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1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肖作品:《水域》

[复制链接]

5

主题

0

好友

1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4: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水域</P>
<><BR>(关于历史和时间)<BR>      <BR>序诗:对话<BR><BR>巫师:黎明,推开石门。前面是太阳升起之处,后面是太阳陷落的深渊。<BR>东方的朝暾远在路途,天上仍飘着白雪。<BR>我盘坐磐石之上(手中的木仗与我一同醒来),内心空虚而不安。<BR><BR>长翅鱼:雪在天上凝结,雪从我欲飞的长翅中飘落。<BR>一切都在大雪的覆盖下。<BR><BR>巫师:我俯瞰这古老的大地,看见过发生的一切。<BR>黄河经历了膨涨,也经历了干涸。<BR>人们经历了生育,也经历了死亡。<BR>王们的城墙经历了建筑,也经历了焚毁。<BR><BR>长翅鱼:大雪中?腋械嚼醋圆煌?较虻幕鹧嬲??饫镒呃础?<BR>他们是被时间禁锢的力量?有的身披血腥,有的心存哀怨?<BR><BR>巫师:他们是失魂的火焰,曾在时间的监狱里占山为王。<BR>世界源于罪恶,也终结于罪恶。<BR>他们在生来死往中看清了黑暗的本质。<BR><BR>第一章:鸣条<BR><BR>    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BR>                     -----《尚书.序》<BR><BR>一天中最冗长的时刻,巫师从树丛走出<BR>目睹一场无法遏止的暴雨降下,有毒的咒语降下<BR>模糊的铜镜使大地显得模糊。两个人间的鬼魑<BR><BR>跳上屋脊,俯视即将发生的一切。首先是歌女<BR>滑下马背,双手舞出愤怒的姿势:“而且天湖已干涸<BR>雷母将灾难之手伸进庭院。面北的星宿倾斜<BR>给了我足够的暗示,大火烧燔鸣条”<BR><BR>一万支涌动的利矛,冲上初夏的田野,庄稼们<BR>在鲜血中疯狂地成长。巫师:“我们将进入一个极短的光明<BR><BR>“产出坚硬的麦籽。历史的摆渡者很快将忘记<BR>宫殿上,诸神窥视的双眼,黑漆漆的村落<BR>只在我们唱歌的那个夜晚,看见过一丝短暂的光亮”<BR><BR>第二章:牧野<BR><BR>「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BR>                         -----《史记.周本纪》<BR><BR>巫师发话了,将所有语言放下,让旌旗停在风中<BR>火焰从地幔向上升腾,大地显得更加深沉<BR>像一个流产的妇女,无助看着下肢漫延的血水<BR><BR>呐喊之声发自玄重的生铁,空中长出一千张<BR>血盆大口,像飞舞的巨石。巫师:“这是什么季节?<BR>战歌进入膨胀,双手进入炽热。明天醒来<BR>牧野的上空秃鹫盘旋,大地伸出无数招魂的大手”<BR><BR>最后的时刻,罪恶者抛下手中的杯盏。你脚下的鹿台<BR>裂成烈焰环绕的碎花,纣,你的躯体是这碎ㄖ械囊话?<BR><BR>你绝望的呼吸中,众神隐退,巫师赶着<BR>他的石群,走向另一个城头。太阳从来没陷落过<BR>陷落的是你黑暗的头颅,陷落的是一座石头城<BR><BR>第三章:褒姒 <BR><BR>「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褒姒乃大笑。」<BR>                        ------《史记.周本纪》 <BR><BR>巫师:“最后的餐点,放于金器之上,像一首绝望的歌<BR>总在最后上演。梦中,巨蟒攀上殿梁,北冥之水<BR>漫上石基;看得见一场灾难降入每个人的内心”<BR><BR>褒姒:“空气中充满盐份。嘴唇停在空中,像一颗<BR>渴求爆裂的果核,像耳内充斥的火红的欲望。我听过<BR>最美的声音,金戈交鸣、万马复践.....我见过最残暴的场面<BR>妍艳的笑靥,竟成了带刺的毒箭”<BR><BR>幽王:“从春天到深秋,从草场到镐京,我把自己<BR>送上历史的祭台。火焰把骊山烧成熔岩,一座坍陷之城<BR><BR>“只剩下空望的城门,向北望,向北望.....而你是我<BR>始终无法放下的鸠液,一半用于自戕,一半用于迷惑臣民<BR>我与你的手都染上了血红的颜色”<BR><BR>第四章:荆轲<BR><BR>[高渐离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BR>                        -----《史记·刺客列传》<BR><BR>高渐离:“寒风在城郭上无声地来回,烧燔后的大地<BR>满堆灰烬。打马远行的骑士啊,你的热血在时间的<BR>维度上燃烧。寒气滚动的易水,我的心为何如此热烫?”<BR><BR>丹:“桉树伫立孤独的园中,像一把指向苍穹的利剑<BR>无数个夜里,它饱含愤恨向隅而泣。必将由一个人<BR>或一群人,走上祭坛,怀着寒重的玄器,走向风口<BR>于月黑风高的殿前,用鲜血涤尽战旗的耻辱”<BR><BR>鼓声像热焰中的蚂蚁,四处奔走。执戈的舞踏者<BR>听见空气中金戈折断的声音,鼓手倒在鼓旁,鸦雀四散<BR><BR>巫师:“微风中的落日渐渐消瘦,入冬后的大地承受了<BR>过多生死轮回的信息。我为你戴上王冠,我为你脱下王冠<BR>人们问:你是谁?手中的图腾,日渐失去了原本的颜色”<BR><BR>第五章:沉江<BR><BR>[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BR>                              ——屈原《怀沙》<BR><BR>屈原:“就这样,我站在一扇门的开启与关闭之间,看见<BR>两个对立的面,它们被时光打磨着立起来,向我逼近。<BR>随即,殿闱之上扬起一场夏季的寒雪,王的理智之身<BR><BR>“沦丧于骚乱的脸谱之间。昨晚,我梦见持火者<BR>劈开夜的血肉之体;梦见流离失所的土地,向海洋飘去<BR>也梦见自己的手,被划开一条深痕,像花朵一样瑰丽。<BR>闪电通向我的头颅,像操斧之鬼神,强行进入我的躯体<BR><BR>“巫师啊,我把所有的幽愤都向你倾诉。把我的沼泽、水、气息<BR>全交给你,刹那间我竟已失语,我的灵魂竟已失语<BR><BR>“五月,伐檀之声淹没双耳,我怀抱绝望的岩石<BR>关闭真理的嘴唇,走出肮脏之境。这汨罗河边<BR>几乎听得见三十年后,南方的宅院之门重重地塌裂”<BR><BR><BR>第六章:朝天下  <BR>    <BR>[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BR>                    -----《史记·秦始皇本纪》<BR><BR>歌队:“这大风若无形之火,逼向无语的上苍。时间的广场<BR>谁在其中高唱?谁攀上了大地的极顶?谁招风呼雨<BR>扭转乾坤旋动的规律?谁触及到火的灵魂,披上无上的金冠?”<BR><BR>赢政:“颂歌如此狂热地吹送,这些词语激起我感官上的冲动。<BR>抚摸着自己的躯体,我诧异于它已成了这大地的轴心,成了<BR>我子民的居室,成了四脚的方鼎。亘古的大地向我礼拜<BR>草木百兽纷纷朝向咸阳——这个太阳升起的地方。<BR><BR>“我们相遇在时间的另一个方向,我看见你闪光的利斧<BR>斫开时黑暗与光明,盘古,我看见你站在天地的源头<BR><BR>“而我成了大地的终结者。”巫师:“大水和泥沙<BR>都流向这边,将上行的阶梯层层叠高,站在塔顶上的人啊<BR>你是否看见身后的来路,是否看得见未来的途程?”<BR>   <BR>第七章:向火<BR><BR>陨石堕于东郡﹐镌刻“始皇帝死而地分” <BR><BR>巫师:“月将至西,但众火皆烈,初秋的火焰在此作短暂的聚合<BR>火们张开喉舌,宛若岩层下向上的紫气,汇合作利器<BR>这预示着什么?一只手提着自己的头颅,从山巅走下来”<BR><BR>陈胜:“我振声大喊,山谷报以锋利的回音,多么响亮的大地啊<BR>仿佛闪电鞭及咸阳的屋脊,瓦砾断裂......<BR>这是燔耕的季节,泥土之下陈朽的麦秸蕴生出暗火<BR>众神再不能孰视无睹,不能背向骨肉相铺的大地<BR><BR>“一场注定的雨雪,雨雪中万手交触,将战争反复排演和咏诵 <BR>大火烧毁殿门,这是刻入鱼腹的血红的秘密”<BR><BR>巫师:“火焰生长在火焰之上,它们相互喂食,相互颂唱<BR>也相互交恶,相互吞噬......时光的摆渡者保留缄默 <BR>修复好舟楹上的刻痕,他将重新安排这一切”<BR><BR>第八章:别姬<BR><BR>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BR>                           ------项羽<BR><BR>项羽:“天空,太阳的红滔滔不绝铺开,我总是作为<BR>大地的核心,将这悲伤的热量接收,我经过的地方<BR>马蹄和骨头嘶嘶作响,雷声盖过头顶......<BR><BR>“但是虞姬,锋利的群星正向我疾飞而来<BR>大风和水将我的头颅扭曲,一把枷铐与我对峙<BR>我成了悲伤的王,垓下的歌声像泥土下升起的戈<BR>刺透箭袋......<BR><BR>虞姬:“黑夜的王,石头的丈夫,在我们相拥的乌江边<BR>江水漫上膝头,铁器生出可恶的光芒,它们饮着我的血<BR><BR>“饮断我的生殖,我的胸膛却仍然灼热,期待降临一场<BR>轰轰烈烈的坍塌。乌骓马的嘶鸣中,我听见巫师<BR>捧着我们的灰烬。乌江水从来没有这么平静”<BR><BR><BR>第九章:大风起兮<BR><BR>     大风起兮云飞扬<BR>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刘邦<BR>  <BR><BR>刘邦:“站在山顶,我感到了大地的饥渴,疾风如刀<BR>砍断马头。我感到大地的暗火,像早年注定的闪电<BR>击中天穹的苍鹰。我是那操斧之人,站在山顶<BR><BR>“火焰自脚下漫开,我情不自禁地唱起歌:<BR>‘我是另一只鹰,平原之上,两河之上,我口叼<BR>巨虎之肉。一万条路在我体内交错,我是路上的<BR>行猎者,行走在过去和未来。我是操斧之人<BR><BR>“生存的关健是斫倒一片树林。那欲望的火舌<BR>弑兄为衣,黑夜里感到了独燃的孤寂。’”<BR><BR>巫师:“今夜,回到了出生的地方,你在旧庙中筑起殿堂<BR>你是路野的苍狼,代木为渡,遇肉为食,但我看见你的身体<BR>在时间中溃败,成了哄抢一空的粮仓”<BR><BR>第十章:黄天<BR><BR>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BR>                              ——张角<BR><BR>温润之月,鬼魅横行,恶毒的雾气使大地、山峦<BR>失去平衡,一切都尚在完美的酝酿中<BR>火山的鼻息与他们的呐喊相呼应,这呐喊鞭及之处<BR><BR>宫銮失去重心。他们借助巫师夜半的呓语<BR>借助鸡鸣之势,向上、向上,野草漫上城头<BR>张角:“水的本真在倾斜,山巅的雪在溃散<BR>必以熊熊之火,将这贫瘠之地再次燔烧”<BR><BR>他们已安排好十二种假设,长夜之下,火焰的气息和语言<BR>高于一切,乌云骤然聚集,昼夜耕作的男女<BR><BR>口含烈汁,热血流泻的青肋比树根更为繁茂。<BR>于是歌女们高唱:“我抱着大地的尸骨,抱着父母的尸骨<BR>这饥渴的肉体,长出欲飞的鸟翅。体发之父的大地<BR>给了我足够的暗示:黄幔覆盖苍天,剧雪之后万物焕生”<BR><BR>巫师:“子夜时分,他们将身体磨成锃亮的利器<BR>在雷雨之神的交幻中,揭开序幕。四面的水火涌向洛阳<BR>举行盛大的歌会,上苍的诘语中我听见万马复践、砖崩瓦裂之声”<BR><BR><BR>第十一章:司马懿<BR><BR>你看日光,它以无形之迹降于西山,回头之际<BR>大江东流,他们像一艘艘木伐,最终匿迹于<BR>天地相接处,在这消匿的背后——<BR><BR>一个老谋深算的人,面壁十年后步上城郭<BR>将一扇扇城门关上,取出各种道具和酝酿已久的密咒<BR>他遍体通红:“谁不曾看见一片喧哗之后<BR>久久伏垫的火焰,拭亮了凶弑之光?”<BR><BR>巫师路过,目睹了流血的事实,倾城之火中,洛阳的石头城<BR>焚烧一尽,巫师:“你要走得更远,这是必经之路。”<BR><BR>这是喑哑的季节,天生异像,星体倾斜<BR>他如秋后之鬼手持利器,行走于麦田之间<BR>至高至圣者就这样于黑铁时代的嚣叫中诞生<BR><BR>第十二章:嵇叔夜或广陵散<BR><BR>[昔袁孝已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於今绝矣]<BR>                          ——《晋书》<BR><BR>午时将近,烈日映照下的洛阳城,鼓角与蛇鸣<BR>雨点般骤响。一队人拥着两顶黑纱轿,在这<BR>骤响中勿忙前行。你们要去何方?洛阳城啊<BR>日落后的广场将是如何一番景象?而我<BR><BR>注定只能生活在你的背面,生活在翠竹丛中<BR>怀中的重剑层层包藏?注定要以烈酒烧断喉舌<BR>关闭幽愤燃烧的语言?<BR><BR>我醉了......看着城墙上,砖块张开裂痕,像我<BR>裂开的身体,所有乐调在此聚集,它们指向幽暗的深处<BR><BR>从来没有如此的锋利......但此刻,红日西移<BR>像我喷洒的血染红了大地的刑场;夕光中的洛阳城<BR>正随着我的身体和散曲,慢慢地下陷......<BR><BR>第十三章:十六国<BR><BR>众人继续苦战,听闻着震耳欲聋、此起彼伏的杀声。<BR>                   ——《伊利亚特·第十三卷》<BR><BR>巫师:“我进入时间之阙,看见水气聚散无常<BR>夕光中,飓风捕树影,乌雀四散,我原是这天地间一秋叶<BR>这铜镜中,目睹战争相互繁衍,我的脸孔<BR><BR>“随大地龟裂。关闭内心的意念,太阳关闭行走的灵魂<BR>在疯狂的红色中,他们万马逐鹿,相互成就<BR>用血红的帷幕蒙着世人的双眼。来自十六个方向的呐喊<BR>潜入圣城的腹地,静宓的后花园在激战中失火。 <BR><BR>“我的泪水下垂,触及冰山之石,焚城的火星飞过营帐。<BR>宇宙像一首诗,承负了过重的凌辱, 在喧嚣中溃烂<BR><BR>“这溃烂中我看见自己的前生,看见战争的惊怵<BR>我原是一苦修的僧侣,俗尘杂念穿心而过<BR>可今夜,来自大地的疼痛,在我内心生出许多恶梦”<BR><BR>第十四章:南北朝<BR><BR>宙斯已潜心谋划,要让特洛伊人和达奈人拼搏鏖战,一起承受悲痛,经受磨难。<BR>                 — ——《伊利亚特》<BR><BR>巫师:“诸神都已沉睡,驾驭战马的人却醒来<BR>来自己不同村庄的人们,跨上骠骑,手持铜剑<BR>身披铜甲的王站在高处。酣睡中的大地势必在战火中惊觉<BR><BR>“黎明之前,将不同部族的战士的心集合起来<BR>他们的嗷叫之声,盖过佛光之喉,他们推开敌人的城堡之门<BR>在血光相交中见证战争的愚昧,见证久经骚乱的家园<BR>再次进入万劫不复的深渊<BR><BR>“作为神的使者,我来到现场,我已厌恶这<BR>久乱未安的局面,但历史的演绎无法逃逸这一节<BR><BR>“我能预示,当两河度过汛期后,兵勇们连同刀斧归于尘土<BR>金铸的王杖也染上锈迹,我将他们拾起放入时光之盒。<BR>在诸神观看的剧目中,这只属于一个过场”<BR><BR><BR>第十五章:缢杀<BR><BR>[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武贲郎将司马德戡、元礼......<BR>以骁果作乱,入犯宫闱。 上崩于温室,时年五十。]<BR>                            ——《隋书》<BR><BR>杨广:“我是反复开合的蚌类,开合中增殖出绝美的梦<BR>我是残暴的天神,以对抗者的身份,恣意铺张自己的意愿<BR>我是一对貌合神离的荒谬之火,将大地的痛苦形容得诩诩如生<BR><BR>“从长安到洛阳,从南方到北方,从沙漠到大海<BR>点起连绵于天地的烽火,我是一个疯巅的王。<BR>我是众妙之门,生出万火相焚的图像,我是众魑魅之首<BR>唳笑间,众少女化身为白骨<BR><BR>“我是注定的屠戮之光,将仅存的母性还给母亲,我是<BR>宫坻崩塌的神氏,流离失所,走向丧失殆尽的末路<BR><BR>“我感到了时光的迅驰,也感到了报业轮回的恒久<BR>我感到了平原的广袤,也感到了来自雷电的摧残<BR>----我感到了歌女们的颂唱如此短暂。”<BR><BR>第十六章:盛世<BR><BR>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BR>                ——《老子》<BR><BR>“他见过旧城被弃,水漫宅院的情景。<BR>他见过骨肉相弑,历史的诘问不可规避。<BR>他深谙水、舟相载相覆之理。”<BR><BR>巫师:“言罢,王忽然笑了,放下手中的青铜剑和盾牌<BR>割断缰绳,马驹四散。兵勇们相别言欢,走上回乡的路<BR>他们将冶盔甲为犁铧,阡陌上围火起舞”<BR><BR>从嫩草贴地之势,从歌队的颂唱之声,王忽然笑了。<BR>大河两岸站满歌咏者:“我听见紫气东来,风云<BR>来这是里相聚。土地温润之际,牛羊跑出草丛<BR>迎向朝暾的光辉,峰峦举着脸与大海的气息相呼应<BR><BR>“我听过最美的声音,那就是战斧的宁静。<BR>我见过最感人的情景,少女们坐在河边安宁地梳洗”<BR><BR>第十七章:阎浮提主或武则天<BR><BR>“坚牢地神”是南阎浮提主地之神。地神是女性......<BR>                           ——《地藏本愿经讲记》<BR><BR>大河之水翩然而下,天穹发生异像。巫师说起天堂<BR>和地狱,让你以女性的姿态进入天堂的帝王之列<BR>让你以暴戾者的身份,与魑魅合住地狱<BR><BR>这是凶猛的季节,神们心怀诡异在殿宇里纵饮<BR>他们将重新安置性别的顺序,重新安排花开的时令<BR>巫师:“潜伏者终于露出水面,她不是归巢之鸟<BR>不是采花的巫女,她把雄性的天穹关闭,将大地之门开启<BR><BR>“她是面壁者,孑然一身深入密林,左怀念珠<BR>右持利刃,将一个朝代的轮回毁灭<BR><BR>“她是阎浮提主,在众神的卜爻中诞生。<BR>她在大地上疾走大声疾呼,路过了众多陷阱和唾骂<BR>也承受过无数闪烁其词的颂扬”<BR><BR><BR><BR><BR>第十八章:破东风<BR><BR>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BR>                         ——李煜<BR><BR>李煜:“在致命的鸠毒中,我感到时间的有限<BR>有限的时间里,我听到时间的诘问。闪烁其辞的经卷<BR>像浅薄的杯盏,它盛承我一生的荒诞与荣辱<BR><BR>“我本非帝王之身,历史的荒诞成就了我的荒诞。<BR>我更像一个探寻者,恍惚中窥视少女居住的洞穴<BR>我更像一个诗人,顿坐花园内大声疾呼,口吞烈焰<BR>目睹大水覆城,天庭毁于谈笑间”<BR><BR>巫师:“他从激流走上祭台,投身时代的凶杀之光<BR>他复走下祭台,放下理智的刀柄,住入欲望之中<BR><BR>“满腹经纶者,在欲望的鸠酒浸泡中,放下经卷<BR>蜕变成温驯的狮子,你说你愁苦的笑靥如花<BR>你说昨夜疾风吹破窗纸,你说山河垂泣朱顔改”<BR><BR>第十九章:贺兰山<BR><BR>[北道行军都统耶律敌鲁古率阻卜诸军至贺兰山。]<BR>                         ——《辽史》<BR><BR>巫师:“密语者把手伸入内心,触及青铜盾和利箭<BR>那是数年前生锈的战事,殇死的兵勇的唳叫停在嫩草上<BR>与时间的交谈中,完成了顿悟。”<BR><BR>长翅鱼:“贺兰山下,两匹草原上的狼,急于把痛苦<BR>种入对方的头颅,一时间血肉相熔<BR>牛羊被火焰之王啜饮而尽<BR>利箭的叫嚣相互支撑中,大地出现伤痕<BR><BR>“大地沉默不语,老人们面朝上苍撕破衣裳<BR>再次目睹洪水漫过屋檐的情景。”<BR><BR>巫师:“好像是时间中的一出戏,人们忙于畜牧<BR>王们忙于战事,当祭坛之火薪尽烟绝<BR>骇人听闻的传说,像秋叶,飘落得消无声息。”<BR><BR>第二十章:出河店之战<BR><BR>女真与辽战于出河店,辽败,完颜阿骨打称帝。<BR><BR>阿骨打:“之冬,那么多声音在破碎,而大地沉寂<BR>纷落的枯叶中,我看到了大地暗藏血的颜色<BR>它映照着我的脸和内心酝酿已久的秘密<BR><BR>“之冬,诸神的车辇辗过我的草原,巫师静坐在水边<BR>牛羊的嗷叫中,我领会了神们的暗示----<BR>风吹草动之下,蕴藏着一场暴动,黑铁大戈的嘶叫中<BR>众箭飞矢,万马朝向出河店之谷。”<BR><BR>巫师:“务必慎择良辰,将神们的预示呈现:黑色腊月<BR>大风骤起﹐尘埃蔽天﹐纵兵进击。我能看见——<BR><BR>“战火横贯苍茫,鸭子河之畔,敌对的堡垒<BR>陷毁于万石疾飞。我能看见,你走上王者的高台<BR>内心又在酝酿着另一个更大的秘密。”<BR><BR>第二十一章:徽宗<BR><BR>靖康二年,宋徽宗与钦宗一同被金兵俘掳。死于五国城。<BR><BR>徽宗:“最后看一眼临安城内的奇花异石,你曾在它们中间<BR>看到我的倒影,多像一株灵异的花,生命<BR>在绚烂中虚度、自我消耗。<BR><BR>“再看一眼我亲手投筑的道宫,那些连绵的镶金屋顶<BR>覆盖着大地的荒凉,我的国度在这覆盖下面目全非。<BR>我曾施法于此,像一个荒淫无度的道义者、沉冥者<BR>感到了大地的悲恸,大地的悲恸来源于我的内心<BR><BR>“此刻,我竟成了灾难的核心,像颗覆灭之火<BR>让我的子民承担了亡国者、殉难者的耻辱<BR><BR>“我再不能大声地呼吸,再不能翻阅那些记载着<BR>我荒淫的一生的画卷。向北、向北,这不是逃遁。<BR>历史的诘问者,无可逃避,站满在时间的每个阶梯<BR><BR>“向北,向北的大雁落下悔恨的眼泪,仿佛天庭裂开<BR>夕光中太阳陨落,星辰已经燃尽最后的香火,我像<BR>疯癫后痊愈的王,内心只剩下平静和麻木<BR>在五国城,这荒凉之所,留着一颗耻辱的头额”<BR><BR>第二十二章:贾似道<BR><BR>这说明你似乎还不曾有虔诚的信仰,<BR>而没有这种信仰,行善也不足以使你得到拯救。<BR>                            ——《神曲·炼狱篇》<BR><BR>贾似道:“我知道,额头上的过错再无法洗涤<BR>历史的裂缝再无法修补,我像人间的魑魈<BR>若干年后,看清了自己丑陋的嘴脸<BR><BR>“我十指浸入黄河,染黑了大地;我将火石<BR>投入自家的庭院,走向自我断送的道路。<BR>我知道,八月之后,闪电鞭及云鬓,万人引弓的场面<BR>朝向我,我和手中的金丝鸟朝向死亡。<BR><BR>“在唾骂中死去,我感到了罪孽的深重,大地裂开<BR>收容之门,我加入了炼狱者的行列。”<BR><BR>巫师:“众人用时间修造了长长的仇恨<BR>歌女们用喉舌编织了咒唱,你像一只老蟾蜍<BR>将一个朝代引向潮湿的洞穴,引入死亡的梦魇。”<BR><BR>第二十三章:苍狼<BR><BR>一只苍狼,从这个山洞里走出来。<BR>             ——勒内·格鲁塞《成吉思汗》<BR><BR>成吉思汗:“阿兰豁阿的预言中,一匹狼进入我的体内<BR>它迅速成为强大的力量,驾凌于一切事物之上。<BR>我目击飞鹰掠肉的情景,其间的微妙默记在心。<BR>                    <BR>“异像纷沓,那么多美丽的形像在我面前呈现。<BR>我,生于黑铁时代的一匹生翅之狼<BR>攀上大地的极顶,目之所及将成为我的牧场<BR>我是一匹饥饿之狼,扑捕食物于苍茫之野<BR><BR>“我是愤怒的爆雷,在毁灭与建筑中,臣服的颂唱盖过穹顶<BR>我是不可一世的狂傲者,脸上露出空前绝后的冷笑。”<BR><BR>巫师:“你是天地间的异像者,你足及之处我闻到了<BR>死亡的气息;你是半人半神者,问道于兵刃的喧响<BR>你的诡笑中,众神们维持的秩序毁于一旦。”<BR><BR><BR><BR><BR><BR>第二十四章:红巾军<BR><BR>[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BR>                     ——元末·白莲教<BR><BR>巫师:“我来过这地方,看见时间的沟壑出现新苦<BR>一群思乡的人们,潜于黑夜,挖掘一条通往家乡的暗河<BR>知更雀冷冷地啼叫,它是否暗示着未来的一切?<BR><BR>“异族的凶灵、手持长鞭的魔鬼站在河边<BR>在他大脑肌群的谷地,一个个可怕的梦魇正反复排演。<BR>他晦莫如深的冷笑背后,祸祟骤聚----<BR>众人举火,于明王之夜挑起一场巅覆之火。”<BR><BR>刘福通:“面对这无妄的世界,石人闭眼,河源分流……<BR>诸事都出于必然,神的意愿驱使契机运生<BR><BR>“时机已成熟,天降不泯之火于我----<BR>号令朝圣者歃血为盟于子夜。心怀仇恨者首缚红巾<BR>于神冥想之际,再一次为历史的伤痛揭开序幕。<BR><BR>第二十五章:黄道周<BR><BR>有陨自天,舍命不渝。<BR>                    ——黄道周<BR><BR>黄道周:“麦苗忘情地生长,在这蓬勃生机的背后<BR>那么多声音我无法察觉,那么多人走过<BR>却没有听见一个朝代的齿轮断裂。<BR><BR>“面对这大厦将倾的末世,我曾将自己深锁在<BR>铜山孤岛的石室,觅道于冥想;我曾捶胸呐喊<BR>将报国的意愿刻入骨髓,但大明山河一派神弃的景象<BR>紫禁城浸入日落的黄昏,走向另一个轮回。<BR><BR>“盛装的歌女已经散去,而我仍独自立在他们聚会的山头<BR>立在不可逆转的风口。巫师,你是否闻到了——<BR><BR>“我热血中的固执?你是否早就预示了<BR>山塌城陷的情景?是否预卜到,十二月的婺源<BR>我倒下的身躯,也无以填平一个民族的伤痛?”<BR><BR>第二十六章:煤山<BR><BR>[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賊\分裂朕屍。]  <BR>                               ——崇祯遗言<BR><BR>崇祯:“黑暗从我内心向外衍生,今天的夜空<BR>黑过任何一个夜。煤山之顶,我举目四望<BR>只见天穹如盖,大地一贫如洗....... <BR><BR>“站在栀子树下,听城崩若果实坠地之声<BR>我还能愁苦含笑吗?我从未见过光明的事物<BR>从未见过歌舞升平的唱台,山河多像一只内外交患的陶瓶<BR>十七年来我狂呼疾走,为它缝缝补补<BR><BR>“然而今天,经过亡国之路来到此境,我已身心憔悴<BR>冥王之火、殉国之火如此强烈,熏烤着我的躯体”<BR><BR>巫师:“星辰坠落,天使的福音绝迹。你和你的子民<BR>像失巢的鸟群,四散哀鸣。亡国的艰险历程上<BR>你是否曾放下所有的欲念,向自己询问病痛的原因?”<BR><BR>2003/10/8~2004/1/10<BR></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51

主题

0

好友

1963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7-8-4 13:34:21 |只看该作者
心血所成,无愧于心。一切好,陈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0

好友

3883

积分

业余侠客

活死人

Rank: 4

3#
发表于 2007-8-4 13:34:22 |只看该作者
读,兄好!
牧山人
微博:http://weibo.com/awu0610
小站:http://site.douban.com/110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1784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07-8-4 13:34:22 |只看该作者
<>看了,大气</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1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5#
发表于 2007-8-4 13:35:06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各位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49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6#
发表于 2007-8-4 13:35:24 |只看该作者
<>"巫师:他们是失魂的火焰,曾在时间的监狱里占山为王。<BR>世界源于罪恶,也终结于罪恶。<BR>他们在生来死往中看清了黑暗的本质。"<BR><BR>我猜想这应该是这段长诗的主线,我不太同意这样的观点,有些武断。不过以这个主线而言整首诗写得不错,截取的历史片段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文字激昂生动,很有力量。不过好象没有写完,崇祯之后应该还有一些值得提起的历史内容,另外缺乏结尾,既然是写历史和时间,最后有必要总结一下,整个诗歌才能显得比较完整。</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20 19:02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