活以及拉菲尔带给萨非和埃米尔的中产阶级生活,仿佛是萨非和埃米尔生活的两个方面,却能相得益彰。然而,平衡终究被打破,当拉菲尔发现了萨非和安德拉什的秘密之后,悲剧再一次集中到了埃米尔身上:在拉菲尔质问埃米尔萨非和安德拉什的偷情生活时,采取了恐吓的手段,情绪失控的拉菲尔最终把埃米尔丢了下去,而萨非得知儿子失掉之后,从此消失了。
这本书描述了一个家庭的悲剧,但简单的情节下却无法避免纳粹阴影等沉重的内容,于是在情感冲突之外,还有更重要的,来自种族的、社会的和“革命”的冲突。作者最巧妙的部分是把矛盾集中在埃米尔身上,种种矛盾和种种冲突自始至终都在他身上都得到了体现,并成为最终的承受者,使他在作为一个形象的同时也具备了象征意义。
阅读这部小说时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感受,那就是能够给人十分强烈的情境感受,比如杜拉斯的《情人》,总是那么潮湿。读这部小说,我仿佛一直站在初冬的阴雨天里,不得不忍受那份潮湿与阴冷,但又难以抑制自己的那份冲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68

主题

0

好友

5614

积分

职业侠客

糊里糊涂

Rank: 5Rank: 5

2#
发表于 2007-8-4 13:03:39 |只看该作者
提一下。:)
这书哪有卖?我想看看。
如果世上没有奇迹,就让我们创造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6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
发表于 2007-8-4 13:04:37 |只看该作者
当时忘记了,头几天搬家,在书架里好象找到了,如果真的十分想看,我倒是可以借给你。不过,这部比杜拉斯的《情人》差一些,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7 21:0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