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10-13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1601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50
- 帖子
- 3093
- 精华
- 0
- 积分
- 5614
- UID
- 111
 
|
< ><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p></p></FONT></FONT> </P>《睡莲症》<FONT face="宋体, MS Song"> </FONT>柴柴<FONT face="宋体, MS Song" size=3> </FONT>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在《睡莲症》和邱雷的《复眼》之间我犹豫了。可以说它们是一样好,又各有各的问题。《复眼》在叙述的分寸上把握更好,并有一种腐败的气息。《睡莲症》更饱满,或者说没有什么满不满的,涨开的触须一节节地伸、伸、伸展,仅此而已,而且有一搭没一搭的叙述口气,又能把住这之间的连接和节奏。一个活的万花筒(拿在手里会动),一朵走路的睡莲——那当然就是“人”。而语言的颗粒感如同反复繁殖的花……这说法不够好,也不应该强调,因为很容易误导。写的是老人,写的不自然,很奇怪甚至童话般幼稚(这应该是缺点)。但它倒充盈着健康的生命感,这一点使我作出了选择。比起抽象的“艺术”,生命更美妙——这么说当然也是对“艺术”一词的争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