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2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徘徊的梦想——栖息在苏州的当代艺术

[复制链接]

21

主题

0

好友

3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3: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align=center><B>徘徊的梦想——栖息在苏州的当代艺术</B>
< align=center><B> </B>——李牧讲座
<br>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P>
<P><IMG src="http://www.zendaiart.com/cn/zendaipic1/20060428154931-0.jpg" border=0></P>
<P>生活、工作在苏州的艺术家李牧从对周围的艺术家的了解出发,通过介绍作品和展览的形式,来呈现苏州的当代艺术现状。通过对苏州当代艺术现状的了解,我们甚或可以管窥到中国其他大城市边缘的艺术家、艺术的生存现状。</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苏州,上海和南京之间的一个中型城市,因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园林、吴门画派、刺绣、昆曲、评弹、桃花坞年画……而成为世界知名城市;同样,苏州的外向性经济迅速发展也使它成为国家建设中举足轻重的城市,吸引了大批的人不断涌入这个城市。在这其中,一些怀揣艺术梦想的年轻人驻扎下来,开始他们艺术生命的延续。</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当代艺术在这个城市里就像艺术家在这个城市里的尴尬位置一样,很少被关注,压抑发着声。在艺术活动一线的批评家和策展人目光尚没有从上海、北京等文化都市延伸过来,苏州的艺术和艺术家们无形中被边缘化了,苏州地域文化本身的保守性又导致本土很少有人对艺术家进行关注。在缺乏当代艺术生长的土壤和物欲的冲击下,艺术家们也出现了分化……</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主办: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P>
<P>主讲人:李牧
<p>
<p>
<P>艺术总监:沈其斌</P>
<P>执行策划:何彬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
<p>
<P>日期:<st1:chsdate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29" Month="4" Year="2006"><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6</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9</FONT>日</st1:chsdate>,周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0
<p></FONT>
<p>
<P>地点: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公共教育空间
<p>
<p>
<P>上海市芳甸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FONT>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8</FONT>号
<p>
<p>
<P>免费入场
<p>
<p><IMG src="http://http://www.zendaiart.com/cn/zendaipic1/20060428154931-0.jpg" border=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8 15:55:02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4

主题

0

好友

2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
发表于 2007-8-4 13:34:23 |只看该作者
<>李牧,《徘徊的梦想-栖息在苏州的当代艺术》,苏州当代艺术家的境遇和未来 <br><br>    艺术家和艺术假的差别其实很显然,在他的眼睛里你就能找到答案。为了生活,每个人都在挣扎,而挣扎的底线就是你人格在于世间的投射。 <br>    ――――卡夫卡陆(KavkaLu) <br></P>
<>李牧作品《苏州篇――北寺塔》</P>
<>苏州是我的家乡,一个被各种权势糟蹋得不成样子的古城,当我每每走过我家门前的玄妙观,我总是能够听到祖宗的嚎啕大哭。 <br>    故乡的水道已经成为了城市的臭水沟,南来北往的人民依旧香火缭绕却没有了清净的道场,就像李牧的观念摄影《苏州篇――北寺塔》雅致的古塔下布满肉欲。 <br>    李牧,一个在苏州教艺术的大学老师,出于对于苏州当代艺术的关切在上海证大艺术馆做了一个苏州当代艺术家境遇的讲座,对于他们恪守艺术家的良心艰难坚持,闻者动容。 <br>    苏州,一般人都会认为这是家国的富庶之地,艺术家如鱼得水的天地,在我没有听李牧《徘徊的梦想-栖息在苏州的当代艺术》讲座以前,我也有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错觉,苏州在工业指标、人均产值的狂飙突进足以让大多数人认为那是艺术收藏的天堂。 <br>    其实,苏州一直是一个小妾般的城市,前清以前是北方权贵意淫江南的妖媚想象,民国之后这里又成为要员金屋藏娇的首选,而当下,随着台商大量的涌入,苏州正在成为一个“怀旧”的圣地。在这样的怀旧里我们看到的不是文化本身,而是依附在文化背面的权势压迫。 <br>    苏、锡、常经济上的飞速发展却没有让他的文化得到多元的发展,究其原因文化主管部门的习惯思维和求稳的心态在本质上妨碍了艺术的百花齐放,长此以往文化就变成了博物馆尘封的摆设和民众距离越来越远。 <br>从我接触到当代艺术家来看,他们往往是一根筋一样地执着,这种执着让他们远离经济城市的浮躁却也让他们受制于经济的窘迫,这样的隔阂对于文化和个人都是无益的,让社会发现他们,让社会支持艺术,让艺术进入良性互动就是每一位艺评人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中国当代艺术馆的责任。 <br>    古根海姆不是一天造就的,一个当代艺术馆的将来需要有阳光去发掘当代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扶持,通过收藏和推介一方面让艺术馆本身有属于自己的收藏,另一方面让艺术家可以有经历和可能进行再创造,这样的结果才是一种双赢。 <br>    任何艺术都是眼界决定一切,当代艺术在北京、上海的繁荣至少让我们看到资本流向的一些规律,好坏姑且不论,这样的资本注入至少让一些当代艺术家有了展示自己的平台(虽然不可否认上海也存在着圈子和经济胁迫的问题,可是,至少它拥有了这样的平台),就像我对李牧说的,艺术家要勇于发出的声音,艺术家要习惯利用网络进行最小的成本化操作,在资讯发达的年代需要自己去占领别人的眼球。 <br>    李牧在他的讲座里谈到了一些客居苏州的艺术家 <br>    胡仁乂:此人只要坚持自己的风格将来会自成一格,有眼光的艺术馆可以考虑收藏; <br>    王绪斌:一个自学成才的拼贴和装置艺术家,因为经济原因近年来以大量现成材质进行艺术创作,这位艺术家让我看到的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坚持和超越境遇的勇气。 <br>    冯中起:据说是现在苏州为数不多的成功当代艺术家之一,作为台湾画廊签约画家,他的境遇无疑是最好的,从他的作品里是90年代泼皮艺术和民间戏谑的一种糅合,这种选择让他的作品比较容易为收藏者接受。寄语苏州艺术家一语,任何选择都是个体的选择本无所谓对错,一个艺术家需要最大限度的自我化和宽容度,在任何境遇里保持自己的风格和风度,艺术家在奋斗的过程里大凡一样,而功成名就的那天才是正在走向境界的第一步,人,有时候一语就是天涯或知己。 <br><br></P>
<P></P>
<P>冯中起作品</P>
<P>张玉瀛:在李牧的叙述里我们似乎看得到张玉瀛身居斗室的为了艺术的坚持,在我们的世界里砼体只能锁闭我们的躯壳,只要我们的心里有着一片原野,我们的耳畔就能听到牧歌的清澈,我们就能在心灵的家园里建造起一个无限阔广的家园。 心有多大,你的眼界就有多远,灵性的天地,和心同在。</P>
<P></P>
<P>张玉瀛作品</P>
<P>作为叙述者李牧本身他的清华美院背景和大学教师的身份更让他可以介入当代艺术的核心,所以,他的作品包含了架上、装置和影像,我对于他的关注是因为他的作品里传递出的对于人道主义和人文境遇的关注,这有着他的家庭原因,当我相信更大程度上来自于他对于世象的观察。 <br>    在去年多伦馆的《玖佰贰拾公斤》李牧+张芳的影像装置《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癔想》给了我们太多必须的思索,在某种意义上,在当代社会,我们都是强迫症的患者,我们的强迫在于物化世界对于我们的逼迫、利诱和强迫。抵御的可能性在哪里?我们真的应该相信心理学医生的建议吗? <br>在一个以规范压迫异端的当代社会,我们能做的是倾听、阅读和宽容。 <br><br>  (以上是苏州当代艺术家之一,未完待续) <br><br>    2006年4月30日 星期日 下午20时40分 雨前 海上 寒鸦精舍 <br><br>   《东方视觉网》特约记者 卡夫卡·陆(Kavkalu)现场报道 <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1 15:18:1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1637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07-8-4 13:34:24 |只看该作者
艺术家和艺术假的差别其实很显然,在他的眼睛里你就能找到答案。为了生活,每个人都在挣扎,而挣扎的底线就是你人格在于世间的投射。 <BR>    ――――卡夫卡陆(KavkaLu)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不复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2 14:5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